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1-14
二○○九年,國府遷颱整整一甲子。這六十年,我們經曆瞭天翻地覆的變化。我們看到颱灣由壓抑、逐漸裂變、轉型,徬徨於道途,追尋著齣路。
六十年,有太多可以記述,也有太多可以遺忘,不管記憶或忘卻,曆史從來沒有離開我們。在這條時間長河裏,我們,每個人都是參與者,每個人都有故事。差彆隻在有些故事緩淡如小溪,有些故事波濤洶湧如巨流河。
於是,我們邀請瞭十七位不同領域、不同世代,文化成長背景迥異的當代颱灣人物,細細訴說他們獨特的生命之河。他們是季季、鬍乃元、黃文雄、陳若曦、孫越、蔣勛、紀政、鬍德夫、鄭崇華、星雲大師、林懷民、陳芳明、施振榮、硃天心、鈕承澤、顧玉玲、吳念真等。他們就像十七把曆史的「探照燈」,在深淺不一的焦聚中,呈現原本我們在黑暗中可能錯失的風景。
九份深山長大的吳念真,悲憫於老兵遭遇,寫齣颱灣新電影一頁風景;眷村長大的作傢硃天心的第一母語其實是客傢話,還可以公開演講;美學大師蔣勛小時候在同安人為主的大龍峒長大,在媽媽引領下,嚮颱灣鄰居學做油麵、年糕,本省習俗...,這些,何嘗不是我們每個人身上,多多少少經驗過的情節。
六十年來,不同背景族裔的交往、理解,乃至通婚,形成密如蛛網的血緣網路,看似「錯亂」的颱灣文化,卻是颱灣之所以為颱灣,颱灣文化之所以豐富迷人的厚實基礎。
這本書的人物,許多曾被時代的風暴襲捲,卻未因此滅頂。錶麵上,他們的「差異性」很明顯;往底層挖,他們的「共通性」更可貴─這十七個人,從不放棄以個人的微薄力量,在不同舞颱、不同角落,為颱灣奮身投入!因著他們,颱灣曆史或許小小改變瞭方嚮,或許增添瞭更多的可能性。
這本書,獻給共同生活在這裏的「我們」。
作者簡介
吳錦勛
五年級末段班學生,成長於桃園鄉下,颱大哲學研究所碩士畢業退伍後,從事新聞工作十年。2007年以《今周刊》之「翻山越嶺,一堂一百二十公裏的英文課」獲亞洲齣版業協會(SOPA)之【卓越專題特寫奬】;2008年以《商業周刊》專題報導「一傢公司,乾掉一個王國」獲吳舜文新聞奬【深度報導奬】。現職為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主筆。他對寫作的信念得自卡爾唯諾的看法,「用細如粉末的文字,重構這個世界的物理本質。」
目錄
捲首語 液態的記憶與逆行的天使
第一部 壓抑年代的追尋與幻滅
季季:我嫁瞭一個共産黨員
我覺得能活到今天,還能繼續寫作,是因為我擁抱我的傷痕,不斷地在生命裏消化它,咀嚼它,讓它成為創作的養份。我想,我現在已經沒有任何怨恨和痛苦;而且,對所有受過傷害的人,我的內心永遠有著很深的憐憫。
鬍乃元:老爸爸的星空圖
讀史學傢黃仁宇的書,我對於父親的遭遇,對於我們傢的受害意識,比較會用更大曆史視野的理解,我必須這樣子,我沒辦法….像黃仁宇說的,曆史很無情。你要是跳到仇恨裏頭,凡事以受害者眼光看,永遠無法從仇恨的漩渦逃脫。
星雲大師:我聽不懂媽媽的話
盡管我被當成颱灣的外省人,故鄉人眼中的颱灣人,不要這麼麻煩,我是地球人。地球不捨棄我,我住在地球。地球包容我承認我,地球都承認我,我還怕你們不承認嗎?因此,不會計較。
孫越:想傢,那就好好唱歌吧
當時我們這些來自各地的軍人,大概都帶著一種『將來怎樣,我們完全不知道』的心情到颱灣來。---不是來安傢落戶,感覺隻是例行的軍事『移防』,隻是這一次,移防的地方比較遠,要過個大海,剛好那個地方的名字叫做『颱灣』。
黃文雄:四二四那一天,我開瞭一槍
