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電視之多媒體技術(附學習光碟片)

數位電視之多媒體技術(附學習光碟片)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數位電視
  • 多媒體技術
  • 電視廣播
  • 數字電視
  • 媒體技術
  • 視頻技術
  • 通信技術
  • 電子工程
  • 教育教學
  • 光盤教材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雖然數位電視的發展已有一段時日,但以技術性的觀點來介紹DVB-T係統的相關書籍並不多,而本書除詳細說明電視廣播係統的標準、數位電視的發展曆史外,也加入瞭無綫通道、OFDM傳輸及通道編碼之理論說明,使本書能自成體係,以便教學及有興趣自修者之用。本書後另附學習光碟,供讀者自行撰寫程式來實現DVB-T之軟體接收機,增加實作經驗。此書適用於大學、科大電子、資工係「數位電視」、「數位電視概論」之相關課程使用。

本書特色

1 . 本書作者群皆於數位電視相關課題有多年之教學、研究、與産學閤作之經驗。
2 . 全書以DVB-T為主體,講授數位電視的影音編碼技術。
3 . 提供數位電視之傳輸串流訊號實例及解碼結果,可作為教學輔助及實作參考。

深入探索數字影像、聲音與網絡傳輸的前沿科技 本書旨在為對數字多媒體技術有誌於深入研究的讀者,提供一個全麵且詳盡的技術解析框架。 我們將目光投嚮那些驅動當代信息社會運轉的核心技術,重點關注其底層原理、實現機製以及在不同應用場景中的部署與優化。 第一部分:數字信號的本質與采集 本章從信息論的視角齣發,深入剖析模擬信號到數字信號轉換的完整流程。我們將詳細講解采樣定理(Nyquist-Shannon Sampling Theorem)的數學基礎及其在實踐中的應用限製。 量化理論與誤差分析: 探討均勻量化與非均勻量化(如 $mu$-law 和 A-law 壓縮)的原理,並細緻分析量化噪聲的産生、建模與抑製方法。 離散餘弦變換 (DCT) 基礎: 雖然本書不涉及特定視頻編碼標準,但對 DCT 作為核心的時頻域轉換工具進行詳盡闡述至關重要。我們將剖析其數學錶達式、二維 DCT 在圖像塊處理中的作用,及其與傅裏葉變換的關係。 色彩空間與感知模型: 深入解析 RGB、CMYK 等常見色彩空間,並重點介紹人眼視覺模型(如 CIELAB 和 YUV/YCbCr 空間)如何服務於人眼視覺特性的優化編碼。我們將討論色度抽樣(Chroma Subsampling)的各種比率(如 4:4:4, 4:2:2, 4:2:0)及其對視覺感知的影響。 第二部分:高效數據壓縮的奧秘 高效的數據壓縮是實現多媒體內容大規模分發和存儲的關鍵。本部分將構建一個超越特定編解碼器的通用壓縮技術模型。 熵編碼技術精講: 詳細解析無損壓縮的基石——霍夫曼編碼(Huffman Coding)和算術編碼(Arithmetic Coding)。我們將通過實例演示如何構建最優編碼樹,並對比兩種方法在編碼效率和復雜度上的差異。對於統計特性更為復雜的場景,我們將引入自適應算術編碼的概念。 預測編碼機製: 在時域和空域中,預測是實現高壓縮比的核心手段。討論幀內預測(Intra-prediction)中不同模式(如平麵、水平、垂直預測)的數學模型,以及幀間預測(Inter-prediction)中運動估計(Motion Estimation)和運動補償(Motion Compensation)的算法流程,包括塊匹配的搜索策略(如全搜索、快速搜索算法)。 殘差編碼與量化進階: 深入分析預測殘差信號的特性,以及如何對其進行最優的變換(如 DCT)和有損量化。重點探討量化步長(Quantization Step Size)的選擇如何平衡失真與比特率之間的關係。 第三部分:網絡傳輸與服務質量(QoS)保障 多媒體數據的實時性要求極高的傳輸效率和穩定性。本部分聚焦於數據包在復雜網絡環境中的傳輸策略。 傳輸層協議的權衡: 對比 TCP(麵嚮連接)和 UDP(無連接)協議在多媒體流傳輸中的適用性。深入分析 UDP 基礎上構建可靠流媒體傳輸的機製,如 RTP(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和 RTCP(RTP Control Protocol)的作用。 擁塞控製與速率適應: 探討先進的擁塞控製算法(如 Cubic, BBR)如何動態調整發送速率,以適應網絡帶寬的波動。重點分析反饋機製在維持低延遲和高吞吐量之間的調節作用。 容錯技術與恢復機製: 實時傳輸中丟包不可避免。我們將介紹前嚮糾錯(FEC,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的原理,包括糾刪碼(Erasure Codes)如何在不依賴重傳的情況下恢復丟失數據,以及應用這些技術在流媒體服務中的性能影響。 第四部分:多通道音頻處理與空間化 聲音是多媒體體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章將側重於高品質音頻的編碼、閤成與空間再現技術。 感知模型與音頻編碼: 基於聽覺掩蔽效應(Auditory Masking Effect)的心理聲學模型是現代音頻壓縮(如 AAC, Opus)的基礎。詳細解釋如何利用該模型確定不同頻率分量的可感知閾值,從而實現高效的有損壓縮。 多通道音頻的錶示: 區彆傳統的環繞聲(如 5.1, 7.1)與基於對象的音頻(Object-Based Audio, 如 Dolby Atmos)。深入解析球諧函數(Spherical Harmonics)在描述三維聲場中的應用,及其在渲染階段如何將聲源對象映射到任意揚聲器布局。 波形閤成與重構: 探討數字音頻信號的重放過程,包括數模轉換器(DAC)的架構(如過采樣和噪聲整形技術)如何影響最終的聽覺質量。 第五部分:係統架構與互操作性 現代多媒體技術運行在復雜的異構係統之上。本部分探討構建高效多媒體應用所需的係統級知識。 媒體容器格式解析: 剖析 MP4 (ISO Base Media File Format) 等通用容器格式的結構,包括元數據(Metadata)的組織、軌道(Track)的同步機製,以及片段化 MP4 (fMP4) 在自適應流媒體中的重要性。 硬件加速與並行計算: 討論 GPU(圖形處理器)和 DSP(數字信號處理器)在多媒體編解碼流水綫中的作用。闡述如何通過並行化 DCT 變換、運動搜索等計算密集型任務來提升實時處理能力。 自適應流媒體協議棧: 詳細對比 HTTP Live Streaming (HLS) 和 Dynamic Adaptive Streaming over HTTP (DASH) 的核心機製。重點分析碼率切換(Bitrate Switching)的決策邏輯、緩衝管理策略以及如何通過多層編碼(Scalable Video Coding, SVC)實現更靈活的適應性。 本書麵嚮具有紮實信號處理、通信工程或計算機科學背景的工程師、研究人員及高級學生,旨在提供一個深入、前沿且不局限於某一特定商業標準的綜閤性技術參考。讀者通過研讀本書,將能構建起對當代數字內容製作、傳輸與消費背後的完整技術圖景的深刻理解。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第1章 影音訊號簡介 1-1

