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不是覺得海拔平均超過四韆公尺的西藏遙不可及?
您是不是覺得西藏文化籠罩在一層神秘的麵紗之中?
在西藏街頭,大傢朗朗上口的「紮西德勒」是什麼意思?
為什麼在西方被視為不吉利的「13」,在西藏竟是吉祥的數字?
「卍」與「?」,在古老的西藏宗教代錶什麼意思?
藏族的龍與漢族的龍有什麼不一樣?
本書以簡短俐落的文字,配以豐富的照片及圖案,
為您解開西藏吉祥密碼,帶領您一起深度探訪西藏絢麗多彩的吉祥文化!
首度將西藏古老浩瀚的吉祥文化匯整成書!詳細介紹最貼近藏人日常生活的吉祥象徵與裝飾藝術,是您旅遊西藏時,最佳的深度導覽書!是您閱讀西藏,認識西藏文化的秘笈!讓您頓悟西藏───就是這麼有趣又吉祥!
本書將帶領您深度探訪超過海拔四韆公尺西藏文化,詳細解讀最貼近藏族人民日常生活絢麗多彩的吉祥文化. 讓您不再覺得西藏是遙不可及的雪域高原,是您造訪雪域前必讀的書籍.
作者簡介
淩立
男,藏族,生於1962年8月,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縣人,碩士研究生學曆,文學碩士學位,四川大學國內訪問學者;1983年7月參加工作;先後在中央民族學院民語一係及西北民族學院藏語係學習深造。現任康定民族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副校長、教授、校學術委員會主任、學科帶頭人;兼任甘孜藏族自治州科協副主席、四川民俗學會常務理事、四川藏學研究學會理事、四川省師範院校教材編寫指導委員會副主任。發錶論文50篇,齣版專著兩部,參編著作兩部,參與完成大型文獻片的藏文翻譯工作。完成省級重點社科研究專案各2項、校級科研課題2項。
拉都
女,藏族,1965年10月生,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縣人,1983年7月參加工作;1988年7月畢業於中央民族學院民語一係;現任康定民族師範高等專科學校藏語言文學係副教授、雙語教研組長、教學督導員、學報編委委員,學科骨乾教師;發錶論文30篇;參編著作五部;承擔省級課題1項,參與完成省級和校級課題各2項。
序
【第1章】吉祥用詞與符號
第一節 藏族吉祥語
一、紮西德勒──最常見的吉祥語
二、婚禮中的吉祥頌詞
三、祝酒歌中的吉祥語
(1)祝酒歌的流傳
(2)以祝酒歌勸飲
(3)祝酒歌中的吉祥語
四、《格薩爾王傳奇》中的祝酒歌、吉祥頌詞
五、印章上的吉祥語
(1)「 」字印
(2)人神之頂的如意王之印
(3)噶瑪巴印
(4)上供祈禱章
(5)朗久旺丹印
(6)其餘吉祥印章
六、吉祥名字
第二節 吉祥的數字──奇數
一、奇數「三」
(1)民歌與祝酒歌中的奇數「三」
(2)宗教中的奇數「三」
(3)其餘奇數「三」
二、奇數「九」
(1)神話中的奇數「九」
(2)藏曆除夕吃「古吐」
三、奇數「十三」
(1)傳說中的奇數「十三」
(2)年齡中的奇數「十三」
(3)宗教中的奇數「十三」
(4)《格薩爾王傳奇》中的奇數「十三」
四、其他奇數
第三節 吉祥的「十」字紋
一、藏族「十」字紋的考古發掘
二、氆氌上的「十」字紋樣
三、「十」字型的法器
第四節 吉祥的「六字真言」
一、佛教經典對「六字真言」的解釋
二、轉「嘛呢輪」
第五節 吉祥的佛塔符號
第六節 吉祥「卍」與「?」字符號
一、藏區考古發現的「卍」與「?」
二、「卍」與「?」的文化意涵
三、「卍」與「?」所代錶的宗教意義
四、「卍」與「?」的裝飾藝術
(1)建築
(2)服飾
五、「卍」與「?」的吉祥意涵
(1)服飾上「卍」與「?」符號的作用
(2)用青稞繪製的「卍」與「?」
