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黑格尔同在的夜晚

与黑格尔同在的夜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Rita Kuczynski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年轻黑格尔的哲学之路与生命之旅

他谈论自己的方式,就是避开自己不谈,
他总是和自己保持距离;
面对自己,他感到不安,
因此他寻求共通性来保护自己。

  一七八八年到一七九三年之间,黑格尔、薛龄、赫德林一起在图宾根修道院就读,他们住在同一间寝室,早晨一起起床;为了不让自己在乏味的教义课中再次睡着,他们必须在上课前先喝杯咖啡。下午的时候,他们很快把必须唸的书唸完,好利用剩余的时间继续康德的《理性批判》,或是他们喜爱的希腊文。如果太累了,他们就故意和校方作对,跑到城里的酒馆熘跶。

  这是一个关于年轻黑格尔的故事,从一七七○年到一八○○年,从十五岁到三十岁,从斯图加特、图宾根,到伯恩、法兰克福。年轻的黑格尔,曾经迷惘、曾经不安;刚开始,他并不想成为哲学家,更不想成为神职人员,法国革命的爆发,对他带来了极大影响,在期待德意志也能有所改变的同时,他一步一步透过思考,找到自我,立定志向。

  在这个故事里,黑格尔不再是艰深的哲学语言,或生硬的学术符号,而是一个既狂妄又迷惘的青春少年。它是一把钥匙,可以打开一扇小门,让有心的人看进黑格尔的哲学世界。

本书特色

  1.第一本传记类的「哲普」书,从黑格尔的成长故事探讨黑格尔的思想形成。

  2.理路分明,文字优美,是了解黑格尔的入门书。

作者简介

莉塔.古金斯基(Rita Kuczynski)

  一九四四年生于东普鲁士(Ostpreussen)的耐登堡(Neidenburg),童年在西柏林上完小学,之后在东柏林完成高中学业。由于在音乐方面的特殊才华,得以进入列宁格勒音乐学院主修钢琴。在追寻自我的过程中,她断然放弃音乐,回到柏林、莱比钖,进入哲学的领域,最后以黑格尔为研究主题,取得博士学位。从事学术工作多年,曾在美国、智利多所大学客座讲学。二○○八年担任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当代德国文学高级研究员。

  目前居住在柏林,是自由作家,除了着书外,并为德国各大报纸撰写评论。已出版的书有《但愿我不是一只小鸟》(一九九三)、《断音》(一九九七)、《墙边花》(一九九九)、《被寻获的女人》(二○○二)等。

译者简介

林敏雅

  台湾南投人,台湾大学心理系毕业,德国特里尔大学心理系,并于萨兰大学修习艺术史,目前旅居荷兰并从事翻译工作。译着二十余本,包括《小国王十二月》、《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巴黎钓手尤纳斯》、《但愿我不是一只小鸟》、《会跳舞的熊》(以上由玉山社 / 星月书房出版)、《童话治疗》、《女性自恋》、《听一听圣经》等。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斯图加特(STUTTGART) 一七七○~一七八八
未经考验的信任
有时候——不只是天将破晓的时候——他相信自己已经知道要走的路。有时候——不只是当他找到一本吸引他的书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又向前迈进了几步,然而在不知不觉中,他马上又退回几步。并非只有当他要爬上斯图加特附近的山时必须绕路,很多他绕过的路,到后来才证明那是必要的。当他的母亲过世时,十四岁的他,唯一能做的是和刚刚才开始习惯的世界隔离。

啊,这些隔离……在他母亲过世前,他就对隔离感到害怕;虽然还不晓得为什么,但他彷彿知道自己将一再面对隔离,将不断地和隔离扯上关系。

有时候,他关上窗户躲在自己的房间里,等待吵杂从窗帘后退去,直到剩下寂静。他试着堵住所有缝隙,只有这样,他才能阻断进入他房间的最小入口;因为他相信,只有在坚决的孤独中,他才能保持个人特有的无限性。但是有时候,当他母亲违反平常晚上的习惯,把他房间的门关上,避免弟妹和访客吵到他时,他又会感到和世界隔离太孤单,于是站起来悄悄把门打开;他始终不明白,为什么有门这样的东西。然后,他经常会在房子里走动,不确定每个房间与房间之间是否还有联系——他穿越一个房间到另一个房间,因为门的存在,证明了房间与房间之间的区隔与联系。在符腾堡的官邸,这是可能的,在这里,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发展了他的智慧;后来的人也说黑格尔的智慧特质「在于他掌握理智的折衷主义……拥有多方面新文学的知识,尤其是有关启蒙运动的」1,这些当然是因为他在一邦之首府,很容易取得资料。

然而,黑格尔的内在期望是什么?它们蜷缩在角落,藏在墙间的空隙,伏在地板之下。他的那些梦想又如何?它们停留在学校的路上,或者无助地蹲坐在长椅之间。那些在成长中除了需要斯图加特山间回音,还需要更多其他东西的人,该怎么办?

该问谁?自从母亲过世之后,身为长子的黑格尔,感到分外孤单。究竟该问什么?如果天从这山攀登过那山,触及冰带?该抓住哪里,如果接下来的是只有他才察觉到的山崩?当然还有父亲在,但是能问他一些言语很难说清的问题吗?问父亲是没用的——据我们所知。

在不知不觉中,他开始喜欢问自己一些他再也不会忘记的问题。他喜欢问从哪来?为什么?到目前为止,他一直是照着规矩过日子,虽然每天都会尝试一些不同的东西,但他从不惹事。可是,他现在开始对事情产生怀疑——他并不知道,对于这些怀疑,他其实无能为力。很早——也许太早——他就学会活在两个世界里,这是两个截然不同,而且很少有交集的世界。作为成长中的年轻人,他有一部分还是大人眼中乖巧听话的好孩子,但是并没有遗失自我。他试着让自己不为所动,尤其是面对那些过分想要主导他前行的特定和偶发事件。因此,他很快就学会在两个世界中运作。不知不觉,这两个世界之间建立了通道,从这个世界通往另一个世界,那是由这两个世界中同时有的概念所构成的狭小抽象通道。因此,他很早就学会在不同中察觉共同点,也就是从区别中学会抽象思考。他已经非常熟练,可以在特定的时刻把不相干的东西放一旁,而不会让人觉得他没看见——所有研究哲学的人的必备能力。他很早就学会忘记事物的不同点,以便从远处思考事物的同一性。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