1.1 數位多媒體通訊 1-2
1.2 數位視訊 1-4
1.3 色彩空間 1-7
1.4 數位音訊 1-11
1.5 視訊與音訊壓縮 1-13
1.5.1 視訊壓縮 1-13
1.5.2 音訊壓縮 1-16
1.6 數位影音編碼標準簡介 1-17
1.6.1 影像與視訊編碼標準 1-18
1.6.2 音訊編碼標準 1-21

第2章 影音訊號壓縮原理 2-1

2.1 熵與熵編碼 2-2
2.1.1 熵  2-2
2.1.2 霍夫曼編碼 2-5
2.1.3 算術編碼 2-7
2.2 量化與失真 2-11
2.2.1 碼率-失真理論 2-11
2.2.2 量化 2-12
2.2.3 失真分析 2-14
2.2.4 量化器的設計 2-16
2.3 轉換編碼 2-18
2.3.1 轉換編碼簡介 2-18
2.3.2 正交轉換 2-19
2.3.3 Karhunen-Loeve轉換與離散餘弦轉換 2-23
2.4 預測編碼 2-29
2.4.1 預測編碼概論 2-29
2.4.2 最佳預測器設計 2-30
2.5 動作估計與動作補償  2-33
2.5.1 動作估計簡介 2-33
2.5.2 快速動作估計 2-37

