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不同于一般景点的台湾旅游书
不论去到哪里,我总会发现美丽的大自然风光、可爱的居民,以及超乎想像的多元文化。---胡浩德
跟随17世纪荷兰人的足迹,找寻荷兰时期的历史记忆与故事。
抛开城市观点,遍览最自然的风光、品尝最道地的美食、体验最在地的文化,探访最真实的台湾。
现任荷兰驻台代表胡浩德,居住在台湾将近八年,他说他来到台湾一个星期之后,就认定台湾是他喜欢的地方,并在听到一些关于17世纪荷兰统治台湾的历史与故事之后,兴起探索台荷历史渊源的念头,于是利用公余之暇,走遍台湾,除了找寻台湾与荷兰之间的联系之外,也与台湾原住民成为很好的朋友,进而发掘出台湾最真实、最值得推荐的文化景点与在地美食等。
他将这几年来的台湾探索之旅写成这本书,就是要告诉大家,抛开城市观点,台湾还有很多值得去体验的自然风光与在地文化,也希望透过这本书,激发大家前去探访一般旅游书上所没有介绍的真实台湾。
内附:景点介绍、住宿建议、美食推荐、交通资讯(含GPS座标)
本书特色
1.以外国人的观点,推荐台湾的旅游景点,有别于一般的观光导览,可以更贴近外国观光客的想法,进而吸引更多的外国人来台湾旅游或体会台湾的文化。
2.书中全面介绍台湾荷兰时代的遗迹,有很多甚至是大部份台湾人所不知道的,可以扩展台湾人对荷兰统治台湾这段时期的历史尝试,进而前往这些古蹟一览。
作者简介
胡浩德 Menno Goedhart
取得有机化学硕士学位之后,便在化学工厂担任生产经理的工作。之后进入荷兰经济部,展开了三十多年与对外经济关系和对外政策相关的工作。2002年来台担任荷兰贸易暨投资办事处驻台代表,在此之前,有长达八年的时间派驻在法国。
胡浩德来台后即深深爱上台湾,他喜爱台湾的文化、自然风光及友善的人们。而在台湾的多次旅游,也让他对17世纪荷兰人在福尔摩沙的足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因此决定将旅游笔记与更多人分享,鼓励台湾与外国游客一起来发掘他所深爱的台湾。
2009年,胡浩德成为雾台乡鲁凯部落的长老,和邹族、西拉雅族及卑南族的关系也更亲近,这让他更加深爱台湾,并决定于2010年退休之后,和夫人英格丽(Ingrid Goedhart)定居南台湾。
罗雪柔 Cheryl Robbins
在美国加州洛杉矶出生、成长,目前定居于台湾的台中地区。
拥有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动物学学士学位,以及英国新堡的诺桑比亚大学文化管理硕士。
目前是自由作家,撰写艺术、文化与旅游方面的文章。Taiwan News、Fountain Magazine、Travel in Taiwan和Compass Magazine等多种刊物都有其作品。
此外,她还创立亚洲部落企业社,致力于台湾原住民艺术与文化的国际推广。
推荐序 活历史与真实生活历史 包乐史(荷兰莱登大学 亚欧关系中心主任)
题献
自序 胡浩德
声明
台湾原住民族介绍
花莲县
台东县
屏东县
台南县市
嘉义县市
澎湖县
其他好玩的地方
参考文献及特别感谢
包乐史(荷兰莱登大学亚欧关系中心主任)
当我们这些满腹学术理论的历史学家,坐着埋首于几百年前的古文件时,胡浩德先生,鲁凯名字Daganau,只要一抓到时间和机会,就套上靴子踏遍台湾各地,蒐集在地人残存的记忆与故事。他是个耐心的倾听者、翻译者,也是生动鲜活的口述历史传统的完美代言人。
胡浩德(作者之一,现任荷兰驻台代表)
身为荷兰驻台代表,我有许多机会游历台湾各地。住在台湾超过七年之久,更让我能够深入探访相当偏僻的地区。不论去到哪里,我总会发现美丽的大自然风光、可爱的居民,以及超乎想像的多元文化。
这么美丽又有趣的台湾,有谁认识呢?一般外籍人士几乎都不知道,而我在台北认识的很多台湾人,对于台湾拥有的珍贵大自然与文化,以及原住民与在地台湾特色的了解,也很有限,这实在让我感到十分讶异。
这本书探讨了花莲县、嘉义县市、台南县市、屏东县、台东县、澎湖县,以及台湾其他好玩的地方。书中并没有介绍台湾最为人所知的旅游景点,所以和一般的旅游书不同。不论是外国人或台湾人,相信都能被这本书激发出探索在地台湾的兴趣。
我一直对那些能展现不同文化视角的作品充满兴趣,而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的期待。作为一位在台湾生活多年的荷兰代表,胡浩德先生的经历本身就充满了故事性。他不仅代表着一个国家,更承载着一段历史的传承。我想象着,他可能在参访历史遗迹时,会将荷兰在台湾留下的印记与今日的台湾景象进行对比,那种历史的厚重感与现实的鲜活感交织,定能带来独特的思考。同时,我也很好奇,他如何看待台湾的多元文化融合,这种来自不同文明的碰撞与交融,在他看来又呈现出怎样的面貌?这本书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个反思我们自身文化的契机,让我们从一个外部的、更为客观的视角来审视我们熟悉的一切。他的观察角度,不受地域和背景的限制,能够更加自由地去探索和评价,这种开放的心态,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财富,也让我对这本书充满了期待。
