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幻的国度 真实的人心
《镜花缘》以一名不得志的读书人为主角,叙述他因不能衣锦还乡,心里郁闷,于是随兄长游遍海外各国,最后上山修道的经过。文体虽近似游记,架构亦如空中楼阁,文意却深长,富含警世劝善的用心。
《镜花缘》是叙述唐朝一名秀才唐敖应试考中探花,却被言官举劾他与叛党徐敬业是旧交,因此又被降为秀才。他感慨之余,萌生远离尘俗的想法,适逢大舅子林之洋要航海经商,于是跟随大舅子的商船远游海外,跋涉异域,途中见到许多奇俗怪物;譬如:君子国、大人国、元股国、长毛国、毗骞国、深目国、黑齿国、靖人国、桑树蚕人、长人国、禽兽争王奇观、白民国、淑士国、两面国、厌火国、长臂国、翼民国、豕喙国、伯虑国、巫咸国、女儿国……等等,其中无不用颠覆的世俗图象,反映了浇薄堕落的社会。唐敖繁华看尽、人情尝遍,最终还是遁入山中,修道成仙去。
原作者简介
李汝珍(约一七六三 ~ 一八三○)
字松石。清代小说家,直隶大兴〈今北京〉人,博学多才,精通文学、诗词、音韵、经学、字学、医学、算数、茶经、棋艺等,却不喜八股文,除了曾任何南县丞外,一生无大功名,是个有社会理想的书生。兄长李汝璜于干隆四十七年调任海州,他亦随兄宦游,其间并花费十多年心血,完成《镜花缘》。这部着作匠心别具,透过幻想国度的创作,寄寓作者的人生观,足供后人深思。
导读者简介
陈章钖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硕士,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研究所博士。曾任德霖技术学院国文讲师、南华大学文学系系主任,现任南华大学文学系副教授,研究领域为:中国文学、中国哲学、书法美学。主要着作为《王船山礼学研究》,另有研究论文二十余篇。
●出海远游
●奇禽异兽 大开眼界
●孝女打虎
●君子国
●拯救孝女
●大人国见闻
●劳民长寿
●元股国 他乡遇恩师
●美人鱼遇险被救
●长毛国、毗骞国怪人怪事
●无★(拼字 启下月)国永无生死
●深目国 奇形怪状
●黑齿国 问风俗遇难
●靖人国 人如三寸丁
●桑树蚕人
●长人国 人大货也多
●麟凤山上禽兽争王奇观
●遇险被救访旧友
●白民国 人美无学识
●美师爷误人子弟
●怪药兽替人治病
●淑士国 酸气沖天
●做生意 随口乱说文
●高级饮料 醋比酒贵
●淑士国 农工商皆为学士
●金字匾额 隐恶扬善
●越危垣险救小夫妻
●两面国惊魂
●天涯巧遇众亲
●厌火国人嘴喷火 火炎山难耐热
●长臂国臂徒长 翼民国能行能飞
●豕喙国形似猪 伯虑国不眠不休
●巫咸国问风俗 桑林救美递乡音
●岐舌国双舌巧语 奇药换祕传
●传奇方济世 贵妃幼女得救
●义仆不义 大贤人收义女
●谈字母 妙语指出迷团
●看灯猜谜 畅游智佳国
●林之洋女儿国里当王妃
●鸾凤不鸣 唐义士揭榜治河
●贵妃脱险 太子还回女儿身
●林之洋受诸王青睐
●历遍繁华弃世成仙
导读
镜花水月说百态 陈章钖
《镜花缘》是一部诞生于清朝嘉庆、道光年间的讽刺小说,更精确的说,是融合幻想、历史、讽刺、游记等小说性质于一炉的皇皇鉅着。行文滑稽风趣,善于讽谕嘲弄,又融汇运用古代神话中的虚幻国度,及奇异荒诞的故事情节,借以寄託对政治社会改革的理想,针砭世道人心的颓废及鄙陋的风习陈规;企盼能劝善敦俗,赞扬优美的传统文化。
作者李汝珍,字松石,直隶大兴(今北京市)人,生卒年大约在西元一七六三至一八三○年之间。他是一位博学多闻,擅长多项才艺,多半时间退居在草野的鸿儒。因为受到《儒林外史》影响,不满科举制度弊端下扭曲的人性,看不惯政治腐败及社会陋俗,又不甘于让自己没没无闻,于是借由创作小说《镜花缘》来排遣他忧愤的心情,抒发他淑世的理想。当然文中也不时卖弄学问、才艺,而这目的应是暗喻乡野中仍有许多贤者,怀才不遇,未能受到朝廷正常的选拔晋用。最可贵的是书中还蕴含民主思想,嘲弄男性中心的社会型态;重视女性地位,颂扬女性才华。
