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人在不景氣,活著就是成就。」
◎花樣年華女孩洗澡時,想到什麼跌破眾人眼鏡的打工方式?
◎美麗退伍女軍官,以何種外人驚訝的方式,還掉房貸、生活自在?
◎中年失業的麵闆廠老闆,如何在街頭求生?
◎遊戲軟體規劃師,為何轉換跑道,既做功德、又穩定收益?
◎山地小學老師,兼職瞭什麼口碑傳頌、接案不斷的工作?
◎ 想想看:「一老一少」模式,能成為突圍的生計指南嗎?
.樓梯vs.電梯,未來的職場該步上哪種梯子,好步步高升?
金融海嘯下,40篇充滿啓示的小人物奮力泅泳故事與觀念,求生的辛苦,你一定知道;而重生的智慧,你更要知道。
本書是由生活觀察傢.媒體工作者張倩華,曆時兩年時間,深入採訪收集各領域人物逆境求生案例,如實呈現金融海嘯下生存者的毅力與智慧。
本書特色
.真實案例.實際採訪
.請用書中故事鼓舞身邊所有的朋友
作者簡介
張倩華
生活觀察傢.媒體工作者
公益活動、晚會、展場知名主持人
作者長期專注觀察各種趨勢現象,其文字與主持風格,以活潑且趣理兼及方式著稱。
本書是作者曆時兩年時間,深入採訪收集各領域逆境求生案例,如實呈現金融海嘯下生存者的毅力與智慧。
著有:【誰打開瞭我的收音機】
碩士論文 曾獲教授推薦刊載中國大陸知名期刊
歡迎邀訪作者演講
部落格www.wretch.cc/blog/verygirl401
電子郵件 verygirl401@yahoo.com.tw
聯絡人:蔡雅雯 e-perusal@e-perusal.com
【前言】
1.冷門藍海
2打工度假
3注意“試”場
4搬工教育傢
5.私器公用
6.行動店鋪
7.A片導演
8我是寶寶
9.越洋教學
10玩齣財富
11代客拍賣
12麵交達人
13換物天後
14“摺”學教授
15聽我奬客
16比賽高手
17.政府狗仔隊
18垃圾公主
19故事姐姐
20寵物保母
21文案小妹大
22拾荒老師
23.時間銀行
24一老一少
25行銷中心
26.圓夢天堂
27.打造完人
28.美麗上路
29另類樂師
30便當媽媽
31.畫身商機
32公園個體戶
33街頭藝人
34社會大學
35.超級經紀人
36情書掮客
37都市農夫
38瑜珈老師
【結語】電梯與樓梯
前言
人在不景氣,活著就是成就
金融風暴來襲,解雇潮湧現。不景氣波及的,不僅是一般的上班族,而是幾乎遍及各階層與族群、其衝擊的麵之廣,從許多幫助弱勢社福團體的捐助也明顯短少就可見一斑。亟待救助的社福團體隻好自力救助。街頭巷尾大批的義工、甚至是團體內的兒童都在寒鼕中拿著捐助箱,高喊「順手捐發票,救救植物人」,這一景象已是颱灣熟悉的街景。看著這些熱心的義工們著實令人感動,從捐款到捐發票,至少維係著一份「希望」,有希望纔有前進的動力。但,希望在哪裏呢?希望當然在勤奮工作裏,也在創意裏,如果可以發揮創意、多點聯想,可能就能將希望變成生活的齣路與保障。
寫這本書時候,忽然想到一則網路笑話。
笑話是說:在美國著名的金融街---華爾街上,有三個乞丐在街邊乞討。第一個乞丐是用最傳統的方式,在路旁街角以衣衫襤褸的形象,帶著一隻破茶碗行乞,結果在苦情訴求下,他得到瞭幾個銅闆;第二個乞丐則選擇站在高科技公司巨型的招牌下,特彆的是他身旁放著一個大水桶,水桶寫著"MakeaWishine-Bucket"〈在『E化的桶子』裏許下你的願望〉,結果在「許願」的期望下,他得到瞭幾十塊美金;第三個乞丐選擇坐在紐約證交所大門前,一臉靜默。他身旁並沒有乞討的破碗,卻立著一塊牌子,上頭寫道"Investone-Beggar.COM"〈請投資電子乞丐達康公司〉,結果是一堆創投公司搶著和他簽約,Well,他最後得到瞭的是什麼?很明顯,EVERYTHING。
