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商以FDI域外投資的遊牧性優於大陸民企,以同文同種而進入門坎低也優於其他外商的FDI,更以中小企業深入鄉鎮可協助完成「西部大開發」與「建設新農村」,故值得兩岸官方持續給予優惠鼓勵他們「覓水與草」來利己利人,對颱商大型企業則藉以鼓勵其研發創新來升級轉型或帶動集群發展。不論從長遠計議或近程規劃來看,本研究對兩岸的政治與經貿的發展之建議,皆須從加?教育與文化的功能來入手,將可鞏固民族文化與國傢發展之餘,會有足?的人纔在知識經濟中能勝齣於未來。
編者簡介
麥瑞颱
畢業於國立颱灣師範大學三民研究所博士班,現職醒吾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自 序
第一章 緒論
1.1 問題的提齣
1.2 研究思路與方法
1.3 論文分析框架與研究內容
1.4 研究流程
1.5 研究理論與架構
1.6 本研究的限製與創新
1.7 論文章節介紹
1.8 研究之期待
第二章 文獻綜述──産業集群與社會資本
2.1 産業集群研究概況
2.2 新産業區理論與新製度經濟學
2.3 新製度經濟學與交易成本理論
2.4 儒商文化與社會資本
2.5 颱商(協會)網絡與社會文化
2.6 颱商西進的籌供與FDI域外直接投資
2.7 颱商企業與大陸民企之CEO
2.8 大陸的現代化與農民、農村與農業問題之改善
2.9 質性研究及其方法
第三章 颱商産業集群區域推移與其企業競爭力
3.1 颱商産業集群從珠三角齣發的區域推移之走嚮
3.2 颱商産業集群的企業文化及其競爭力
3.3 廣東颱商的「工業輪耕」與區域推移
3.4 結論
第四章 颱商經營文化與亞洲區域閤作
4.1 大亞洲主義的儒傢文化與區域閤作
4.2 颱商FDI西進與産業集群之發展
4.3 颱商之轉型升級與再西進:行銷網絡與版圖拓建的布局
4.4 結論
第五章 海洋式儒商文化與颱商社會資本
5.1 颱商休閑農業的區域推移與海峽兩岸經濟發展
5.2 旅遊業人力資源與颱商海洋文化之西進
5.3 華僑的區域推移與儒商式海洋文明
5.4 結論
第六章 颱商的機遇與區域經貿整閤
6.1 颱商産業創新與知識經濟
6.2 颱商的機遇、角色與兩岸前景
6.3 結論
第七章 總結
7.1 颱商休閑産業與城鄉一體化
7.2 颱商CEO因應産業集群未來發展之積極作為
7.3 建議與期待
緻 謝
附錄
附錄一 訪談名單內容摘要
附錄二 傑齣颱商特質專訪
附錄三 對「中共黨十七大」的文化戰略與颱商再西進之淺析
參考文獻
推薦語
本書是從三百餘年之曆史遭遇來探析颱商企業的海洋式儒商文化之特質,以及近百年受美日兩國與過去海洋文化的影響,形成在企業經營上的「美日颱混血」企業文化,其對颱商深耕大陸所具有的優勢,特從颱商社會資本與企業文化對其産業集群、區域推移進行研究,驗證其「蜂群分封」與「工業輪耕」可實現颱商企業的升級轉型與研發創新,是颱商企業的競爭優勢與獲利基礎,也可以協助大陸的「國土規劃」及「兩個大局」之實現。
這本書的標題,光是“大陸颱商的區域推移”就引起瞭我極大的興趣。從小生長在颱灣,我們總能聽到關於大陸經濟發展的種種傳說,而颱商,更是其中一個繞不開的群體。他們如何從早期在大陸的“探路者”,一步步演變成如今紮根深耕的經營者,這其中的區隔與演變,尤其是在不同區域的落地發展,背後一定有很多不為人知的遷移與調整。我很好奇,作者是否會深入探討他們選擇特定區域的原因,是基於政策導嚮、成本考量、市場潛力,還是有更深層次的文化或地緣因素?特彆是“區域推移”這個詞,讓我聯想到,是否颱商在大陸的布局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時間、政策、甚至國際局勢的變化,而進行動態的調整和轉移?例如,早期可能集中在沿海的經濟特區,後來是否逐漸嚮內陸或特定産業園區發展?這種區域性的轉移,又會帶來哪些新的挑戰與機遇?我對書中關於這部分的論述,充滿瞭期待,希望能從中一窺大陸颱商群體在經濟浪潮中的生存智慧與戰略布局。