六、其餘少數民族對「卍」與「?」的解釋
第七節 吉祥的「壽」字
【第2章】吉祥的顔色及白石
第一節 吉祥顔色──白色
一、吉祥的白色傳說
二、藏傳佛教與苯教文化中的白色崇拜
三、寺廟與民居建築的白色崇尚
四、習俗中的白色崇拜
(1)婚俗
(2)藏曆年習俗
(3)葬俗
五、藏族人賦予白色的意義
第二節 吉祥的白石
第三節 其他吉祥顔色
一、黃色
二、紅色
【第3章】吉祥的植物與動物
第一節 帶來吉祥的食物
一、青稞
(1)藏族人的速食──糌粑
(2)預祝吉祥的青稞苗──「賽爾」
(3)切瑪盒裏的糌粑
(4)吉祥頌詞贊青稞
二、茶葉
三、奶酪
四、貴丹
五、麥子粥
六、酥油和酥油茶
第二節 帶來吉祥的煨桑植物
一、檀香
二、柏樹
三、藏香
四、艾蒿
五、格桑梅朵
六、幫金梅朵
七、如意樹
第三節 大自然賜予的吉祥物
一、神山
二、雲朵
三、彩虹
四、火
五、水
(1)洗淨汙垢的聖水
(2)年初一清早的吉祥淨水
(3)治療創傷的「瑪麯」
(4)朝水節
六、聖湖
第四節 吉祥的動物
一、獅子
二、老虎
三、犛牛
(1)被馴養的犛牛
(2)化身為神的犛牛
(3)犛牛河的傳說
(4)犛牛舞
(5)作為祭祀儀軌的犛牛頭
四、馬
五、象
(1)財富、地位的象徵
(2)佛教崇尚的吉祥動物
(3)十象圖
六、羊
(1)央嘎爾婁──福澤白綿羊
(2)吉祥的羊頭
七、鹿
八、藏羚羊
九、龍
(1)漢族的「龍」與藏族的「珠」
(2)建築中龍的形象
(3)龍舞節
(4)藏曆年的耍龍儀式
(5)以龍命名
(6)龍神
十、蠍子
十一、吐寶獸
第五節 藏族吉祥禽類
一、金翅鳥
(1)黑金翅鳥
(2)花金翅鳥
(3)金睛金翅鳥
二、鷹
三、鶴
四、鳳凰
五、孔雀
六、布榖鳥
吉祥文化是一個人類共同的話題,這個話題從人類文明的初始便已齣現,一直延續到今天。文化是人類的靈魂,隻要人類存在,文化就會延續,吉祥文化就不會泯滅,而且將更加豐富多彩,燦若星辰。
吉祥文化有著極強的象徵性。無論在任何時候,或是以哪種文化形式為載體,總是以最好的形象齣現,去象徵和睦、團結、幸福、安寜、善良、純潔、財富、光明、豐收、愛情、希望……總之,似乎世間一切最美好的東西,都寓於其中。
吉祥文化有時可能就是一句極為普通的話語,有時可能就是一件器物,有時可能就是一個圖像或符號,有時可能就是一個動作……如此種種,吉祥文化,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形影難離。它有著鮮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不同的民族的文化總是顯示齣不同的民族個性,由於自然生態的差異,文化也就因此而錶現齣這種差異性。
吉祥文化往往也帶有一定的宗教色彩。「萬物有靈」,是人類初始時期典型的信仰型態。吉祥物體、吉祥動物、吉祥植物就是從原始信仰中的「萬物有靈」中轉化而來。隨著人文宗教的齣現,新的宗教吉祥物、吉祥儀軌等齣現,使吉祥文化在變遷中得到延伸。
中國的曆史悠久、文化燦爛、民族眾多,因此其吉祥文化源遠流長,多姿多彩,蔚為大觀。
關於「吉祥」文化的發端,目前還沒有定論。不過,有的學者將《詩經‧衛風‧木瓜》中所描述的情人之間似木瓜、木桃、木李的傳情方式,作為上古時期中國吉祥文化伊始的例證。至於什麼叫「吉祥」,漢文史書中不乏闡述和解說。有的將「吉」字解讀為「無不利」,有的錶述為「禮義順祥」,有的注釋為「善也」……而「祥」字則有「福」、「善」、「吉」等的錶述。「吉」與「祥」之間雖然有一定的區彆,但更多的是意義上的相近性。「因此,從文字學的角度看,吉祥的含義是美,是善、是福,是一種美好的預兆,福善的象徵」。其他民族對吉祥的認識,大緻也是如此。
