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輝至今最滿意的傳記
第一本深入描寫李登輝的人格、思想與信仰的生命之書
真正抓住這位颱灣歐吉桑的武士性格和隱忍戰鬥精髓
李登輝堪稱是近代東亞政壇上最復雜、最具爭議性的人物之一。關於他的眾多傳記,總是聚焦在他苦心潛伏虎穴、費勁纏鬥政敵,以及精算政治力度等錶麵光影,固然呈現瞭李登輝令人炫目的經曆,卻也讓李登輝更加神祕費解。
本書一反既有的政治分析,是第一本針對李登輝的人格、思想背景、精神信仰所做的全麵研究。經由深入訪談李登輝、以及李登輝身旁各陣營的長年友人,加上綜閤相關的文獻、部分解密的李潔明呈美國國務院密件,作者為李登輝描繪齣一幅既獨特又清晰的精神肖像。經由這番梳理,李登輝許多難以理解的過往,頓時變得脈絡分明。
在眾說紛紜的光影背後,在精神領袖與陰謀傢(?)的褒貶聲中,站立著一位經受掙紮、迷惘、恐懼,又展現自我超越、對這塊土地終極關懷的颱灣浮士德。本書將帶領讀者穿越重重謎團,一探這位扭轉颱灣曆史的大政治傢的精神世界。
作者簡介
柯義耕 Richard C. Kagan
美國漢姆萊大學(Hamline University)榮譽教授。1965-67年曾在颱大的史丹福中心研究,期間結識瞭眾多政治及文學的異議份子,包括彭明敏、殷海光、李敖等人在內。1969年獲得賓州大學亞洲曆史博士。之後十二年間,數度來颱研究民主運動。
另外,他也活躍於颱灣的人權議題,曾兩次在美國國會委員會和政府官員之前,為颱灣當局濫用戒嚴令及美麗島事件的後續影響作證。在1981-1994年間,被颱灣政府列為不受歡迎人物。之後又來到颱灣,並為當時的陳水扁市長立傳。
2003年獲得颱灣的人權奬章。寫作範圍涵蓋北韓、中國、日本及颱灣等地的人權議題,教授課程包括國際人權法及比較種族屠殺。遊曆遍及東亞及歐洲各地。
譯者簡介
蕭寶森
颱灣大學外文係學士,輔仁大學翻譯學研究所碩士,曾任輔大譯研所兼任講師及颱灣科技大學英文係兼任助理教授,譯作包括《蘇菲的世界》、《祕密晚餐》及《最後一匹人頭馬是怎麼死的》等十餘種。生性好奇,熱愛閱讀,耽溺文字,喜好旅行與所有具美感的事物。
序
謝詞
前言
第一章 為何是李登輝
第二章 颱灣:群島、殖民地、非國之國
第三章 兒童時期:追尋一個更寬廣的世界
第四章 戰爭、婚姻與基督教
第五章 康乃爾年代:民主的體驗
第六章 技術官僚從政
第七章 颱灣的浮士德:一位具有禪宗與基督思想的省主席
第八章 解除黨國體製:從自由化到民主
第九章 颱灣的民主
第十章 軍事與兩岸策略 1991-2000
第十一章 塑造「新」颱灣
第十二章 李登輝掌舵下的颱灣:從一黨專政到民主政治
第十三章 何以李登輝是個政治傢
附錄A 一九七一年十一月三十日美國國務院電報:馬康衛大使報告他與外交部次長楊西昆的談話內容
附錄B 一九八四年二月十四日美國國務院電報:李潔明報告與李登輝同遊的心得
附錄C 一九六九年康乃爾大學颱籍與外省籍學生的論戰
附錄D 李登輝總統的人生哲學
李登輝年錶
註釋
參考書目
索引
颱灣是中國東南方海岸一百英裏以外的一個島嶼,麵積約相當於荷蘭或美國的西維吉尼亞州,盡管過去曾經多次淪為殖民地,但仍具有自己的曆史、語言與文化。
在曆史上,颱灣曾經屢次被帝國所佔領,十七世紀時先後為荷蘭和西班牙所佔據,一八九五到一九四五年間則被日本所統治。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落敗後,蔣介石的軍隊便代錶同盟國進駐颱灣,當時蔣氏已經在中國的內戰──一場與颱灣毫無關連的戰役──中居於下風。
一九四九年蔣氏戰敗後,便率領他的政府撤退至颱灣,並開始實施戒嚴,直到一九八七年為止。盡管中國宣稱颱灣是它的一個「叛亂」省分,但事實上,自從一九四九年來,颱灣一直都是一個自治的國傢,不僅實施選舉,還有自己的軍隊、貨幣、銀行和證券交易所等等。
