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粤语和普通话中,有一批词语虽然“同形”,但是“不同义”,或者“不完全同义”。这些词语不单给学习普通话的粤语人士造成了困扰,而且也会为生活在粤语地区的普通话人士带来沟通上的不便。
本书甄选出香港粤语与普通话“同形异义”词语一百例,从语言和文化等方面进行追踪辨析。书中每一个释例都是一篇独立的小文章,包括真实的材料、有趣的例证、透辟的辨析、清晰的讲解,其中还不乏旁征博引,举一反三。
本书即试图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探讨粤普同形词语异义的产生、发展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这是一本为语文教师、学生、以及广大的粤语和普通话爱好者精心撰写、雅俗共赏的学习及教学参考书。
同形异义词例包括:失魂、同志,月光,表错情,恨,长气…… 它们有些的广东话与普通话用法完全相异,有些则是在某些地方多了一种意义。
作者简介
张本楠 博士
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在北京、北美、香港和台湾等地高等院校执教多年,现任香港教育学院中文系副教授。研究兴趣涉及中国古典文学、文学批评、艺术理论、古代及现代汉语、语言教学和教师教育等多个领域。近期着作主要在香港普通话教学、对外汉语教学、香港语文政策以及语文教师培训等方面。
杨若薇 博士
北京大学哲学博士、英国莱斯特大学教育学博士。原任教于北京大学,及后于北美和香港高等院校任教,现为香港公开大学教育及语文学院助理教授。研究兴趣广泛,包括中国历史和文化、现代汉语、应用语言学以及语言教学等领域。近年主要从事中文及普通话教学研究。
读完这本书,我才真正理解了什么叫做“同声异义,异声同义”。作为一名对汉语方言有着浓厚兴趣的爱好者,我一直对粤语的独特魅力深感着迷,但苦于找不到一本能够系统地梳理粤普词语差异的书籍。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它以一种非常系统化、逻辑化的方式,将那些容易混淆的粤普词语对进行对比和解析。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对“食”和“吃”的辨析,以及“手”在粤语中更广泛的应用。作者不仅列举了大量的例句,还深入浅出地解释了词语背后的文化和历史原因。这种深入的剖析,让我不仅仅是在记忆词汇,而是在真正理解语言的根源。这本书让我对粤语和普通话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让我对汉语的多样性有了更深刻的敬畏。我迫不及待地想看到这本书后续的内容,希望能有更多精彩的词语对被发掘和解读。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语言爱好者的宝藏!作为一名对粤语和普通话都有浓厚兴趣的人,我一直苦于找不到一本能够系统梳理两者之间细微差别的书籍。这本书恰好填补了我的空白。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词汇,而是深入剖析了那些形近或音近,但在意思上却截然不同,甚至有时会产生啼笑皆非误解的词语对。书中通过大量的例句和生动的解释,让我清晰地看到了粤语在口语表达上的独特韵味,以及普通话在规范和严谨上的考究。例如,书中对“食”(吃)和“食”(喂养)的区分,以及“讲”(说)和“讲”(指责)的不同用法,都让我豁然开朗。更让我惊喜的是,作者还穿插了一些文化背景的介绍,解释了这些词语差异是如何在历史发展和地域文化中形成的。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进行一场穿越时空的语言探险,每一次翻页都充满了发现的乐趣。它不仅提升了我对两种语言的理解,更让我对语言的魅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非常期待书中更多的内容,希望能看到更多有趣的词语对被发掘和解析。
评分我一直认为,语言是连接不同文化、不同思维方式的桥梁。这本书,就是这样一座精致而坚实的桥梁。它以一种极其细腻而又生动的方式,将粤语和普通话中那些容易让人产生误解的词语进行对比分析。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词语引申义和习惯用法的讲解。比如,粤语中“做”这个字,可以涵盖很多普通话中“干”、“处理”、“制造”等多种含义。这本书通过大量的实例,让我清晰地看到了这种差异,也体会到了粤语在表达上的简洁和高效。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吸引人,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失大众的通俗易懂。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学习语言,更是在学习一种文化,一种思维方式。它让我更加欣赏语言的丰富多彩,也更加期待能够用更准确、更生动的语言去表达自己。这本书绝对是我近期阅读过的最令人惊喜的一本语言类书籍。
评分我一直觉得,语言的学习不仅仅是背诵单词和语法,更在于体会其内在的灵魂和生命力。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它以一种非常“生活化”的方式,将粤语和普通话中那些容易混淆,但却能反映出文化差异的词语呈现在读者面前。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走”这个字在粤语和普通话中的不同用法。在粤语里,“走”可以表示“离开”、“跑步”甚至“坏掉”,而普通话中的“走”则相对更单一。书中的对比和解释,让我顿时明白了为什么有时候会因为一个简单的“走”字而产生沟通上的隔阂。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富有洞察力,没有枯燥的说教,而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例子,将语言的细微之处展现得淋漓尽致。它让我意识到,语言不仅仅是工具,更是承载着情感、文化和思维方式的载体。阅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语言的万花筒中,每一种色彩都闪烁着独特的光芒。这对于我这样一个热爱文字、追求深度阅读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次精神上的盛宴。
评分作为一个对语言的细微之处有着近乎偏执追求的读者,我一直非常渴望能有一本书,能够深入剖析那些容易被忽视,却又极其关键的语言差异。这本书无疑满足了我的这种需求。它没有停留在表面上对词汇进行简单的翻译,而是更进一步,通过对词语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进行对比分析,揭示了粤语和普通话在表达习惯、文化内涵乃至思维方式上的深层联系。书中对于一些看似相同,实则意思大相径庭的词语对的解读,让我拍案叫绝。例如,关于“靓”(漂亮)和“美”的区分,以及“搞”(做、弄)在粤语中的丰富含义,都让我对语言的灵活运用有了全新的认识。作者的讲解方式十分巧妙,既有理论上的严谨,又不乏趣味性。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一些口语化表达的处理,让我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这本书让我觉得,语言的学习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探索,而这本书就是我探索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向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