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语类义表现-助词篇-」为笔者从事日本语教育20年来,透过实际教学经验所累积而成的作品。
在实际教授日语的课堂中,学习者往往提出许多问题。例如;「〈(场所)□〉与〈(场所)□〉如何区别使用?」、「〈~ □□□〉与〈 ~ □□□〉〈~ □□□〉有何不同?」、「〈□〉与〈□〉有何差异?」等等。对于学习者所提出的种种不同的问题,时常无法当场回答而不知所措。每当遇到这种情形时,笔者都会告诉学生「这个问题是我下个星期的作业!」,之后拼命地钻研要如何来做说明。如此,笔者将学生的提问以及对学生提问的回答与说明都一一做了笔记,至今笔记已累积将近10册。本书就是根据这些笔记整理出来的作品。
这本「日本语类义表现-助词篇-」里,提出了与文法.句型相关的类义表现,共有77项。依照「□□□□、「有关格助词」、「有关接续助词」、「有关副助词」、「有关接尾语」的顺序排列。此外,笔者认为对类义表现如果只做说明的话,有稍嫌不足之感,故针对比较难以区分的项目配置了例题。透过对例题实际做解答,来测试自己是否已真正地了解。这些例题是当初为了测试学习者的理解程度,于课堂中所制作出来的题目。本书卷首附有索引,方便使用者查阅。
作者简介
目黑真实
1948年 出生于日本国冈山县冈山市
1967年 冈山大学法文学部法学科中退后投入社会运动
1988年 赴中国上海外国语大学进修中国语
1989年 归国后至今一直致力于对外国留学生的日语教育
译者简介
蔡季汝
台湾省彰化县人
台中商业专科学校应用外语科日文组毕业
东吴大学日本语文学系毕业
东吴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肄业
日本国立东京外国语大学地域文化研究科毕业
日本语学专攻
现任:明道大学应用日语系专任讲师
作为一名对日本文化和语言充满好奇的学习者,我总觉得要真正理解一门语言,就必须深入其思维方式,而助词恰恰是展现这种思维方式的绝佳窗口。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不仅仅是讲解助词的用法,更是试图去解读助词背后所蕴含的日本人的思维模式和情感表达方式。例如,在讲解表示“原因”或“理由”的助词时,书中会探讨为什么日本人更倾向于使用“ため”来表达正式的、客观的原因,而更倾向于使用“から”来表达主观的、个人的理由。它还涉及到一些在中国人看来比较抽象,但在日语中却非常重要的助词用法,比如表示“主题”的“は”和表示“主语”的“が”的细微差别,书中通过分析一些日常对话和文章段落,让我能够感受到这两种助词在传递信息时的不同侧重点,这种文化层面的解读,让我对日语的学习不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而是上升到了对日本文化理解的高度,极具启发性。
评分这本书的书写风格非常严谨,而且内容深入浅出,逻辑性极强。作者并没有回避日语助词的复杂性,而是直面问题,并且提供了非常有效的分析工具。我之前对一些表示转折、原因的助词,如“が”、“けれど”、“のに”、“から”、“ので”等,总是感到混淆不清。这本书里,作者将这些助词进行归类,然后逐一对比它们的适用范围、语感差异以及在句中的位置和作用。我特别喜欢它关于“のに”的讲解,它详细阐述了“のに”所包含的“意外”、“不满”等负面情感色彩,并通过几个不同场景的对比例句,让我能够清晰地辨别出它与其他表示转折的助词的区别。此外,书中还包含了一些关于助词在不同句型中如何使用的讲解,例如在被动句、使役句中,助词的选用会有什么特殊之处,这些都让我对日语的语法结构有了更系统、更深入的认识。
评分我是一位长期在日本生活的中国人,虽然日常交流基本没问题,但总觉得在一些书面语和正式场合,自己的日语不够地道。这本书恰好弥补了我这方面的不足。它在讲解助词的时候,非常注重语体和语气的区分,对于不同层级的敬语和不同场合下的表达方式都有详细的说明。比如,在讨论表示“给予”或“接受”的助词时,它会区分在朋友之间、长辈面前、正式场合下分别该使用哪些助词,以及这些助词背后所蕴含的礼貌程度。书中还列举了一些在日常交流中容易被忽略,但在文学作品或新闻报道中却非常常见的助词用法,这些都极大地提升了我阅读和理解日语原文的能力。我尤其对书中关于“ながら”和“つつ”的对比印象深刻,这两者都表示“一边……一边……”,但在语气的稳定性和动作的持续性上存在差异,书中通过分析一段描写人物活动的短文,将这种差异展现得淋漓尽致,让我对日语表达的精妙之处有了更深的体会。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的编排方式非常有特色。它没有采用传统的章节划分,而是围绕着几个核心的类义助词群组展开。我特别喜欢它在介绍每个助词群组时,会先列出几个易混淆的助词,然后通过对比分析来突出它们的区别。例如,在讲解与表示方向、目的相关的助词时,它会同时分析“に”、“へ”、“と”等,并且会深入探讨它们在具体情境下,即使看起来意思相似,但在表达的侧重点和情感色彩上的细微差异。书中运用了非常大量的日语句子作为例子,而且这些例子都非常贴合实际生活,不像某些教材中的例子那样生硬和不自然。更重要的是,这本书不仅仅告诉你“怎么用”,更告诉你“为什么这么用”,这对于真正理解日语的内在逻辑非常有帮助。我反复研读了关于“から”和“より”的对比部分,书中对两者在表示起点、原因、比较等方面的细微差别进行了极其细致的阐释,结合具体的对话和文章片段,让我豁然开朗。
评分这本书简直让我大开眼界!作为一个日语学习者,我一直在为那些微妙的助词用法感到头疼。这本书的引入部分就点出了核心问题——助词的“形似神不似”,相同的助词在不同的语境下表达的意义千差万别,让人傻傻分不清。它并没有像很多教材那样简单地罗列助词的几种常见用法,而是深入剖析了助词背后的逻辑和思维方式。特别是关于“は”和“が”的辨析,书中用了大量的实际例句,并且非常细致地解释了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用“は”,而在那种情况下用“が”。它还强调了语境的重要性,提醒读者不能脱离具体句子来理解助词,这一点对我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读完这部分,我感觉自己对日语助词的理解不再是停留在死记硬背的层面,而是开始触及到其更深层次的含义和运用,这无疑为我后续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我对这本书的后续内容充满了期待,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它还会带来哪些惊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