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巨轮下,严长寿最渴切分享的一本书!
历史新页前,严长寿必须出版的一本书!
世界变化得太快,我们陷入混乱太久了……
台湾没有理由让「政治」变成生活唯一的希望,大家都在等,等下一场选举、等一次翻盘的机会,把责任、把契机都交给选票去决定。可是,我们有多少时间可以这样等待蹉跎?
严长寿要告诉你︰只有你是你自己的天使,决定你的未来!只有你愿意去做他人的天使,生命才得以丰满!
《做自己与别人生命中的天使》是亚都饭店总裁严长寿继《总裁狮子心》(1997)、《御风而上》(2002)之后又一励志大作!也是他最热情的一本书!
本书适合各个年龄、教育阶层,严长寿以他最擅长说故事的方法,引领读者如何在这个混乱的世纪中活出自己的价值︰
一个土生土长的台湾原住民离开部落,他在都市学到美发的技艺,却无法谋生,他怎么办?而十年后,他却在海外成为连锁企业的老板;
一个大学毕业生只能去抢清洁工的工作,或是躲到校园里继续升学,将来作一个「硕博士」计程车司机,这个社会怎么了?
有钱的人更有钱,有权的人更有权,我们这些平凡的人,要如何活得不平庸且幸福?
除了对年轻人的叮咛,严长寿一秉他对社会慈善公益的精神,一再提醒我们「不是等到有钱了才有能力付出」,事实上付出是一种精神、是一种能力。书中处处都有动人的故事︰
在南美洲玻利维亚高山上、世界边缘的边缘,一个为街童服务的华裔医生﹔
连续经历九二一地震、桃芝台风土石流,两度吞没家园、在无尽的黑暗与绝望中重新站起来的茶农夫妇﹔
失去了爱子,却能走出心中阴影,四处奔走成立协会、终生奉献给其他黏多醣宝宝的伟大父母……
在在让我们看到这世界还有爱、还有希望。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能力,让自己活得更好更精采,
你需要的很简单,就是拥有天使的一双翅膀,一支翅膀帮自己、一支翅膀帮别人,这一对翅膀将带你飞翔、突破未来的天空,让你更有力量,掌握这个世界!
作者简介
严长寿
民国三十六年,严长寿出生于浙江杭州,二十八岁时当上美国运通总经理,三十二岁时成为亚都丽致饭店总裁,他自认未上过大学,是个非常平凡的人,但是很早就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一九九七年,他将他的故事及奋斗过程写成《总裁狮子心》一书,影响和帮助了许多年轻人,让他们找到另一种思考方向。四年半后,他以自身的观察与思维,写下《御风而上──严长寿谈视野与沟通》。
这本撼动人心的巨作,除了提醒我们如何为迎向未来的挑战做准备,也让我们看见严总裁在成就事业之后,热心公益,主动为社会国家尽一份心。这本书更荣获经济部「2003年金书奖」,以及金石堂「2002年最具影响力」的殊荣。
2008年,《我所看见的未来》是严长寿对观光旅游的毕业报告,而脚步从未停歇,关怀社会、努力付出的心更从未改变过的严总裁,《做自己与别人生命中的天使》是他至今最热情的一本书!他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做自己与别人生命中的天使,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愿意活出属于自己生命的独特价值。
他的建言,他的期许,字字打动人心,更传递了最巨大的温暖与力量。
5序
12在翻开书页之前……
第一部 做自己生命中的天使
24第一章 发现自我的潜能
你是创造型的人,还是检查型的人?你是严谨守成的人,还是创意飞驰的人?你是动脑的人,还是动手的人?你必须不时的问自己内心的感受,而不是听从社会的潮流或习性选择工作,才能找到「适才适所」的理想未来。
25 1.做自己的严老师!
32 2.你是什么人?
