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是猫的天敌。但唱着悲伤歌曲的猎犬不一样!一只怀孕却被遗弃的花斑猫,立刻对这只被铁鍊束缚的猎犬产生了好感。原本敌对的动物,在残破的木屋底下,组成了不一样的家庭。
两只小猫的出生,为这个家带来了生气。但是木屋里的猎人,却是生活中的隐忧。他一心想抓到沼泽里的鳄鱼王,而不管猫或狗,都会是最好的诱饵。狗爸爸和猫妈妈因此不断叮咛:「要待在木屋下才安全。」
但猫的好奇心任谁也挡不住。屋外的阳光太诱人,小猫受吸引而踏出去,立刻被猎人抓住,猫妈妈奋不顾身抢救,虽然让小猫从麻布袋逃开,却也牺牲了自己。生死之际,猫妈妈叮咛:「要找到并保护姊姊,要让狗爸爸重获自由!」
小猫能否找到回家的路?猎人真能猎到鳄鱼王?埋藏地底千年的蛇妖和鳄鱼王有何关系?蛇妖的怨愤会带来什么后果?谁才是木屋下的守护者?
神祕而魔幻的故事,充满悬疑,但又饱含诗意。情节穿越千年,反覆向我们诉说着诺言的动人、亲情的可贵,以及爱的真谛。
作者简介
凯蒂.阿贝特 Kathi Appelt
这是她的首部长篇小说,获得纽伯瑞文学奖银奖,并入围美国国家书卷奖。
从小就喜欢在墙上涂鸦,之后则是在日记和稿纸上写作,不断的笔耕,不但是成长纪录,也是她表达感情、抒发梦想的方式。作品多取材自身边熟悉的人、事、物,再揉合进自己的观察与想像,创造出吸引人的故事。之前曾出版三十多本绘本与诗集,并获得诸多奖项,如《学校图书馆期刊》年度好书等。
除了写作,她也在大学开设创意写作课程,并获颁教学杰出奖。育有两子,目前与先生,还有四只猫,定居在美国德州。她的个人网站:kathiappelt.com/
绘者简介
大卫.司摩 David Small
美国知名绘本作家,作品曾多次荣获凯迪克大奖。1945年出生于密西根州的底特律,底特律艺术学院毕业,耶鲁大学艺术硕士。
大卫擅长以水彩、墨水与粉彩作画,画风生动幽默,速写式的明快线条,加上柔和淡雅的色彩,传神的表现出人物的表情和姿态。作品有《特别的恐龙日》(小天下)。大卫的个人网站:davidsmallbooks.com
译者简介
邹嘉容
年纪不小,却仍然对生命中的各种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希望自己一辈子都可以保有一颗赤子之心、年轻人的活力,却又拥有老年人的圆融和智慧。 平常最常做的事是读书、画画、弹琴、散步和管两个小孩。 翻译则是上帝交代的一项使命。 代表译作有《十三岁新娘》(2001好书大家读年度最佳少年儿童读物奖)、《地板下的旧怀表》、《孪生姊妹》、《战火下的小花》(2006年国立编译馆奖励人权教育出版品翻译奖)及《沉默到顶》(2003开卷年度最佳青少年图书)、《微笑吧! 蒙娜丽莎》等。
导读
爱与救赎─浅谈阅读《木屋下的守护者》的滋味
张子樟
这是一则冒险故事,充满魔法、神话、玄想、悲伤,盈满了家族与生命的伤痛,像一片细致的织锦编织在一起,美丽怡人,却又令人敬畏。它是一本不仅以人兽共形的动物为其特色,而且具有强烈魔幻现实因素的奇幻小说。它媚力四散、奇特迷人,既悲伤又充满希望。书中憎恨满满,却又处处是爱。
这本书以阴暗的元素触及家庭暴力、愤恨、虐待动物、酗酒、饥饿、邪恶、嫉妒以及复仇。它是一本涉及真爱的阴暗之书,一本充满诗意的悬疑之书;是古代的故事,也是现代的故事。它也是一本艺术之作,具备了创意杰作该有的复杂面。在故事结尾处,它施放出一种让读者对这个世界之爱感觉良好的救赎作用。
故事开始时十分怪异,但紧着就变成一篇诠释爱与忠贞的真义的故事。作者以巧笔编织两个故事,使得读者心驰神往。
故事发生在美国南方沼泽深处,一个到处都是具有生命知觉的树林、有智慧的动物、能变形的生物的地方,也是一处不幸与神秘、魔法与神话共存的地方。在这个不可思议但过度真实的地方,有两组纠葛不清、卷缠相交的生物。一组是小时候屡遭家暴的坏人针鱼脸、饱受他凌虐的老狗蓝杰、一只花斑猫和牠的双胞胎小猫帕克和莎宾;另一组是一只身长百呎的千年鳄鱼与一条半人半蛇被幽禁千年的蟒蛇。故事线在两组之间旋转卷缠,混合着过去与现在。
故事以双线进行,空间重叠,但时间相隔一千年。读者初读时,不知魔卡森祖奶奶为何会被受困于大罈子,她跟鳄鱼如何称「姐」道弟?当年魔卡森祖奶奶决心找到被鹰人「拐」走十年的女儿夜歌,她欠缺母亲对女儿的宽恕之心,也没有祖母对孙女该有的亲情。她哼唱咒语,美人鱼、水精灵、拉弥亚都知道的咒语。夜歌无法抗拒她的召唤,犯了戒,脱下人皮,恢复蛇身,因而也无法再现人身。知道真相后,坚贞的夜歌拒绝进食而死。鹰人愤而将魔卡森祖奶奶硬塞进大罈子。千年后,在雷电协助下,她重见天日。
另一条线我们看到针鱼脸带着老狗蓝杰潜居于同一沼泽里。花斑猫和牠的双胞胎小猫仰赖蓝杰,生活在木屋底层,后来花斑猫惨遭针鱼脸的毒手,莎宾倖免,仍在蓝杰身边,帕克逃过一死,伺机重返。在故事高潮之处,两条线合而为一。针鱼脸准备射杀莎宾时,被帕克的尖叫声吓阻,来福枪转向,射中了魔卡森祖奶奶。帕克摔下时,爪子抓了针鱼脸,他最后在岸边被鳄鱼王咬杀了。魔卡森祖奶奶临死前在两只小灰猫和一只老狗的脆弱生命中看到了真爱,并尽其所能来帮助爱(她咬断铁鍊,让蓝杰重获自由)。已化为蜂鸟的孙女终于找到了她,来陪伴她的灵魂到达彼岸。