《镜花缘》的故事缘由,是叙述唐代武则天皇后于寒冬时想要赏花,诏令百花齐放,花仙不敢抗命,依从之,却又遭到天谴,被谪贬于人间成为百位才女。而《镜花缘》所借用的历史背景是徐敬业声讨武后失败,忠臣子弟四散避难于海外。小说主要人物是当时有一秀才唐敖应试考中探花,却被言官举劾他与叛党徐敬业是旧交,因此又被降为秀才;唐敖感慨之余,滋生远离尘俗的想法,并觉无颜面对家人。就在他探访大舅子林之洋时,机缘凑巧,跟随他的商船远游海外,跋涉异域,经常遇到畸型的人,见到许多奇俗怪物;又因幸运捡食仙草,具有腾空超凡之能,最终是入山修练仙道。
简言之,《镜花缘》内容一方面是借由秀才唐敖、大舅林之洋,及舵工多九公等三人的海外游记,陆续的和忠臣后代子女相遇;另一方面又借由沿途经商游玩,历险遭难,终能化险为夷,与忠臣子女圆满相认。不过,他所游经的各国,并非地理实境,而是乌托邦式空想的,虚幻奇异的神话国度。作者借由唐敖等主要人物的生活见闻经历,从中寄託讽刺之意,来构画理想社会,算得上是构思巧妙,含蕴深刻,文笔晓畅,充分表达了作者政治、社会、文化的理想。
李汝珍尊重女子地位,小说中借女儿国呈现妇女问题,他大胆的描绘一个与当时男性中心社会相反的女性中心社会。做国君的是女人,做事情的是女人,才学、技艺较优的也是女人;男人只配在家中处理家务。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情节,是安排林之洋被女国君看上,要他做贵妃,逼他裹小脚,历程悲惨不人道,写得又滑稽又无奈。文中寓含男女平等及民主意识的萌芽。
李汝珍所期盼的社会理想,显示在君子国中的淳朴民风,表现谦让的美德,来和奸诈虚伪的社会风气作对比。所以,有关其他国度的描写,就有许多对世风日下及人类劣根性的讽刺,例如:大人国的人脚下有云,高尚的人云有五彩,作亏心事者脚现黑云,见有一大官脚下围着红绫,云之颜色看不明白。深目国的人怕人心不测,正面看人难以捉摸,竟把眼睛生在手上,取其四路八方都可察看,便于防范。靖人国的人身长不满一尺,儿童只得四寸之长,非常诡诈,爱说相反的话。两面国的人有两张脸,一是和颜悦色,满面谦恭;一是鼠眼鹰鼻,满脸横肉。白民国的人外表美丽而无知识,相对地,黑齿国的人全身连牙齿都黑,但学问高,气质优雅。豕喙国的人因爱扯谎,久而久之长成猪嘴。伯虑国怕一睡不醒,不敢入眠,长年精神恍惚度日……以上各种丑恶形象,作者用颠覆的世俗图象,作漫画式的鞭笞,看似荒谬,却从不同侧面反讽了浇薄堕落的社会风气。
淑士国唿应君子国,写得颇为精采,淑士的家居是两扇柴扉,周围篱墙,清雅朴素;为人谦恭和蔼,脱尽仕途习气。若教小气自大的骄傲俗吏看见,真要愧死。另外,在淑士国中,作者借由林之洋之口,杜撰了一部《少子》,内容以游戏为主,却都劝人为善;上面记载诸子百家、人物花鸟、书画琴棋、音韵算法等,件件都可解得睡魔,也可令人喷饭。其实这也正是作者李汝珍借此说出《镜花缘》的创作特色。
本书也饶富趣味,颇能增长读者知识,例如在才学、见闻、技艺、游戏等方面,作者均有所展现,无论治河、医病、灯谜、音韵学都是他所擅长。而本书取名《镜花缘》,大概是受到道家虚无思想及庄子滑稽诙诣之笔法影响,意指人生世事的遇合,有如镜中之花、水中之月般虚幻无恆。然而,人间社会的沉沦污浊,终究无法接受严肃庄重的说教。因此,还不如使用荒诞不经、嬉笑怒骂的方式,来表达心中看法;其实小说背后蕴藏许多深刻的意旨及高远理想,值得读者以慧眼观察,并加以咀嚼玩味。
《镜花缘》原书共有一百回,全书情节主干是前五十回中唐敖等三人游历海外各国,及其女儿唐小山寻父的经过,而这也正是本书精华所在。后五十回则是由花仙转世的百位才女,展露各种才华技艺;由于作者卖弄才学,刻意经营,稍嫌枯燥。因此之故,改写本乃以前半部的海外游历为主。当然《镜花缘》后半部本是情节所须,也是全书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兴趣的读者,自可再进一步作延伸阅读。
