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四肢的弃犬,在死神面前,努力活下来!!
一个小小生命的志气,充满泪水与欢笑交织的11年……
大家好,我叫太郎。
本来我没有名字,是收养我的老爷爷帮我取的名字。
我也没有生日,是小森医生觉得没有生日的我很可怜,
他从捡到我的那一天开始计算,写下1995年10月1日,就是我的生日。
一岁的时候,我不明原因生了一种怪病,
我的手、脚、尾巴,都被冰凉的手术刀切除了……
护士阿姨抱着我换绷带,
身体到处都很痛,可是我想努力站起来;
伤口在流血,但还可以试试自己的力量,爬爬看……
对我最好的药,是老爷爷来看望我,是大家对我说,
「太郎,好勇敢喔!」「太郎,加油!加油!」
我靠自己的方法走路,我不要自卑,每天消沉,
因为小朋友说,我是他们人生中最棒、最开心的礼物。
我有一个梦,如果有一天在天堂遇见老爷爷,
我要跟他说:谢谢您,谢谢您没有遗弃我,让我活下来……
作者简介
佐佐木由利
文字工作者,北海道人。曾任职于汽车贩售公司、外食企业等,后来接触编辑企划工作,为杂志採访撰稿。以动物的食、医疗等「生命」为题材採访、撰写。
目前于情报志「DIME」(小学馆)连载名为「佐佐木百合的必要研究应该商品化!大学真美味!!」的专栏。着作有《家族──松本沙林事件.河野先生一家遭受的「创伤」与「重生」》等。
三岛 正
摄影师。1964年,东京人。曾担任週刊杂志的专属摄影,后来成为自由摄影师。2002年,写真集《公仆》荣获第七届讲谈社週刊现代纪录照片大奖「人物新闻照片类优秀作品」的殊荣。
译者简介
杨明绮
东吴大学日文系毕业,赴日本上智大学新闻学研究所进修。目前专事翻译与文字编辑工作。译有《水煮蛋》、《如果九月永远不结束》、《在世界的中心唿喊爱情》、《明治开化安吾捕物帖》、《女性身心医学百科》等书。
blog.yam.com/mickey1036
初读《五体不满足的太郎》,单看书名,我以为会是一本描绘悲情命运的书,但实际阅读体验却大相径庭,让我颇感意外。它以一种非常冷静却又饱含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名叫太郎的少年,他的生命旅程充满了非凡的挑战。作者的叙事节奏很抓人,让人忍不住一口气读下去,但同时,在每一个转折点,又会让你停下来,细细品味其中的情感张力。 我被书中太郎与他周遭环境的互动方式深深吸引。他并没有被身体的限制所定义,而是积极地去探索、去感受。他看待世界的方式,与常人有显著的不同,也正因如此,他所捕捉到的细节,所产生的感悟,往往比我们更加纯粹和深刻。书中对于人际关系的描绘也十分精妙,无论是亲情的羁绊,还是友情的光芒,都透过太郎的视角,展现出一种别样的温暖和力量。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生命中的“不满足”,有时恰恰是推动我们前进的动力,是让我们不断去探索、去学习、去成长的催化剂。它并非是内容的匮乏,而是对未知和可能性的无限向往。
评分《五体不满足的太郎》这本书,名副其实,又超出预期。起初,这个书名着实引起了我的好奇,我脑海中浮现出各种可能的故事情节,但当我真正翻开它,便被一种截然不同的氛围所包裹。作者的文字风格非常独特,既有诗意的细腻,又不失对现实的深刻洞察。他并没有刻意去渲染太郎的苦难,而是以一种近乎白描的方式,勾勒出太郎的生活点滴,而正是这些点滴,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生命力量。 太郎的“不满足”,在我看来,更像是一种不被定义的自由。他没有被固有的框架所束缚,用他自己的方式去感受这个世界,去追寻他的热爱。书中的每一个章节,都像是太郎生命中的一个缩影,展现了他如何与世界对话,如何处理内心的情感波动。我特别欣赏作者在细节上的打磨,例如对太郎细微表情的捕捉,对周围环境声音的细致描绘,这些都让太郎这个角色跃然纸上,活灵活现。读完这本书,我反思了自己对于“满足”的理解,很多时候,我们容易陷入对物质的追求,而忽略了内心的声音。太郎的故事,则教会我,真正的满足,源于内心的丰盈和对生命的热爱,即使在“不满足”的状态下,也能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评分不得不说,《五体不满足的太郎》的叙事手法实在是太独特了!