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从来没看过的……
看过昆虫吗?观察过昆虫吗?喜欢昆虫吗?害怕昆虫吗?大家对这个小东西各有不同的想像,但这里说的可不是常见的蚂蚁或蟑螂喔,而是你从来从来没看过的奇特虫虫。
这些奇形怪状、颜色鲜艳的昆虫,就像穿着最顶尖设计师的衣服走秀,现在他们齐聚一堂,为的是争夺「金昆虫奖」宝座,让我们听听评审台湾蓝鹊和八色鸟是如何评定各种昆虫的高下!参与这场大会的有……长得像靶心的金花虫、像是穿着彩色靴子的桩象、彷彿孔雀般美艳的蜡蝉等,保证让你大开眼界。
看完本书,你会惊讶的发现,原来昆虫是最时髦的族群,而他们看似无意义的行为,事实上都大有玄机喔。
作者简介
杨维晟
从大学时代参加登山社开始,背在脖子上的相机,就已经记录无数台湾的山川美景。多年摄影经验后,终于在毕业那年接触到昆虫摄影,从此昆虫世界就像个黑洞般,将他吸了进去。
昆虫虽然体型微小,容易被人忽略,却难掩牠们不凡的面貌,从独特的外型到拍案称奇的生态,都是他十年来一直探索与拍摄的主题。甚至远赴热带雨林与法国,也都是为了昆虫这些小家伙。直到今天,他仍然持续探索昆虫的奥妙。
在十年与昆虫为伍的日子中,他慢慢成为昆虫的最佳代言人,并发现一张张精采绝伦的昆虫影像,就能述说牠们奇妙的故事。他希望透过这些影像,就算不是亲眼看到昆虫,还是会让人赞叹,原来昆虫世界是如此美丽而丰富!
绘者简介
蔡其典
出生于1980年台湾南部的热带小镇。大概是因为接近赤道,对画图这件事的「温度」甚高,跟笔对话的时间更是多到让一般人无法理解。他认为一部好作品不能只给所谓懂得欣赏的人看,一件普通的事,如果可以讲到让人痛哭流涕,那才算是成功,而这正是他一直在努力的事。代表作品:《小恐怖》。2004年作品入选义大利波隆纳插画展。曾任老猫漫画日报签约连载漫画家,现任游戏公司美术及动画指导。吉乐蓝侬的部落格:tw.streetvoice.com/profile/home.asp?sd=415949
后记
追寻从来没见过的……
∕杨维晟
透过《虫来没看过》这本书,我希望能带给读者「从来没看过」的惊奇感。在将近十年的昆虫摄影生涯,我跑过台湾无数地方,这两年甚至远征马来西亚热带雨林与法国,为的就是让读者的眼界,能广及世界各地。
不过毕竟我的能力有限,至今还未能踏上中南美洲与非洲等地。但是人生的际遇是很奇妙的,因为昆虫这个小家伙,我透过网路认识了一位喜爱昆虫的俄罗斯朋友,他在世界各地进行海洋生物研究,也拍摄无数当地昆虫照片,今年他第二度来中研院进行短暂的研究工作,并大方提供中南美洲的昆虫照片,我挑选其中几张收录在本书中,让昆虫涵盖的范围扩展至中南美洲,也能更具世界观。
目前坊间所看到的昆虫书籍,大部分皆翻译自国外,少部分才是由国内的作者所撰写,但内容多半仅限台湾地区,世界观较为不足。所幸天下杂志童书出版对出版优质自制书怀抱热情,我因而能借此机会,将累积的昆虫摄影,包括台湾与热带雨林等地,加上外国友人的中南美洲昆虫,汇集成《虫来没看过》一书,同时透过生动活泼的介绍方式,希望为将来地球的主人翁,开启一扇认识昆虫的大门,进而喜爱与保护昆虫,跨出保护大自然的第一步。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口语化,就像在和朋友聊天一样,轻松自然,却又充满了真诚和幽默。作者并没有刻意去追求华丽的辞藻,而是用最朴实的语言,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在台湾乡村长大的孩子,他从小就对自然充满了热爱,也对自己的家乡充满了依恋。作者通过对乡村风景和人物的描写,展现了台湾乡村的独特魅力。我特别喜欢作者对台湾方言的运用,那些地道的台湾话,不仅增添了故事的真实感,也让读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台湾的本土文化。小说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台湾传统习俗的描写,例如祭拜祖先、过年等等。这些习俗不仅是台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承载着台湾人民的集体记忆。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好像回到了童年时代,也开始怀念起自己的家乡。这本书不是那种让你看完之后惊叹不已的小说,它会让你感到温馨和感动,也会让你更加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它就像一杯热茶,温暖你的心房,也让你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一开始吸引我的,是它那充满意象的封面设计。翻开书页,文字的节奏感和画面感也同样让我惊喜。作者的叙事方式非常独特,他没有采用传统的线性叙事,而是将故事的时间线打乱,通过不同的视角和回忆,逐渐拼凑出完整的真相。这种叙事方式虽然一开始可能会让读者感到困惑,但随着情节的推进,你会发现它其实非常巧妙,能够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故事的复杂性。我尤其欣赏作者对白描的运用,寥寥几笔,就能将人物的性格和情感刻画得栩栩如生。例如,书中一个老人的形象,作者只是简单地描写了他的衣着和动作,却让人能够感受到他饱经沧桑的人生和内心的平静。