40 3.突破就是提昇
45第二章 从思考延伸你的触角
我们要做的是自我的训练,培养观察与分析能力,让你不管面对任何的议题与事物,都能够具有深度的思考,才能掌握事情真正关键的核心;而有深度的思考,也才能发挥极致的创意。
46 1.用思考力掌握关键
58 2.必须要有打破过去思维的勇气
69第三章 寻找优势?放大格局
优势是可以创造的,关键是你如何判断外界的客观「形势」。有时外在的环境对你而言并不利,但如果你能把视野放大,就会产生扭转「劣势」的契机,将弱势变成强项。
70 1.创造优势
74 2.找出自己的强项
78 3.走出去,唱出去!
81 4.格局决定成败
85第四章 与整个世界沟通
如何在庞杂的资讯中获取有用的知识?如何在速度的竞争中不被甩开?在深度的思考、创意的发挥之后,与整个世界沟通的精神,是最大的关键力量。
86 1.迎接科技新世界
92 2.勇敢走出去
100第五章 热忱!热忱!热忱!
热忱如何而来?其实它早已存在每个人的心中,当你能对最小的工作环节抱持着用心的态度,热忱就会被勾引出来,然后你会发现原来热忱是用不完的,你越激发它,它就越能产生巨大的能量。
101 1.关键字:热忱
108 2.是什么让我们不放弃?
114 3.用你的心触动工作的心
119第六章 自疗
当你陷入困境,如何解救自己?首先你要有正面思考的作为、积极的态度、乐观自信的能量,让你有勇气迎接挑战。第二是你必须体悟到,在你的生命中没有永恆的快乐,也没有永恆的痛苦。第三是你得找到方法来管理自己的情绪。
120 1.正面思考
125 2.上师的三道咒语
130 3.缩短情绪的公里数
135第七章 寻找让自己安心的工具
为什么物质上什么都不缺的台湾,仍让人觉得有一种不安定感?那是因为心灵缺乏滋养,精神因而空虚所导致的。
136 1.心灵的充实让你也可以很富有
142 2.不可轻忽人文素养与品格教育
150 3.公民新教养
159第八章 体会工作的真义
工作的意义是什么?是名片、是头衔、是每个月让你的心脏勐烈跳动的业绩报表,还是让你永无止尽追求名牌奢华生活的薪津?你求的是什么?你的出发点,决定了工作的价值。
160 1.玻利维亚街童的春天
166 2.为何而做?
172 3.金牌替代役
179第九章 学习过一个平凡但不平庸的人生
我们的孩子躲在学院里,修完学士修硕士,修完硕士再拿博士,还踌躇着要不要走出来。但即便你拿到数个学位,如果仍然找不到心里安身立命的所在,学位只是让你拥有一个加倍不满的未来。
第二部 做别人生命中的天使
190第十章 伸出你的双手
许多人常常有错误的观念,总觉得要有钱了才能去付出,或是退休后才有时间做公益事业,但公益慈善最重要的不是捐出金钱的多寡,而是一种精神,一颗愿意帮助别人的心。
191 1.以尊严开启的行动
196 2.让困境里的灵魂也能展翼
201 3.有些孩子和别人不一样
205 4.善的力量使人提升
211第十一章 拥抱天空下的星子
生命中随时都有让人感动掉泪的事,他们像是上天一不小心失手坠下的星子。为什么我们不多做一点?不多付出一点?也许你伸出一只手,也许只是轻轻一扶,重新让他们站上天空,根本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但你却得到了整片星空。
212 1.一封来自母亲的信
216 2.丈夫的眼泪
220 3.天使小孩
224结语:生命的价值
232跋∕在一个有文人的城市里∕龙应台
跋∕在一个有文人的城市里 龙应台
