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水道管渠管理維護與修繕

下水道管渠管理維護與修繕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下水道
  • 管渠
  • 市政工程
  • 維護
  • 修繕
  • 排水係統
  • 城市基礎設施
  • 管道工程
  • 工程管理
  • 環境保護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近年來汙水下水道建設漸行普及,管綫纍積漸長,而汙水下水道收集管綫建設費昂貴,埋設更新更是不容易,因之維護管理比建設更為重要,尤其維護設施之安全通水、以延長使用壽命,唯是項管理維護必須有專業的知識和技術。

  本執筆工作群有鑒於下水道管理維護的重要,乃結集五位各富不同學識、經驗者,共同撰寫本書,含蓋本專業所需之水質、水理、土木、機電、工安等所有的學識,提供做為本領域的學習或現場工作者的正確參考用書。

  行政院勞委會已因應時代的需要,設置有「下水道管渠乙級技術士」專業證照,各級政府委託民間業者從事下水道管渠維護管理也要求業者應聘請具專業證照之工作人員始得參與,以期專業化,本書即為因應此一技術需要而撰寫。

  本書著重於整體下水道管渠管理維護觀念及實務技術體係的建立,包括颱賬的建置使用、管渠設施管理、調查、清理、維護、工安之重視以及設施修繕之完整性,並有專章實務例,以增進實務者之參考。也希望能喚起各級政府對下水道管理之重視,進而能提升專業技術、保障市民生命財産安全,並節省公帑。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總論 歐陽嶠暉

1.1下水道的目的及功能
1.2名詞解釋
1.3下水之收集方式
 1.3.1雨水下水道
 1.3.2汙水下水道
1.4下水道係統的組成
1.5下水道管綫維護管理之重要性
1.6管綫維護管理人員應有之專長與資格

第二章 管綫設施維護管理 歐陽嶠暉

2.1下水道管綫設施維護管理
2.2下水道的風險管理
2.3綜閤性管理計畫
 2.3.1計畫性的維護管理
 2.3.2維護管理的內容
 2.3.3設施的計畫性維護管理
2.4事故發生之對應
 2.4.1管路設施事故
 2.4.2抽水站故障事故
2.5設施移交接管

第三章 下水道資料管理 江黎明

3.1前言
3.2汙水下水道管理係統
3.3汙水下水道管理係統維護子係統
3.4颱帳之管理與利用
3.4.1初驗(結算資料)
3.4.2正驗(決算資料)
3.4.3颱帳利用及查詢
3.5用戶接管資料查詢
3.6颱帳web運用

第四章 管綫設施之調查及檢查 廖昭明、歐陽嶠暉

4.1前言
4.2管綫設施常見之缺陷內容及原因
4.3調查方法分類及選定
4.4下水道設施維護管理計畫
4.5調查方法
 4.5.1既有資料調查
 4.5.2定性調查-設施外部目視調查
 4.5.3管渠清理作業程序及安全管理
4.6 設施改善之判斷標準
4.7 管綫設施調查及維修記錄錶例

第五章 管綫設施之清理 周良輝

5.1前言
5.2清理之對策
 5.2-1清理對象
 5.2-2管綫清理之判斷基準
5.3管綫清理設備
 5.3-1高壓清洗設備
 5.3-2吸泥車
 5.3-3清管機
 5.3-4給水車
 5.3-5安全裝備及一般機具
 5.3-6進齣人孔工作守則
5.4清理方法
 5.4-1小口徑管綫清理
 5.4-2中大口徑管綫清理
 5.4-3倒虹吸管綫清理
 5.4-4連絡管綫清理
 5.4-5陰井清理
 5.4-6用戶排水設備清理
 5.4-7特殊清理方法
5.5清理作業範圍
5.6廢棄物清理

第六章 管綫設施之修繕及改建 黃靖修

6.1前言
6.2修繕工法研選
6.2.1修繕工法類彆
6.2.2修繕準則研擬
6.3國內常用工法介紹
6.3.1局部修補
6.3.2區段翻修(Renovation)
6.3.3管綫置換
6.4區段翻修工法設計
6.5國內管綫修繕案例介紹

第七章 安全衛生管理 廖昭明

7.1相關法規及組織
 7.1.1勞工安全衛生相關法規
 7.1.2勞工安全衛生組織及職責
7.2勞工安全衛生計畫項目及內容
7.3作業安全
7.4設備安全
7.5環境安全
7.6安全守則
7.7安衛宣導

第八章 緊急事故及應變 廖昭明

8.1前言
8.2預先預防措施
8.3緊急應變處理組織係統
8.4緊急應變之通報程序
8.5緊急應變措施
 8.5.1塌陷
 8.5.2停電
 8.5.3自來水停水
 8.5.4抽水機故障
 8.5.5暴雨
 8.5.6火災
 8.5.7地震
 8.5.8淹水
 8.5.9爆炸
 8.5.10民眾抗爭、糾紛處理
8.6宣導計畫

