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是一个使人罔顾理智的城市,我们同样善感与柔软,会在巷弄里二手cd店老板按下PLAY时,剧烈红了眼睛;会忘不了来到这个城市的第一天,用手撕开可颂面包纸袋的味道……回想起这个夏天的旅行的感觉,就好像那个阴阴的早晨里的云层,薄雾盖起了某些私藏的情感,除了彼此之外,无法对任何人诉说。——小苗
去不去巴黎都值得珍藏拥有的旅游图文创作书
巴黎40天探险纪实,她们只带着简单的行囊和一颗探险的心就这样出发了。不迷巴黎名牌精品boutique,只爱创意小巷弄,40天的自助冒险,逛遍巴黎20区的大街小巷,最爱的还是跳蚤市场和风格小店。
一本真心体验巴黎生活的玩乐地图
她们逛传统市场和超市用当地食材学做料理、骑单车逛巴黎公园、当走路一族逛遍创意小巷弄,逛街、买物、逛博物馆、喝咖啡、找人闲聊、躺在草地晒太阳、和小店老板聊天杀价、疯狂的拍照、买书和买明信片,当然也不放过巴黎的小吃和美食,大部分的时间她们以闲晃和游荡,美好地浪费着巴黎时光,拍了数千张的照片,绘制了许多手绘图画,沿路纪录巴黎,也真实纪录她们大学毕业那一年的夏日美好时光。
颠覆传统旅游书的走法和作法
一本趣味和创意十足的旅游创作书,以女性角度,用文字、图像和照片传递对巴黎不可自拔的思慕。也希望提供给想去巴黎旅游的读者更多创意玩法的新鲜点子。
作者简介
姚筱涵 isa(小渥)
1983年生于台湾高雄。政治大学广告学系毕业后,赴法国巴黎「Gobelins影像学院」修读平面设计专业文凭,并为《Man’s Style》、《Brand》等时尚杂志进行採访工作。任多年文字与美术编辑,着有散文诗集《十一楼》(以夏渥客笔名发行)、《开始踏上法国留学之路》。
★入选2008年法国平面设计月(Echirolles Graphic Design Month)「We love books !」单元展
摄影者简介
王怡婷Miao(小苗)
1983年生,政治大学广告学系毕业,现就读交通大学应用艺术研究所。摄影是旅行中第三美丽的相遇;第二个是小渥,第一个是巴黎。
我的妳们,妳们的法国 ◎苏打绿主唱 吴青峰 8
巴黎,我永远的恋人 ◎时尚生活玩家 里维 9
NOW OR NEVER ◎小苗 10
Avant出发之前 12
★chapitre1食物Les nourtitures
午餐的选择16
露天市集20
超市一族30
法式餐厅 34
咖啡馆哲学 38
★chapitre 2逛街 Faire les boutiques
跳蚤市场 42
磊阿勒区 45
廊巷 48
歌剧院区 54
玛黑区 56
拉丁区 60
工艺街 62
蒙马特区 64
★chapitre 3景点Les scenes
巴黎的肚腹,我们的原点 70
洋娃娃博物馆 72
铁塔下的幸福 74
运河恋人 76
左岸边 78
消失的摩天轮 80
巴黎轴线上的新建筑 86
在波特莱尔墓前献花 88
奥特意建筑群像 90
比如说住蒙马特 92
★chapitre 4星期天去哪里 Ou allons nous le dimanche?
蒙苏喜公园 98
秀蒙丘公园 101
卢森堡公园 102
布隆森林 巴嘉帖尔玫瑰园 104
雪铁龙公园 109
贝西公园 110
蒙梭公园 113
凡尔赛宫 114
★chapitre 5附录
巴黎旅游资讯 120
装备 122
战利品 126
巴黎随拍随写 130
推荐序1
从我跟她们旅游的经验,不只是旅游,不只是生活,她们总可以捕捉到最灵性的一面,城市熟睡的侧面、桌角洒落的浓汤、广场翻飞的拍翅、时间静止的瞳孔……有一天我一定要和爱人一起,带着这本书,走入她们踏过的足迹。——苏打绿主唱吴青峰
《拐哪个巷.巴黎》有许多精彩且值得玩味的景点,跟着她们的脚步或许可以按图索骥地享受一下巴黎风情;或许你也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巴黎记忆或一些精致小店。
——时尚生活玩家里
推荐序2
我的妳们,妳们的法国
如果要我选我目前人生中最幸运的一年,我会选2002年。这一年我胡乱申请到了一双一辅一学程,在金旋奖拿了四个冠军,写出苏打绿第一、二张单曲的歌,谈了一次重要的恋爱,还有,认识了小苗和小渥。
小苗是透明隧道,而小渥是一条茉莉巷,她们都是我通往感动的路。我们的熟悉跟相处时间没关系,是靠默契,靠温柔;换句话说,靠命运。
那年,我跟小渥耗了一整个夏天避暑,我们赖在局促里、钢琴上、还有哭泣的肩膀,然后在寒冬向小苗取暖,隔年一起做了一趟旅行,遇见了暐哲,苏打绿的一切突然开始发生。
