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2008年,世人就会想到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但从2007年8月北京奥运开始倒数计时,和中共有关的环球要闻:8月份,西方国家大举召回中国制黑心商品、中共被指须为苏丹达尔富尔的种族大屠杀负责;9月份,广东鸭禽流暴发、缅甸军政府屠杀数千名僧侣与民众,举世谴责;中共再次被国际指责提供缅甸军政府武器以及在联合国连续十几年为缅甸军政府护航。10月份中共十七大揭开分崩离析的权斗内幕……
本书看到一个趋势──离北京奥运时间越近,全世界都会聚焦中国,因此世人将史无前例的透视中共与中国的真相。在2008年8月北京奥运真正开跑前,与中共这个政权有关的重大事件还会再一个接着一个被搬上世界舞台。
中共想绑票奥运来巩固政权,但中共紧紧抓着奥运的同时却也被奥运綑绑了。
危机或是转机
书中提出一个令人震撼的论点,从历史经验来看,共产或极权国家举办奥运是一个不详之兆。1936年希特勒举办柏林奥运,结果攻打波兰;1940年日本是奥运主办国,但却举兵侵略中国,该次奥运因而停办;苏联举办1980年奥运,但却在1979年攻打阿富汗。二十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及冷战的肇因,全部因为奥运主办权给错国家。
中华民国退出联合国之后,台湾人一直在问:为什么世界各国认不清中共的真面目,在国际舞台上承认这个独裁政权,还反过来限制民主台湾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政治现实」是我们最常听见的答案。但国际政治真的只管现实利益而不顾正义吗?国际上姑息中共的局势完全不可逆转吗?
尊重人权是普世价值。在国际上,越来越多的人挺身而出抵制2008北京奥运,理由都离不开中共恶名昭彰、罄竹难书的人权问题。推波助澜的事件还有两桩。发生在非洲苏丹达佛(Darfur)的种族大屠杀,以及发生在中南半岛缅甸的血腥屠杀,国际谴责的矛头全部指向中共。为何一个远在非洲,一个则在中南半岛上的「外国事件」会牵扯上中共?因为中共正是这些独裁政权的幕后军援与金援黑手。原来中共不只对中国人残暴,还对外输出独裁暴政。
国际上许多有识之士忧心2008北京奥运将是1936年柏林奥运的翻版,因为中共正在对内攫取大量资源、借口镇压异议人士,同时对外扩展军事野心掌控石油能源。中共将如同希特勒一样利用奥运的举办搞起疯狂的极端民族主义,给世界带来战祸吗?如果中共果真发动战争,台湾必定首当其冲,2008北京奥运就变成台湾的噩运与危机。
但危机同时也是转机,这就是祸福相倚的天道。当全世界都共同要求中共放下屠刀时,有切身利害的台湾能够保持沈默吗?只有曝光恶行,才能制止恶行。掌握世人共同关注的议题才有机会结合举世的力量,如庖丁解牛一般,游刃有余的解体中共对台湾的武力威胁,对世界和平的威胁。
要如何看清楚同时掌握历史的轨道,使台湾趋吉避凶?当风向、水势与天意都与中共对立时,正是台湾远离战祸、永绝后患的契机。错过这个顺势天成的良机,一但风向水势转向,台湾将悔之不及。
本书特色
本书内含大量珍贵图片,揭开台湾媒体不曾报导的中国真相。包括中国正在发生的退党大潮、中国的民众维权抗暴事件、北京奥运背后的人权灾难、中国生态浩劫的肇因、发生在中国足以灭绝人类的疫病、活摘人体器官贩卖、对宗教信仰的无端迫害等等问题。
本书指出中国人权灾难与台湾前途的关连,同时借着「人权圣火」在全球广受支持的现象,点明台湾如何争取全球支持,免于台海战争的方法。
2008年是台湾前途的关键年!媒体聚焦中国的同时,也是台湾最好的历史契机。让世人认清中共的本质,此其时也!
