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是基督教人文主义思潮与启蒙运动之间的一个重要枢纽,也是促使基督教信仰发生世俗化和理性化转型的关键人物之ㄧ。长期以来,国人对洛克的哲学思想和政治学思想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是对于洛克的宗教思想却很少有人问津。惟他的许多启蒙思想都是在基督教信仰的背景下阐发的,若不了解洛克的宗教思想,就不可能真正地认识洛克的哲学和政治学思想。本书为汉语学界较整全地选择了洛克关于宗教的着作,让国人能更深入地了解洛克这位伟大思想者的神学观点。
译者简介
王爱菊
武汉大学哲学系哲学博士,武汉大学外语学院英文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近代基督教思想、英美文学。发表的论文有《英国自然神论与启蒙运动》,翻译作品包括《忏悔录》和《基督教的合理性》。
周玄毅
武汉大学哲学系哲学博士,武汉大学哲学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西方近代宗教哲学。已出版的翻译作品有《论真理》、《英国自然神论:起源与结果》。
這本《洛克宗教著述選集》我大概花了兩個多禮拜才慢慢消化,因為裡面的思辨實在是太精細了,很多地方我都需要停下來,反覆琢磨。書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洛克在談論「教會」這個概念時,他並沒有將其視為一個權威性的、高高在上的組織,而是更傾向於將其理解為一群自願組成、為了共同崇拜而聚集的自由人。他強調,加入教會是個人自由的選擇,離開也是同樣的自由,國家無權干涉。這點對於我來說,是個全新的視角。我過去習慣將教會視為一個有嚴格規範、需要遵循特定儀式和教義的團體,但洛克的觀點,更加突出了個體的自主性和自由意志。他認為,教會的目的應該是為了靈魂的得救,而不是追求世俗的權力和財富。如果一個教會開始以武力或國家權力來強迫他人接受其信仰,那它就已經違背了其宗教的本質。特別是他在《論宗教寬容》中,駁斥了「沒有真正的教會就沒有穩定的國家」這種論調,他認為,恰恰是宗教的壓迫,才更容易引發社會的不穩定。我一邊讀,一邊也在想,在台灣這樣一個相對自由的社會,我們對於宗教的理解,是不是也可以從洛克的角度,更加開放和尊重?這本書讓我對「信仰」和「組織」之間的關係,有了更深一層的思考,不再只是單純的二元對立。
评分最近終於讀完了這本《洛克宗教著述選集》,老實說,在翻開之前,我對於約翰·洛克這位啟蒙思想家在宗教方面的觀點,一直有種模糊的印象,總覺得他更多的是在政治哲學、認識論上大放異彩。但這本書徹底顛覆了我原有的認知,原來在他對人類理性、自由和政府的論述背後,其實蘊藏著對宗教寬容、信仰自由的深刻探討。書中的幾篇選集,像是《論宗教寬容》的部分,我讀來是既震撼又覺得是理所當然。洛克並沒有因為自己是個基督徒,就將基督教的教義強加於人,反而極力主張國家不應該干預個人的宗教信仰,政府的職責在於維護社會秩序,而不是審判靈魂。他分析了為什麼宗教之間的衝突往往源於權力而非教義本身,以及為何寬容對於一個和平穩定的社會是不可或缺的。我尤其欣賞他對「理性」在宗教判斷中的運用,他說,即使是關於宗教的真理,也需要通過理性的檢驗,而不是盲目的服從。這對於當時充滿宗教紛爭的歐洲,無疑是一記劃時代的警鐘。讀著讀著,我會聯想到現代社會中,雖然不再有因為宗教不同而引發大規模戰爭,但各種形式的歧視和偏見依然存在,洛克的論述,即便是在數百年後的今天,依然有著極為重要的啟示意義。它提醒我們,真正的信仰應該是內心的追求,而不是外在的壓迫。
评分這次讀《洛克宗教著述選集》,真的讓我大開眼界。我以前對洛克的認識,大多停留在他的政治哲學,像是三權分立、天賦人權這些概念。但這本書讓我看到,原來在這些政治思想的背後,對「信仰自由」和「政教分離」的堅持,是如此的根深蒂固。書中關於「國家與教會的界限」的討論,我認為是整本書最核心的部分。洛克非常明確地指出,國家的職責是保護公民的生命、自由和財產,而教會的職責則是引導人們走向靈魂的救贖。這兩者之間的界限,絕對不能混淆。他反對國家干涉教會事務,同樣也反對教會干涉國家事務。他認為,如果國家試圖用強制力來推行某種宗教,那不僅是對個人信仰自由的侵犯,更是對宗教本身的玷污,因為真正的信仰應該是發自內心的。我特別欣賞他對於「寬容」的定義,他認為寬容並不是一種妥協,而是一種基於理性原則的必要之舉。他分析了為什麼歷史上會有那麼多的宗教迫害,指出很多時候,迫害者自以為是上帝的代言人,卻忘記了上帝賦予人自由意志。這種對自由意志的尊重,貫穿了他對於宗教的整個論述,讓我感到非常敬佩。
评分這本《洛克宗教著述選集》的閱讀體驗,對我來說,可以說是意料之外的豐富。我原本以為會是一本充滿艱澀哲學詞彙的學術著作,但洛克在探討宗教問題時,他的筆觸意外地平易近人,而且充滿了人道主義的光輝。書中最讓我感到共鳴的,是他對於「人內心的良知」的重視。他認為,在涉及宗教信仰的問題上,最終的裁判者應該是個人的良知,而不是任何外在的權威,無論是國家還是教會。他指出,國家沒有權力去強制人們相信某種宗教,因為信仰是一種內在的狀態,無法通過外力來改變。他甚至提到了,即使是異教徒,只要他們遵紀守法,並且不損害他人的權益,國家也應該給予他們應有的尊重和保護。這點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是何等難能可貴的見解!他強調,宗教的本質應該是愛和寬容,而不是仇恨和排斥。讀到這裏,我常常會反思,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有多少時候因為立場不同,就輕易地將對方視為敵人?洛克對良知的強調,以及對不同信仰的尊重,無疑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更為寬廣的胸懷,去面對這個多元化的世界。這本書,不僅是了解洛克的宗教思想,更是學習如何與他人和諧共處的寶貴教材。
评分坦白說,剛開始拿起《洛克宗教著述選集》時,我心裡有點打鼓,畢竟洛克是西方哲學史上的巨擘,他的著作通常都比較嚴謹,我擔心自己會讀得相當吃力。但實際讀下來,卻發現他在闡述關於宗教寬容的觀點時,邏輯清晰,而且非常有說服力。書中的幾個論點,尤其是我覺得最發人深省的,是他對於「理性」在信仰判斷中的角色。他認為,即便是聖經這樣的宗教文本,也需要通過人的理性來理解和解釋,不能盲目地接受。這與很多宗教強調的「信」不同,洛克顯然更重視「思」。他認為,一個人的信仰,應該是建立在他自己的判斷和理解之上,而不是因為恐懼或者服從權威。這對於我這個常常會陷入「人家說什麼就是什麼」的困境的人來說,無疑是一種解放。他甚至探討了,為什麼即使是相信同一本聖經,不同教派之間也會產生如此大的分歧。他認為,很多時候,分歧的根源在於對教義的細節解釋,以及在這種解釋上,摻雜了太多個人的情感和政治的考量。他鼓勵人們獨立思考,不要輕易被他人灌輸的觀念所左右。讀完這部分,我真的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覺得在看待任何議題時,都應該先試著用自己的大腦去分析,而不是全盤接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