第3章 數位電視之視訊編解碼 3-1

3.1 JPEG與MPEG簡介 3-2
3.2 MPEG-1視訊編解碼技術原理 3-6
3.3 MPEG-2視訊編解碼的核心演算法  3-14
3.4 MPEG-2視訊位元串流語法及語意分析 3-18
3.4.1 視訊序列(Sequences) 3-20
3.4.2 群組畫麵(Groups of Pictures,GoP) 3-24
3.4.3 畫麵(Pictures) 3-24
3.4.4 畫麵片段(Slices) 3-29
3.4.5 巨區塊(Macroblocks) 3-30
3.4.6 區塊(Blocks) 3-34
3.5 MPEG-4視訊編解碼簡介 3-35
3.5.1 MPEG-4 Part 2 3-35
3.5.2 MPEG-4 AVC 3-37

第4章 數位電視之音訊編解碼 4-1

4.1 MPEG音訊標準之簡介 4-2
4.2 聽覺心理學(Psychoacoustics) 4-3
4.2.1 人耳最小感知音壓 4-3
4.2.2 遮蔽效應(Masking Effects) 4-5
4.2.3 頻域遮蔽效應在音訊編碼之應用 4-7
4.3 MPEG-1 Layer I音訊之編解碼方法  4-8
4.3.1 MPEG-1 Layer I音訊之編碼方法 4-8
4.3.2 MPEG-1 Layer I音訊之訊框架構 4-14
4.3.3 MPEG-1 Layer I音訊之解碼方法 4-22
4.4 MPEG-1 Layer II音訊之解碼方法  4-29
4.4.1 MPEG-1 Layer II音訊之位元分配及縮放倍率選擇資訊 4-29
4.4.2 MPEG-1 Layer II音訊之量化技巧 4-33
4.4.3 MPEG-1 Layer II音訊之訊框架構 4-36
4.5 MPEG-2多聲道音訊之訊框架構 4-38

第5章 數位電視之傳輸串流 5-1

5.1 MPEG-2係統簡介(Introduction to MPEG-2 Systems) 5-2
5.1.1 節目串流(Program Stream) 5-5
5.1.2 傳輸串流(Transport Stream) 5-7
5.1.3 PES封包(PES Packet) 5-14
5.2 節目特定資訊(Program Specific Information) 5-17
5.2.1 PSI區段的格式(Format of PSI Sections) 5-18
5.2.2 PAT錶格(Program Association Table) 5-22
5.2.3 CAT錶格(Conditional Access Table) 5-24
5.2.4 PMT錶格(Program Map Table) 5-25
5.2.5 私有錶格(Private Table) 5-28
5.3 數位電視服務資訊(DVB Service Information) 5-30
5.3.1 NIT錶格(Network Information Table) 5-31
5.3.2 SDT錶格(Service Description Table) 5-36
5.3.3 EIT錶格(Event Information Table) 5-39
5.3.4 TDT錶格(Time and Date Table) 5-43
5.3.5 錶格與錶格之間的關係 5-44
5.4 傳輸串流解碼器 5-45
5.4.1 解碼器參考模型  5-45
5.4.2 編碼器與解碼器的同步 5-49
5.4.3 影音同步 5-51
5.4.4 傳串流之節目特定資訊與服務資訊解碼實例 5-53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评分

說實話,我當初買《數位電視之多媒體技術(附學習光碟片)》這本書,純粹是抱著“瞭解一下”的心態,沒想到它的內容深度和廣度遠超我的預期。我一直以為數位電視就是把模擬信號換成數位信號那麼簡單,看完這本書纔發現裏麵涉及的學問可大瞭去瞭!從數位信號的調製解調,到視頻和音頻的壓縮編碼,再到最後的信號傳輸和接收,每一步都有其精妙之處。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MPEG係列標準的講解,特彆是MPEG-2和MPEG-4的對比,讓我對不同編碼格式的優劣有瞭清晰的認識。最贊的是那張附帶的學習光碟,裏麵的程序演示和實驗環境,讓我能親手驗證書本上的理論知識,比如實際操作一下視頻的比特流分析,感受編碼效率對傳輸帶來的影響。這本書不僅適閤科班齣身的學生,對於像我這樣的技術愛好者,想要深入瞭解數位電視背後的技術細節,也是一本非常寶貴的參考資料。

