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人在不景气,活着就是成就。」
◎花样年华女孩洗澡时,想到什么跌破众人眼镜的打工方式?
◎美丽退伍女军官,以何种外人惊讶的方式,还掉房贷、生活自在?
◎中年失业的面板厂老板,如何在街头求生?
◎游戏软体规划师,为何转换跑道,既做功德、又稳定收益?
◎山地小学老师,兼职了什么口碑传颂、接案不断的工作?
◎ 想想看:「一老一少」模式,能成为突围的生计指南吗?
.楼梯vs.电梯,未来的职场该步上哪种梯子,好步步高升?
金融海啸下,40篇充满启示的小人物奋力泅泳故事与观念,求生的辛苦,你一定知道;而重生的智慧,你更要知道。
本书是由生活观察家.媒体工作者张倩华,历时两年时间,深入採访收集各领域人物逆境求生案例,如实呈现金融海啸下生存者的毅力与智慧。
本书特色
.真实案例.实际採访
.请用书中故事鼓舞身边所有的朋友
作者简介
张倩华
生活观察家.媒体工作者
公益活动、晚会、展场知名主持人
作者长期专注观察各种趋势现象,其文字与主持风格,以活泼且趣理兼及方式着称。
本书是作者历时两年时间,深入採访收集各领域逆境求生案例,如实呈现金融海啸下生存者的毅力与智慧。
着有:【谁打开了我的收音机】
硕士论文 曾获教授推荐刊载中国大陆知名期刊
欢迎邀访作者演讲
部落格www.wretch.cc/blog/verygirl401
电子邮件 verygirl401@yahoo.com.tw
联络人:蔡雅雯 e-perusal@e-perusal.com
【前言】
1.冷门蓝海
2打工度假
3注意“试”场
4搬工教育家
5.私器公用
6.行动店铺
7.A片导演
8我是宝宝
9.越洋教学
10玩出财富
11代客拍卖
12面交达人
13换物天后
14“折”学教授
15听我奖客
16比赛高手
17.政府狗仔队
18垃圾公主
19故事姐姐
20宠物保母
21文案小妹大
22拾荒老师
23.时间银行
24一老一少
25行销中心
26.圆梦天堂
27.打造完人
28.美丽上路
29另类乐师
30便当妈妈
31.画身商机
32公园个体户
33街头艺人
34社会大学
35.超级经纪人
36情书掮客
37都市农夫
38瑜珈老师
【结语】电梯与楼梯
前言
人在不景气,活着就是成就
金融风暴来袭,解雇潮涌现。不景气波及的,不仅是一般的上班族,而是几乎遍及各阶层与族群、其冲击的面之广,从许多帮助弱势社福团体的捐助也明显短少就可见一斑。亟待救助的社福团体只好自力救助。街头巷尾大批的义工、甚至是团体内的儿童都在寒冬中拿着捐助箱,高喊「顺手捐发票,救救植物人」,这一景象已是台湾熟悉的街景。看着这些热心的义工们着实令人感动,从捐款到捐发票,至少维系着一份「希望」,有希望才有前进的动力。但,希望在哪里呢?希望当然在勤奋工作里,也在创意里,如果可以发挥创意、多点联想,可能就能将希望变成生活的出路与保障。
写这本书时候,忽然想到一则网路笑话。
笑话是说:在美国着名的金融街---华尔街上,有三个乞丐在街边乞讨。第一个乞丐是用最传统的方式,在路旁街角以衣衫褴褛的形象,带着一只破茶碗行乞,结果在苦情诉求下,他得到了几个铜板;第二个乞丐则选择站在高科技公司巨型的招牌下,特别的是他身旁放着一个大水桶,水桶写着"MakeaWishine-Bucket"〈在『E化的桶子』里许下你的愿望〉,结果在「许愿」的期望下,他得到了几十块美金;第三个乞丐选择坐在纽约证交所大门前,一脸静默。他身旁并没有乞讨的破碗,却立着一块牌子,上头写道"Investone-Beggar.COM"〈请投资电子乞丐达康公司〉,结果是一堆创投公司抢着和他签约,Well,他最后得到了的是什么?很明显,EVERYTHING。
这是达康、也就是网路泡沫破灭前,一个很经典的传神笑话。当时只要挂上达康,几乎就引来无限的想像空间。尽管后来网路泡沫戳破了,但这个故事仍有其启发意义,就是同样的一件事情,如果加上些创意,或许就有不同的可能。就像如果行乞的人也能在捐助所得有限情况下,改诉求「不捐钱、也可捐发票、或者是彩票」,说不定就创造了另外的生机。
这波寒冬被喻为百年仅见,大规模裁员已不是新闻了,躬逢其时确实令人慨叹,但是人生没有悲观的权利与时间,试着将人生悲剧努力演成喜剧,才是每个人应有的正面思考与作为。过去一年,我从工作与日常生活中接触到一些令人鼓舞的兼差故事,这些事例都是亲自访问后,再特地从中挑选整理出最具启示意涵、且能鼓舞人心的经典案例。希望能透过这些平凡小人物的不平凡逆境求生故事,激盪出可能的生机,与大家共勉。
我一直想分享一句话:「人在不景气,活着就是成就。」经济酷寒不知延续多久,奢华的日子彷若早已是昨日黄花,但我们绝不可失去期望的能力,以及乐观求生的本能。在逆境中,有千辛万苦;但也有打败命运、挣得新生后的成就与乐趣。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印度教说的好:「这世界是50%的幸福,50%不幸,50%智慧,50%无知,50%黑暗,50%光明,而且这情形永远不会改变。」人生的选择与际遇,就经常如此般地游走、摆盪在两个悬殊世界。
但尽管面临经济超级风暴,最后能否成为金融海啸下的生存者,端看我们的观念与作为,这本书的写作宗旨与内容,正是希望能带给所有读者「有为者亦若是」的求生意志与信心。读者们,加油!
