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说教的方式训示孩子,而是蕴含在故事里点醒孩子试着去了解并改进:这些缺点可能发生在每个人身上,伤害到人时,自己也不好受,那应该以什么方式去面对自己或是同理别人。
本书以不褪流行的外星人作为引子,带出目前青年学子常有的生活习性,或是小缺点,如作弊、健忘、没有自信等等作为整本书的主轴。以孩子生活上惯有的问题,如说谎、健忘、卫生习惯等等,由这些习惯衍生出人际关系、内心感受、同侪压力之类的连锁反应,当下并不告诉青少年如何解决问题,而是要孩子去思考、试着同理其他人。作者本身即是个站在第一线老师,带着关怀与同理的方式描绘孩子的种种事蹟,因此显得真实而温暖,不让阅读者感到不快,而是像朋友一样分享。
作者简介
赖小禾
在小镇出生与成长,在都市生活与工作。正职为特教老师。觉得能与儿童及青少年相处是件愉快的事;总是抱着无穷希望,相信当人与人更用心听彼此说话、世界就会因此变得超级美好。
自序
面对不完美的方法◎赖小禾
写作,一开始对我来讲是为了逃避现实,到现在却成了让我面对现实的方法。
开始写第一篇故事时,我还是一个规规矩矩但满腹牢骚的上班族。有一天下班,经过灰蒙蒙的罗斯福路的天桥,看到川流杂沓的车阵上方、有四层楼那么高吧,竟然有一个鼓气飞舞着的红白条纹塑胶袋。心里不禁惊叹起这个奇观,但接着却可怜起那个塑胶袋来,觉得它真是身不由己。接着便开始幻想它的身世,而写了一篇它的旅行;写完无意间发现,原来编故事的时候会没空去想许多自己生活中无奈或厌烦的事情,而且还有人愿意听你的故事。因此,慢慢演变成一种像习惯的东西,借着躲起来编故事,觉得自己这样就不必去面对许多生活中不完美或不喜欢的事情。
后来换了工作,年纪大了些,生活也经历了许多次的改变,才慢慢发现原来现实中不完美或不喜欢的事情,比自己原先想的要多得多。可以说是一种启蒙吧,我终于相信,问题根本是现实的常态,而不是特例。但是我又忍不住希望,每个与我有关无关的问题,都有机会可以解决--不管是社会版上的一则家庭悲剧,或是自己工作上一个看似无解的难题。然后,写作成了因为自己想要为这些问题寻找答案的一个出口。总是假想着,复杂的现实问题中,如果任何一个人、一个念头或一个什么条件,改变了一点点,整个局势也许就会朝向令人振奋的方向又进展了一点点。问题或大或小、或远或近,我不一定有机会真正去实验我的想法;但是,用这样的方式写故事,竟然发现自己一边也生出了一点勇气或力气,去面对现实生活的难题或困局。当然,我的特殊教育工作,原先是因为毫不相干的理由所作的选择,却因为提供了我许多接触台湾社会里弱势族群,及相关问题的机会,因此与我的写作竟然变成了两股互相支持的力量,这也是一个巧合的收获。
幼狮少年的吴金兰主编当初,希望我写一些有着不大不小、却又真实扰人的坏毛病的青少年故事的这个构想,应该是觉得由于我在校园工作,也许有比较多可以谈的成功经验。但是我却是一个不擅长说教的老师,就我所知,人的不完美也不完全可以彻底解决或消失;因此我在写每一篇故事时,心中所想的,比较是希望青少年读者面对自己,从与自己的缺点相处开始,到能够与真正的自己对话,因此找出让自己可能更好的方法或潜力等。就像我自己,从以前高兴写才写,到现在被规定每个月要写出编辑可以接受的一篇故事,「激发」出了我的很多潜力,我相信自己真的因为写出这本书而变得更好了。
写作,我当然可以大言不惭地说,是希望自己可以影响许多遥远的、原本不认识的人;但对我身边、已经认识我的人而言,却常常因此造成他们的困扰、麻烦、甚至是灾难。但谢谢这些人却总是支持我,其中包括幼狮文化的孙总编辑小英、吴金兰主编、诗媛编辑和敏龄编辑;还有知道及不知道我在写作、却总是包容我的家人。
读完这本小说,感觉就像是偷偷翻阅了邻家大男孩的日记,那种青涩、笨拙,还有隐藏在逞强背后的脆弱,都真实得让人心疼。作者细腻地捕捉了少年时期那种既想被理解,又害怕被看穿的矛盾心理。主角并非完美无瑕,反而因为那些小缺点、小烦恼,才显得更加鲜活。书中的情节并没有刻意追求跌宕起伏,而是像生活一样,平淡中带着一些小确幸,一些小挫折。作者对于校园生活的描绘也很有共鸣,那些同学之间的微妙关系、老师的谆谆教诲,都仿佛是我曾经经历过的。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主角对于自我认知的探索,他不断地尝试、犯错、反思,最终逐渐找到自己的方向。这本书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而是引导读者去思考,什么是真正的成长,什么是真正的自我。读完之后,我仿佛也回到了那个迷茫、冲动的少年时代,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人生。它不是那种让你看完热血沸腾的小说,而是那种在你内心深处留下痕迹,让你慢慢回味的书。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有点像一张老照片,泛黄、模糊,却又充满了怀旧的味道。作者用一种非常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少年时期的生活。