2005年,我们三个在一家义大利餐厅里讨论毕业制作,两个女孩发现彼此都有去法国的计画,变成计画一起去法国;几个月后,当她们终于敲定了来回的日期,我们三个都还在懊恼着,这计画错过苏打绿发片日期的时候,我在台湾大声唱着歌,交出一张唱片,而他们已经从法国带回来一本书。
现在,这本书要出版了,小渥要我写点什么,但要我收起啰唆,只给我五百个方格的机会,我一面心想,妳们两以为交代妳们这么简单吗?一面发呆到交稿的最后一天……我想,从我跟她们旅游的经验,不只是旅游,不只是生活,她们总可以捕捉到最灵性的一面,城市熟睡的侧面、桌角洒落的浓汤、广场翻飞的拍翅、时间静止的瞳孔……有一天我一定要和爱人一起,带着这本书,走入她们踏过的足迹。
给我亲爱的小苗和小渥,我所眷恋的你们,正如你们眷恋的法国一样美好。
苏打绿乐团主唱 吴青峰
前言
Avant出发之前
要出发去巴黎了。
直到出发前一刻(真的是往机场的前十五分钟)我都还在打包行李,到底该带角架还是义大利肉酱罐,好想穿长裙噢好想带亮红色的小皮箱噢此类小问题僵持不下。终于为了安全,我带了很朴素的小行李箱,大约只能装去东京五天的分量,我也放弃了长裙和可笑的肉酱罐,连免洗内裤都缩减到十八条。反正重要的不是带多少去,而是带什么回来。
但在终于坐上长荣机场巴士之后,我开始有点沮丧,甚至还偷偷哭了一下。其他的旅客,他们目的地又是哪里呢,好比说右前方一对不停吃饼干的ABC姊妹。也许跟我相同,也许会跟我不一样,但现在我是完全的一个人。老师办公室的船桨,把我划向了巴黎。他告诉我,在巴黎像活着的死人,只处理和自己有关的事情,很自在也很寂寞。我即将懂这感觉。
四十天是不是太久呢我想,旅行的意义是离开,离开你爱的人、离开你的城市、离开你的习惯。人其实不像你想像的坚强,独处的自己说不定是最软弱的。电影<西班牙公寓>的男主角说,你告诉自己没问题的,你可以去那里,但一上了飞机,你就不是那么确定了。我忘不了他在飞机上大哭。
但终究有一天,我们会习惯那边的街道,习惯他们的地铁巴士,习惯某种食物并不断介绍给朋友吃。有一天我们觉得那座城市已属于我们。
这是那时我还无法知道的事情。
两个女生游巴黎?一个女生是我,小渥,一个是小苗。小苗是我的大学同学,我们不是那种天天需要黏在一起的友情,然而她却是我很欣赏的朋友之一,为才华、为她的甜美中带点稚气、为她善良的心。在学了两年多法文后,我决定大学毕业那个夏天要到巴黎旅行,恰巧在一次聚会中,我们发现彼此都有去巴黎旅行的计画,于是约定要一起同行。之后她投入准备研究所的考试中,我也等着她的回覆。当她终于考上研究所、不顾一切(不顾家人的反对先斩后奏)说可以和我一起去巴黎旅行时,我非常高兴又非常担心。高兴的是,一个人独自旅行的压力、惶恐突然消失,转成了能与另一个女孩一起玩乐的美好;担心的是,听说好朋友一起旅行回来后总会因为旅程上的小细节分开、吵架……
但是终究我们平安地回家,在机场抱着痛哭舍不得旅行结束,为那些今后只有彼此能诉说的巴黎感情流了许多的眼泪。
也许因为是小苗,让朋友不能一起旅行的魔咒消失。
她是这么善良而甜美,小小的身躯可以拖着很重的行李,(她在行李里装了玩具熊!)她总是比我先起床,在厨房煮着早餐,她会绑一个可爱又搭配衣服的发型再出门,尽管没有学过法文她可以很快记得刚听到的单字,她喜欢替路上的小东西照相。
不管以后我会有几个巴黎,巴黎都因小苗而独特,都因她而飘散着想念的空气。
也许再回到巴黎,我还是一样走去超市买牛奶,走在一样的街道上,同一群鸽子飞来。
然而我的身边已经没有她了。
渥 Isa
我真的很难用一两句话来概括这本书给我的感受。它更像是一场梦境,一个在光影斑驳的巴黎展开的,关于寻找、关于迷失、关于存在的哲学式漫游。作者的文字非常考究,每一句话都像经过了精心的打磨,充满了诗意和哲理。他善于运用象征和隐喻,将一些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让我们能够去触碰,去感知。我尤其喜欢他对“时间”的描绘,在书中,时间不再是线性的向前,而是充满了回环和折叠,过去与现在,现实与回忆,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时空感。这本书不是那种让你看完就能豁然开朗的作品,相反,它会留下很多疑问,很多思考的空间。它需要你主动去参与,去解读,去与作者的文字进行一场深刻的对话。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思维被拓宽了,对世界的看法也多了一层维度。它不是一本轻松的书,但却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它会让你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自我审视,不断地自我超越。