《镜花缘》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浩瀚的文学星空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我常常惊叹于作者的博学多才,他不仅将奇幻的故事讲得活灵活现,更在其中巧妙地融入了大量的知识。从天文地理到医学算学,从风俗人情到神话传说,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精。这些知识点并不是生硬地堆砌,而是自然地融入到故事情节中,使得故事更加丰富多彩,也更加引人入胜。我尤其喜欢书中对那些海外奇国的描写,它们的设计理念和运作方式,完全打破了我固有的思维模式,让我对世界的构成和人类社会的可能性有了全新的认识。例如,书中对“黑齿国”和“深目国”的描绘,虽然看似荒诞,却也蕴含着作者对不同文化和审美观的深刻思考。而且,我发现作者在刻画人物时,也极其细腻。百花仙子们虽然身份特殊,但她们的喜怒哀乐,她们的成长经历,都充满了人性的光辉,让我对她们产生了深深的共鸣。
评分《镜花缘》带给我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它不像市面上大多数的书籍那样,有着明确的类型标签,而是融合了奇幻、冒险、知识、社会批判等多种元素,构成了一个独特而又迷人的艺术世界。我最欣赏的是作者的想象力,它如同脱缰的野马,奔腾不息,却又总能在最恰当的时候收束缰绳,将那些天马行空的构思,编织成严谨而又引人入胜的故事。尤其是那些关于海外奇国的描写,它们的设计精巧,细节丰富,仿佛是作者亲身游历过一般。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女儿国”和“君子国”的设定,它们既是对现实社会的一种映射,也是作者对理想社会的一种憧憬。这种将现实关怀融入奇幻故事的手法,使得《镜花缘》具有了深刻的现实意义。而且,我发现书中对女性的塑造,更是让我眼前一亮。她们不再是柔弱的象征,而是聪明、勇敢、有担当的个体,她们的成长和蜕变,充满了力量和智慧。
评分初读《镜花缘》,如同踏入了一座迷宫,充满了未知和惊喜。作者以极其生动的笔触,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宏大而又奇幻的世界,其中包含着形形色色的国家和人物,每到一个新的地方,都仿佛开启了一段全新的旅程。我被书中对海外奇国的描写深深吸引,那些国家的人们有着怎样独特的生理特征,他们的社会结构又是如何运转的?这些都充满了神秘感,也激起了我强烈的好奇心。尤其是一些关于女性权益的描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显得尤为大胆和前卫。作者借由这些奇幻的设定,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女性解放和尊重的深刻见解。而且,我发现书中对各种知识的运用也是信手拈来,无论是天文地理,还是医学算学,都融入得恰到好处,没有丝毫的突兀感,反而增加了故事的厚度和深度。这让我不禁感叹作者学识的渊博和驾驭文字的功力,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小说家,更是一位博学的学者。