书中的场景,仿佛是我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熟悉的街道、熟悉的教室、熟悉的面孔,都让我感到一种莫名的亲切。主角的内心世界,也充满了矛盾和挣扎。他既渴望被认可,又害怕被拒绝;既想追求自己的梦想,又担心自己会失败。这种矛盾和挣扎,是少年时期普遍存在的。作者并没有试图去解决这些矛盾和挣扎,而是将它们真实地呈现出来。这种真实感,让我觉得非常感动。书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主角和朋友之间的友谊。他们一起玩耍、一起学习、一起分享彼此的秘密。这种纯真的友谊,是少年时期最宝贵的财富。作者的文笔很优美,语言也很富有诗意,读起来让人感到一种美的享受。这本书不是那种让你看完就觉得大彻大悟的小说,而是那种让你看完就觉得,人生就是这样,充满了遗憾和美好。
评分这本书啊,真的是让我想到以前偷偷写在课桌上的那些心事。主角那种明明很在意别人的看法,却又死鸭子嘴硬的模样,简直就是我本人!作者笔下的少年,不是那种闪闪发光的英雄,而是一个普普通通、有点笨拙、有点傻气的孩子。他会因为考试成绩不好而沮丧,会因为喜欢的女孩没有注意到自己而失落,也会因为朋友之间的误会而难过。这些情绪,我都太熟悉了。书中最打动我的,是主角和家人之间的互动。虽然有时候会因为一些小事而争吵,但家人对他的爱却始终如一。那种默默的支持和鼓励,才是少年成长最强大的动力。作者的文笔很清新自然,就像是在和朋友聊天一样,让人感觉很亲切。而且,书中的一些细节描写也很有意思,比如主角喜欢的零食、他常去的咖啡店、他偷偷藏起来的漫画书,这些都让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丰满。这本书不是那种让你看完就忘掉的小说,而是那种会让你在多年以后,依然记得其中的一些细节,一些感动的瞬间。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我还以为是那种鸡汤文,结果读完之后,才发现完全不是。作者并没有试图去教导读者什么,而是用一种非常客观、冷静的视角,去观察和记录少年时期的生活。书中的主角,是一个非常真实、非常复杂的个体。他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既有勇敢,也有懦弱;既有梦想,也有迷茫。作者并没有刻意去美化他,而是将他所有的面貌都展现出来。这种真实感,让我觉得非常亲切。书中的情节,也并非一帆风顺。主角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会经历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失败。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而是不断地尝试、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成长。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让我深受鼓舞。作者的文笔很流畅,语言也很精炼,读起来非常舒服。而且,书中的一些对话也很有意思,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和幽默感。这本书不是那种让你看完就觉得人生充满希望的小说,而是那种让你看完就觉得,生活就是这样,有苦有甜,有喜有悲。
评分这本书啊,读完之后,我整个人都愣住了。它不是那种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小说,而是一种非常平淡、非常真实的生活写照。作者并没有刻意去塑造一个完美的形象,而是将主角的缺点和不足都展现出来。他会犯错、会迷茫、会犯傻,但他也会努力、会成长、会反思。这种真实感,让我觉得非常亲切。书中的情节,也并非一帆风顺。主角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会经历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失败。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而是不断地尝试、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成长。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让我深受鼓舞。作者的文笔很朴实,语言也很简洁,读起来让人感到一种亲切感。而且,书中的一些细节描写也很有意思,比如主角的口头禅、他喜欢的音乐、他偷偷写下的诗歌,这些都让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丰满。这本书不是那种让你看完就觉得热血沸腾的小说,而是那种让你看完就觉得,生活就是这样,充满了酸甜苦辣。它会让你想起自己的少年时代,想起那些曾经的梦想和迷茫,想起那些曾经的快乐和悲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