這是達康、也就是網路泡沫破滅前,一個很經典的傳神笑話。當時隻要掛上達康,幾乎就引來無限的想像空間。盡管後來網路泡沫戳破瞭,但這個故事仍有其啓發意義,就是同樣的一件事情,如果加上些創意,或許就有不同的可能。就像如果行乞的人也能在捐助所得有限情況下,改訴求「不捐錢、也可捐發票、或者是彩票」,說不定就創造瞭另外的生機。
這波寒鼕被喻為百年僅見,大規模裁員已不是新聞瞭,躬逢其時確實令人慨嘆,但是人生沒有悲觀的權利與時間,試著將人生悲劇努力演成喜劇,纔是每個人應有的正麵思考與作為。過去一年,我從工作與日常生活中接觸到一些令人鼓舞的兼差故事,這些事例都是親自訪問後,再特地從中挑選整理齣最具啓示意涵、且能鼓舞人心的經典案例。希望能透過這些平凡小人物的不平凡逆境求生故事,激盪齣可能的生機,與大傢共勉。
我一直想分享一句話:「人在不景氣,活著就是成就。」經濟酷寒不知延續多久,奢華的日子彷若早已是昨日黃花,但我們絕不可失去期望的能力,以及樂觀求生的本能。在逆境中,有韆辛萬苦;但也有打敗命運、掙得新生後的成就與樂趣。活下去,比什麼都重要,印度教說的好:「這世界是50%的幸福,50%不幸,50%智慧,50%無知,50%黑暗,50%光明,而且這情形永遠不會改變。」人生的選擇與際遇,就經常如此般地遊走、擺盪在兩個懸殊世界。
但盡管麵臨經濟超級風暴,最後能否成為金融海嘯下的生存者,端看我們的觀念與作為,這本書的寫作宗旨與內容,正是希望能帶給所有讀者「有為者亦若是」的求生意誌與信心。讀者們,加油!
我一直對那些講述危機中人性蛻變的書籍情有獨鍾,而《兼夫贏富-金融海嘯下的生存者》這個名字,立刻就吸引瞭我的目光。金融海嘯,一個曾經讓無數人談之色變的詞匯,它不僅僅是一場經濟的動蕩,更是一場對個人、傢庭乃至整個社會價值體係的嚴峻考驗。我特彆想知道,作者是如何描繪這場海嘯的真實麵貌的,是聚焦於宏觀經濟的分析,還是深入到個體傢庭的細微之處?“生存者”這個詞,又代錶著怎樣的群體?是那些在危機中奮力求生,艱難維生的普通人,還是那些憑藉敏銳的洞察力和果敢的行動,反而逆勢而上的精英?“兼夫贏富”這個略顯樸實的詞語,又隱藏著怎樣的深刻含義?它是否暗示著一種在不確定環境中,如何在守護傢庭(兼夫)的同時,實現個人價值和財富增長(贏富)的策略?我希望這本書能帶給我關於勇氣、智慧和堅韌的深刻思考,讓我理解在極端環境下,人性的光輝是如何閃耀的,以及如何在看似無法逾越的睏難麵前,找到屬於自己的生存之道和發展之路。
评分這本書的書名《兼夫贏富-金融海嘯下的生存者》本身就充滿瞭敘事張力。金融海嘯,這個詞匯足以勾起人們對那個特殊時期經濟動蕩的集體記憶,而“生存者”的定位,則將敘事的焦點拉到瞭個體身上,預示著書中將講述在巨大危機麵前,人物如何憑藉自身的智慧和毅力求得生機。最引人我注意的是“兼夫贏富”這四個字,它似乎點齣瞭故事的核心衝突與追求——如何在承擔傢庭責任(兼夫)的同時,實現個人價值和財富的增長(贏富)。這其中蘊含的並非簡單的物質追求,而可能是一種更深層次的生活哲學,關乎取捨、平衡與智慧。我非常好奇,作者會如何構建人物關係,他們是如何在社會經濟的巨變中,既要維係傢庭的穩定,又要實現個人的超越?書中是否會展現齣一些不為人知的生存策略,或者是一些在睏境中迸發齣的堅韌精神?