评分《镜花缘》的阅读体验,就像是在品一杯陈年的老酒,初尝或许略带一丝涩意,但细细品味,便能体会到其中醇厚而丰富的层次感。故事的开篇,虽然人物众多,线索稍显繁杂,但随着情节的推进,作者如同一位技艺精湛的指挥家,将一个个零散的音符巧妙地编织成一曲宏伟的交响乐。那些看似毫不相干的奇闻异事,实则都围绕着百花仙子们下凡历劫的主线展开,每一次的磨难,每一次的历险,都在为她们的成长积蓄力量,为最终的回归铺垫。我尤其喜欢书中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虽然是虚构的海外国度,但作者的笔触却能勾勒出令人身临其境的画面,无论是翻滚的浪潮,还是幽深的丛林,亦或是神秘的地下世界,都仿佛在我眼前徐徐展开,充满了生命的张力。而人物的塑造,更是各有千秋,既有聪明伶俐、机智过人的唐小山,也有命运多舛、坚韧不拔的林黛玉,她们的形象跃然纸上,让我们看到了不同性格、不同命运的女性在逆境中的挣扎与成长。这种对人性的深刻洞察,让故事不仅仅停留在奇幻的层面,更能引发我们对自身命运和人生选择的思考,这种深度的触动,是任何一部浮于表面的作品都无法给予的。
评分说实话,在翻开《镜花缘》之前,我对这类古籍的阅读始终抱有一种敬畏又略带疏离的心态,总觉得过于晦涩,难以接近。然而,这部作品彻底颠覆了我的刻板印象。它不像我之前读过的某些古文那样,堆砌辞藻,故作高深,而是用一种近乎白话的生动笔触,将那些奇思妙想娓娓道来。我惊叹于作者的想象力,竟然能够构建出如此庞大而又细致入微的异世界,那些国家的人们有着怎样奇特的习俗,又有着怎样令人费解的生活方式,每每读到这些地方,我都会忍不住停下来,反复揣摩,作者究竟是如何想到这些的?是基于对现实世界的某种夸张与变形,还是纯粹的、不受羁绊的自由联想?书中的对话也十分精彩,人物之间的言谈举止,充满了那个时代的智慧与风趣,有时幽默诙谐,有时又发人深省,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那个古老的世界,与书中人物一同嬉笑怒骂。尤其是那些关于女性的探讨,作者并没有将她们塑造成完美的化身,而是展现了她们的缺点与优点,她们的脆弱与坚强,这种真实而立体的刻画,让我对女性有了更深的理解。
评分每当我翻开《镜花缘》,就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奇幻世界的大门,我会被作者那汪洋恣肆的想象力深深吸引,进入一个光怪陆离却又妙趣横生的境界。书中描绘的海外奇国,每一个都充满了独特的魅力,它们的习俗、文化、甚至生理特征,都超乎我的想象。例如,那个“深目国”,眼睛大得仿佛要凸出来,而“黑齿国”的人们却以黑色的牙齿为美,这些设计,足以颠覆我们对常识的认知。作者不仅仅满足于构建奇特的景观,更是在这些奇景背后,融入了深刻的思考。他通过对不同社会形态的描绘,不动声色地展现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以及对理想社会模式的憧憬。我特别欣赏书中对女性群体的刻画,她们不再是传统意义上温婉柔顺的形象,而是聪明、独立、具有非凡才干的个体。她们的成长历程,充满了挑战与磨难,但她们凭借着智慧和勇气,一一克服,最终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这种对女性价值的肯定,在那个时代,无疑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此外,书中对知识的运用也令人惊叹,那些关于天文、地理、医药、甚至算学的描述,都显得如此严谨而又生动,仿佛作者是一位集学者与艺术家于一身的全才。
评分初读《镜花缘》,就被那汪洋恣肆的想象力深深吸引,仿佛置身于一个光怪陆离却又妙趣横生的世界。作者笔下的百花仙子,被贬凡间,化作女子,经历的种种奇遇,每一次都充满了新奇与挑战。从海外的奇国异邦,到陆地的奇人异事,书中描绘的景象之奇异,构思之巧妙,简直令人叹为观止。譬如那“黑齿国”的黑齿为美,“深目国”的深目为媚,这些匪夷所思的习俗,在作者的笔下却显得如此自然,仿佛真实存在一般,让人不得不佩服其鸿篇巨制般的创造力。书中对科学知识的运用也令人惊喜,那些关于天文、地理、医学、算学的描述,虽然夹杂在奇幻的故事中,却又显得如此条理分明,引人入胜,仿佛作者是那个时代最博学的智者,将知识巧妙地融入故事,寓教于乐,令人回味无穷。尤其是对女性的细腻刻画,她们的聪明才智、独立精神,在那个时代背景下,显得尤为可贵,她们不再是任人摆布的弱者,而是能够凭借自己的能力闯荡一番天地,展现出别样的风采。这种对女性价值的肯定,使得《镜花缘》不仅仅是一部奇幻小说,更是一部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作品,它挑战了当时的传统观念,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思想遗产。