评分终于读完了这本书,虽然书名有点古灵精怪,“拐哪个巷.巴黎”,一开始还以为是那种都市寻宝或者解谜类的小说,没想到完全不是。我一直对欧洲的街头巷尾充满了一种莫名的向往,尤其是巴黎,总觉得那里有说不完的故事,藏着无数的浪漫和忧伤。这本书带我的感觉就是这样,它没有给我跌宕起伏的剧情,也没有惊心动魄的冒险,更多的是一种娓娓道来的叙事,像是在深夜里,一个老朋友坐在你身边,用低沉的声音分享他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我特别喜欢作者对环境的描写,那种光影在古老建筑上的投射,街边咖啡馆里飘出的阵阵香气,还有塞纳河畔微风拂过的感觉,都仿佛跃然纸上,让我身临其境。它更像是一本散文集,记录了作者在巴黎的种种感悟,关于时间,关于艺术,关于生活,关于那些不经意间触动人心的瞬间。我常常在阅读的时候,会不自觉地停下来,想象自己就站在那个场景中,感受那一刻的情绪。虽然我并不是那种追求情节刺激的读者,但这本书的文字魅力足以吸引我,它让我放慢了脚步,去感受生活中的细节,去品味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美好。
评分“拐哪个巷.巴黎”,这个书名就像是一张泛黄的旧地图,指引着我去探索一个未知的、充满惊喜的世界。我一直对旅行文学情有独钟,尤其喜欢那些能够带我领略异域风情的作品。这本书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出色,作者用生动形象的笔触,勾勒出了一个充满魅力的巴黎。他笔下的巴黎,不仅仅是埃菲尔铁塔和卢浮宫,更是那些隐藏在街头巷尾的小咖啡馆,那些充满生活气息的集市,还有那些不为人知的历史遗迹。我仿佛能闻到从面包房飘出的阵阵麦香,听到广场上乐手悠扬的琴声,感受到阳光透过梧桐叶洒在石板路上的温暖。更重要的是,作者不仅仅是描绘风景,他更是在描绘生活,描绘那些在这里生活的人们,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坚守与失落。这本书让我看到,旅行不仅仅是看风景,更是去感受一个地方的灵魂,去理解那里的人文。它让我对巴黎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重新思考了旅行的意义。
评分这本书的题目真的很有意思,让我第一眼就被吸引住了。我以为会是一本关于巴黎某个特定街区或者某个秘密通道的奇幻故事,结果读下来,发现它更像是一本关于“遇见”的书。作者在书中描绘了形形色色的人物,有在街角画画的老艺术家,有经营着一家古董店的沉默男人,还有在深夜咖啡馆里独自写作的年轻女孩。这些人,就像是散落在巴黎这座巨大迷宫中的一个个节点,他们的人生轨迹在某个时刻,因为某种原因,与作者发生了短暂的交集。我最欣赏的是作者对于人性的洞察,他笔下的人物,无论是快乐还是悲伤,无论是平凡还是特别,都显得那么真实,那么有血有肉。他没有去评判,也没有去塑造,只是静静地观察,然后用细腻的笔触将他们呈现在读者面前。读这本书,就像是在和这些陌生人进行一次心灵的对话,你会发现,即使身处异国他乡,人与人之间共通的情感,那些渴望被理解,渴望被爱,渴望找到归属感的心情,却是如此相似。它让我反思自己的生活,思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本质,也让我对那些看似平凡的生命,多了一份敬意。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非常独特,它不像我平时常看的那些畅销书,有明确的主题和清晰的线索。读这本书,更像是在迷雾中前行,你看不清前方的道路,但却能感受到一种朦胧的美。作者的叙事方式非常跳跃,有时会突然插入一段对历史的回溯,有时又会沉浸在对某个艺术品的深沉思考中。我尤其喜欢他对于“流逝”这个概念的探讨,无论是时间,还是情感,抑或是生命本身,都在他的笔下化作了轻柔的叹息。他没有试图抓住什么,而是任由它们随风而逝,然后在残存的痕迹中寻找意义。这种表达方式,可能不是所有读者都能接受,因为它需要读者付出更多的耐心和想象力。但我恰恰被这种“无为”的叙事所打动,它让我从紧张的现实生活中抽离出来,进入一个更广阔、更自由的精神空间。这本书就像是一杯陈年的红酒,需要慢慢品味,才能体会到它深邃的醇厚。它不是那种让你惊叹的书,但却是那种让你在读完之后,久久无法释怀的书,它会在你心里种下一颗种子,然后慢慢发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