第九章 管綫維護實務案例 江黎明

9.1前言
9.2定期清洗檢查
 9.2.1作業程序
 9.2.2直接檢視
 9.2.3間接檢視
 9.2.4閉?電視機具設備?明
 9.2.5管內?常?況及分?原則
9.3油脂防治問題
 9.3.1清疏原因分析
 9.3.2相關法規之規定
 9.3.3截留器種類及設置場所
 9.3.4列管餐飲業裝設油脂截留器宣導查察執行作業程序
9.4臭氣防治問題
 9.4.1?發生臭味之地點
 9.4.2因應處?
 9.4.3臭氣問題作業?程
 9.4.4案?:「颱?市伊通街及四平街陳情室內産生臭氣改善案」
9.5附錄
 1.年度管綫委託代清理維護補充說明書
 2.年度管綫維護工程(管道檢查及維修)補充施工說明書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评分

身為一個對環保議題稍微有點關注的讀者,我特別想知道這本書在「管理維護」這塊,會不會觸及到環境保護的麵嚮。畢竟,下水道係統是收集和處理生活廢水、工業廢水的重要場所,如果管理不當,這些未經處理的汙水直接排放,對河川、海洋的汙染可是非常嚴重的。書裡會不會提到關於汙水處理廠的前置作業?像是截流、分流的設計,或是如何監測管渠內部的汙染物排放?另外,在「修繕」的過程中,是否也會考量到環保材料的使用?例如,修繕時產生的廢料如何處理?會不會有對環境影響較小的工法?我記得以前在學校上課,老師有提到過「綠色基礎設施」的概念,希望能夠盡量減少對環境的衝擊。這本書在這些方麵,有沒有一些值得我們學習的觀念或案例?畢竟,一個健康的城市,除瞭要讓居民生活便利,也要對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負責。

评分

關於「管理維護」的部分,我想到一個更貼近生活經驗的點。我們傢這邊有時候會突然接到通知,說是要進行管渠的清淤或檢查,需要暫時關閉某些路段的交通,或是通知住戶暫停使用某些用水設施。這些「預告」的通知,其實是很重要的。書裡會不會提到一些關於「公眾溝通」和「風險管理」的策略?畢竟,下水道工程有時候會對民眾的生活造成一時的影響,如何提前告知、解釋原因、協調施工時間,讓民眾能夠理解和配閤,這也是「管理」的一部分。我認為,一個好的管理,不隻是技術上的專業,也包含與社會大眾的溝通和協調。這本書如果能分享一些相關的經驗或原則,我覺得會對提升政府與民眾之間的信任度非常有幫助。

评分

最後,我特別想知道,這本書的內容,對於「城市防災」方麵,有哪些啟示。颱灣位處地震帶,也經常麵臨颱風侵襲,這些都會對下水道係統造成巨大的壓力。書裡會不會討論,在極端天氣事件或地震發生後,下水道係統的「應急響應」和「災後恢復」機製?例如,如何快速評估管渠的受損情況?如何優先搶修關鍵的管段?如何確保災後的汙水能夠順利排放,避免二次災害?我認為,一個具備良好韌性的下水道係統,是城市防災體係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如果這本書能提供相關的知識和經驗,對於我們提升城市整體的防災能力,將會非常有價值。

评分

接著,我最期待的是「修繕」的部分。平常我們隻會注意到路麵突然挖開施工,然後就修好瞭,但背後到底用瞭什麼技術?用瞭哪些材料?書裡會不會詳細介紹這些?我想,一般的民眾可能對「修繕」的印象就是「挖瞭再填」,但實際上,地下管渠的修繕絕對不是這麼簡單。像是老舊的混凝土管渠,時間久瞭可能會齣現裂縫、滲漏,甚至坍塌,這時候該怎麼辦?是直接開挖更換?還是有什麼「非開挖」的修繕工法?我曾經看過新聞報導,有時候會用一種像「內襯」的方式,在原來的管渠裡麵再套上一層新的管子,這樣就可以避免大範圍的開挖,減少對交通和居民生活的影響。這聽起來就非常厲害!書裡會不會深入探討這些新舊工法的比較?像是成本、施工時間、對環境的影響、以及修繕後的耐用度等等。我對這個部分真的很好奇,畢竟這是直接關係到城市基礎設施能否長久運作的關鍵。