评分本書以“休閑農業”作為案例,來解讀“大陸颱商的區域推移與海洋式儒商文化”,這個切入點非常貼切且具有現實意義。休閑農業,不像傳統製造業那樣,純粹追求規模和效率,它更強調在地特色、文化體驗、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這就要求經營者不僅要有商業頭腦,更要有對地方文化的理解、對生態環境的尊重,以及與當地社群建立良好關係的智慧。我很好奇,作者將如何通過休閑農業的例子,來展現颱商在不同區域的“區域推移”?例如,是哪些地方的休閑農業項目吸引瞭颱商的投資,他們的投資模式和經營策略有何不同?是早期單純模仿颱灣模式,還是後期發展齣更符閤大陸本土特色的創新?同時,我也期待書中能詳細闡述,在發展休閑農業的過程中,颱商是如何體現其“海洋式儒商文化”的。是否是在開發過程中,更加注重與當地水源、海洋(如果臨海)、甚至氣候的互動?是否在經營中,展現齣一種更開放、更具包容性的服務理念,吸引不同背景的遊客?我很想知道,這種文化與産業的結閤,如何能為颱商帶來可持續的競爭優勢。
评分“海洋式儒商文化”的提法,讓我聯想到颱灣商人特有的適應性和韌性。颱灣島的地理環境,塑造瞭我們特有的開放、務實、以及與海共生的精神。這種精神,在商業競爭激烈的兩岸環境中,是否演變成瞭一種獨特的“海洋式儒商文化”?我期待書中能深入探討,這種文化是如何影響颱商在大陸的經營決策和行為模式的。例如,是否意味著他們更善於捕捉國際市場的趨勢,並將其融入到大陸的商業實踐中?是否在麵對復雜的兩岸關係和市場變化時,能夠展現齣一種更強的“韌性”和“靈活性”,如同海浪一樣,時而洶湧,時而平靜,但總能找到方嚮?尤其是在“休閑農業”這樣一種高度依賴地方特色和情感連接的産業,我很好奇,颱商如何將這種“海洋式儒商文化”融入其中,創造齣既有商業價值,又充滿人文關懷的經營模式,讓大陸消費者也能感受到這種獨特的文化魅力。
评分“海洋式儒商文化”這個概念,對我來說相當新穎且引人遐思。一直以來,我們對“儒商”的理解,更多是停留在傳統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以及強調商業道德與社會責任的層麵。但加入“海洋式”這個形容詞,卻頓時賦予瞭它一種更廣闊、更具流動性的意涵。颱灣四麵環海,海洋文化早已深深融入瞭我們的生活方式與思維模式。那麼,將“海洋式”融入“儒商文化”,會是什麼樣的呈現?是否意味著一種更具包容性、更適應多元環境、更勇於開拓創新,同時又不失傳統儒傢精神的商業哲學?我猜想,作者可能探討瞭颱灣商人如何在跨越兩岸、甚至走嚮國際的經商過程中,融閤瞭海洋民族特有的開放視野、冒險精神以及靈活變通的能力,同時又保留瞭重視人情、誠信、長遠發展等儒傢價值觀。尤其是在“休閑農業”這樣一個與土地、人情、環境緊密相關的領域,這種“海洋式儒商文化”的體現,可能會更加鮮活和具體,讓我能夠更深入地理解颱灣商人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商業實踐。
评分讀到“區域推移”這個詞,總會讓我聯想到,經濟活動的空間分布並非靜止不動,而是充滿動態的。尤其是對於颱商這樣一群,在兩岸經濟往來日益緊密的背景下,他們的投資足跡,必然隨著大陸的經濟發展、政策調整,甚至全球經濟格局的變化而發生改變。我期待書中能具體分析,這種“區域推移”背後驅動力是什麼?是大陸內部區域經濟的差異化發展,例如從沿海的製造業中心嚮內陸的服務業或高科技産業集聚區轉移?還是因為某些特定區域在吸引外資、人纔、技術方麵具有獨特的優勢?同時,我更關心的是,這種區域推移對颱商自身以及當地經濟社會帶來的影響。例如,颱商在新的區域落地,是否需要重新學習適應新的文化、新的市場規則?而當地又如何能從颱商的進入中獲益,實現産業升級或經濟發展?這本書的案例聚焦在休閑農業,這使得我對這些宏觀的“區域推移”概念,有瞭更具體、更貼地的想象空間。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