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我们哲学老师.营造尊重孩子的氛围
孩子是天生的哲学家,
他们的生活处处充满了哲学的思考与智慧,
然而,在日常经验里,我们是否将孩子的智慧埋没了……
从「高个子」与「矮个子」的生活故事中,
可以倾听孩子的秘密,欣赏孩子的智慧和天真。
让我们和孩子一起说故事、玩故事、讨论故事。
作者简介
杨茂秀
财团法人毛毛虫儿童哲学基金会创办人。矮矮的个子,长长卷卷的头发有二分之一是白的。外号「欧巴桑」,其实是个男的。一九四四年生。已婚,有个女儿。求学过程一直不算顺利,初一时留级过一次,博士论文写了好几遍才通过。一生好读杂书。
曾任教于美国蒙特克莱尔大学儿童哲学促进中心(IAPC)、辅仁及清华大学,教授心理与哲学、美学、儿童哲学、儿童文学与思考实验、父母学等。目前任教于国立台东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
喜欢写故事、说故事、和朋友走山看海、捡石头。有时也画画,写些小诗。闲时会安排自己到完全陌生的领域游荡,再不然,就去和树啊、石头啊、桌子、鞋子或一条小虫说话。
白珍
美国威斯康辛州苹果屯劳伦斯大学中国语文与文学教授。
矮个子的妈,高个子的配偶。
大学学的是美国研究与政治,曾任美国国会议员助理,一生酷爱旅行,有空就到日本、中国、欧洲各国及印度、中东等处游走,没空也要去。
教学研究、翻译与写作的热爱比不上对编织的用心,喜欢做甜点与泡菜,朋友与家人深受其「害」。译过聂华苓的《桑青与桃红》、琦君的《髻》、余光中的《思台北、念台北》,王文兴的《玩具手枪》,还有张系国、七等生、林怀民等名家的小说与散文。自己也用中文创作,在报纸上连载过。
译者简介
白珍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中国文学博士,威斯康辛州劳论斯大学(Lawrence University)东亚语言文化系副教授。
推荐人的话:黄昏写给朝阳的情书
自序:我写的故事,欢迎你来讨论
1.臭狗
2.树叶多还是石头多
3.请假
4.飞
5.祖父雷公
6.好朋友
7.气根
8.走河
9.蝌蚪
10.五节芒花扫地球
11.飞山
12.跳舞的鸟
13.这不重要,重要的是
14.穿不喜欢的长裤
15.树皮讲话,花─喊痛
16.看鸟时说的话
17.红衣主教
18.图画变音乐
19.无聊
20.吃人与做人
21.吃早餐与放老鼠
22.百合花不是玫瑰花
23.不辣的宫保鸡丁
24.搬家
25.海里有天和云
26.抓不到
27.水果糖树
28.读书
29.牛肉干与果汁
30.南瓜脸上的季节
前言
有一个高个子,他很高很大,大家都叫他高个子,不叫他的名字。久了,大家也就忘记他的姓名,高个子就成了他的名字。
有一个矮个子,他很矮很矮,大家都叫他矮个子,不叫他的名字。久了,大家也就忘记他的姓名,矮个子就成了他的名字。
高个子与矮个子是好朋友,其实,矮个子是高个子的女儿。女儿与爸爸是朋友,而且是很要好的朋友,你说可能吗?其实,这不只是可能而已,而且已经是个事实。高个子叫矮个子「矮个子」,不叫她女儿;矮个子叫高个子「高个子」,只有心里很难过或者特别高兴时,才会叫他爸爸。
我写的故事,欢迎你来讨论
这些作品前前后后写了将近十年,原先在《儿童日报》连载,从创刊到报纸结束,中间有时因为旅行或其他的事而中断,但总是会挂念着。因为写作而不断地反省自己跟小孩与家人相处的各种历程,现在想起来,那是我受过的教育最精采的一部份,应该像透过写作来对灵性(soul)做照镜子的检视功夫。
