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台湾历史的关键时刻,宋泉盛教授呈给台湾人民这本书。
他赞扬台湾基督长老教会为神在台湾社会的公义出声,也检讨其差强人意的地方。他也描绘一个假冒伪善的人。这个人言行不一、举止不磊落,总是给人成竹在胸、笑里藏刀、作贼心虚的印象,不能做一个政治人物的典范。更重要的是,他很可能带给台湾重大的灾难,使台湾人民陷入专制独裁的共产统治而不能自拔。到那时候,台湾人民悔之已晚了。宋教授亦向李登辉前总统、执政党政府高层要员,发出肺腑之言,希望他们不要再固执己见,「顾大局、挺台湾」,帮助台湾走向光明的未来。
全书透彻而坦率,呈现一个宗教信徒为台湾诚恳祈祷的风格。
作者简介
宋泉盛
台湾台南市人
台湾大学哲学系毕业
美国纽约协和神学研究院哲学博士
英国苏格兰爱丁堡大学名誉神学博士
美国康乃尔学院名誉人文学博士
曾任﹕台南神学院院长
普世基督教协会(World Council of Churches) 「信仰与教制」部副主任(瑞士日内瓦)
世界改革宗教会联盟(World Alliance of Reformed Chruches)主席
美国普林斯顿神学院客座教授
日本京都同志社大学客座教授
美国哈佛大学客座教授
美国加州柏克莱太平洋神学院与联合神学研究院杰出神学教授
现任﹕国立政治大学宗教研究所客座教授
在台湾历史上,台湾人民正面临「牵一发动全身」的时候。台湾的未来命运全系在总统选举的每一张选票。你的一票,小小的一张票,会决定台湾的何去何从。不要小看你手中握有的一票。你怎么投你手里的票,会决定台湾是否继续是一个自由、民主的独立国家,或是成为专制独裁共产国家的附庸国。每一个选民应该三思而后投你的一票。
台湾人民也面临着空前未有的认同危机。你认同台湾还是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你若认同中国,你就把台湾拱手让人,成为对岸国家的三等国民。你若认同台湾是你的国家,你就能够用你的选票来向中国、向世界宣示,你是独立台湾国的国民。
台湾人民所面临的是做一个台湾人的尊严。你看见许多比台湾小的国家成为独立的国家。你一定也很羡慕这些国家。为什么?若果一个人要让别人尊敬,必须先成为一个有尊严的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一样。即将到来的总统选举,是你用你的选票表明你是一个有尊严的台湾人民、是应该受人尊敬的台湾人。难道你不要成为有尊严、在国际社会受人尊敬的台湾人?
是的, 经济很重要,民生问题是我们每一个人很迫切的问题。但是,台湾的独立政治地位一天没有解决,台湾人一天得忍受任人宰割的命运。请你不要本末倒置了。你没有看见,台湾人成为世界经济社会的一个筹码吗?我们甘愿过这种苟且偷安的生活吗?台湾本土政权的持续是决定台湾政治以及经济未来的钥匙。
希望收集在这小册子里的文章对你对台湾的命运、你自己的命运、我们子子孙孙的命运的深思,能有帮助。这本小册子出版的前夕,我要深深感谢前卫出版社林社长、负责编辑的陈淑燕和周俊男。他们为台湾的福祉所付出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愿神赐福我们的台湾!