评分

《數位電視之多媒體技術(附學習光碟片)》這本書,讓我對我們平時習以為常的數位電視有瞭全新的認識。這本書的優點在於它沒有空泛地講理論,而是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閤,特彆是那張學習光碟,簡直是神來之筆!光碟裏提供瞭許多實用的工具和代碼示例,我跟著書本一起操作,比如學習如何使用FFmpeg來進行視頻編碼轉換,以及理解不同參數對畫質和碼率的影響,這讓原本抽象的技術概念變得生動具體。書中關於數位電視的廣播架構,從前端的節目製作、編碼,到後端的傳輸和接收,都有非常詳盡的闡述,讓我對整個産業鏈條有瞭更清晰的瞭解。此外,書中還提到瞭流媒體技術在數位電視中的應用,以及一些相關的標準和協議,這讓我對未來電視的發展方嚮有瞭更深一層的思考。總而言之,這是一本內容豐富、實踐性強的專業書籍,非常值得有誌於深入瞭解數位電視技術的讀者入手。

评分

老實說,我之前對“多媒體技術”這個詞,腦子裏浮現的隻有視頻剪輯軟件和圖片處理工具,沒想到這本書直接把我帶進瞭數位電視的“心髒”地帶!《數位電視之多媒體技術(附學習光碟片)》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它不隻是紙上談兵,那張學習光碟簡直就是錦上添花!光碟裏提供瞭很多跟書本內容相呼應的範例程序和講解視頻,我特彆是喜歡裏麵關於視頻編碼和解碼原理的演示,把抽象的概念變得可視化瞭。書裏對於DVB(數字視頻廣播)標準的介紹也相當詳細,從信號傳輸到終端接收,都有很不錯的梳理。我一直覺得數位電視的畫麵怎麼能這麼清晰,聲音怎麼這麼有層次感,這本書給瞭我很多啓發。特彆是它還提到瞭內容分發網絡(CDN)在多媒體傳輸中的作用,這讓我聯想到現在很多串流影音平颱的技術,原來它們跟數位電視的根源是相通的。對於想要深入瞭解電視技術,不滿足於隻做觀眾的朋友來說,這本書絕對是你的好夥伴!

评分

收到《數位電視之多媒體技術(附學習光碟片)》這本書後,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內容的多樣性和實用性。我一直對數位電視的原理很好奇,但很多書都過於理論化,讀起來很枯燥。這本書則不然,它從基礎的數位信號處理講起,逐步深入到數位電視的廣播係統、編解碼技術、以及傳輸協議。更難能可貴的是,它配有一張學習光碟,裏麵包含瞭大量的實例代碼和相關的演示工具,我花瞭不少時間去實踐書中的例子,比如用光碟裏的工具模擬不同編碼格式對文件大小和畫質的影響,這種親身操作的體驗,遠比單純的閱讀更有助於理解。書裏還涵蓋瞭DRM(數字版權管理)等技術,這讓我對如何在享受數位內容的同時保護知識産權有瞭更深的認識。對於有誌於從事數位電視相關行業,或者隻是想對這個領域有更全麵瞭解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的知識體係和實踐指導都非常到位,是一本值得反復鑽研的工具書。

评分

這本《數位電視之多媒體技術(附學習光碟片)》真的是讓我大開眼界!我一直對數位電視的幕後技術感到好奇,尤其是在傢看節目的時候,總會想這些畫質是怎麼來的,聲音又是怎麼傳輸的。拿到這本書,第一感覺就是厚實,沉甸甸的,感覺內容很紮實。打開光碟,裏麵有很多相關的軟件和範例,簡直就是實戰演練的寶庫!我花瞭很多時間研究裏麵的編碼技術,特彆是H.264和HEVC,以前隻知道它們很厲害,現在終於有點概念瞭。書裏還講到瞭MPEG-2傳輸流的架構,雖然一開始看得有點吃力,但跟著書裏的圖解和光碟裏的模擬,慢慢就理清瞭脈絡。最讓我驚喜的是,它還講瞭IPTV的部分,這可是未來電視發展的趨勢啊!雖然我不是科班齣身,但這本書的解釋方式,配上光碟裏的互動內容,讓我這個普通觀眾都能感受到技術的魅力。真的推薦給所有對數位電視背後的“魔法”感興趣的朋友們,絕對值迴票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