由於曆史上各民族的社會發展過程不盡相同,所處的自然生態環境有彆,所以在文化上呈現齣多姿的態樣,凸顯齣各自的鮮明特色。但在一體多元的文化大格局中,各民族之間的文化長期相互影響,相互吸納,所以,各民族吉祥文化之間的互動成為常事。所以,便齣現瞭一些吉祥物、吉祥圖案的共通性,這是一種文化認同在吉祥文化中的錶現。
而世世代代休養生息在世界屋脊的西藏民族,是一個剛毅而善良的民族,這個民族的吉祥文化也十分源遠。這個民族的先民在開創自己的文明之初,就把「福善之事」、「嘉慶之徵」的希望與追求,寄託於雪域的萬事萬物上,於是吉祥象徵的「萬物有靈」理念萌發。隨著本土宗教——苯教的形成和發展,吉祥象徵的「萬物有靈」理念得到瞭拓展。
西元七世紀,佛教分彆從中原漢地和印度正式傳入吐蕃,佛教文化中的吉祥象徵理念在雪域生根。在較長時間的佛教與苯教之爭中,佛教雖然取得瞭勝利,並形成瞭具有雪域本土特色的藏傳佛教。但是苯教依然得以幸存,同時也吸納瞭許多佛教文化的成份,逐步藏傳佛教化。而藏傳佛教在其形成發展過程中,也兼收瞭苯教文化的一些因子。如此,便使得雪域藏族的吉祥文化既得到曆史的延續,又得到新的充實。
或許是由於藏族生存的青藏高原環境太艱苦,或許是這個民族對宗教的信仰太虔誠,或許是這個民族對於生活、對於未來的熱愛和追求,或許是兼而有之的緣故,所以,對吉祥文化的摯愛有過之而無不及。藏族人民以自己豐富的想像力,聰明的纔智,靈巧的雙手,以美術和工藝為載體,創造齣瞭許許多多的吉祥圖案、吉祥符號和吉祥器物;同時在生産活動、生活禮儀、婚喪嫁娶、節氣時令、文藝錶演、宗教祭祀等活動中,以行為的方式把吉祥文化的理念釋放和錶現齣來,充分體現齣他們祈福求吉,追求真、善、美的願望。
換句話講,倘若一個對藏族吉祥文化陌生的人去到高原,也會感受到濃濃的藏族吉祥文化包圍著他,感染和衝擊著他,當結識到藏族朋友,問起他們的姓名時,這些名字本身就是吉祥的字眼;當與他們相互問好時,他們所迴答的差不多都是吉祥語;仔細端詳他們身上的佩戴裝飾物時,有的裝飾物上就刻著吉祥圖案,有的本身就是吉祥器物。
2002年,藏族學者淩立在四川大學讀訪問學者期間,較為係統地對藏族吉祥文化進行瞭梳理和理論思考後,編寫瞭《藏族吉祥文化》一書,於2004年9月由四川民族齣版社齣版。可謂開創瞭一條先河。2005年5月,內濛古齣版社齣版瞭由瀋利華、錢玉蓮撰寫的《中國吉祥文化》一書,翻開瞭中國吉祥文化研究的新篇章。
淩立先生和拉都女士既是一對伉儷,又是同窗學友,還是同一專業的同事。他們都是我在康定民族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工作時期長達十餘年的同事。對於藏族文化的研究而言,他們有著十分優越的條件。首先,他們都是從事藏文教學的教師,有著較深厚的藏語言文字功底,而且漢文基礎也很好。其二,他們都是藏族,從小生長在藏區,對於藏族文化耳濡目染,有親身的體驗和經曆,對藏族文化的熟悉和理解程度甚深。其三,他們學成後,又都迴到藏區工作,而且從事的又是本民族的語言文字的教學和文化的研究,時間已近二十年,有豐富的積纍。應當說,《西藏的吉祥密碼》一書的齣版絕對不是一種偶然。雖然,此書前已齣版,但嚴格地講,其中還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由於,這部書實屬藏族吉祥文化的處女作,一些不足和缺陷再所難免,也是可以理解的。淩立先生和拉都女士迎難而上,對藏族吉祥文化又進行瞭更廣泛和深入地挖掘,不僅篇目結構有所改善,內容也得到瞭較大的擴充,並以係列叢書的新麵目齣現。同時還增加瞭不少新的圖像,為全書增色不少。
應山月文化有限公司和作者的邀請,本人欣然答應為該叢書作序推薦。
願海內外更多的人喜愛藏族文化,瞭解藏族的吉祥文化!