宋泉盛
2008年二月
《台湾的祈祷》这本书,对我而言,如同一杯醇厚的老酒,越品越有滋味。作者以一种极其细腻且充满人文关怀的视角,捕捉了台湾土地上那些最动人的祈祷瞬间。我从中看到的,不是虚无缥缈的神话,而是扎根于现实生活的,最真挚的情感流露。我看到了在一次次的海难之后,渔民家属们在码头彻夜守候,口中念念有词,祈祷亲人平安归来;我看到了在面临生活重大抉择时,人们前往寺庙,虔诚地求签问卜,希望得到一丝指引。这些场景,虽然充满了现实的辛酸,却又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它让我深刻地理解了“祈祷”的真谛——它不仅仅是对神明的呼唤,更是对生命的热爱,对未来的期盼,对内心的力量的挖掘。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台湾这个地方,不再是单一的旅游目的地,而是承载着无数生命故事,充满着温暖与力量的土地。
评分《台湾的祈祷》这本书,如同一场心灵的洗礼,让我对“祈祷”这个概念有了全新的认知。我过去对祈祷的理解,或许有些片面,总觉得是一种向外寻求帮助的仪式。但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祈祷的另一种维度——一种向内探索,与自我对话的方式。作者以一种极其平和而富有洞察力的笔触,描绘了台湾人民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时,他们所采取的独特方式——那就是将内心的愿望,化作一种无形的力量,传递给未知的存在,也传递给自己的内心。书中那些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如菜市场的讨价还价声中夹杂着一声默默的祝福,或是在田埂上,农夫们在辛勤耕作之余,抬头望天,发出声声祈愿,都让我感到无比亲切。我仿佛能闻到土地的芬芳,感受到阳光的温度,听到风的呢喃。这本书让我明白,祈祷并非只是在危难之时才想起,它更是一种贯穿于日常生活的,一种对生命的热爱和敬畏。它是一种积极的能量,一种希望的种子,一种对生活充满信心的体现。
评分这本书,台湾的祈祷,初拿到手时,我便被它沉静而富有力量的书名所吸引。它不是那种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故事,而是如同一股清泉,缓缓流淌过心田,洗涤着那些被俗世尘埃蒙蔽的角落。我一直觉得,祈祷并非仅仅是向上天诉说愿望,更多的是一种内心的沉淀,一种与自我对话,与未知连接的仪式。而“台湾的祈祷”,这个名字本身就带有一种地域的温度和人文的厚度。我开始想象,这本书记载的会是怎样一种关于信念、关于希望、关于坚韧的故事?它是否会触及我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让我们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一份宁静的力量?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将“台湾”这个充满多元文化与复杂历史的土地,与“祈祷”这个充满神秘与力量的意象巧妙地结合起来的。我期待它能带我走进一个充满灵性的空间,在那里,我能感受到土地的呼吸,感受到生命的脉动,感受到那些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的无形力量。这本书,在我翻开扉页之前,就已经在我心中种下了一颗期待的种子,我迫不及待地想让它在这片沃土上生根发芽。
评分《台湾的祈祷》这本书,对我来说,就像是一场宁静的朝圣之旅。作者以一种极其深沉而又不失亲切的笔触,展现了台湾人民对生活最真挚的祈愿。我从中看到的,不是戏剧性的冲突,而是日常生活中,那些细微而又强大的情感力量。我看到了在每一个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时,无数双眼睛望向天空,发出无声的祈祷,为一天的平安与顺遂;我看到了在每一个夜晚,当星光点点之时,家家户户的灯火中,都跳动着一份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希望。这些祈祷,虽然形式各异,但都饱含着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敬畏,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这本书让我深刻地认识到,祈祷不仅仅是一种仪式,更是一种内心的力量,一种面对挑战的勇气,一种对生活永不磨灭的希望。它让我更加珍惜当下,更加感恩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
评分初次翻开《台湾的祈祷》,我并没有预设任何期待,只是被书名所吸引,带着一丝好奇。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我渐渐被书中蕴含的巨大能量所折服。它不是那种能够让你一夜暴富、改变命运的“秘籍”,而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力量,慢慢渗透到你的内心深处。作者以一种极其写实而又不失温情的笔触,描绘了台湾社会中那些普通人的祈祷。我看到了在台风来临前,人们虔诚地祭拜神明,祈求风调雨顺;我看到了在考试前,学生们在孔庙前烧香祈福,希望金榜题名。这些场景,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也展现了人们在面对未知和挑战时,所展现出的坚韧与乐观。这本书让我深刻地体会到,祈祷不仅仅是一种宗教行为,更是一种源自生命深处的渴望,一种对美好的执着追求。它是一种精神的支撑,一种内心的力量。它让我明白,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只要心中有祈愿,就有走出困境的希望。
