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人视野的高低,不在于看见,而在于有没有观察。
仅以此书献给旅途中跌跌撞撞的冒险与坚持者~
用脚走出的财富~「把存款变成回忆,把回忆存在世界各地...」
这本《 人生的旅行存折》是邱一新首度以文学的书写,描绘他旅程中的视野与观察,以及与前人文学家跨越时空的心领神会。
爱阅读,也爱自助旅行的邱一新,从大量的探险经典中发现探险家在旅行中如何观看、思考,及其展现「非做不可」的决心和毅力。因此以文学作品作为旅行路线,身体力行的去见证与发掘过往的文学家所建构的、虚实交错的文学场景。
本书不只是邱一新文学书写的尝试,更是他累积了十多年的「旅行存折」---把存款变成回忆,把回忆存在世界各地。因为在大家都忙着工作、投资、提高银行存折里的数字时,邱一新一边阅读、一边工作,只要累积了一点心得、存到了一笔款项,他就把两者都领出来实际上路去旅行、亲眼去看看书中的风景。每一笔存款换来的回忆,就随着旅行的过程,一步一步地被存入他到过的世界各地。
看他写差点丢了命也要走完的青藏公路,身陷绿色迷雾森林与大猩猩的面对面接触,真正去到智利拜访诗人故居、以向终身主张追求真相的聂鲁达致敬……,阅读邱一新,要非常小心书中散发出来的那股催眠的力量,那是一种阅读和旅行同时发酵的不可逆反应,会让人一翻开书页就同时展开一段纸上旅程、一放下书本就想马上出发去旅行。
作者简介
邱一新
成功大学工业管理系毕业,美国纽泽西州立理工学院工业工程硕士。人生旅历开展于1983年的美加大陆公路流浪,其后在大量深度阅读各类书籍作品之余,更付诸行动、亲自前往当地印证书籍中的风景:循《倚天屠龙记》深入波斯探访拜火教总坛,亦曾探勘过摩西出埃及记路线;採访伊拉克、柬埔寨内战及我国撤侨实况;曾受世界最大航空联盟「星空联盟」之邀代言环游世界一圈半,更曾住北极圈冰旅馆飙狗拉雪橇、夜宿南极洲科学研究站。
其中,最为人艳羡的是应邀旅宿过世界许多知名旅馆,如蒙地卡罗Hotel de Paris、巴黎丽池饭店、法国轩尼诗城堡招待所Chateau De Bagnolet、日本国宝级旅馆「俵屋」、澳洲洞穴旅馆、斯德哥尔摩Nordic Light Hotel、南非猎游度假村等。
二十多年来,邱一新的足迹已遍布世界各地;其丰富的旅行经历和深厚的人文视野,引发包括奢华、美食、自助等主题旅游的风气,是国内自主旅行风潮的开创者与实践者。文章散见中国时报旅游版、GQ国际中文版、北京时尚旅游杂志《TRAVEL LOG》、《FOOD & WINE》 《玩家》等旅游专栏。
曾出版包括引领奢华旅行风潮的《跟着大亨去旅行》、描述伊斯兰世界探险过程的《天方夜谭探险记》、环游世界见闻的《在37,000英尺高空说:我爱妳》、越南铁路之行的《男人天堂趴趴走》,和《奇遇的旅程》、 《一辈子值得体验一次的玩法》、 《跟着大亨大小通吃》、 《我是丐帮旅行家》,以及2007年《总有一天要去吃》等作品。
推荐序 / 李昂、詹宏志
自序
辑一:阅读的旅行
加拉巴哥群岛巡航
寻找诗的源头
人在地球底端
人在世界边缘
站在尼罗河的源头
追踪高山大猩猩
要命的青藏公路
辑二:小说的旅行
追逐海明威的马林鱼
到西班牙寻访阿Q
《马可孛罗纪行》的大草原
《射鵰英雄传》的大漠
辑三:想像的旅行
苏武牧羊的北海
跟着六世达赖游西藏
附录:带给作者旅行梦想的书
推荐序一
旅行文学家 李昂
我和邱一新,刚好是两种最不一样的「旅人」。
或者,我应该比较严谨的称邱一新作「旅行家」,因为他对旅行一直怀抱着远大的梦想与企图心。
先来谈谈我们彼此之间的不同吧!因为从我身上,可以更深刻的了解邱一新作为一个「旅行家」。
首先,邱一新有只有少数人做到的旅游经验,比如,环游世界两圈;比如,跟着富豪去旅行。以及,工作上的便利,享受到了也是少有人享受得到的顶级梦幻之旅。
但邱一新不满足于这些,虽然写下旅行中的所见所闻,但他显然还有更远大的梦想。于是,来到了「心」的开发。
首先,邱一新借助了阅读。
我们都读书,这是我们写作的人必备的,可是,同样的,我相信少有人像邱一新那样,认真的读过如此多国内外的旅行书籍。
在此得先说明,这些旅行书籍并非资讯式的旅游工具书,告诉你如何搭火车、搭飞机到达,有什么景点,可以依自己的需要住什么、吃什么……他读的是旅行者所写的书,那种我们大致上可以广泛称为「旅行文学」的书籍。
