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事件认识古人的智慧和气节
史记纪录的时间从传说中的尧舜到汉武帝,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天文、地理、音乐,是司马迁倾毕生精力与才华的创作;是史书,也是杰出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包含许多我们熟知道故事,更是许多成语故事的典故。
我们以浅近的白话当作向导,带领小读者进入史记世界,了解古代中国历史面貌,也希望你能从中获取一些启示。
作者简介
马景贤
民国二十二年生。河北省良乡县人。国立师范大学国文系毕业,曾任国立中央图书馆(今国立国家图书馆)编辑,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葛斯德东方图书馆馆员、行政院农委会图书馆馆长。主编有国语日报「儿童文学週刊」(一~五○○期),曾获「中华儿童文学奖」、「国家文艺奖」、「中兴文艺奖」等许多奖项。作品大都以儿童文学作品为主,翻译儿童文学作品有《天鹅的喇叭》、《三个小精灵》、《山难历险记》、《小海盗》等。创作作品有《爱的儿歌》、《小白鸽》、《白玉狐狸》、《念儿歌识国字》、《驴打滚儿王二》、《非常相声》、《小英雄与老邮差》以及《跟父母谈儿童文学》等。
导读
司马迁的史记
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气势非常雄伟,从青海东流入海。当河水流过山西省河津县西北,及陕西省的韩城县东北时,在这里的龙门山形成黄河两岸的断崖绝壁,河道变得很狭窄,崃谷中河水倒泻,汹涌澎湃,有如勐龙冲出,形成了黄河龙门一大奇景。距离现在二千多年前,在汉朝时候,就在龙门附近的韩城,诞生了中国最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人。司马迁小时候,跟他父亲在家乡一面学习,一面放羊。他六岁的时候,父亲到长安担任管理历法的太史令。司马迁跟着父亲到了长安,由于环境好,再加上他自己的刻苦学习,到十岁的时候,他已经读了很多书。
二十岁的时候,父亲让他去旅行。司马迁的父亲很有理想,他想写一部完整的史书,他让司马迁到处去旅行,就是要增加他的见闻,将来好继承他的工作。所以,司马迁能写出「史记」,完全是受了父亲的影响。
司马迁先到湖南凭弔古代大诗人屈原;上九疑山,调查舜帝南巡的传说;到庐山、会稽,考察大禹治水的伟大功业;访问孔子的故乡;游历楚汉相争的彭城和丰沛;听各地老人讲述过去作战的故事。他把听到的和看到的,都详细地记录下来。后来,他因为侍奉皇帝,有了更多出游的机会,足迹几乎走遍了全国,这对他写史记有很大的帮助。
可惜,司马迁的父亲只做了一些写书的准备工作,就在洛阳生病了。那时候,司马迁正奉命去考察,等他回来的时候,父亲已经生命垂危。临死前,父亲还不断嘱咐他,要完成他写史书的心愿。
父亲死后三年,司马迁当上太史令,于是他开始整理父亲的资料,研读相关书籍。又过了三年,才着手写作「史记」。那时候,他已经四十二岁了。
很不幸,当「史记」写到一半时,司马迁遭遇到一件大事,改变了他的一生。
事情的起头,是李陵打了败仗,被匈奴俘掳,司马迁为他辩护,汉武帝大怒,要将司马迁处死。司马迁要想不死,就要花大钱买回生命,可是他拿不出钱来。为了不死,他只好请求改处「宫刑」,就是将生殖器官割掉的刑罚。这是一种很羞耻和残酷的刑罚,所以,有的人情愿一死,也不愿意接受宫刑。
司马迁怕死吗?不是,他不甘心这样死去,他要完成父亲留给他的工作,要写完「史记」。
他从牢中被放出来之后,没有人理他,他也乐得干脆闭门自家,埋头写作。这样经过八年,终于完成了「史记」这部伟大的作品。
「史记」的内容,是描写从传说中的尧舜时代开始,到汉武帝为止的历史故事。司马迁是用当代人的眼光记载当代发生的大事,除了历代人物的介绍外,还包括政治、经济、天文、地理、音乐各方面的发展和演变。
「史记」写完后,过了四年多,司马迁就去世了,那年他六十岁。
「史记」共有一百三十卷,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那时候还没有纸,都
是刻在竹简或木片上,写坏了要用刀子刮掉,可以想见,要将五十二万个字刻在竹简或木片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不是司马迁用毅力和才学努力去完成,我们今天就看不到这部伟大的作品了。
「史记」是一部史书,但由于司马迁的创作才华,它也是一部杰出的文学作品。书中一字、一句都不易更动,否则就会破坏原作中绚烂的文采。所以,我们只能用钱险的文字去改写它,目的是要引导你进入史记的世界,了解古代中国历史的面貌。我们期待:在看过这本书后,能引起你将来去看史记原书的兴趣,那时候,你就能够欣赏到史记中的文学风采,相信你会更喜爱司马迁的史记,也就达到我们出版这本书的目的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