这样一本谈爱、丧失、出卖、救赎这些远古主题的书,是用恆久与迷人的语言编织而成。在这本书里,文字不只是文字而已,它是实体之物。文字可以吸入、咳出,可以让读者心思不停翻转。故事里的文字与文字包容的情绪,借由不同的角色显着的展露出来。作者曾经这样说过:「给孩子一些具有强烈情感的角色,会让孩子自认他们也有强烈的情感。这是身为作家的我对孩子的责任。」她借强烈的情感来铺陈普遍恆久的人性。千年前,魔卡森祖奶奶与夜歌、鹰人以及孙女之间的纠葛是人类社会某一面向的投射。千年后,这类爱恨情仇的故事依然在四处上演着。作者这本反映人性的第一本少年小说作品有浓烈的抒情诗特质,诗意般的文字常萦怀人们内心深处。
故事读来非常痛苦、可怕,处处是绝望、虐待、遗弃、死亡与复仇,可以往返于阴阳两界的蜂鸟在适当的时刻出现,更添加死神召唤的气息,因此故事结束时,读者的心几乎全无颂扬救赎的空间,心虽然还跳着,但差一点被压得扁平,幸好能及时松了一口气,因为死亡、凌虐与绝望已成为过去,盼望倖存的三个角色能平平安安的活下去,这也是本书展现希望微光的地方。读者细读这本书,或许也能领略有如希腊悲剧般的净化滋味。
编辑手记
星期日的午后,我在书房里为这本书付梓前作最后一校,时而唸唸书中如诗般的新鲜语句,时而掩上文稿,望着窗外的远山反刍书中的意境。虽然早知道故事情节发展,心绪依旧深深被每一个段落章节牵引,而小说中浓烈的抒情诗特质,更不时撩拨我的心絃。校对完全书,我带着满足的愉悦,长长的吁了一口气。
这满足的一口气,除了阅读带来净化心灵的抚慰,其实也意味着放下选书企划的悬念。尽管去年10月就得知这书入围了美国国家青少年书卷奖,也阅读了版权代理送来的样书,却迟迟不敢下决定购买版权。书当然是好书,但超过三百页的厚度,如诗般优美的文学造诣,跟台湾现时流行的轻薄短小、嘻笑怒骂的少年小说阅读风气,差异实在太悬殊了,总担心曲高和寡。于是,买不买版权,成了萦绕心头的一道难题。
然后到了今年初,世界各国童书出版社引颈翘盼的美国年度纽伯瑞奖小说揭晓,这书又传来捷报,获得了银牌奖。有了双重奖项的肯定,这书的文学地位更形稳固,也鼓舞了我们出版中文版的勇气。于是我找来过往跟我有多次合作翻译少年小说经验的邹嘉容操刀。她是文艺熟女,又有两个分别就读小六和小四的女儿,在遣词用字和儿童心理的掌握上十分精准,是我心中的不二人选。书译完,她的大女儿理所当然成了中文版的首位读者。她告诉我:「李阿姨,这本书很好看。」
能够掳获主要读者层的芳心当然开心啦,但我还是有小小担忧,于是又把文稿分别寄给了几个担任教职的老师试读,在教育大学体系任教的方教授在打开伊媚儿的当下,一口气读完:「真是扣人心弦,太精采了。」专研少年小说的张老师也直夸许久没读过这么具文学性的作品了。而一位耕耘儿童文学的作家知道我先前的担忧,更对我说:「给孩子优美的文学薰陶,是童书出版社义不容辞的责任。」
而今,这本优美如诗的小说,终于要跟台湾读者见面了。「这些飒飒作响的大树们,施展出了它们古老的法术,掀起睡眠的西风,让所有森林里的其他生物都暂时睡着, 直到穿着崭新皮肤的鹰人和夜歌,偷偷的熘走。 这些树正因为曾经看过很多很多的忧伤,很多很多的愤怒和绝望,知道爱的珍贵和奇妙;因此,它们愿意为了爱而奋战, 愿意尽一切的努力来帮助爱的实现。」相信从这段引文中,你已隐隐嗅出这本书不一样的阅读氛围。
这本书啊,真的是让人欲罢不能!一开始就被它独特的叙事方式吸引住了,不是那种直白的讲述,而是通过多个角色的视角,慢慢地揭开故事的面纱。作者的文笔非常流畅,节奏感把握得恰到好处,让人一页接着一页地读下去,根本停不下来。故事的主角,是一个性格坚韧的年轻女孩,她背负着家族的使命,在困境中不断地成长和蜕变。她的身上,有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让人敬佩不已。书里还穿插了一些悬疑的情节,让人始终保持着好奇心,想要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作者对于人性的刻画非常深刻,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没有绝对的好人或坏人。这种真实感,让故事更加引人入胜。而且,书中的场景描写也十分出色,无论是繁华的都市,还是荒凉的废墟,都仿佛身临其境。读完之后,我久久不能平静,感觉自己也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更是一部关于成长、关于勇气、关于希望的史诗。
