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的崛起,以及后续的发展,将是三百年后历史着作的主要题材。」
─—劳伦斯.桑默斯(Lawrence H. Summers),前美国财政部长、前哈佛大学校长
西方国家主导了过去两百年的世界历史。
现在,亚洲大国再度崛起,中国、印度将重新站上世界舞台的中央,伊斯兰文明也将再现光芒。
西方国家将如何回应亚半球大国的再起?毗邻大国的小国又该如何因应?
曾经辉煌一时的的亚半球大国,在落败了两百年后,已经急起直追,将西方文明的七大支柱:自由市场经济、科学与技术、用人唯才的精神、务实主义、和平精神、遵守法治和重视教育等,快速全面採纳。他们也以特有的方式发挥创意,展开西方不曾见过的新合作型态。它们的崛起有如渴马奔泉,势不可当──二○五○年之前,全球四大经济体中将有三个在亚洲:中国、印度和日本。
亚洲大国能和平崛起吗?西方会阻挠吗?如果是这样,结果将是一场灾难。现今西方世界弥漫一股悲观气氛,对于亚半球大国崛起戒慎恐惧,甚至退化为保护主义和恐慌。其实,亚洲想做的事是仿效西方,不是主宰西方。西方必须身段优雅地与亚洲大国分享权势,放弃理所当然把持国际货币基金、世界银行、七国集团(G7)和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等全球机构的一贯作风。
由于西方国家长期把持这些重要国际机构,却缺乏对不同文化的了解与尊重,以致于各种重要的全球性议题,包括反恐、消灭贫穷、WTO谈判、限核武谈判、遏止地球暖化等,纷纷陷入僵局。本书指出如果西方愿意分享权势,许多棘手的全球性议题将出现曙光,新兴的亚洲强权将投桃报李,扮演负责任的参与者,共同推动稳定的全球秩序。但这种正面的结果,并非必然来到。历史告诉我们,新兴强权的崛起,十之八九总会引来紧张和冲突。
本书告诉我们,可以如何避免灾难发生。本书也带领全球有识之士了解正在形塑亚半球新世纪的各种力量,并指出未来居世界领导地位的西方及亚半球强权,在共创世界新秩序上应遵循的原则。
作者马凯硕生长于印度家庭,结交穆斯林和华人朋友,接受英国的殖民教育,他研习西方哲学,长期担任新加坡这个实事求是的城市国家的外交官。他用宏博的历史知识、流畅清晰的文采、机智诙谐的分析,强而有力地描述了世界政经实力的演变。他直言不讳地指出了近年来西方国家外交实务上的种种轻率和疏失,说明全球权力政治已走到不得不改弦易辙的重要关头。全球其实唇齿相依,西方国家应该放下意识形态和骄傲心态,接纳亚半球的观点来共同解决错综复杂的全球性议题。马凯硕提出的忠言对西方人而言或许逆耳,但对亚洲人来说,他提醒了我们要做好准备,让自己具备未来全球领袖的必要条件:有原则、合作、务实。
本书提出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观,是每位决策者所必读。当台湾开始尝试参与各项国际事务时,必须充分了解周遭亚洲强国和西方势力的角色转换。本书也是台湾走上国际舞台时,产官学各界必备的参考指南。
作者简介
马凯硕(Kishore Mahbubani)
任职新加坡外交部长达卅余年(1971-2004)的资深外交官,曾担任新加坡驻联合国大使、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及公共政策实务教授。《时代杂志》曾称他是「二十一世纪领袖的代表人物」、《华盛顿邮报》曾称他是「推动儒教伦理的『马克斯韦伯』」。着有《亚洲人会思考吗?》(Can Asians Think?)和《超越纯真年代》(Beyond the Age of Innocence)等书。2005年获美国《外交政策》杂志(Foreign Ploicy)及英国《展望》杂志(Prospect Magazine)选为全球百大杰出知识分子。
译者简介
罗耀宗
1957年生,台湾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政治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毕业。曾任经济日报国外新闻组主任、寰宇出版公司总编辑、联合新闻网「数位文化志」网站「网路创业家」专栏作家等,曾获时报出版公司2002年「白金翻译家」奖,译有《选择的自由》、《做对决断!》、《中国龙与印度象》等,着有《Google: Google成功的七堂课》等,现为自由文字工作者,设有个人网站「自投罗网」(www.andrewlo.idv.tw)、部落格「自投罗网」(blog.sina.com.tw/andrewlo)等。
导 读
第一章 未来的三种可能
第二章 为什么亚洲正在崛起?
