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于丹遇上易中天……
易中天:现在的年轻人习惯了密集的图像、简洁的内容,喜欢上网查资料,不喜欢读书,怎样才能让年轻人爱上读书?我问你这么一个问题,你怎么能做到让一个男人爱上你?可爱的人被人爱,很简单。我们先哲的书,本来都是可爱的。
于丹:两千多年来,我们曾经以不同的方式误读过经典,把经典的力量过分夸大。
孔子不是文化人的专利,《论语》也不是高深学问,更不是象牙塔的专属,它其实就是……存在于你血液里的一种文化基因,可以用你个人的感悟、体验去把它激活……让它给我们一点生活经验的分享,一点智慧的激盪,这就足够了。
「国学超女」于丹以讲《论语》心得闻名,「历史超男」易中天以品三国人物享誉,当论语遇上三国,当于丹遇上易中天,两人擦出智慧的火花,点燃了文化的火炬。他们共品人生,妙语如珠,把古典信手拈来,卸去传统的沉重外衣,用生命的名义、以现代生活的角度去体悟经典,品味出其中简单却恆久的智慧,引领读者轻轻松松走入经典的世界。
除了两人的同台对谈,本书还收录于丹、易中天的数篇演讲纪实,风趣中见智慧,谈笑中有见识,带领读者从经典中体悟人生。
作者简介
于丹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影视传媒系主任,同时也是知名影视策画人和撰稿人,现任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和科学频道总顾问、北京电视台首席策画顾问。二○○六年十月以来,于丹先后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上解读《论语》和《庄子》,反响热列,据演讲稿整理而成的《于丹〈论语〉心得》和《于丹〈庄子〉心得》二书,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累计销售量超过六百万册,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普及和推广作出巨大贡献。
易中天
湖南长沙人,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长期从事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着有《〈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等学术着作,出版《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和《品人录》等文化随笔,销售量都多达数十万册。易中天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中品评历史人物,颠覆了原有的历史人物形象,他主讲的〈品三国〉掀起民间热潮,带动《品三国》一书热销,他也成了家喻户晓的学者明星。
序一 让经典成为我们的心灵发动机
序二 他们点燃文化的火炬
卷一 经典使我们心灵安顿
是否有能力看见我的心
不要误读君子
数英雄,谁是英雄
不较劲的心态
快乐的事才能融进生命
做正常人就好
卷二 《论语》、《庄子》里的生活智慧
以生命的名义打通儒与道
兴之所至,随处可及
用仁心温暖世道
寻找自我救赎的力量
你成就世界,世界才会成就你
给你的是情分,不给的是本分
无为无不为的生命境界
做最美的自己
卷三 什么样的生命是快乐的
最难抓住的是自己安静的心
李白的狂歌空度日
别把一生活成符号
完成一场豪奢的逍遥游
前半生不要怕,后半生不要悔
千刀万剐,终于成佛
卷四 为人生寻找座标
在时代的迷惑中确认自我
别忘了为什么而出发
仁厚多一点,忧伤少一点
成事者的人格修炼
懂得害怕的人最可信
担承重任,举重若轻
走过岁月,终于成为自己
梦想是知识的翅膀
融入社会,坚持自我
卷五 历史里的人性
历史的留白
历史的弔诡
历史的误解
卷六 历史里的人生智慧
戏说历史与香港古装戏
代入角色才能深入历史
经典本来都是可爱的
卷七 当经典走入寻常百姓家──专访于丹
卷八 他勾动历史的天雷地火──侧写易中天
附录一 易中天幽默语录
附录二 于丹智慧语录
当我第一次接触到《经典,可以这样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正在经历一个有点迷茫的阶段,总觉得生活好像少了点什么,找不到一种可以支撑内心的力量。朋友知道后,塞给了我这本,说是“治愈系”的读物。起初我以为它会是那种心灵鸡汤式的书,但读了几页之后,我才发现它的深度远超我的想象。作者并没有直接告诉你“你应该怎么做”,而是通过引导你去理解那些跨越时空的经典作品,去发现其中蕴含的人生智慧。我特别喜欢他分析某个哲学家的思想时,那种循循善诱的逻辑,让人能很自然地进入到那个思想的脉络中,感受到其中的精妙之处。而且,作者的文笔非常优美,读起来有一种文字本身的韵律感,仿佛是在欣赏一幅流动的画卷。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改变,是让我重新找回了对阅读的热情,而且是那种更主动、更有探索精神的热情。我现在不再害怕去接触那些“大部头”,而是觉得它们就像一个个等待我去探索的奇妙世界,而这本书,就是我的“藏宝图”。
