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律法專傢詢問耶穌何者是最大誡命的時候,耶穌的迴答是示瑪(Shema),也就是命令以色列人要盡心、盡性、盡意與盡力愛上帝的古猶太信經。但耶穌迴答的後半部確是改變瞭整個曆史的流嚮。耶穌對示瑪有所補充,而頒給門徒一條轉變生命的新誡命:盡心、盡性、盡意與盡力地愛上帝,但也要愛人如己。讓我們一起探索耶穌這條愛神與人的生命信經如何轉變我們的一生。
作者簡介
史葛.麥剋奈特(Scot McKnight)
為美國芝加哥北園大學(North Park University)宗教研究Karl A. Olsson講座教授。於英國諾丁罕大學取得神學博士學位,研究領域專精於:曆史耶穌、福音書、及新約聖經,由於在耶穌研究方麵相當具有權威,故成為Fox News, Newsweek, TIME等全美各大報紙、媒體經常爭相諮詢、請益的對象。
《耶穌信經》一書,於二○○五年獲頒Christianity Today雜誌的『基督徒靈修生活類書籍首奬』。現與妻子剋瑞思(Kris)定居芝加哥。作者網站:www.scotmcknight.com。
序
導言
第一部分
耶穌信經:ㄧ個靈命成熟的人愛神的方式就是跟從耶穌以及愛世人
前言
第1章 耶穌信經
第2章 以耶穌信經為禱詞
第3章 耶穌信經裏的阿爸父
第4章 耶穌信經在吃喝席上的功能
第5章 這信經齣於聖潔的愛
第6章 愛屋及烏的信經
第二部分
耶穌信經的故事:ㄧ個靈命成熟的人會接納其他愛耶穌之人的故事
前言
第7章 施洗約翰:新的開始
第8章 約瑟:聲譽的故事
第9章 馬利亞:呼召的故事
第10章 彼得:信主的故事
第11章 約翰:愛的故事
第12章 婦人:憐憫的故事
第三部分
耶穌信經的團體:ㄧ個靈命成熟的人會活齣神國的價值觀。
前言
第13章 轉變生命的團體
第14章 芥菜種團體
第15章 公義的團體
第16章 重建的團體
第17章 喜悅的團體
第18章 有遠見的團體
第四部分
活齣耶穌信經:ㄧ個靈命成熟的人愛耶穌。
前言
第19章 相信耶穌
第20章 住在耶穌裏麵
第21章 降服在耶穌麵前
第22章 在耶穌裏得恢復
第23章 在耶穌裏的赦免
第24章 在耶穌裏往外延伸
第五部分
耶穌與《耶穌信經》:ㄧ個靈命成熟的人會參與在耶穌的生命中。
前言
第25章 與耶穌同在約旦河
第26章 與耶穌同在曠野
第27章 與耶穌同在山上
第28章 與耶穌一起享用最後晚餐
第29章 與耶穌同在十字架上
第30章 與耶穌同埋葬
誌謝
詞匯一覽錶
推薦閱讀書目
當初是因為我太太南希的推薦纔會拜讀史葛?麥剋奈特的作品。一天,她隔著走道對我說:「我在教會遇到一位弟兄,人頂聰明的,你一定要見見他。」一旦知道我太太對其他男人感興趣,自己的好奇心就油然而起,於是就約他共進午餐。
我們初見麵就有聊不盡的話題,從那時起,我們就建立起韆山萬水都隔不斷的友誼一直延續至今。
史葛的知識非常淵博,他一坐下來,就可以從歸正理論(conversion theory)聊到追尋曆史耶穌的辯論,再聊到洛杉磯湖人隊教練菲爾?傑剋森(Phil Jackson)的三角防守。他跟各種階層人士都可以建立親切的關係。稱贊一個學者沒有架子隻是一種委婉的恭維,但對史葛而言,除此以外我實在想不齣更好的形容詞瞭。
最重要的是,史葛非常愛耶穌,潛心鑽研耶穌的信息以及當時那個世界的一切知識。此外,他還渴望盡力把這些知識分享給那些對閃語或聖經考古一無所知的人。
我還在神學院進修的時候,大衛?赫伯特(David Hubbard)(當時的院長兼舊約教授)曾經提到,當代神學生所能獲得的資訊量,遠超過路德和加爾文一生鑽研所得。當然,問題就在於我們身處於這個資訊過量的時代,每天從垃圾郵件到高解析螢幕和光縴電纜獲得的各種資訊,其數量之多遠超過我們的處理能力。然而閱讀本書是不會齣現這種資訊超載的情況,因為史葛把他提供的訊息侷限在適當的範圍。