一九八七年颱灣宣佈解嚴後,便逐步往民主的道路邁進,而李登輝乃是此一過程主要的推手之一。在當時的總統蔣經國(蔣介石的兒子)去世後,他便由國民黨提名,繼任總統職位,到瞭一九九六年時更憑藉自己的實力贏得總統大選。
李登輝是個政治傢,也是我的朋友。這些年來,我對他瞭解日深。他不僅關心政治事務,也重視心靈的層麵。他為颱灣建構瞭獨一無二的文化認同,並且是在和平的情況下達成這個目標。
此外,他更率領颱灣人民樹立瞭民主政治的典範。
我對美國現今對待颱灣的方式並不滿意。我認為我們應該肯定颱灣的政治奇蹟,並錶彰颱灣的成就,以之作為其他國傢學習的榜樣,但我們並未如此。我們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中國身上,還經常鋪紅地毯歡迎那些非經民選的「北京劊子手」,另一方麵卻對颱灣的領導人避之唯恐不及,甚至不允許颱灣的民選領袖前來華府訪問。
因此,在二○○五年十月,當我得以在美國國會山莊所舉行的接待會中親自歡迎李登輝(當時他已經卸下總統職位)訪問華府時,對我而言實在是既特殊又難忘的經驗。我記得接待會前夕,在我們用餐的那棟建築外麵,有一些人正在示威。他們稱李總統為「麻煩製造者」。
在國會山莊的那場接待會中,我嚮李總統指齣,我們美國人很推崇那些專門為專製政權製造麻煩的人,甚至還為曆史上最難纏的一些麻煩製造者建立瞭紀念碑,湯瑪斯.傑佛遜和喬治.華盛頓就是其中之二。對當時的專製統治者而言,他們是兩個很會製造麻煩的人。
李登輝是一個偉大的自由鬥士,一個值得美國國會頒贈金質奬章的英雄。
美國加州共和黨籍眾議員 丹納.羅拉巴夏(Dana Rohrabacher)
讀李登輝先生的書,我總會聯想到那個時代的颱灣,充滿瞭機遇也充滿瞭挑戰。這本書,我希望它能深入剖析他如何在這個特殊的時期,扮演瞭塑造颱灣命運的關鍵角色。書中對於他如何處理颱灣經濟發展與政治改革之間的關係,是否有詳盡的闡述?我特彆想知道的是,他在麵對中國大陸的崛起和國際社會的壓力時,是如何為颱灣爭取生存空間和發展機會的。書中對於他如何推動颱灣民主化進程,以及他對颱灣主體意識的強調,是否會有深入的分析?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展現齣他作為一個政治傢,在關鍵時刻所展現齣的智慧和魄力。如果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關於他個人生活經曆的細節,以及這些經曆如何影響瞭他的政治觀,那將極大地豐富我對他的理解。
评分購買這本書,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對李登輝先生“務實”的政治風格印象深刻。他似乎總能在看似棘手的局麵中找到一條齣路,並且是以一種不張揚的方式。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深入剖析他這種“務實”背後的哲學和策略。例如,書中對於他如何處理“颱灣獨立”與“統一”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以及如何在兩者之間維持微妙平衡的描寫,是我特彆關注的部分。我想要知道,他是如何一步步將颱灣從威權體製推嚮民主社會的?書中對於他在推動修憲、開放黨禁、報禁等一係列改革措施時的具體考量和麵對的阻力,是否會有詳細的記錄?我對他如何處理與美國、日本等國傢的關係,以及這些外交舉措對颱灣發展的影響,也充滿瞭好奇。這本書會不會展現齣他作為一位領導者,在麵對內外部巨大壓力時,所錶現齣的堅韌和智慧?我希望它能幫助我理解,他是如何一步步成為塑造瞭今日颱灣政治格局的關鍵人物。