评分这本书读起来,感觉就像在听一位老朋友娓娓道来一个尘封已久的故事。作者的文笔平实而温暖,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充满了真情实感。故事背景设定在一个充满历史感的古镇,那种古色古香的氛围,让人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过去。书里的人物,都带着各自的秘密和伤痕,他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让人难以捉摸。作者对于人性的描写非常细腻,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没有绝对的善恶之分。这种真实感,让故事更加引人入胜。而且,书中的一些情节,也充满了巧合和意外,让人始终保持着好奇心,想要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也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旅行,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本书不是那种情节曲折离奇的悬疑小说,它更像是一部关于回忆、关于情感、关于人生的散文诗。它提醒我们,要珍惜身边的人和事,要勇敢地面对自己的过去,要积极地拥抱未来。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深深地吸引了我,那种古朴的风格,让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翻开书页,发现作者的文字功底深厚,语言简洁而富有力量,每一个字都仿佛经过了精雕细琢。故事讲述了一个关于寻找和救赎的故事,主角是一个迷失方向的年轻人,他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地犯错,不断地跌倒,但他从未放弃寻找真我的信念。作者对于主人公内心的挣扎和痛苦,描写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同身受。书里还涉及到了一些社会问题,像是贫富差距、环境污染等等,这些问题在台湾也十分普遍,读起来让人深思。作者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而是通过故事,引发读者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而且,书中的一些细节描写,也充满了象征意义,需要读者仔细品味。这本书不是那种轻松愉快的读物,它需要读者用心去感受,用心去理解。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也经历了一次心灵的净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读完这本小说,感觉就像在夏日午后,坐在老旧的木窗边,听着阿嬷缓缓讲述一个古老的故事。作者的文字啊,细腻得像一幅水墨画,晕染开来,带着淡淡的怀旧气息。故事背景设定在一个偏远的山村,那种与世隔绝的氛围,一下子就把我拉回了小时候跟着外公去乡下玩耍的时光。书里的人物,没有那种脸谱化的善恶分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挣扎和无奈,让人觉得真实又贴近生活。尤其是那位老木匠,他沉默寡言,却用一双巧手守护着村庄的记忆,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低语,都充满了岁月的痕迹。作者对于细节的描写非常用心,像是村里的小溪、田埂、屋檐上的青苔,都仿佛触手可及。读着读着,我仿佛也走进了那个小村庄,感受着那里的宁静和淳朴。这本小说不是那种情节跌宕起伏的爽文,它更像是一首舒缓的田园诗,让人在喧嚣的都市中找到一丝慰藉。它提醒我们,在追逐梦想的同时,不要忘记那些被我们遗忘的美好事物,以及那些默默守护着我们的平凡英雄。
评分这本书,我必须说,真的是一本被低估的好作品!它不像那些畅销书那样,铺天盖地地宣传,但它却用它独特的魅力,悄悄地打动了我的内心。作者的叙事风格非常独特,不是那种传统的线性叙事,而是通过时间跳跃和多线叙事,将故事一点一点地拼凑起来。这种叙事方式,一开始可能会让人感到有些困惑,但随着故事的深入,你会发现它其实非常巧妙,能够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故事的复杂性。书里的人物,都非常鲜明立体,他们有着各自的性格和命运,他们的故事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人生画卷。作者对于人物的心理描写非常细腻,能够准确地捕捉到人物的情绪和感受,让人感同身受。而且,书中的一些场景描写,也十分出色,无论是热闹的集市,还是幽静的庭院,都仿佛身临其境。读完之后,我久久不能平静,感觉自己也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更是一部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选择的哲学思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