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面工程之试验、设计及品管与一般营建工程大致相同,皆是不成熟日新月异之科技,现由于四年来变化颇多,以致予以修订增列。
作者业已退休,惟仍然参与交通部、内政部及财政部等重大工程查核工作(查核委员),同时亦担任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员会再生沥青混凝土拌和厂审查认可的审查委员,为此,在专业所得之资料作为本书修订新增之用。
再生沥青混凝土配合设计在附录3增列主要步骤与查核重点,以补充第三章第廿四节之不足,至于沥青含量求法中增加之燃烧法列于附录4内,其他如AASHTO T27、T180、T224及FAA(P.805、P806、P807)等也加以修订。
一 缩写与名词解释
国内外常用之规范及机构之缩写
一般名解释
铺面工程常用名词
参考资料
习题
二 铺面∕材料工程师所需之经验
营工程材料所需之经验
铺面工程师
三 室内基本试验
试验项目分类
筛分析及颗粒分析
比重试验
阿太堡限度试验
含沙当量试验
洛杉矶磨损率试验
健度试验
夯压试验
工地密度、最大干密度、压实度及相关密度
CBR试验
路基土壤、级配料MR试验
R值试验
沥青混凝土动弹性模数试验
土壤分类
水泥混凝土配合设计
青类别及其来源
青系材料试验
青混凝土面干内饱和比重试验
青混合料最大理试密度试验
青混凝土配合设计-马歇尔方法
大粒料沥青混凝土配合设计(LSAM)
石胶泥青混凝土配合设计
多孔隙排水沥青混凝土配合设计
再生沥青混凝土配合设计
参考资料
习题
四 材料调查、施工规范及鉆探监工须知
材料调查
施工规范
鉆探监工须知
参考资料
习题
五 工地基本试验检验
工地试验、检验项目
混凝土坍度试验
混凝土含气量试验
混凝土单位重试验
混凝土试体工地浇置与养治
混凝土抗压试验
混凝土坑弯试验
混凝土鉆心试验
预拌混凝土均匀性试验
含锌量试验
钢筋、钢线、金属材料试验
核子仪试验方法
节现场CBR试验
水泥处理土壤(级配料)试验
沥青混凝土拌合厂驻厂检验
沥青混合料之包?程度、包?及剥脱、抗压及浸压试验
沥青混合料抽油试验
沥青混凝土压实度试验
平坦度试验
舖面挠度试验-彭柯曼樑方法
参考资料
习题
六 营建工程施工品质管制
施工规范与管制
混凝土品质管制
沥青混凝土工地施工品质管制
柔性路面工程工地品质管制
柔性舖面品质管制图
参考资料
习题
七 路面设计
简介路面设计
路(道)基土壤
交通量分析
舖筑结构材料
AASHTO柔性路面新工设计方法
美国沥青学会(AI)MS-1设计方法
美国加州及台湾省公路局之设计方法
国外工作常用之设计方法
低交通量路面设计方法
刚性路面设计
参考资料
习题
八 刚性道面设设
FAA刚性道面设计方法
PCA刚性道面设计方法
参考资料
习题
九 舖面加舖设计概述
舖面加舖设计概述
美国沥青学会加舖设计方法
AASHTO指引设计加舖设计方法
FAA加舖设计方法
PCA加舖设计方法
各种加舖设计方法比较
参考资料
习题
十 台湾地区铺面工程未来趋势
台湾地区铺面工程之回顾与前瞻
简介绩优沥青铺面设计方法
参考资料
附录一 工程品质问题分析与持续改善
附录二 QC与QA试验值之比较评估
附录三 再生沥青混凝土配合设计主要步骤与查核重点
燃烧法求热拌沥清混合料的沥青含量试验法
我一直对那些能够让生活变得更便利、更安全的工程技术充满好奇。《舖面、材料工程实务》这本书,正好解答了我关于“路”的许多疑问。作者用一种非常生动形象的方式,将复杂的工程理论变得通俗易懂。 书中对于舖面材料的环保性和可持续性的讨论,让我觉得非常有启发。作者介绍了如何利用再生材料来制造舖面,比如回收沥青混合料,这不仅能够节约资源,还能减少环境污染。他还提到了透水舖面,能够有效缓解城市内涝问题,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这些内容让我看到了舖面工程在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作用。此外,书中还涉及到了一些关于舖面安全性的讨论,比如抗滑性能对行车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材料和施工来提高舖面的抗滑能力。这让我觉得,一条平整的路面,背后凝聚了多少工程师的智慧和心血,只为让我们出行更安全。这本书让我对“路”有了全新的认识,也更加体会到工程师在建设美好城市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评分我最近因为工作原因,需要接触一些工程项目,其中涉及到大量的舖面施工。本来对这方面的内容一窍不通,只能听从他人的讲解。《舖面、材料工程实务》这本书,就像及时雨一样,让我快速掌握了这方面的基本知识。 书中对于不同舖面类型的讲解非常清晰,从沥青舖面到水泥混凝土舖面,再到各种特殊功能的舖面,作者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舖面施工的关键技术和质量控制的章节。作者详细讲解了如何进行混合料的拌合、摊铺、碾压,以及如何检测舖面的密实度、平整度、抗滑性等关键指标。他还会列举一些常见的施工问题,以及如何进行预防和处理。这让我明白,一个看似简单的铺路工程,背后需要多么严谨的技术和细致的操作。这本书的实用性非常强,让我能够快速地理解和掌握工程现场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术语,也能够更好地与施工方进行沟通和协调。