评分這本書,我猶豫瞭很久纔下單,畢竟“颱灣政治傢”這個標簽下的名字太多瞭,很多人或許都隻是政治光譜上的某個點,但李登輝,這個名字自帶瞭一種沉甸甸的曆史厚重感。翻開書頁,我期待的不僅僅是對他生平事跡的流水賬記錄,而是他如何在這個風起雲湧的年代,扮演瞭那個關鍵的角色。我想知道,那個在颱灣經濟起飛的黃金時期,如何在他手中規劃並實現的?書中對於他如何應對來自中國大陸的壓力,同時又處理好颱灣內部復雜政治力量的描寫,是我特彆想深入瞭解的部分。畢竟,那個時期,颱灣的國際地位和政治格局都經曆瞭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他,無疑是這場巨變的中心人物。我對書中對於他個人性格、決策背後的考量,以及他對颱灣未來發展願景的闡述,充滿瞭好奇。是否能從字裏行間窺探到他作為一名政治傢,如何在激流中保持清醒,如何在妥協與堅持之間找到平衡?這本書會不會揭示齣他那些不為人知的幕後故事,那些塑造瞭他政治生涯的關鍵時刻?我希望它能提供一個多角度、深層次的審視,讓我對這位“颱灣民主先生”有一個更全麵、更真實的認識。
评分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本來並沒有抱太大的期望,總覺得關於政治人物的書籍,往往充斥著贊美或者批判,真正能夠客觀、深入地剖析的卻不多。然而,當我開始閱讀,尤其是在看到關於他如何處理“皇民化”時期遺留問題,以及在解嚴後如何逐步推動民主化進程的章節時,我被深深吸引瞭。書中對當時颱灣社會撕裂的狀況,以及他如何試圖彌閤的策略,描寫得相當細膩。我尤其對書中關於他如何平衡軍方勢力、黨外人士以及國民黨內部保守派的敘述感到興趣。這其中一定充滿瞭無數的博弈與智慧。我也想知道,書中對於他個人理念的形成,尤其是他晚年對颱灣主體意識的強調,是如何在他的人生經曆中逐步演變的。這本書會不會觸及到他與一些重要政治人物之間的私下交流,那些決定颱灣命運的密談?我想瞭解他作為一位領導者,是如何在復雜的地緣政治環境下,為颱灣爭取生存空間,並試圖提升其國際能見度的。這本書如果能提供一些鮮為人知的史料,或者對一些曆史事件提供新的解讀,那將是極其寶貴的。
评分對於李登輝先生,我的印象一直是復雜而深刻的。他的一生,幾乎就是一部颱灣近代史的縮影。這本書,我期待它能給我帶來一個更全麵、更客觀的視角去審視這位傳奇人物。書中對於他如何從一個普通的政治人物,成長為“颱灣民主先生”,過程是否會有細緻的描繪?我尤其關注的是,他在推動颱灣民主化過程中,是如何運用其政治手腕,平衡各方利益,並最終實現轉型的。書中對於他如何處理與大陸方麵的關係,以及他對於颱灣主體意識的論述,是否會有深入的分析?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揭示齣他個人性格中可能存在的復雜性,以及這些特質如何影響瞭他的政治決策。如果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鮮為人知的史料,或者對一些曆史事件提供新的解讀,那將是極其寶貴的。
评分我一直對颱灣近代政治史中的一些關鍵人物抱有研究的興趣,而李登輝先生絕對是其中一位繞不開的傳奇。這本書,我期待它能給我帶來一些新的視角和深刻的理解。書中對於他如何從一名學者轉身成為政治傢,以及在國民黨內部如何一步步崛起,是否有詳盡的描寫?我尤其想瞭解的是,他在推動颱灣民主化過程中,是如何平衡各種政治力量,並最終實現轉型。書中對於他如何處理與大陸方麵的關係,以及他關於颱灣主體意識的論述,是否會有深入的分析?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揭示齣他個人性格中可能存在的復雜性,以及這些特質如何影響瞭他的政治決策。如果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鮮為人知的史料,或者對一些曆史事件提供新的解讀,那將是極其寶貴的。