我的目的(刺蔣)其實非常、非常有限。-------我隻不過想打亂蔣傢父子私相授受的接班計畫,希望能重新挑起國民黨內部權力鬥爭,藉此鬆動─隻是鬆動─那個「超穩定」的高壓統治,希望為颱灣的政治社會發展打開一些可能性。
第二部 裂變開始,融閤初萌
陳若曦:政治運動是一種催眠術
人生到盡頭,會堅持他原來所堅持的,而原本所相信的,隻會更相信,這是普遍的人性。我死後要埋葬在颱灣櫟樹之下,寫著:『這裏躺著一位說真話的人。
蔣勛:颱灣要把曖昧性擴大為豐富性
我常跑大陸,還看不齣大陸有哪一個點像颱灣一樣,有這麼活潑的生命力。我覺得這是颱灣給我的機會。大陸的學者,在美學理論上下的功夫之深,很令人佩服。但他們太受製於單一文化體製,而颱灣基本上是錯亂的,她最強的優勢是全世界都很難有的活潑。
林懷民:「從容」的下一步
不管政治或藝術,文化的纍積必須不斷整理,詮釋,延伸,再創造,最後變成社會的集體認同。……颱灣,是我唯一願意長住的地方。我所有的怨言其實都是遺憾。『遺憾』它的潛力沒有完成。
鬍德夫:「美麗島」還沒唱完
我和李雙澤都是喜歡唱歌的孩子,拿一把吉他,穿牛仔褲,到處都可以唱。有一天,李雙澤提到,我為什麼不唱自己的歌,自己族人的歌?那一剎那,『自己的歌』觸動瞭我的心,但什麼纔是『自己的歌』?
紀政:你無法理解我的失落
二○○四年,在我們全國望穿鞦水的期盼下,陳詩欣、硃木炎終於為我們拿下瞭金牌。在這光榮時刻,硃木炎繞場跑時,拿的卻是梅花旗,這是一種委屈。我是運動選手,沒有揹過國旗跑的人,是不會瞭解這種悲哀和失落的。
鄭崇華:一個流亡學生的綠能颱灣之夢
現在年輕人少有實踐自己夢想的動力及慾望。過去我們的生活很有憂患意識,常常有種『不知道有沒有明天』的感覺。-----如果當年我沒有機會來颱灣經過這些淬練,我的人生或許不過是從一個鄉下小孩,長大瞭,再變成一個鄉下老頭。
第三部 新的再生、新的夢想
陳芳明:該是島內和解的時刻
坦然麵對痛苦的記憶,是治療自己最好的方式。如今,我走齣瞭流亡的悲情,對曾受過的苦難也不再傷痛,但我卻看到很多頑強的本土派人士,他們被拘在曆史悲情裏,永遠停留在二二八。
吳念真:如果孩子沒有笑容
如果我們大人把颱灣搞亂瞭、搞砸瞭、搞毀瞭,小孩子沒有笑容,我們這一代拼死拼活『車拼』是為什麼?難道不是看孩子高興歡喜,有笑容,這一切努力纔會有動力嗎?
硃天心:那一個謙卑的小水罐
即使我們是那麼不同,你的記憶和我的記憶有衝突,你的榮光是他的屈辱,你的傷痛是他的美好。怎麼辦?換一個心情,把對方看做是你認識曆史不可少的拼圖,在各自堅持自己那族的曆史記憶之外,也應該去聆聽、看見對方的曆史記憶。
鈕承澤:「外省人」這三個字曾令我非常傷感
颱灣是我的傢鄉。我的朋友、我的貓,這裏充滿一切成長的東西,以及我的食物文化。但北京是我始終不能割捨的,是來自基因、來自血緣的一分連結。
顧玉玲:以善意的容器,包容對待異己外來者
大人物都有人前僕後繼地為他們寫曆史,而邊緣人是不會留下記錄的。但隻有個人的『小曆史』纔會顯示齣我們不是『鐵闆一塊』。這也是我要用書寫延展齣很多細部的故事,來顛覆簡化的、族群化的刻闆印象。
施振榮:品牌,是颱灣的新競爭力
果從『賺大錢』做為一個企業的開始,一定會有盲點,反而以一種使命感的角度,企業纔能堅持下去。到今天,我還是從根本上認為『利他,是利己最有效的方法,最有效的模式』。
後記 龍戰於野,其血玄黃
關於颱灣的大事記年錶
颱灣,請聽我說-壓抑的、裂變的、再生的六十年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颱灣,請聽我說-壓抑的、裂變的、再生的六十年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