而且,很显然的,邱一新致力于这类「旅行文学」的写作,以师法这些经典名着为范例。
我和邱一新不同,我本身是个小说作者,虚构是我最先得具备的本事,实质的历史、地理资料,除非特殊原因,否则不是我关注的重点。
我是那种旅行前不特别翻找资料,尤其是影像资料,我绝不想做那种站在金字塔前,再抱怨说:「怎么没有旅游频道介绍的那么好看嘛!」的人。
我希望能保有与旅行中的景物初次见面那种「一见钟情」的悸动。不过也许我得补充一下,我并非太「不学无术」,从小开始累积的大量阅读,我并非什么都不知道的去开始我的每一趟旅行。
而且,我是旅行回来再找书,也就是邱一新读的那类旅游文学家写的书,来读的人。得先交代这些,是要相较于我们两人回来写出的风格完全不同的文章。
由于「旅行文学」并非我所追求,我的旅行重点,归根究柢,在于有助我的小说创作,是偶一为之的旅行。写作,除非有特殊目的,否则多年只以个人观点见闻为主,在作为「旅行文学」的文类上,便难成主流。
邱一新则不同,大量事先的阅读,使得他在这本花了十年时间方结集成的作品,每篇皆十分扎实,充满了广泛阅读、深入体验,再仔细铺排书写成的深刻意义。
我知道邱一新极佩服詹宏志先生所言:「旅行文学是一种行动文学」。在书房里读大量旅行文学,会是一种阅读上的享受,可是当走出书房,实际的进入旅行中,体会相信有所不同/相同,相互印证又相互背离,充满了另一种更深切的发现与惊奇。
更何况,邱一新还再将他旅行中的种种写成文章,如此,我要「狗尾续貂」的将詹宏志的名言再加上一段:
「旅行文学是一种行动文学」,而经由旅行文学出发实际体验再写成的旅行文学,便会是一种人生、生命体现的文学。
古人不是也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吗?
身临其境的体悟,果真与阅读中的想像仍有差别,而从阅读出发、经由旅行再回来作成的书写,对我来说,是当在地球上要有「新发现」、「探险」都不再容易时,从阅读出发来完成的另一种发现、探险。
这,或许不失为是现代旅行文学最佳的展现方式之一。
如此,我相信读者会和我一样,由这本邱一新历经十年方完成的书中,确定了邱一新作为「旅行文学家」的定位!||一个读万卷书更行万里路,再以自己形成的观点来书写旅行的「旅行文学家」。
推荐序二
不寻常的旅行 詹宏志
邱一新是台湾的「旅行狂人」,他不但耽读各种旅行经典与名家之作,并且把它们当做「旅行灵感」的来源,又真的天涯海角「按图索骥」去旅行,去到许多不可思议( 只会出现在我们梦中) 的地方。
如今他又把这些旅行经典通过「行动的今註今译」书写出来, 产生一种难以言喻却令人向往的新创作, 既是「不寻常的旅行」(L es voya ges extra ordin aires),也是「不寻常的文学」……。
说实话,《人生的旅行存折》这本书的书名,一开始并没有立刻勾起我强烈的阅读兴趣。我是一个比较务实的人,对过于文艺或煽情的标题会有点保留。但当我稍微翻阅了一下内容(这里的“内容”是指书的封面、简介、以及零星翻到的几页,并非书的全部),我开始觉得这本书或许比我想象的要更深刻一些。它让我联想到,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在经历着各种各样的事情,这些事情,就像是时间的河流中流淌过的水滴,有大有小,有轻有重。而“存折”这个概念,则让我思考,我们是否能够有意识地去“收集”和“保管”这些经历,并将它们转化为一种能够滋养我们内心、甚至指导我们未来的力量。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具体的“方法论”,或者是一些启发性的思考,让我们懂得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甚至是挑战和困难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宝藏”。我并不是一个喜欢心灵鸡汤的人,但我欣赏那种能够帮助人看到事物积极一面,并从中汲取力量的观点,希望这本书能带给我这样的感受。