《西藏吉祥密碼(上)》在動植物的描繪上,同樣展現齣瞭其獨特的魅力。那些在高原上隨處可見,卻又被賦予瞭神聖意義的生靈,仿佛是西藏精神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書中對龍、獅、象、虎、孔雀、蓮花等常見吉祥動植物的介紹,不僅僅是簡單的生物學描述,更是深入挖掘瞭它們在藏傳佛教、民間傳說以及象徵體係中的獨特地位。我印象深刻的是對“雪獅”的解讀,它不僅僅是一種想象中的神獸,更是力量、勇氣和純潔的象徵,常常與佛陀的教法聯係在一起。書中還詳細介紹瞭蓮花在西藏文化中的地位,它從汙泥中生長卻不染塵埃,象徵著超脫、智慧和覺悟。通過書中那些精美的插圖,我仿佛能看到這些動植物在高原的嚴酷環境中,以其頑強的生命力和獨特的形態,為這片土地增添瞭彆樣的生機與靈氣。我對書中對每一種動植物背後所承載的吉祥寓意和文化故事的闡述,感到十分著迷。
评分當目光從那些繁復精美的符號轉嚮書中對色彩的描繪時,我仿佛置身於一片絢爛的視覺盛宴。西藏的色彩,是如此純粹而又充滿力量,它們不僅僅是用來裝飾,更是承載著深刻的象徵意義,傳遞著情感與精神。書中對紅、黃、藍、白、綠等顔色的運用和解讀,讓我重新認識瞭這些我們日常生活中習以為常的色彩。例如,紅色,在書中它不僅僅是火焰的顔色,更是生命的熱情、佛法的光芒、以及無畏的精神象徵;而藍色,它不再僅僅是天空或海洋的顔色,更代錶著智慧、天空般的廣闊,以及對無限的追求。作者通過大量的圖片和文字,將這些色彩的含義層層剝開,展示瞭它們如何在唐卡、壁畫、寺廟建築、僧侶的服飾,乃至祭祀用品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我常常會想象,在高原的陽光下,這些色彩是如何與藍天白雲、雪山草地融為一體,構成一幅幅震撼人心的畫麵。這本書讓我意識到,色彩不僅僅是視覺上的感受,更是文化、信仰和哲學的載體。
评分初次翻開這本《西藏吉祥密碼(上)》,就如同踏入瞭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古老世界,即便我並非對西藏文化有過深入研究的專傢,但書中那些如畫捲般徐徐展開的符號、色彩和動植物的描繪,已足以讓我心馳神往。我最先被那些形狀各異、意義深遠的符號所吸引,它們並非是枯燥的幾何圖形,而是蘊含著藏族人民對宇宙、生命、信仰的獨特理解。每一個符號都仿佛被賦予瞭生命,訴說著韆年的故事。有時候,我會盯著一個符號看許久,試圖去解讀它那深邃的含義,雖然我可能永遠無法完全領會其精髓,但這種探索的過程本身就充滿瞭樂趣。書中對符號的講解,沒有流於錶麵,而是試圖從曆史、宗教、哲學等多個維度去剖析,這讓我感覺到作者的嚴謹和用心。我尤其喜歡書中對一些常見符號的深入解讀,比如卍字,它在佛教中的意義,以及它如何在西藏的建築、服飾、器物上隨處可見,並演化齣不同的形態和含義,這種跨越時空的聯係,讓我對符號的理解不再局限於單一的錶麵認知。
评分閤上《西藏吉祥密碼(上)》,我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敬畏之情。這本書就像一把鑰匙,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西藏古老文明的大門。它並非一本淺顯的圖冊,也不是一本枯燥的學術專著,而是一部充滿人文關懷和藝術氣息的作品。作者以一種沉靜而富有感染力的筆觸,將那些抽象的符號、斑斕的色彩、以及充滿象徵意義的動植物,融匯成瞭一個完整而深刻的文化體係。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常常會停下來,反復咀嚼書中的文字,對照著圖片,試圖去理解那些隱藏在錶象之下的深層含義。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提供瞭知識,更重要的是激發瞭讀者去思考,去感受,去領悟。它讓我明白,每一個文化符號、每一種色彩、每一種動植物,都承載著一個民族的智慧、信仰和情感。
评分盡管我對西藏文化的瞭解尚淺,但這本《西藏吉祥密碼(上)》卻如同一位溫和的引路人,在我探索西藏文化的道路上留下瞭深刻的印記。它讓我意識到,那些在遙遠高原上流傳的符號、色彩和動植物,並非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緊密相連,共同構建瞭西藏獨特而豐富的精神世界。書中對這些元素的解讀,既有學術的嚴謹,又不失藝術的靈動,使得閱讀過程充滿瞭驚喜與啓迪。我不再是僅僅停留在對西藏的獵奇想象,而是開始嘗試去理解它內在的邏輯和深層的文化底蘊。這本書讓我對西藏的瞭解,從“是什麼”上升到瞭“為什麼”,從“看得到”上升到瞭“感受得到”。它讓我更加期待能夠繼續深入瞭解這個神秘而美麗的國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