评分每当夜深人静,捧读《镜花缘》,总有一种灵魂被涤荡的感觉。书中描绘的百花仙子下凡历劫的经历,充满了跌宕起伏的情节,让人既为她们的遭遇担忧,又为她们的成长而欣慰。我特别喜欢书中对那些奇特国度的描写,它们的设计理念和运作方式,完全颠覆了我固有的认知。那些“女儿国”里女性掌握权力,“君子国”里人人谦逊有礼,甚至还有“无情人国”里情感淡漠,每一个国家都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的不同侧面,引发我对社会形态和人类行为的深刻反思。作者的想象力之丰富,简直是天马行空,却又能在逻辑自洽的框架内将这一切有机地联系起来。更令人称道的是,书中不仅仅是猎奇的描写,更是在其中穿插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理想社会模式的畅想。这种将奇幻故事与现实关怀巧妙结合的创作手法,使得《镜花缘》具有了超越时代的深刻意义,它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更是一部充满智慧的哲学思考。
评分《镜花缘》的文字,有一种古朴而又灵动的魅力,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阻隔,直接与我的心灵对话。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人物心理的刻画,虽然是古代的作品,但其中对女性情感的细腻捕捉,对她们在逆境中挣扎与坚韧的展现,却丝毫不会让人感到过时。林黛玉等一众女儿,在历经劫难后,逐渐成长,她们从最初的懵懂无知,到后来的成熟睿智,这个过程的描绘,让人感同身受,仿佛她们的每一个眼神,每一次呼吸,都带着真实的情感。书中对各种奇异风俗和神话传说的运用,更是让人耳目一新,那些“神仙”般的设定,那些“奇人”般的经历,都极大地拓展了我的想象边界。而且,我发现作者在书中还融入了大量的科学知识,这让我感到非常惊喜。原来,在古代,就已经有如此先进的科学思想和对自然奥秘的探索,这无疑是对我知识结构的挑战和补充。这种将科学精神与文学创作完美融合的作品,实在难能可贵。
评分《镜花缘》带给我的,是一种超越时空的震撼。它让我看到了一个与我们所处的世界截然不同的景象,一个充满了未知与奇迹的宇宙。从书中描绘的海外奇国,到后来林黛玉等人所经历的百番磨难,每一次的转折都扣人心弦,每一次的困境都考验着人物的智慧与勇气。我尤其欣赏作者对细节的把握,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描写,却常常蕴含着深刻的寓意。例如,书中对各种奇花异草的描写,不仅仅是简单的点缀,它们往往与人物的命运息息相关,暗示着某种预兆,或者象征着某种情感。这种“言外之意”的表达方式,使得作品更具解读性和回味空间。而且,我发现作者在书中融入了大量的知识,虽然我不是学识渊博之人,但我也能从中感受到作者广博的学识和严谨的态度。这种将知识与故事完美结合的方式,使得《镜花缘》不仅仅是一部娱乐作品,更是一部能够启迪思想、增长见识的瑰宝。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我们所熟悉的世界,并尝试用更广阔的视角去理解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