恬静的栖居,风雅的情调,古典的意象,却不乏可触摸的历史,这就是江苏。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烟花。三月。扬州。已成江苏旅游的固定模式,时间地点和景象,缺一不可。瘦西湖、个园、何园、再加上精致奢华的淮扬菜,扬州曾经的繁华依然可以触摸得到。
同样宜古宜今的南京城,是江苏省的省会,建城将近二千五百年之久,曾是六朝胜地、十代名都。古老的秦淮河玉带般蜿蜒舒展。立于两岸,眼前宛然是历史悠悠流过;点缀两旁的玄武湖和莫愁湖静如处子,似在幽然倾诉;中山陵依山而建,结构严整;夫子庙建筑群古色古香,人文与大气的自然景观构成了南京独特的城市风格。
古典园林与水乡古镇是到江苏不可不看的两大特点。想要欣赏中国园林设计的精彩与妙处,就得走一趟苏州:拙政园、狮子林、留园、沧浪亭、网狮园、耦园、五峰园等,都是南方园林的杰作。此外,看江南水乡又何必再觅他处,周庄、同里、甪直、千灯、木渎等,这些古镇水多桥多,民居建筑白墙黛瓦。游客坐在船上,在两边古老街道相夹的窄窄水道中前行,体会「小桥、流水、人家」的真实感觉,因为它们依旧的鲜活,更令人多了些许的向往。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自然不会浪得虚名,苏州的好处也不止于园林;与湘、蜀、粤绣同被誉为中国四大名绣的苏绣;集江、河、湖、洞、园之美于一身,素有「吴中胜地」美称的无钖小城;以紫砂器皿而名声远播的宜兴;看常州古城的遗址。如果只是苏南地区的匆匆过客,那么就到苏州城的玄妙观,听一曲评弹、买一块苏绣,最重要的是不要错过一顿美食——苏州菜。
本书特色
1.在地观点:
大量来自当地人的第一手观察,景点推荐与特别提醒,让你贴近这片充满古典诗意的地方。
2.背景知识深入:
专文介绍江苏地理、气候、历史等各面向特色,让你在出发前对当地人文地理知识快速掌握。
3.旅游资讯详实:
出发前需掌握的食、衣、住、行等资讯与预算花费都给出具体建议,并罗列交通、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地址与电话,方便查询。
4.分区导览与区域地图:
附上各区细部地图,一网打尽所有景点。
5.附录:
江苏特色路线推荐。
江 苏
如何使用本书 2
镜花水月的世界 11
● 解读江苏 12-28
地理 14
历史 18
大事记 26
● 江苏专题 29-62
江南水乡孕育的吴文化 29
苏州园林——中国文人山水之园 33
崑曲的旧梦前尘 38
画意江南 43
淡而不薄,淮扬菜 48
秦淮水逝,八艳留迹 53
七星拱照朱氏陵 59
● 准备出发 63-70
旅行与季节 64
旅行与交通 66
住在江苏 67
吃在江苏 68
预算 69
南京地区 71-97
苏南地区 91-164
苏州、无钖、宜兴、江阴、常州、镇江
苏中地区 165-198
扬州、泰州、南通
苏北地区 199-230
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安、盐城
● 附录:江苏特色路线推荐 232
读完这本《人人游中国(6)》关于江苏的部分,我感觉自己像是经历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旅行。书里对南京的历史人文描写,简直是荡气回肠。从六朝古都的金陵城垣,到近代风云变幻的总统府,再到现代都市的活力四射,每一个时代都被描绘得栩栩如生。我最喜欢的是书中关于明孝陵和中山陵的章节,它不仅仅介绍了建筑本身,更深入地探讨了明太祖朱元璋和孙中山先生的历史功绩以及他们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富有感染力,读到“钟山龙蟠,石头虎踞”这样的诗句,仿佛能亲眼看到当年的繁华景象。书中对于扬州瘦西湖的描绘,也让我心驰神往,那“垂柳依依,波光潋滟”的画面感十足,让我迫不及待地想去亲身体验那份江南独有的婉约与秀美。它还介绍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古镇,比如同里、周庄,但不同于那些千篇一律的介绍,这本书挖掘了这些古镇背后更为深沉的文化底蕴,以及当地居民的生活哲学。读这本书,就像是在品一杯陈年的佳酿,越品越有味道,越品越能体会到江苏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江南韵味,让我对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评分这次出行,我真的是做足了功课,尤其是对目的地江苏的了解,几乎达到了“行家”级别!出发前,我花了大量的时间翻阅各种旅行攻略,其中一本叫做《人人游中国(6)》的书,虽然篇幅不算特别厚重,但内容之扎实、信息之详尽,让我惊叹不已。这本书简直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友,娓娓道来江苏的每一个角落。