第三章 为何西方并未欢欣鼓舞?
第四章 去西方化:历史走回头路
第五章 西方无能,亚洲能?
第六章 全球领袖的必要条件:有原则、合作、务实
我尤其对“冲击与挑战”这几个字感到好奇。大国崛起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它必然伴随着既有力量的震动,以及新旧秩序的碰撞。对于台湾来说,身处亚洲地缘政治的中心,我们对这些“冲击”的感受或许会更加直接和深刻。书中会如何解读这些冲击?是来自地缘政治的角力?经济利益的再分配?还是文化价值的碰撞?而“挑战”又指向何方?是对现有国际规则的适应?还是引领新的国际议程?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个深入的视角,帮助我们理解这些复杂的力量如何塑造我们所处的环境,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在这种变化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出路。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一听就很有气势,《亚半球大国崛起:亚洲强权再起的冲击与挑战》。虽然我还没来得及细读,但光是书名就足够让人浮想联翩。身为台湾人,我们从小就生活在亚洲这片土地上,深切感受到这里的变化与脉动。近年来,亚洲许多国家确实展现出惊人的发展潜力,经济实力、科技创新、国际影响力都与日俱增。这本书的题目正抓住了这个时代最核心的议题,它探讨的“崛起”与“再起”,预示着一股新的力量正在亚洲这片古老的大陆上孕育、成长,甚至已经开始撼动原有的世界格局。想想看,从过去相对被动的角色,到如今在国际舞台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这种转变过程本身就充满了故事。
评分光是书名《亚半球大国崛起:亚洲强权再起的冲击与挑战》,就足以勾起许多台湾读者内心深处的思考。我们身处这个地区,无论是地缘政治的考量,还是经济发展的联动,都与亚洲的未来息息相关。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个多元的视角,不只是从单一国家的发展来解读,而是更全面地审视亚洲区域内部的力量平衡、合作与竞争。它是否能为我们理解区域整合、东亚经济圈的演变,乃至全球格局的变化提供新的启发?尤其是在“冲击与挑战”这个部分,我希望作者能深入剖析这些力量对台湾可能带来的具体影响,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我们所处的时代,以及未来可能面临的各种情境。
评分“大国崛起”这个词,本身就带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历史上的大国更迭,往往伴随着社会的剧变和思想的激荡。这本书在探讨亚洲强权再起时,是否会回溯历史,看看过往的经验教训?或者,它会着重于当下的现实,分析当前的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以及软实力如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的增长?作为一名对国际事务有兴趣的读者,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扎实的数据和案例分析,而不是空泛的论调。尤其是在“再起”这个概念上,亚洲在历史上曾有过辉煌的时期,这种“再起”是历史的回响,还是全新的篇章?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让我联想到很多关于亚洲未来走向的讨论。我们常常听到关于“亚洲世纪”的说法,似乎预示着未来世界重心将转向东方。这其中,中国大陆的崛起无疑是绕不开的焦点,但书中并未局限于单一国家,而是提及“亚洲强权再起”,这暗示着可能不只一个国家在崛起,或者说,是整个亚洲区域整体实力的提升。这对于区域内的其他国家,包括台湾,意味着什么?是机遇大于挑战,还是挑战更为严峻?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平衡地描绘这种多极化的力量格局,并分析其对区域内各国的影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