台北有一个比较不为大众所知的文化地标,亚都饭店。一栋不现代、不漂亮的大楼,处在不时髦、不热闹、非常小市民气味的民权东路上,却是台北文化界特别熟悉的一个聚会的点。记得海德堡大街上一家旅馆,每次经过,我会想到,雨果、左拉在这里住过。也记得威玛广场上一家旅馆,歌德、巴哈、李斯特、托马斯曼在这里住过。托马斯曼的一整部小说在里面写成。旅馆就像老树、老房子、老街,承载着一个城市含蓄的情感和记忆。如果在很多年后有一天,亚都打开它记忆的本子:帕华洛帝、多明哥、高行健、马友友曾经在这里停留;胡德夫曾经在这里驻店演唱;楚戈曾经在这里过七十大寿;多少文人艺术家曾经在这里向企业募款,在这里密商一个思想杂志的诞生,在这里讨论精致艺术如何可以下乡……
亚都不是紫藤庐,和紫藤庐有「阶级」差异。但是在不同的「阶级」平台上,都有文化的据点,正是台北文化的可爱之处。
一个五星级的酒店,本来应该是一个单纯的「资本主义」的据点,设法赚钱就是,何以变成一个累积记忆的文化据点?自然是由于主事者对于这个城市有心:他对这块土地有强烈的认同,对于文化有比较深刻的认识。没有这些,一个酒店再好也不过就是全球化的自动运输带上一个标准作业连锁环节罢了。
严长寿从一个没有大学文凭的跑腿「小弟」变成跨国公司的总经理,又把一个客观条件不好的亚都变成一个文化地标,是一则传奇。人们追问「严总裁」成功的原因,他曾经举过「垃圾桶哲学」来回应:当他是「小弟」时,别人不愿做、不屑做的工作,他就甘之如饴地抢过来做,也就是说,把自己当作「垃圾桶」,而其实,增加了自己的容量,也使别人幸福。
四月,胡德夫开演唱会,我特别飞回台北。香港的朋友们很惊讶:胡德夫是什么人?于是我尝试着解释:他是个原住民,唱歌写歌的,长得像流浪汉,唱得像吟游诗人,他是台湾文化史的一个标志。当所有的人都在学唱美国人唱的歌时,他开始和几个朋友谱自己的歌,写自己的词,表达自己的感情。这个「自己」,指的是他脚踩的土地,他熟悉的人,他信仰的东西,他习惯的语言。人们因他的才华而特别「宝贝」他,但是他的艺术家性格又使得他的现实生活特别坎坷,头都白了,才出第一张作品。所以我要去。
当天晚上,为这个赤脚的吟游诗人,台北可是「冠盖云集」;官帽和桂冠,在朝的和在野的,曾经是伙伴现在是敌人或者曾经是敌人现在是伙伴的,曾经有过理想和热情的,全部到场。
在台北,文化史的起承转合章节,特别清晰。
演唱结束之后,热情一时挥散不去的文人吆喝着涌到一个巷子里的小酒馆「续摊」。几十个人,在酒酣耳热中,辩论三十年前的「革命理想」,回忆吉光片羽的斯人斯事斯地。声音越来越大,夜越来越深,一批人起身走了,另一批人才刚钻进来加入。自诩风流的文人和英勇不再的革命家手里拿着酒杯高谈阔论,严长寿在一旁忙着拿杯子,开酒瓶、点小菜、斟酒,问每个一头闯进来的总编辑或主笔或前国策顾问:「你喝什么?」
没人注意到,是「总裁」在当「小弟」。
闹到隔天清晨两点半,人真的散光了,我和他最后走出小酒馆,小巷里一片黝黑,我才知道,他一早要赶到机场,飞新加坡开会。我万分抱歉:「太对不起了,把你拖到现在。」他微笑着说:「应台,不留也不行啊。总要有人付帐吧!」
付帐?嗄──整夜的觥筹交错,从头到尾没一个人问过谁付帐的事,文人和革命家,每个人都是拍拍屁股就走了。
就在那深夜的小巷里,我楞住了。一瞬间明白了,什么叫「垃圾桶哲学」。
二○○五年作,二○○八年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