我期望這本書能夠帶給我關於人性、關於時代、以及關於如何在動蕩不安的世界中,找到屬於自己立足之地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充滿瞭故事感,海浪翻湧,似乎預示著一場巨大的風暴即將來臨,而“兼夫贏富”這個名字,更是讓人忍不住去猜測其中蘊含的含義。金融海嘯,這個詞本身就帶著一種壓迫感和危機感,讓人聯想到無數的故事和人物在那樣的時代洪流中掙紮浮沉。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刻畫齣“生存者”的形象的?是展現他們如何在巨浪中穩住腳跟,還是如何利用危機尋找新的機遇?“兼夫贏富”又是一種怎樣的哲學?是關於如何在睏境中取捨,如何平衡傢庭與事業,如何在追求財富的同時兼顧其他更重要的東西?或許,書中會有一些鮮活的人物,他們的經曆跌宕起伏,他們的選擇驚心動魄,他們的智慧在睏境中閃閃發光。我期待能從這本書中看到,在看似絕望的金融危機中,普通人是如何展現齣驚人的韌性,他們是如何調整心態,如何做齣艱難的決策,如何在失去與獲得之間尋找屬於自己的平衡點。這本書不僅僅是一個故事,更可能是一種人生智慧的啓迪,一種麵對未知挑戰的勇氣激勵。
评分閱讀《兼夫贏富-金融海嘯下的生存者》這本書,讓我産生瞭一種強烈的代入感和好奇心。標題中的“金融海嘯”四個字,就像一個巨大的時代印記,喚醒瞭我當年對那場全球性金融危機的記憶。我記得當時鋪天蓋地的負麵新聞,以及身邊許多人因此遭受的衝擊。而“生存者”這個詞,則將我的目光引嚮瞭那些在風暴中掙紮求生、卻又不甘沉淪的人物。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塑造這些“生存者”的形象的?他們是孤軍奮戰,還是互相扶持?他們麵臨的挑戰是經濟上的巨額損失,還是心理上的巨大壓力?“兼夫贏富”這個名字,更是引人深思。它似乎在強調一種平衡,一種在艱難環境中,既要承擔傢庭的責任,又要尋求個人和財富發展的策略。我期待書中能看到生動的人物故事,他們如何在絕境中尋找希望,如何在失去中發現新的可能,如何在睏境中展現齣人性中最堅韌和最閃光的一麵。這本書或許不僅僅是一部關於金融危機的小說,更是一部關於如何在人生的“海嘯”中,找到方嚮、堅守信念、並最終實現自我價值的深刻寓言。
评分這本書的標題《兼夫贏富-金融海嘯下的生存者》確實讓人浮想聯翩。首先,“金融海嘯”這個詞就自帶一種強烈的曆史衝擊感,讓人立刻聯想到那個風起雲湧、充滿不確定性的年代。緊接著的“生存者”,則將焦點拉迴到個體層麵,預示著故事將圍繞著在這樣的巨變中努力求生的人物展開。而“兼夫贏富”這四個字,更是巧妙地結閤瞭傢庭的責任與個人的追求,不禁讓人好奇這其中是否包含瞭一種獨特的生存哲學或策略。我猜想,書中可能描繪瞭形形色色的人物,他們或許是普通的上班族,或許是奮鬥中的創業者,又或許是叱吒風雲的金融人士,他們在海嘯來臨時,麵臨著不同的睏境和挑戰。他們是如何應對突如其來的失業、破産、資産縮水?他們又是如何在這種壓力下,維係傢庭的溫暖,承擔起對傢人的責任?“贏富”二字,又不僅僅是簡單的財富積纍,它可能代錶著一種更高層次的成功,一種在風暴中依然能夠實現自我價值、獲得生活意義的勝利。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現實的啓示,幫助我在麵對生活中的種種挑戰時,找到屬於自己的“兼夫贏富”之道。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