评分这本《经典,可以这样读》绝对是近期让我眼睛一亮的书!我是在逛诚品时无意间翻到的,封面设计就很有意思,不是那种死板的学术风,反而带着一种随性又引人好奇的质感。翻开来看,才发现它的内容更是让人惊喜。作者没有用那种高高在上的学究腔调,而是用非常亲切、生活化的语言,把那些听起来遥不可及的经典作品,一点一点地剥开了。我一直觉得很多经典书目离我太远,可能是翻译的问题,也可能是因为年代久远,读起来总觉得隔着一层雾。但这本书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导游,带着我轻松地穿越了时空的迷雾,让我看到那些“经典”背后,其实也有着和我们一样的情感、困惑和挣扎。它不只是介绍书的内容,更像是分享了一场和作者、和经典作者的深度对话,让我觉得,原来那些伟大的思想,并不是深埋在象牙塔里,而是可以融入我们的日常,甚至成为指引我们思考和生活的火光。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如何“读”经典的那些部分,颠覆了我以往“读懂就等于背下所有细节”的刻板印象,让我知道阅读的乐趣在于连接、在于启发、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解读。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对《经典,可以这样读》这个书名,我还有点犹豫。毕竟“经典”这两个字,自带一种压力,感觉好像要读懂它得花好大的力气,甚至得有相当的学识背景。但朋友强烈推荐,说什么“颠覆你的阅读观”,我才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了。结果,完全是意料之外的惊喜!作者的叙事方式太舒服了,就像在跟一位很有见地的长辈聊天,他不会生硬地灌输知识,而是娓娓道来,用很多生动有趣的例子,把那些原本可能枯燥的文学、哲学、历史作品,变得活色生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讲到某个古典小说里的人物时,那种分析的角度,让我瞬间觉得那个角色不再是纸上的人物,而是活生生、有血有肉的存在,甚至能在他身上看到我身边某些人的影子。这本书让我明白,阅读经典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宝藏的挖掘过程。它教会我如何去“品味”经典,而不是“征服”经典,如何从中汲取养分,滋养自己的心灵。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很多事情的看法都变得更加开阔了,不再局限于当下的眼光,而是能够从更长远、更深刻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评分坦白说,我是一个比较务实的人,对那种“阳春白雪”的文学艺术,一直有点敬而远之。《经典,可以这样读》这本书,我是在一个朋友推荐的书单里看到的,当时还觉得“经典”这两个字离我太远了。但抱着好奇心还是找来读了。没想到,这本书完全刷新了我对“经典”的认知!作者的写作风格非常独特,他不是那种把书的内容罗列出来,让你去死记硬背的。而是用一种非常轻松、幽默的方式,把那些经典作品背后的故事、作者的创作动机,甚至是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都讲得栩栩如生。我最喜欢的地方是,他会把很多古老的思想,联系到我们现在的生活中,让你发现,原来几百年前、几千年前的智慧,依然可以照亮我们当下的生活。读这本书,就像是参加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故事会”,每次翻开,都能发现新的乐趣和启发。它让我觉得,阅读经典不再是件苦差事,而是一种享受,一种跟伟大灵魂对话的美妙体验。
评分我最近一口气读完了《经典,可以这样读》,感觉像做了一场心灵的SPA。作者的文字功底非常扎实,但又完全没有架子,读起来特别顺畅。这本书最大的魅力在于,它把那些我曾经觉得遥不可及的“经典”,变得如此触手可及。我曾经因为觉得某些名著太晦涩,而早早放弃,但这本书就像一个神奇的翻译官,它能用最简单、最贴切的比喻,为你揭示那些作品的核心思想,让你瞬间豁然开朗。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分析时,那种多角度的解读,他不会强求你一定要接受某种观点,而是鼓励你去独立思考,去形成自己的理解。这本书不只是一本关于“书”的书,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生活”的书。它教会我如何去欣赏美,如何去理解人,如何在纷繁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的内心更加充实,对生活也充满了更多的热情和好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