评分我一直覺得,評價一個政治傢的功過,往往需要時間的沉澱和多角度的審視。李登輝先生,無疑是颱灣曆史上極具爭議又極其重要的一位。這本書,我希望它能提供一個相對客觀的視角,讓我能夠跳齣個人的好惡,去理解他所處的時代背景,以及他所做的那些決策。書中對他在經濟發展方麵的貢獻,例如“十大建設”,是否會有深入的分析?我更想瞭解的是,在政治層麵,他是如何打破國民黨的“黨國體製”,並逐步建立起更為開放和民主的政治體係的。書中對於他如何處理與大陸方麵的關係,特彆是90年代兩岸關係的起伏,是否會有細緻的描寫?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揭示齣他個人性格中可能存在的矛盾與復雜性,以及這些特質如何影響瞭他的政治生涯。如果書中能夠提供一些他與重要政治人物之間的對話,那些具有曆史意義的交流,那將大大增加其價值。
评分這本書吸引我的地方在於,李登輝先生的政治生涯跨越瞭颱灣一個非常動蕩和轉型的時期。從威權統治到民主化,他扮演瞭極其關鍵的角色。我希望書中能夠詳細闡述他在這個轉型過程中所扮演的具體角色,以及他所采取的策略。書中對於他如何處理“本土化”與“國傢認同”的復雜議題,是否有深入的探討?我非常想瞭解,他在經濟發展方麵有哪些具體的政策,以及這些政策對颱灣社會産生瞭怎樣的影響。在兩岸關係方麵,書中是否會深入分析他在不同時期對大陸政策的調整,以及他在這方麵所麵臨的挑戰?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呈現齣他作為一個政治傢,是如何在巨大的曆史洪流中 navigating,並試圖為颱灣尋找一條更具韌性的發展道路。
评分我對李登輝先生的政治生涯,尤其是在他擔任總統後期,對颱灣民主化進程的推動作用,有著濃厚的興趣。這本書,我希望它能夠不僅僅停留在對事件的描述,而是能夠深入挖掘他個人的思考過程和政治理念。書中對於他如何處理黨內外的各種政治力量,以及如何一步步瓦解國民黨的集權統治,是否有詳細的敘述?我尤其關心的是,他如何看待颱灣的主體意識,以及他對颱灣未來走嚮的設想。書中對於他如何處理與中國大陸的關係,尤其是在主權問題上的立場,是否會有清晰的闡述?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關於他個人生活經曆的細節,以及這些經曆如何塑造瞭他的政治觀。如果書中能夠通過大量的史料和訪談,勾勒齣一個立體、真實的李登輝形象,那將是非常有意義的。
评分我一直對颱灣近代政治史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關注那些能夠深刻影響曆史進程的關鍵人物。李登輝,無疑是其中一位繞不開的存在。這本書,我希望能看到它不僅僅停留在對他的功績進行羅列,而是能夠深入挖掘他政治思想的淵源,以及他如何將這些思想付諸實踐。書中對於他在國民黨內部的權力鬥爭,以及他如何一步步走嚮權力頂峰的描述,我非常期待。畢竟,在那個年代,國民黨內部的派係林立,暗流湧動,他能從中脫穎而齣,絕非易事。我也希望書中能夠詳細闡述他如何進行經濟政策的調整,以及這些政策對颱灣經濟的長期影響。在政治改革方麵,我想瞭解他對於“一國兩製”的看法,以及他如何看待兩岸關係的發展。這本書會不會深入探討他對於颱灣民主製度的構建所做的貢獻,以及他在這過程中所麵臨的挑戰?我渴望從中獲得對這位傳奇政治傢更深刻的理解,瞭解他如何在曆史的十字路口做齣那些影響深遠的決定。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