一开始我被这个名字给吸引住了,以为会是一个很沉重的故事,但读下去之后,才发现它有着一种奇特的幽默感,一种在困境中寻找乐趣的能力。作者并没有回避太郎所面临的现实困难,但是他笔下的太郎,却从来不是一个被命运打倒的弱者。相反,太郎有着一种超乎常人的乐观和韧性,他用自己的方式去体验生活,去挑战不可能。 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描写太郎的内心世界时,所展现出的那种丰富的想象力。即使身体受到限制,他的思想却可以翱翔在任何他想去的地方。他会为了一朵路边的小野花而驻足,会因为一首动听的旋律而翩翩起舞(尽管是以他独特的方式)。这些细微之处,都让太郎这个角色变得异常生动和立体。书中也穿插了一些太郎与朋友之间的互动,那些对话充满了智慧和趣味,让人忍俊不禁。我常常在想,我们这些所谓“正常”的人,是不是反而更容易被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所困扰,而忽略了生活中那些真正美好的东西?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可能忽略的生命本质。
评分这本书名真的是太让人好奇了,一开始我还以为是什么搞笑漫画,结果翻开来看,完全不是我想象的那样!《五体不满足的太郎》这个名字,乍听之下有点戏谑,甚至有点嘲讽的意味,但当我真正开始阅读,才发现它触及到了更深层次的情感和思考。故事的主角太郎,他的生命充满了挑战,他的身体状况让他与常人有着巨大的差异,但作者并没有将重点放在“可怜”或“同情”上,反而用一种非常细腻且不煽情的方式,描绘了太郎在这样的境遇下,如何去感受世界,如何去与周围的人互动,以及他内心深处的渴望和坚持。 我特别喜欢作者对于细节的描绘,比如太郎透过窗户观察天空的云朵,每一次的变幻都仿佛在述说着他内心的故事。还有他与家人之间那些无声的交流,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能传递出无比深沉的爱。这本书让我反思了许多关于“完整”和“不满足”的定义。我们常常以为身体的健全就代表着一切,但太郎的故事告诉我们,精神的富足、情感的连接、以及对生命的热爱,才是真正能够填补内心空虚的力量。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几度停下来,看着窗外的景色,想象着太郎可能正在经历着怎样的感受,那种代入感非常强。它不是那种一页接一页的快餐文学,而是需要你用心去品味,去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生命韧性。
评分《五体不满足的太郎》这本书,真的颠覆了我对“残缺”的认知。我从来没有想过,一个人的身体状况,竟然可以被如此有力量地解读。太郎的故事,并非是那种励志口号式的成功学,它更像是一首缓缓流淌的生命诗篇。作者的文字功底非常深厚,他能够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勾勒出最动人心魄的画面。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太郎感官体验的描写,比如他听到的雨声,他闻到的花香,他感受到的阳光,这些都通过文字被无限放大,让我们得以窥见一个更加细腻、更加深刻的世界。 太郎的“不满足”,我认为更多的是一种对生命的渴望,一种不甘于现状的挑战精神。他并没有因为身体的限制而放弃对生活的热情,反而更加珍惜每一次体验的机会。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满足”的定义,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拥有的很多,却感受不到真正的满足;而太郎,在看似“不满足”的条件下,却活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读完这本书,我内心涌起一股暖流,也带给我一种全新的思考方向,那就是生命的力量,并非只在于身体的健全,更在于内心的丰盈和对生命的热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