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作者四十年来所写关于30年代中国文学名家传记的第二本集子,内容按写作和发表年代次序排列,计收有刘半农、郁达夫、梁遇春、陆蠡、钱钟书、老舍、鲁迅、施蛰存、柯灵、李霁野、赵萝蕤、夏济安、柯灵、张道藩等十三位作家、共十四篇文章。
其中施螫存、李霁野、赵萝蕤、柯灵等四位老作家系笔者亲自登门拜访数次后,应报刊之邀写成,作为史料,弥足珍贵。
作者简介
秦贤次
1943年6月8日生,籍贯台北县三崃镇。经日新国小、成功高中、1966年自国立政治大学西洋与文学系毕业。曾任职明台产物保险公司协理、中华民国产物保险工会水险委员会主任委员。主要兴趣在现代中国文学史料及日治时期台湾留学大陆史。
自序
刘半农面面观
新诗与民歌
杂文与小品文
语言与语音
民间文艺与通俗小说
其他
郁达夫其人其文
梁遇春的文学生涯
北大预科乙部
北大文科英文系
北大的文艺活动
语丝作家
暨大与新月
《新月》与《奔流》
暨南与北大
译作生涯
《春醪集》
《泪与笑》
诸家评语
后记
崇高的灵魂──散文名家陆蠡
才气纵横学贯中西的钱钟书
附录:清华才子钱钟书
多才多艺的文学语言大师──老舍
中国现代作家的巨擘──鲁迅
创作翻译皆称高手的施蛰存
苦学成名的散文剧作家柯灵
以翻译文学名着为职志的李霁野
第一位《荒原》的译者──赵萝蕤
张道藩的一生及其对文艺的贡献
他的一生
他对文艺的贡献
读到《现代文坛缤纷录─作家剪影篇》这个名字,就让我脑海里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我喜欢阅读,更喜欢透过文字去认识创造文字的人。台湾的现代文学,尤其是我成长过程中接触到的那些作品,总有一种亲切感,仿佛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我总觉得,每一个伟大的作家,都是一个独立而完整的宇宙,他们的文字是这个宇宙的星辰大海,而他们的个人经历,则是孕育这一切的土壤。这本书的“剪影”二字,恰恰勾勒出了我内心对这些作家的好奇。我想要知道,在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作品之外,他们是如何生活的?是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激情,还是有着现实主义的坚韧?是孤傲独立,还是热衷于社群的交流?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扇窗,让我能够悄悄地窥探到这些文学巨匠们在创作之外的真实人生,那些不为人知的喜怒哀乐,那些塑造他们人格的独特际遇。
评分“现代文坛缤纷录─作家剪影篇”这样的书名,真的太吸引人了。我一直觉得,每一位作家都是一座独特的小岛,他们的作品是岛屿上生长出的奇花异草,而他们的个人生活,就是构成这座岛屿地貌、孕育万物的根基。我特别喜欢那些能让我“看到”作家本人的书籍,好像能穿越时空,和他们面对面交流一样。台湾的现代文学,有着一股独特的韧性与温度,它承载了这片土地的记忆,也反映了人们在时代变迁中的心路历程。这本书的“剪影”概念,让我充满了期待,仿佛能够一窥这些文学巨匠们不为人知的另一面,他们的日常,他们的思考,甚至是一些小小的习惯,都可能成为理解他们作品的钥匙。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场文学的盛宴,让我有机会近距离地欣赏,这些为我们留下宝贵精神财富的先行者们。
评分《现代文坛缤纷录─作家剪影篇》,光听这个书名,就让人立刻联想到那些在台湾文坛上留下深刻印记的身影。我一直以来都热衷于阅读,并且对文学背后的故事充满了好奇,特别是那些曾经影响过我,或者在我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家。我常常会思考,是什么样的经历,是什么样的思考,造就了他们那些触动人心的作品?这本书的“剪影”二字,让我感觉它并非一本全景式的文学史,而是更侧重于对个体作家进行细致的描绘,仿佛能透过镜头,捕捉到他们生活中的点滴瞬间,甚至是创作时的灵感火花。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让我更深入地了解这些文学巨匠们,了解他们的性格,了解他们的创作哲学,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他们作品的内涵,感受他们作为“人”的独特魅力。
评分这本书名《现代文坛缤纷录─作家剪影篇》,光是听起来就有一种说不尽的故事感。我一直对台湾现代文学史很感兴趣,总觉得那是一段充满生命力、也承载了许多时代情绪的时期。每次看到这样的书名,我都会联想到那些在笔耕不辍中,用文字描绘台湾风貌、人心百态的作家们。他们的人生经历,他们对创作的坚持,甚至是他们那些不为人知的创作习惯,都充满了吸引力。我常常会想,在某个平凡的午后,他们是如何在书桌前,点燃心中那盏创作的火焰,又如何在一字一句的打磨中,塑造出那些让我们或感同身受、或拍案叫绝的文学作品。这本书的“剪影”二字,更是让我充满了期待,似乎能窥见这些文学巨匠们更真实、更生活化的一面,而非仅仅是舞台上的光鲜亮丽。我想,这本书或许能提供给我一个独特的视角,去理解他们创作背后的心路历程,去感受他们如何在这个多变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学坐标。
评分《现代文坛缤纷录─作家剪影篇》,这个书名本身就很有画面感,就像在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布上,捕捉了现代台湾文坛最闪耀的几笔。我一直以来都对文学史上的那些关键人物充满好奇,总觉得他们不仅仅是写出好作品的人,更是时代的见证者和塑造者。尤其是台湾这片土地上孕育出的独特文学传统,充满了生命力与人文关怀。这本书的“剪影”二字,让我感觉它不是一本枯燥的学术论著,而更像是一本充满人情味的书,能够带我走进那些文学大师们的生活,感受他们创作时的心境,了解他们人生中的点点滴滴。我期待它能像一部精心制作的纪录片,用文字为我勾勒出一位位作家的鲜活形象,让我不仅能欣赏他们的作品,更能理解他们是如何在时代的洪流中,坚持着自己的创作理想,并为我们留下宝贵的文学遗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