评分

再者,這本書的「讀者對象」是誰呢?我猜想,除瞭專業的工程師、技術人員之外,可能也會吸引到一些對市政管理、城市規劃有興趣的民眾。畢竟,下水道係統的順暢運作,是城市生活品質的基石。我個人就很好奇,書裡會不會有一些「為什麼」的解釋?例如,為什麼某些地區的下水道比較容易淹水?為什麼有些管渠需要定期清淤?這些問題的背後,都有專業的知識和技術支撐。我希望書裡能用比較淺顯易懂的方式,解釋這些背後的原理。如果能加入一些「圖解」或「案例分析」,那就更好瞭。我常常覺得,很多專業知識對一般民眾來說,聽起來很艱澀,但如果能用更貼近生活的例子來闡述,大傢就更容易理解,也能更 appreciating 這些默默付齣的工作。

评分

從「管理維護」的角度來看,我一直覺得「預防勝於治療」這句話在下水道係統中尤其重要。如果能定期、完善地進行檢查和維護,很多潛在的問題就能在萌芽階段就被發現和處理,避免演變成嚴重的故障,甚至造成災難。書裡會不會強調「預防性維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立一套有效的預防性維護計劃?這可能包括瞭製定檢查的頻率、檢查的內容、維護的標準、以及人員的培訓等等。我認為,這需要一套係統性的管理方法,纔能確保整個管渠係統的長久穩定運行。如果書裡能提供一些建立「預防性維護係統」的具體步驟或範例,那將會非常有參考價值。

评分

我對「修繕」的工法特別有興趣。除瞭前麵提到的「非開挖」工法,我還想到,現在的工程技術發展真的很快。書裡會不會介紹一些比較「高科技」的修繕方式?例如,利用「無人機」或「遙控潛水器」來進行管渠內部的檢查和偵測?這些設備可以深入狹窄、危險的管渠內部,拍攝高清影像,甚至進行簡單的維護作業,這不僅能大幅提高效率,更能確保人員的安全。另外,對於管渠的「材料」選擇,是不是也有新的發展?例如,是否有更耐腐蝕、更環保、壽命更長的管材?這些細節的探討,對於瞭解整個產業的發展趨勢非常有幫助。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關於「未來趨勢」的觀察,讓我們對下水道管渠的發展有更宏觀的認識。

评分

哇!看到這本《下水道管渠管理維護與修繕》的書名,我真的眼睛都亮瞭!身為一個在颱北土生土長、每日通勤都要經過無數個巷弄街口的人,我對下水道係統的「默默付齣」其實是很有感的。每次遇到大雨,看到路麵排水順暢,心裡都會暗自感謝那些看不到的工程人員。這本書光是書名就讓我聯想到好幾個層麵:首先,當然是管渠本身的「管理」與「維護」,這部分我就想到我們傢社區,以前常常有化糞池滿溢的問題,那時候真的很睏擾,每次都要找水肥車來抽,而且那種味道…真的讓人不想多迴憶。後來聽管委會說,是引進瞭一套新的管理係統,定時檢查、預防性維護,纔大大改善。所以,書裡會不會有介紹各種不同種類的管渠?像是雨水下水道、汙水下水道,甚至是混閤式下水道,它們在功能、材質、設計上又有什麼不同?管理上又有什麼特殊考量?比如說,雨水管渠可能要考量快速排洪,防止積淹水;汙水管渠則是要注意防臭、防堵塞,以及化學腐蝕的問題。光是想到這點,就覺得書裡內容肯定豐富,而且都是實務上非常需要的知識。

评分

我一直很好奇,下水道係統的「安全」問題。畢竟,這些管渠是埋在我們城市地底下,如果發生結構上的問題,例如塌陷,可能會對地麵上的建築物、道路,甚至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書裡會不會深入探討「結構安全」的評估和監測?像是如何評估管渠的承載能力、抗震能力,以及如何進行長期的結構健康監測?對於老舊的管渠,是否有特殊的加固或更新建議?我認為,安全是所有基礎設施的重中之重,下水道係統也不例外。如果這本書能詳細闡述這方麵的知識,我相信對於提升整個城市的韌性,會有非常大的幫助。

评分

我一直覺得,下水道係統的設計和管理,其實是城市「智慧化」程度的重要指標之一。現在大傢都在談「智慧城市」,導入各種感測器、大數據分析,我相信下水道係統也絕對有很大的應用空間。書裡會不會介紹一些現代化的管理技術?像是利用物聯網(IoT)技術,在管渠內安裝感測器,實時監測水流、水位、水質,甚至管壁的壓力變化?透過這些數據,可以及早發現潛在的問題,例如堵塞、漏水,甚至結構上的異常,然後及時做齣反應,避免情況惡化。這不僅可以提高維護效率,更能節省大量的修繕成本。我也很好奇,書裡會不會提到一些關於「智慧化」的案例,像是國外或颱灣有哪些城市已經在這方麵有不錯的實踐?光是想像一下,下水道係統不再是「埋在地下的黑盒子」,而是能夠「說話」的智慧網絡,就覺得很有未來感!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