评分对于《人生的旅行存折》这本书,我原本是抱着一种探索未知的期待去翻阅的。我通常不太喜欢那种流于表面的游记,而更倾向于那些能触及灵魂深处、引发深度思考的作品。这本书的名字,让我感觉它可能提供了一种不同于以往的视角,或许是关于如何在平凡的生活中发掘不平凡的意义,又或者是在每一次的经历中,如何为自己的人生“储蓄”下宝贵的财富。我一直觉得,我们的人生,就像一个巨大的银行账户,而每一次的经历,每一次的感悟,都是一笔笔存入其中的财富。这些财富,或许是金钱买不到的快乐,或许是经验积累的智慧,又或许是情感的连接与羁绊。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本精致的日记,里面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和细腻的观察,让我能够从中看到作者是如何将那些零散的片段,串联成一幅幅动人的生命画卷。我尤其好奇,在作者的“存折”里,究竟记录了哪些让他觉得“值得”的事情,这些“值得”又是如何被定义和珍藏的。
评分当我看到《人生的旅行存折》这本书名时,我脑海中闪过的第一个念头是:这是否意味着,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像储蓄一样,去“积累”人生的美好时刻?我一直觉得,人生就像一场电影,而我们每个人都是这部电影的主角。我们经历的喜怒哀乐,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都构成了这部电影的情节。而“存折”这个概念,让我觉得,或许我们可以更有意识地去“记录”和“珍藏”那些让我们感到幸福、感动、或者有意义的瞬间,而不是让它们随着时间悄悄溜走。我不是一个特别善于表达情感的人,但内心深处,我渴望能够抓住那些稍纵即逝的美好。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角度,让我去重新审视我的生活,去发现那些被我忽略的“财富”。我期待它能像一本温厚的指南,指引我去认识到,生命中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点滴,其实都具有非凡的价值,它们共同构成了我们独特的人生旅程。
评分《人生的旅行存折》这个名字,让我联想到了很多关于“积累”和“沉淀”的意象。我一直相信,人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点一滴的去积累,去经营。而“旅行”这个词,又带有一种探索、发现、以及走出舒适区的意味。将两者结合,这本书似乎在暗示着一种“在行走中积累”的哲学。我个人就属于那种不太喜欢安于现状的人,总是在不断地寻找新的可能性,尝试新的事物。每次的尝试,即使失败了,我也觉得是为自己的人生“存”下了一笔宝贵的经验,让我对下一次的尝试有更多的准备。我特别好奇,作者是如何看待“旅行”与“存折”之间的关系的。是说,每一次的旅行都是一次“存款”的机会?还是说,旅行本身就是一种“存钱”的方式,用时间、经历、以及情感去“支付”?我期待书中能够有很多具体的例子,让我能够理解这种“存折”的哲学是如何运作的,并从中获得一些关于如何更好地“管理”自己人生的启示。
评分这次偶然在书店看到《人生的旅行存折》这本书,书名就深深吸引了我。总觉得人生就像一场漫长的旅行,而“存折”这个词又带有一种积累、沉淀的意象,让我忍不住好奇里面究竟记录了什么样的人生风景。我本身就喜欢旅行,尤其喜欢那种深入当地,感受文化和人情味的旅程。常常在旅行回来后,感觉自己的内心世界也随之丰富了不少,像是为自己的生命银行里存入了不少珍贵的“经验值”。所以,看到这本书名,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许多画面:也许是作者在异国他乡的某个街角,静静观察当地人的生活,细细品味当地的风土人情;也许是在某个偏僻的山林里,与大自然对话,找寻内心的平静;又或许是在某个热闹的市集,与形形色色的人交流,感受人性的光辉与复杂。我特别期待书中能有那种触动人心的小故事,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却能让人回味无穷的瞬间,能够引发我对自己过往人生经历的思考,也给我未来的旅途带来一些启发。毕竟,每一次的出发,都不仅仅是身体的移动,更是心灵的洗礼与成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