我特别喜欢它对各大城市的深度挖掘,不只是罗列景点,而是深入到每个景点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甚至连当地人的一些生活习惯和口头禅都稍有提及。比如,在讲到苏州园林时,它并没有简单地说“拙政园有多美”,而是细致地描绘了不同季节下园林的色彩变化,以及每一处亭台楼阁背后可能隐藏的故事。它还贴心地给出了不同预算下的住宿和餐饮建议,从高端酒店到地道的农家乐,都做了详细的分析,甚至连价格区间都标得清清楚楚。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包含了一些非常实用的地图和交通指南,不仅仅是简单的线路图,还标注了最佳的游览顺序和步行路线,这对于我这样喜欢自由行的人来说,简直是无价之宝。这本书让我对江苏的地理、人文、历史有了更全面的认知,也让我对即将到来的旅程充满了期待和信心,感觉自己已经提前“走”过了江苏的大江南北。
评分这次的旅行准备,让我感觉像是在参加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人人游中国(6)》这本书,无疑是这场盛宴中最重要的一道主菜。它对于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让我耳目一新。从历史悠久的苏绣、缂丝,到精湛绝伦的宜兴紫砂,再到独具地方特色的评弹、昆曲,书中都进行了细致而生动的描绘。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苏绣的部分,它不仅仅是介绍刺绣的技艺,更是讲述了无数绣娘们倾注心血的故事,以及苏绣如何从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发展成为承载着江南女性智慧和情感的文化符号。书中还提到了许多我之前闻所未闻的民间技艺,比如年画、剪纸等等,让我惊叹于江苏民间艺术的丰富多彩。它还为我提供了参观一些非遗传承人的工作室和博物馆的建议,这让我有机会更深入地了解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这本书让我深刻地体会到,江苏不仅仅是美丽的风景和美味的食物,更有着深厚而鲜活的文化生命力。它让我对“中国”这两个字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让我对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和智慧有了由衷的敬佩。
评分我一直以来都对历史悠久的古镇情有独钟,而江苏,作为中国江南水乡的代表,自然是我的心头好。《人人游中国(6)》这本书,对江苏的古镇的描绘,简直是把我带入了那如诗如画的水墨画卷之中。它不仅仅是罗列了周庄、同里、乌镇等几个大家熟知的名字,而是深入挖掘了每一个古镇的独特韵味和历史故事。书中对江南水乡的交通方式,比如摇橹船、小桥流水人家的生活场景,描写得淋漓尽致,让我仿佛能听到船夫的吆喝声,感受到水波轻柔的拍打声。它还特别介绍了每个古镇的建筑风格,比如白墙黛瓦、马头墙、石板路,以及这些建筑背后所蕴含的地域文化和生活哲学。我最喜欢的是书中对西塘的描述,它不仅仅提到了“廊棚”这一特色,更讲述了西塘作为“中国最美的水乡”之一,其历史变迁和人文底蕴。书中还给出了非常实用的游览建议,比如最佳的拍照角度、最值得品尝的当地小吃、以及在哪里可以找到最地道的民宿。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已经对江苏的古镇了如指掌,迫不及待地想要踏上旅途,去亲身体验那份宁静、古朴和诗意,去感受那份独属于江南水乡的温婉与浪漫,去探寻那些隐藏在岁月深处的动人故事。
评分我一直以来都对美食有着极大的热情,尤其对中华美食更是情有独钟。《人人游中国(6)》这本书,在介绍江苏风土人情的同时,也用相当大的篇幅细致地描绘了当地的美食文化,这让我大呼过瘾!书中对于淮扬菜的介绍,简直是烹饪界的百科全书。从经典的狮子头、大煮干丝,到精巧的蟹粉小笼、松鼠鳜鱼,每一道菜都配有详细的制作工艺和背后的故事。我最欣赏的是,作者不仅仅是简单地列出菜名,而是深入到食材的选择、火候的掌握、调味的讲究,以及菜品呈现的美学,让我这个非专业厨师也仿佛学到了不少秘诀。书中还特别强调了江苏各地独特的风味小吃,比如无锡的酱排骨、常州的麻糕、镇江的肴肉,等等。它还给出了推荐的品尝地点,甚至连一些老字号的招牌菜都一一列举。读着这些文字,我的味蕾仿佛已经被唤醒,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各种诱人的美食画面。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江苏的美食不仅仅是填饱肚子的食物,更是一种传承千年的文化符号,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我已经在脑海中勾勒出了一份属于自己的“江苏美食地图”,计划着要一一打卡,用舌尖去感受江苏的独特魅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