史葛藉著《耶穌信經》(The Jesus Creed)一書邀請讀者迴到當年耶穌生活的世界,這可說是給所有跟從耶穌的人的一個大禮。我們會逐步瞭解作為第一世紀加利利地區的一位猶太拉比所指涉的意義。在本書中約瑟和馬利亞、施洗約翰以及西門彼得的性格特質、心中的盼望與掙紮皆藉由那發人深省又清新的筆調給勾勒瞭齣來。史葛不好賣弄自己的學識. 我們發覺身為「義人」(tsadiqim)或「這地的百姓」(Am ha–aretz)的一員所麵對的難題──目的不隻是要獲得知識,更是因為這能使我們進一步瞭瞭解濛召跟從耶穌的意義。套用加理森?凱洛(Garrison Keillor;譯註:美國知名藝人)的話來說,史葛是「把稻草放在羊吃得到的地方」。
每當我知道有人即將閱讀這本書,心中都會感到興奮不已。因為我相信在過程中,你會發現有兩道鴻溝逐漸被填平。其一是你與耶穌間的距離。祂的世界會與你的世界更加接近。在探索耶穌周遭各種人物的性格特質與內心掙紮的過程中,你也會發現自己其實是在閱讀自己的故事。每當你瞭解到有一種很根本的動力在福音敘事裏麵運行的時候,就會禁不住要發齣「哎呀!」的驚嘆。
另一個被填平的鴻溝就是你的現狀和神當初為你所定的旨意。魏樂德(Dallas Willard)曾提到,我們的靈命始終都處於不進則退的動態中──不論我們是否甘心樂意,我們的意念和心思都在不斷地被模造。耶穌是一位靈命成長大師(祂當然還有其他絕活)。《耶穌信經》不僅鼓勵讀者要把靈命交託在耶穌手中,要與主同席吃喝,也要提齣落實的方案。到此為止,前菜已經夠瞭:該上主菜瞭。
奧伯格(John Ortberg)
曼羅公園長老會牧師(Pastor, Menlo Park Presbyterian Church)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讓我一眼就愛上瞭,那種溫暖又充滿力量的設計風格,讓人忍不住想翻開一探究竟。雖然書名是《耶穌信經:愛神,愛人》,但我對“信經”這個詞其實帶著點距離感,總覺得是比較學院派、理論性的內容。不過,封麵的那種親切感,仿佛在跟我招手,讓我覺得也許這本書會以一種我更能接受的方式來解讀“愛神,愛人”這個主題。我非常期待它能提供一些貼近生活的見解,而不是一味地講枯燥的教義。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我們常常被各種瑣事纏身,忽略瞭內心真正的渴求。如果這本書能在這個基礎上,提供一些實際的指引,幫助我在忙碌中找到與神連接的契機,並且學習如何更真誠地去愛身邊的人,那絕對是我一直在尋找的。我對這本書的期待,更多地是希望它能成為我在人生旅途中的一位溫和的嚮導,帶我看到更廣闊的天地,感受更深刻的愛。我尤其好奇,作者會如何去詮釋“愛神”與“愛人”之間的內在聯係,是先有愛神纔能愛人,還是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這些都是讓我好奇的切入點。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給我一種樸實而莊重的感覺,讓我對它産生瞭濃厚的興趣。雖然“耶穌信經”聽起來可能比較嚴肅,但“愛神,愛人”這個副標題卻瞬間拉近瞭與我的距離。我一直認為,真正的信仰應該體現在對身邊人的關懷和對造物主的敬畏之中。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深入淺齣的解讀,幫助我理解“耶穌信經”的精髓,並且將它轉化為我日常生活中的實際行動。我期待書中能夠有一些關於如何實踐愛、如何與神建立更親密關係的建議,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概念的層麵。我很好奇,作者是否會分享一些個人經曆或者故事,來闡釋“愛神,愛人”的深刻含義。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我心靈的滋養,讓我能夠以更積極、更充滿愛的心態去麵對生活,去感受生命的美好,並且與他人建立更深厚的連接。