评分哇,我最近在逛二手书店的时候,偶然翻到一本封面设计很朴实但又有点专业感的书,书名是《舖面、材料工程实务》。我当时其实对“舖面”这个词有点模糊,以为跟一般的路面、柏油路差不多,没想到翻了几页后,才发现这本书的内容远比我想象的要丰富和深入。作者好像是一位在相关领域耕耘多年的老师傅,他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把很多我们平时可能根本不会去注意,但却又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工程技术,给讲清楚了。 比如说,我一直以为铺马路就是把沥青铺一铺、压一压就完事了,但这本书里面就详细讲到了不同类型的舖面材料,像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透水舖面等等,每一种材料的特性、优缺点,甚至是如何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像是人行道、停车场、高速公路)来选择最合适的材料,都解释得巨细靡遗。他还会讲到一些材料的添加剂,比如改性沥青,能够提升舖面的抗老化、抗变形能力,这让我觉得非常有趣。而且,他还会谈到舖面施工的工艺,像是混合料的拌合、摊铺、碾压等各个环节的关键点,还有如何避免一些常见的施工缺陷,例如空隙过大、压实度不足等。这让我以后开车经过一些路面,可能会不自觉地去观察它的品质,哈哈。
评分我一直对城市规划和交通工程有着浓厚的兴趣,虽然我不是专业的工程师,但每次看到城市里那些承载着无数车辆和行人的道路,我都会思考它们是如何建造和维护的。《舖面、材料工程实务》这本书,正好满足了我对这方面的好奇心。作者用一种非常易懂的方式,将复杂的工程技术呈现在读者面前。 书中对于不同类型舖面的设计理念和功能性的介绍,让我对城市道路有了更深的理解。比如,为什么有些道路会设计成排水性好的透水舖面,是为了减少雨水径流,缓解城市内涝;而有些则是为了承受重型车辆的冲击,需要使用高强度的沥青混凝土。作者还会谈到舖面材料的环保性,比如使用再生骨料,减少资源消耗。这让我意识到,舖面工程并不仅仅是为了“铺路”,更是为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此外,书中还提及了舖面的色彩、纹理以及声学性能的考虑,这些都属于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太会注意到的细节,但却能极大地提升城市环境的品质。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好像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看懂了城市交通的“幕后英雄”。
评分我最近刚好在准备一个关于建筑材料的小项目,本来以为自己已经对各种常见的建筑材料有了一些了解,但当我看到《舖面、材料工程实务》这本书的时候,我才发现自己之前的认知是多么的浅薄。这本书的内容之丰富,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不仅仅是讲解了舖面工程中使用的各种材料,更是将材料的研发、生产、性能测试以及实际应用,都进行了系统性的阐述。 举个例子,在沥青材料的部分,我学到了不仅仅是沥青的种类,还有各种添加剂如何影响沥青的性能,比如抗老化剂、抗剥落剂等。作者还详细介绍了沥青混合料的设计原理,如何通过调整骨料级配和沥青用量,来获得最佳的舖面性能。这让我明白,我们平时看到的平整的路面,背后是多么复杂和精密的科学计算。另外,书中还讲到了很多关于水泥基材料的内容,比如不同标号的水泥,以及水泥混凝土的设计和施工细节。甚至还涉及到了一些新型舖面材料,比如彩色舖面、吸音舖面等,这些都让我大开眼界,原来舖面技术已经发展到如此多元的地步。
评分我从事工程监理工作已经有些年头了,平时接触的项目类型也比较多,但说实话,对于“舖面”这一块,我一直觉得自己的知识体系里存在一些空白。《舖面、材料工程实务》这本书的出现,恰好填补了我在这方面的不足。这本书的编排很有条理,从基础的材料性能讲起,逐步深入到具体的工程应用和质量控制。 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材料耐久性评估的部分,作者详细介绍了各种影响舖面耐久性的因素,包括气候、交通荷载、化学侵蚀等等,并且提供了相应的评估方法和预测模型。这对于我们做工程监理的来说,是非常实用的知识。此外,书中还包含了大量的图表和案例分析,通过这些实际的例子,能够更直观地理解理论知识。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书中提到了关于舖面养护和修复的策略,比如如何及时发现和处理舖面病害,以及各种修复技术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这让我明白,工程的生命周期不仅仅在于建设阶段,更在于后期的维护管理。这本书对我来说,就像是一本“工具箱”,让我能够更专业、更全面地应对舖面工程的相关问题。