作者简介
童文薰
学经简历
台湾大学法律系毕业
美国McGeorge Law School, LLM,法学硕士
律师执照
中华民国律师
美国纽约州律师
经历
新竹科学园区全友电脑 法务
万国法律事务所 律师
李潮雄律师事务所 律师
美商Adobe公司 法律顾问
齐麟国际法律事务所 合伙人
广播评论员
专攻领域:智慧财产权、资产规划、跨国诉讼
读《破晓前夕》,我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思想的碰撞。它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是一次关于人性、关于选择、关于命运的深刻探讨。作者提出的那些问题,直击人心,让人不得不去思考,去反省。我喜欢那些充满哲思的段落,它们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指引着我思考的方向。我会在合上书本后,久久不能平静,去回味那些话语,去理解那些深意。这本书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而是提供了一个思考的平台,让读者自己去探索,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这种开放式的结局,虽然可能让一些读者感到困惑,但对我来说,却是一种莫大的馈赠。它让我意识到,生活本身就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探索,而阅读,正是这场探索中最美好的方式之一。这本书,让我对世界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敬畏。
评分我必须承认,《破晓前夕》的想象力之宏大,是我近期阅读中最令我震撼的。作者构建了一个完全不同于现实世界的体系,无论是它的规则、它的历史,还是它运行的逻辑,都充满了新意和独创性。我沉迷于作者笔下的那些奇妙的设定,它们如此精密,又如此合理,仿佛真的存在于某个遥远的角落。我喜欢作者是如何将这些复杂的设定巧妙地融入到故事的叙述中,既不显得突兀,又能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理解这个世界的运作方式。这种叙事技巧,是非常高明的。我常常会停下来,反复咀嚼某个概念,去思考它所带来的深远影响。这本书让我大开眼界,它拓展了我对故事创作的认知边界。我甚至开始思考,如果在这个世界里,某些关键的节点发生了改变,又会是怎样的景象?这种引人深思的特质,让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次消遣,更是一次智力的挑战。
评分刚翻开《破晓前夕》,就被那种扑面而来的氛围感给深深吸引了。作者的文字就像一把锋利的刻刀,一点点地雕琢出这个世界的轮廓,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充满了神秘的未知。我特别喜欢作者对环境细节的描绘,那些古老的街道,斑驳的城墙,甚至是空气中弥漫的微弱的硫磺味,都仿佛活生生地呈现在我眼前。我总能在字里行间感受到那种潜藏在平静表面下的暗流涌动,一种宏大叙事即将展开的预感,让人心痒难耐。这种叙事方式,不同于那些直接抛出惊天秘密的开篇,而是像剥洋葱一样,层层递进,每一层都带着新的疑问和更深的期待。我甚至能想象出那些人物的表情,他们眼神中的挣扎,他们低语时的犹豫,所有这些都构建了一个如此真实且令人信服的世界。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在这场似乎注定的“破晓”到来之前,那些埋藏在时间长河中的秘密究竟是什么,又将如何影响这个即将被改变的世界。那种对未知的探索欲望,伴随着对既有秩序的挑战,让这本书从第一页起就抓住了我的全部注意力。读这本书,就像是在进行一场穿越时空的探险,每一步都充满了惊喜和惊险。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阅读层次感。作者的叙事手法非常多变,有时是宏大的视角,描绘出整个世界的格局;有时又会聚焦于个体的微小情感,展现出细腻的内心世界。这种切换自如,让我始终保持着新鲜感。我喜欢作者是如何将这些不同的层面巧妙地编织在一起,既有宏观的史诗感,又不失微观的情感细腻。我甚至会去分析作者是如何运用不同的叙事技巧来达到不同的效果。这种阅读体验,就像是在品味一道层次分明的佳肴,每一口都能带来不同的惊喜。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叙事艺术的无限可能,也让我对作者的才华产生了由衷的钦佩。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次关于阅读本身的高级体验。
评分这本书带来的冲击波,至今仍在我的脑海中回荡。作者对于角色内心世界的刻画,简直是细腻入微,入木三分。我很少能在一本书里看到如此多面向、如此复杂的人物群像。他们不仅仅是故事的推动者,更是活生生的人,有着自己的欲望,恐惧,爱恨,以及那些不为人知的伤痛。我尤其对其中某个角色的成长弧线印象深刻,他的挣扎,他的选择,他最终的蜕变,都让我感同身受。有时读到某个情节,我甚至会停下来,去思考如果是我,我会如何做出同样的选择。这种代入感,是评价一本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而《破晓前夕》无疑做到了这一点。它没有将人物脸谱化,也没有让角色成为单纯的叙事工具。相反,每一个人物,即使是看似微不足道的配角,都仿佛有着自己独立的故事线,他们的存在,为整个故事增添了无数的层次和可能性。我能感受到作者在塑造这些人物时所付出的心血,那种对人性的深刻洞察,让我对作者本人产生了极大的敬意。这本书让我明白,即使是最黑暗的时代,也无法掩盖人性的光辉,而即使是最光辉的人物,也无法摆脱内心的阴影。