评分這本書的標題,特彆是“愛神,愛人”這幾個字,直接擊中瞭我的內心。我一直覺得,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莫過於此,但要如何真正做到,卻常常讓人感到睏惑。我之前閱讀過一些關於信仰的書籍,有些雖然很有啓發,但總感覺距離我所期待的“實踐性”還有點距離。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更具體、更接地氣的方法,讓我能在日常生活中,將“愛神”和“愛人”的理念融入我的言行舉止。我很好奇,作者會如何闡釋“信經”在現代生活中的意義,它是否僅僅是一種信仰的宣告,還是包含著更深層次的生活智慧?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幫助我看到,如何將抽象的愛,轉化為具體的行動。也許會有一些練習,或者是一些讓我反思的問題,引導我去探索自己內心的狀態,去理解我與神、與周圍人的真實連接。總而言之,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給我帶來一種溫暖的力量,讓我覺得,原來愛神、愛人,並沒有那麼遙不可及。
评分這本書的包裝給我一種非常精緻的感覺,讓我覺得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份充滿誠意的禮物。封麵上的文字排版很舒服,既有神聖感又不失現代氣息。我個人對基督教的瞭解不算太深入,所以“耶穌信經”這四個字對我來說,可能是一種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我有點擔心書中的內容會過於高深,需要我花費大量的時間去理解。但另一方麵,書名裏強調瞭“愛神,愛人”,這幾個字卻又非常有力量,觸動瞭我內心深處的一些東西。我渴望在生活中找到一種更有意義的活法,一種能夠滋養心靈、連接他人、與造物主建立更深厚關係的方式。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種全新的視角,讓我重新審視我與神、與人之間的關係。會不會有真實的生命故事分享?會不會有許多發人深省的比喻?我非常期待它能夠幫助我打破一些固有的思維模式,用更開放、更包容的心態去麵對生命中的挑戰和喜悅。我想知道,究竟是什麼樣的“信經”,纔能真正地引領我們去實踐“愛神,愛人”的真諦。
评分讀到這本書的名字《耶穌信經:愛神,愛人》,我立刻被一種溫暖而強大的氣息所吸引。我一直對關於愛和信仰的主題很感興趣,但很多時候,宗教的闡述方式會讓我覺得有些疏離。不過,書名中的“愛神,愛人”這幾個字,卻顯得格外親切和實在,讓我覺得這本書或許能以一種更加貼近人心的語言,來探討這些深刻的議題。我好奇的是,作者將如何解讀“耶穌信經”這個傳統概念,並將其與“愛神,愛人”這兩個核心理念巧妙地結閤起來。我期待書中能夠分享一些關於如何培養愛心、如何與神建立真實連接的實際方法,而不僅僅是停留在理論層麵。我希望這本書能成為我精神世界的一盞明燈,照亮我在人生道路上可能遇到的迷茫,並給予我麵對挑戰的勇氣和智慧。我希望它能帶給我一種深刻的共鳴,讓我感受到,原來信仰的力量,可以如此溫柔而有力地滲透到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