评分我一直对那些能够触及灵魂深处的故事充满好奇,而《台湾的祈祷》恰恰满足了我的这种渴望。它不是一本教你如何祈祷的书,也不是一本宣扬宗教教义的书,它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渴望和情感。书中那些朴实无华的祈祷,却蕴含着最强大的生命力。我看到一个饱经风霜的妇女,在艰辛的生活中,依然能抽出时间,在窗边点燃一柱香,为家人祈祷平安;我看到一个在异乡打拼的年轻人,在深夜里,对着遥远的故乡,默默祈祷,希望早日与亲人团聚。这些场景,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祈祷”的力量。它不仅仅是一种精神寄托,更是一种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它让我们在迷茫时找到方向,在失落时获得勇气,在困境中看到希望。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祈祷”的意义,它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神话,而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种温暖而坚定的力量。它让我更加珍惜当下,更加感恩生命中那些微小的美好。
评分当我拿起《台湾的祈祷》时,我并不知道它会给我带来怎样的惊喜。然而,随着文字的展开,我被带入了一个充满灵性与温度的世界。作者的笔触,如同细腻的画笔,将台湾的土地、人民、以及他们内心深处的祈愿,一一呈现在我的眼前。书中没有惊天动地的奇迹,却有最触动人心的平凡。我看到了那些在基层默默奉献的劳动者,他们在汗水与辛劳中,依然不忘向土地和神明祈祷,希望家人平安,生活安定。我看到了那些在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社会中,依然坚守信仰的人们,他们的祈祷,既是对古老传统的敬畏,也是对未来的探索。这本书让我明白,祈祷并非是一种被动的等待,而是一种积极的生命姿态。它是一种与世界连接的方式,一种自我疗愈的过程,一种对希望永不放弃的信念。它让我对生活中的种种不确定性,多了一份理解与从容。
评分《台湾的祈祷》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位慈祥的长者,在耳边娓娓道来那些关于生命、关于信仰、关于希望的古老故事。作者以一种极其谦逊和敬畏的姿态,将镜头对准了这片土地上那些默默奉献、默默祈祷的人们。我惊叹于作者对细节的捕捉能力,无论是庙宇中香炉里弥漫的烟雾,还是祭祀仪式上庄严的仪态,亦或是人们脸上刻画着的岁月痕迹,都被描绘得淋漓尽致。这些细节,共同构建了一个鲜活的台湾生活画卷。我尤其喜欢书中对“祈祷”这个词的理解。它不是单方面的索取,而是一种与宇宙的对话,一种与内心深处的连接。它包含了感恩,包含了反思,更包含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在书中,我看到了不同地域、不同阶层的人们,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祈祷方式,但内核却是一致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命运的积极探索。这本书让我明白,无论身处何种困境,只要心中有光,有祈愿,就有力量去面对一切。它让我对台湾这个地方,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不再是地图上的一个名字,而是充满人情味和烟火气的家园。
评分当我深入阅读《台湾的祈祷》时,我仿佛置身于一个由文字编织而成的温暖织锦中。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富有感染力,每一段文字都像是经过精心雕琢的玉石,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它没有宏大的叙事,没有戏剧性的冲突,却以一种极其贴近生活的方式,展现了普通台湾民众的日常祈愿。我感受到了那些在日出东方时,在庙宇的香烟袅袅中,在海边夕阳的余晖下,人们默默许下的心愿。这些祈愿,或许是为了家人的平安,或许是为了来年的丰收,或许仅仅是为了内心的那份宁静与安稳。书中所描绘的人物,他们并非英雄,也不是圣人,他们是平凡的土地上,有着平凡喜怒哀乐的普通人。然而,正是这些平凡,让他们对生活充满了最真挚的渴望,也让他们的祈祷显得尤为动人。我看到了一位老奶奶,在她的简陋的家中,虔诚地向观音菩萨祈求孙子学业有成;我看到了一位年轻的渔民,在出海前,在祖先牌位前默默祈祷,愿出海平安,满载而归。这些画面,深深地触动了我。我开始反思,在现代社会,我们似乎越来越习惯于用理性去解释一切,而遗忘了内心的声音,遗忘了那些看不见的,却又真实存在的精神支撑。这本书,让我重新找回了那种对未知力量的敬畏,对生命美好的期盼。
评分我带着一份平常心翻开了《台湾的祈祷》,但很快,我就被它所蕴含的深厚情感所吸引。作者以一种极具人文关怀的视角,为我展现了一个充满祈愿的台湾。我看到了那些在历经风雨后,依然保持着乐观精神的普通人,他们用最朴素的方式,表达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盼。我看到了在每一次的祭祀活动中,人们虔诚的面容,以及他们口中低语的祈祷,虽然我听不懂他们的话语,但我能感受到那份真挚的情感。这本书让我明白了,祈祷不仅仅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面对困难的勇气,一种对未知力量的敬畏。它是一种心灵的寄托,一种精神的支撑,一种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它让我对“祈祷”这个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是一种积极的能量,一种希望的火种,一种生命不息的动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