评分不得不说,《破晓前夕》在细节的打磨上,达到了一个令人惊叹的境界。作者仿佛对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个标点符号都进行了精心的推敲。我常常会被一些不经意的细节所打动,那些微小的描写,却能勾勒出人物的内心,或渲染出场景的氛围。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整个故事显得如此真实可信,仿佛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我喜欢作者如何利用这些细节来暗示人物的性格,或是预示未来的走向。这种“少即是多”的写作手法,非常考验作者的功力。我甚至会去留意人物的穿着,他们的言谈举止,他们所处的环境,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故事性。这本书,就像是一幅精美的油画,每一个笔触都充满了匠心,共同构成了一幅宏大的画卷。
评分《破晓前夕》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音乐剧,每一个音符,每一个转折,都恰到好处,共同奏响了一曲荡气回肠的乐章。作者对于节奏的把控,堪称一绝。有时,叙事如行云流水,顺畅而舒缓,让你沉醉于其中;有时,情节又如疾风骤雨,紧张而急促,让你心跳加速。这种跌宕起伏的阅读体验,是我最喜欢的一点。它不会让读者感到枯燥,也不会让读者感到疲惫,而是始终保持着一种恰到好处的吸引力。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情节高潮时的手法,那种层层铺垫,最终爆发的快感,简直让人欲罢不能。读完一个章节,总会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这种对读者心理的精准把握,是作者功力的体现。这本书,就像是一部精心打磨的电影,每一个镜头都充满了画面感,每一个对话都掷地有声。
评分《破晓前夕》所构建的那个世界,充满了令人着迷的元素,让我完全沉浸其中,久久不能自拔。作者的想象力,简直是天马行空,但又恰如其分地融入到了故事的逻辑之中。我喜欢作者是如何将那些奇幻的设定,与现实的某种情感需求相结合,创造出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独特世界。我甚至会花很多时间去想象那个世界的风土人情,它的历史渊源,它的社会结构。这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是我最渴望得到的。它不仅仅是消遣,更是一种探索,一种对未知世界的追寻。我甚至会希望,自己也能有机会踏入那个世界,去亲身体验它的魅力。这本书,让我对“世界观构建”这个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
评分《破晓前夕》带来的体验,远不止于阅读本身,它更像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作者在字里行间注入的情感,是如此真挚,如此动人,让我几度落泪。我能感受到人物的痛苦,他们的绝望,他们的希望,他们的爱。我仿佛和他们一起经历了生命中最艰难的时刻,也一起分享了那些微小却闪耀的幸福。这种情感上的共鸣,是我非常看重的一点。它不是那种刻意煽情的文字,而是自然流淌,深入人心。我甚至会因为某个角色的牺牲而感到心痛,又会因为他们的坚守而感到震撼。这本书让我明白,即使在最黑暗的时代,也总有不屈的灵魂在闪耀,总有温暖的情感在传递。它让我重新审视了爱,友情,以及生命本身的意义。这本书,让我对人性充满了信心,也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评分《破晓前夕》给我的阅读体验,可以用“惊心动魄”来形容。它不仅仅是一部关于宏大事件的书,更是一部关于在绝境中求生,在黑暗中寻找希望的史诗。作者构建的那个世界,充满了挑战和危机,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人物们展现出的勇气、智慧和坚韧,才显得尤为珍贵。我特别喜欢那些充满张力的情节设置,每一次危机,每一次转折,都让我屏住呼吸,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作者在制造悬念方面,可以说是一位大师,他总能在恰当的时机抛出新的线索,又在不经意间埋下伏笔,让人欲罢不能。读这本书,我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和书中的人物一起经历着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生离死别。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是非常难得的。我甚至会因为某个角色的命运而感到心痛,又会因为他们的一个小小的胜利而感到由衷的喜悦。这本书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情感的传递,它触动了我内心最深处的柔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