小说的主题也很有深度,它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记忆的可靠性、以及生命的意义等等。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的内心受到了很大的震撼,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这本书不是那种轻松愉快的读物,它需要读者用心去体会,去思考,但如果你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它一定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评分这本书读起来有点像在听一首老歌,旋律悠扬,却又带着一丝淡淡的忧伤。作者的文笔很细腻,他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情感,并将它们融入到故事中。故事的主角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他每天重复着单调的生活,却在内心深处渴望着改变。作者并没有刻意去美化主角,而是展现了他真实的缺点和弱点,例如他的懦弱、他的迷茫、他的自私等等。正是因为这些缺点,才让主角更加真实,更加贴近生活。小说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台湾社会问题的描写,例如房价高涨、工作压力大、以及人际关系的疏离等等。这些问题不仅是台湾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许多现代社会所面临的挑战。作者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而是通过故事的呈现,引发读者去思考这些问题。我特别喜欢作者对人物对话的描写,那些看似平常的对话,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好像在镜子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也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这本书不是那种让你看完之后心情愉悦的小说,它会让你感到一丝沉重,但也会让你有所收获。
评分读完这本小说,感觉像是经历了一场漫长而细腻的梦。作者的文字像水墨画般晕染开来,带着一种淡淡的哀愁和诗意。故事的主角,一个在都市中迷失的年轻人,他的人生轨迹看似平淡无奇,却在每一个微小的选择中,折射出人性的复杂和挣扎。作者并没有刻意去营造戏剧性的冲突,而是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展现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困境和迷茫。我特别喜欢作者对细节的描写,那些看似不经意的场景和对话,都充满了象征意义,让人回味无穷。例如,主角经常在雨中漫步,雨水仿佛洗涤着他的灵魂,也象征着他内心的孤独和无助。小说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台湾本土文化的元素,例如夜市、庙宇、传统小吃等等,这些元素不仅增添了故事的真实感,也让读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台湾的社会风貌。读完之后,我忍不住思考,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不就像是这本小说中的主角一样,在寻找自我和意义的道路上,不断地迷失和探索吗?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并且能够引发深刻思考的小说。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相当大胆,作者将故事拆解成一个个碎片化的片段,像拼图一样,让读者自己去拼凑出完整的画面。这种叙事方式虽然有一定难度,但却也带来了独特的阅读体验。我一开始读的时候,确实有些摸不着头脑,但随着情节的推进,我逐渐理解了作者的意图。他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展现人物内心的混乱和迷茫。小说的主角是一个身陷困境的艺术家,他无法创作,无法表达,也无法找到人生的方向。作者并没有直接描写主角的创作过程,而是通过对他的生活细节和内心独白的描写,来展现他的痛苦和挣扎。我特别喜欢作者对色彩的运用,他用不同的色彩来象征不同的情感和意境。例如,红色象征着激情和愤怒,蓝色象征着忧郁和孤独,绿色象征着希望和生机等等。小说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台湾艺术圈的描写,例如画廊、展览、艺术家等等。这些描写不仅增添了故事的真实感,也让读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台湾的艺术文化。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好像也经历了一次创作的洗礼,也开始重新思考艺术的意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