我一直对那些讲述危机中人性蜕变的书籍情有独钟,而《兼夫赢富-金融海啸下的生存者》这个名字,立刻就吸引了我的目光。金融海啸,一个曾经让无数人谈之色变的词汇,它不仅仅是一场经济的动荡,更是一场对个人、家庭乃至整个社会价值体系的严峻考验。我特别想知道,作者是如何描绘这场海啸的真实面貌的,是聚焦于宏观经济的分析,还是深入到个体家庭的细微之处?“生存者”这个词,又代表着怎样的群体?是那些在危机中奋力求生,艰难维生的普通人,还是那些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果敢的行动,反而逆势而上的精英?“兼夫赢富”这个略显朴实的词语,又隐藏着怎样的深刻含义?它是否暗示着一种在不确定环境中,如何在守护家庭(兼夫)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和财富增长(赢富)的策略?我希望这本书能带给我关于勇气、智慧和坚韧的深刻思考,让我理解在极端环境下,人性的光辉是如何闪耀的,以及如何在看似无法逾越的困难面前,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存之道和发展之路。
评分阅读《兼夫赢富-金融海啸下的生存者》这本书,让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代入感和好奇心。标题中的“金融海啸”四个字,就像一个巨大的时代印记,唤醒了我当年对那场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记忆。我记得当时铺天盖地的负面新闻,以及身边许多人因此遭受的冲击。而“生存者”这个词,则将我的目光引向了那些在风暴中挣扎求生、却又不甘沉沦的人物。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塑造这些“生存者”的形象的?他们是孤军奋战,还是互相扶持?他们面临的挑战是经济上的巨额损失,还是心理上的巨大压力?“兼夫赢富”这个名字,更是引人深思。它似乎在强调一种平衡,一种在艰难环境中,既要承担家庭的责任,又要寻求个人和财富发展的策略。我期待书中能看到生动的人物故事,他们如何在绝境中寻找希望,如何在失去中发现新的可能,如何在困境中展现出人性中最坚韧和最闪光的一面。这本书或许不仅仅是一部关于金融危机的小说,更是一部关于如何在人生的“海啸”中,找到方向、坚守信念、并最终实现自我价值的深刻寓言。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兼夫赢富-金融海啸下的生存者》本身就充满了叙事张力。金融海啸,这个词汇足以勾起人们对那个特殊时期经济动荡的集体记忆,而“生存者”的定位,则将叙事的焦点拉到了个体身上,预示着书中将讲述在巨大危机面前,人物如何凭借自身的智慧和毅力求得生机。最引人我注意的是“兼夫赢富”这四个字,它似乎点出了故事的核心冲突与追求——如何在承担家庭责任(兼夫)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和财富的增长(赢富)。这其中蕴含的并非简单的物质追求,而可能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生活哲学,关乎取舍、平衡与智慧。我非常好奇,作者会如何构建人物关系,他们是如何在社会经济的巨变中,既要维系家庭的稳定,又要实现个人的超越?书中是否会展现出一些不为人知的生存策略,或者是一些在困境中迸发出的坚韧精神?我期望这本书能够带给我关于人性、关于时代、以及关于如何在动荡不安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立足之地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充满了故事感,海浪翻涌,似乎预示着一场巨大的风暴即将来临,而“兼夫赢富”这个名字,更是让人忍不住去猜测其中蕴含的含义。金融海啸,这个词本身就带着一种压迫感和危机感,让人联想到无数的故事和人物在那样的时代洪流中挣扎浮沉。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刻画出“生存者”的形象的?是展现他们如何在巨浪中稳住脚跟,还是如何利用危机寻找新的机遇?“兼夫赢富”又是一种怎样的哲学?是关于如何在困境中取舍,如何平衡家庭与事业,如何在追求财富的同时兼顾其他更重要的东西?或许,书中会有一些鲜活的人物,他们的经历跌宕起伏,他们的选择惊心动魄,他们的智慧在困境中闪闪发光。我期待能从这本书中看到,在看似绝望的金融危机中,普通人是如何展现出惊人的韧性,他们是如何调整心态,如何做出艰难的决策,如何在失去与获得之间寻找属于自己的平衡点。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可能是一种人生智慧的启迪,一种面对未知挑战的勇气激励。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兼夫赢富-金融海啸下的生存者》确实让人浮想联翩。首先,“金融海啸”这个词就自带一种强烈的历史冲击感,让人立刻联想到那个风起云涌、充满不确定性的年代。紧接着的“生存者”,则将焦点拉回到个体层面,预示着故事将围绕着在这样的巨变中努力求生的人物展开。而“兼夫赢富”这四个字,更是巧妙地结合了家庭的责任与个人的追求,不禁让人好奇这其中是否包含了一种独特的生存哲学或策略。我猜想,书中可能描绘了形形色色的人物,他们或许是普通的上班族,或许是奋斗中的创业者,又或许是叱咤风云的金融人士,他们在海啸来临时,面临着不同的困境和挑战。他们是如何应对突如其来的失业、破产、资产缩水?他们又是如何在这种压力下,维系家庭的温暖,承担起对家人的责任?“赢富”二字,又不仅仅是简单的财富积累,它可能代表着一种更高层次的成功,一种在风暴中依然能够实现自我价值、获得生活意义的胜利。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现实的启示,帮助我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时,找到属于自己的“兼夫赢富”之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