评分拿到这本书,我首先被它散发出的那种人文关怀所打动。胡浩德先生的文字,没有丝毫的傲慢或隔阂,而是充满了尊重与好奇。他似乎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学习者,一个渴望理解台湾这片土地的访客,而非一个居高临下的观察者。这种谦逊的态度,让他在与当地人的交流中,更能获得真诚的回应,也更能深入地触及到台湾社会的肌理。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展现一些他与当地普通民众的互动,那些真实的对话和情感的交流,往往比华丽的辞藻更能打动人心。或许,他会在某个宁静的午后,与一位老者促膝长谈,听他讲述台湾的变迁;又或许,他会在某个热闹的市集,与一位年轻的创业者交流他对未来的憧憬。这些鲜活的个体故事,汇聚在一起,就能勾勒出一幅立体而生动的台湾社会画卷。这本书,仿佛是一扇窗,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充满温情、充满活力的台湾。
评分在翻阅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被作者细腻的笔触深深吸引。他并没有采用那种宏大叙事的风格,而是将目光投向了生活的点滴,那些看似平凡的瞬间,在他的描绘下却闪烁着动人的光彩。我尤其欣赏他对台湾美食的描写,那种生动的描述,仿佛能闻到空气中飘散的蚵仔煎的香气,感受到碗粿的Q弹口感,甚至是夜市里卤肉饭的浓郁味道。这种对细节的捕捉,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跟随他的味蕾一同探索台湾的街头巷尾。同时,他对于台湾人民的热情好客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这种来自异国他乡的善意和温暖,往往是最能打动人心的。我想象着,在那些陌生的街头,一个来自荷兰的代表,被当地居民的热情所包围,那种跨越文化鸿沟的交流,一定是充满着奇妙的火花。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旅游指南,更像是一位真诚的朋友,在向你诉说着他与台湾之间动人的故事,分享着他在这个宝岛上的所见、所闻、所感。
评分从书的封面上,我嗅到了一种历史与现代交融的气息。胡浩德先生作为荷兰驻台代表,他的视角必然带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基因。我想象着,他或许会在品尝台湾的特色小吃时,联想到荷兰的家乡美食,在相似与差异中,找到一种文化的共鸣。又或许,他在参观一些古老的建筑时,会勾起对历史的回忆,思考着不同时代留下的痕迹。更让我好奇的是,他会如何理解台湾社会在民主、自由和多元文化方面的特质?这些在西方社会中尤为看重的价值,在台湾这片土地上是如何生根发芽,又呈现出怎样的独特风貌?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游记,更像是一次深入的文化对话,一次跨越国界的思想交流。我期待着,在他的笔下,能看到一个既熟悉又充满惊喜的台湾,一个能够让我们重新审视自身文化,也能让世界更加了解台湾的宝岛。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很有吸引力,采用了温暖的色调,搭配着一些台湾的经典地标剪影,一眼就能感受到一种亲切而又充满探索的氛围。拿到书的那一刻,就能感受到纸张的质感,轻柔又不失厚重,仿佛预示着即将展开一段引人入胜的旅程。我非常期待通过这本书,能跟随胡浩德先生的脚步,深入了解他眼中的台湾。荷兰作为曾经在台湾拥有重要历史地位的国家,其代表的视角必然会带来与众不同的洞察,或许能发现我们本地人习以为常却容易忽略的细节,亦或是从一个全新的文化角度去解读台湾的风土人情。这本书的标题“真情台湾”也暗示了作者并非是走马观花式的游览,而是带着一颗真诚的心去感受、去体会,这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好奇和期待。我尤其想知道,在他眼中,台湾最动人的“真情”体现在哪里?是人与人之间的热情友善,还是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或者是那些隐藏在巷弄间的市井生活?这本书的篇幅看起来也不算短,这让我非常高兴,意味着可以有足够的时间沉浸在他的文字中,细细品味每一个章节,感受他笔下的台湾魅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