评分我一直觉得,一个城市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它的街道和道路上。《舖面、材料工程实务》这本书,让我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审视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路”。作者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将舖面材料的科学原理与实际工程应用巧妙地结合起来。 书中对于不同气候条件下舖面材料性能表现的分析,让我印象深刻。比如,在高温环境下,沥青舖面容易软化变形,而在低温环境下,水泥混凝土舖面容易开裂。作者还介绍了各种应对措施,比如使用改性沥青、增加混凝土的抗冻融性等。这让我明白,路面的设计和施工,需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气候特点。此外,书中还提到了关于城市交通荷载对舖面寿命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舖面设计和材料选择,来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这让我意识到,舖面工程不仅仅是解决眼前的交通问题,更是关系到城市基础设施的长期效益。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野,让我看到了城市建设背后蕴含的智慧和匠心。
评分作为一个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略有了解的读者,我一直对各种工程材料的性能和应用有着浓厚的兴趣。《舖面、材料工程实务》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在这方面的求知欲。作者的专业知识非常丰富,对舖面材料的特性、设计、施工以及维护等方面都有着深入的阐述。 书中对于舖面材料耐久性的探讨,让我印象深刻。作者详细介绍了各种影响舖面耐久性的因素,包括交通荷载、气候条件、化学侵蚀等,并且提供了相应的评估方法和预测模型。这对于我们理解路面的“寿命”以及如何延长其使用寿命,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此外,书中还包含了大量关于舖面病害的图片和案例分析,通过这些直观的例子,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材料性能的不足可能导致的后果。例如,空隙过大导致的早期损坏,抗滑性不足导致的交通事故等等。这本书就像一本“诊断手册”,让我能够学会识别和理解各种舖面问题,也更加体会到材料选择和施工质量的重要性。
评分我对材料科学一直抱有极大的热情,尤其是那些能够改变我们生活品质的工程材料。《舖面、材料工程实务》这本书,无疑是一部关于工程材料领域的“百科全书”。作者的知识储备非常扎实,对各种舖面材料的原理、性能和应用都有着深刻的洞察。 让我特别着迷的是,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材料的微观结构如何影响宏观性能。比如,沥青的分子结构、水泥水化反应的化学过程,这些都涉及到非常精密的科学原理。作者还会讲解如何通过改变材料的组分、掺合比例,来优化材料的性能,比如提高抗滑性、抗磨耗性,降低噪音等。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各种舖面材料的试验方法和标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这让我了解了工程师是如何通过科学的测试来评估材料的质量和性能的。而且,作者还展望了未来舖面材料的发展趋势,比如智能舖面、自修复舖面等,这些都让我看到了工程技术无限的可能性。这本书不仅让我增长了知识,更激发了我对材料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评分这本《舖面、材料工程实务》真的颠覆了我对“路面”的认知,我以前总觉得这是很宏观、很遥远的技术,没想到它其实与我们每天的出行息息相关。作者在书中不仅仅是列举了各种材料的名称和基本性质,更是深入探讨了材料的内在机制。例如,他会解析沥青的粘弹性,解释为什么在不同温度下,沥青舖面的表现会有所差异;他也会讲到水泥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和后期强度发展,以及为什么需要进行养护。 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还会提及一些材料的力学性能,比如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磨耗性能等等,并且解释这些性能是如何影响舖面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的。我还学到了关于舖面设计的一些基本概念,比如路基的稳定性、层组的厚度设计、排水设计的重要性等等。这些内容虽然听起来很专业,但作者的讲解方式却很清晰,不会让人觉得枯燥难懂。他还会举一些实际工程的例子,说明在某些情况下,如果不注重材料的选择和施工的细节,可能会导致哪些问题,比如裂缝、坑洞、车辙等,这些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路面病害。这本书就像一本武林秘籍,把舖面工程的“内功”和“外功”都给揭示出来了,让我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有点“懂行”的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