因为矮个子的出生,我开始接近儿童文学与哲学,熟悉儿童文学文类风格的人,很容易在我的作品里看到阿诺.罗贝儿、詹姆斯.玛沙、威廉.史坦克、玛沙.布朗及马格利特.怀兹.布朗等写作风格的印记,我喜欢他们那些风格里的简省与哲学味,我相信在琐琐碎碎的生活里,有许多经过雕琢与安排可以让人过得更好的元素,让我努力去做雕琢与编织的功夫。
这些作品白珍教授在翻译的时候,常常向我表示她的不满,说我对她不公平,她是矮个子的妈妈,妈妈在这个家庭里好像都扮演着黑脸,文章里看不出她是好妈妈的样子;矮个子也对我写的东西表示有意见,从小孩的观点来看,她对自己的生活确实有很不同的感受与观察,而我的反应一向都是:「这些是故事耶,你们只是我取材的对象,我写的不是历史,也不是传记,是故事。」
写作的时候,我正在辅仁大学及清华大学教授哲学、思考实验与父母学等课程,而且那个时候正是教育改革即将发生的时刻,社会中充满了对教育的不满,以及弥漫一种高贵的憧憬。这些故事也不免透出一种期待,希望透过讨论式的阅读可以将教育的理想,做实验性的编织。所以这些小故事都是容易引起讨论的开放性设计。
许多那时读这些东西的小孩,已经大学毕业了,各行各业都有:有当医生的、有成为艺术家的。有时在大学讲堂里,会碰到一些读过〈高个子与矮个子〉专栏的大学生,他们会想要看到这些文章集结成书,而《儿童日报》创刊的总编辑洪文琼教授几年来时常问起:「这本书什么时候会出现?」这使我有动力把这本书做出来。
这本书的出现有许多人需要感谢:主编佳颖密集的催促和周延的计画、蠹鱼头的支持、美编雅棠努力拒绝我的插画而介绍旭恭来画、好朋友简媜和廖玉蕙的推荐与鼓励,都不是用谢谢所能表达我心中的感激。最该谢的是你啦,因为你现在正看到这本书。据说,如果你也把英文看一看,你对中文部分会有另一番不同的了解,而我相信这个说法。
我觉得我还有很多话要说,但是不知道怎么说,就等下一本书出现的时候再说好了。
对了,矮个子有交代,要我在序里写:「以前的高个子现在是矮个子,而矮个子已成了高个子啰。」
黄昏写给朝阳的情书──读《高个子与矮个子》随想∕简媜
这是一本「爸爸写给女儿」的心灵对话录。赏读之后,我不禁遐想,如果儿子是母亲来生的爱侣,那么,女儿确实是父亲前世的情人了。
我相信不少人对这种浪漫的亲子解释投以会心一笑。的确,我毫不困难地可以举出周遭那些中了「女儿符咒」的爸爸们的行为,他们都是理智、善辩且在工作上以心狠手辣着称,然而在女儿面前,却像个百般讨好的佞臣。
譬如:官运亨通的A君拉着五岁女儿的手陪她一起面壁罚站(当然是被妈妈罚的)而且真的流下不忍的眼泪。大老板B君更改行程只为了女儿一通电话:「你现在就回来好不好?」C君的离婚条件只能用「任人宰割」形容,唯一要求是「每天能看到女儿」。老教授D君这辈子只流过两次泪,一次在母亲的丧礼,另一次是女儿婚礼。后来,他改写「夫唱妇随」成为「女嫁父随」,干脆搬到女儿家隔壁,天天「晨昏定省」,监督她幸不幸福?
《高个子与矮个子》的主角是一个聪明、灵动,充满哲学思维的小女孩,彷彿带着宿慧来印证生命,而非如我们所认知地经一事长一智。她的纯净让她轻而易举看到事物的本质,活泼的想像力使她能在瞬间瓦解成人世界的思维窠臼,敏锐的观察眼力得以看穿微小事物上的矫饰,当然,随着愈来愈能掌握思辨与言说能力,她的提问、诠释、辩证也愈来愈能给成人「当头棒喝」。若说,每一个婴儿所带来的改变就像野蛮军团对文明生活的入侵,那么,一个瞪着大眼睛开始问「为什么」的孩子,就是上帝送给人们的修正液了。不信的话,请细细回想,当你制止孩子不要吃巧克力、不要踩水?、不要这个那个时,他反问:「为什么?」眼中闪着狐疑、不解,言外之意、未说出口的话应该是:「我们在天堂都可以耶!」(所以,像我这种罹患语言神经质的妈妈,会在「制止」之后再加一句:「别以为你还在天堂!」)在这种气氛中,如果你是纪律森严的大人,一天说了五次「不可以」,那么当晚上帝会赐你一个恶梦,若一天超过十个「不可以」,上帝会再赐你一瓶更强效的修正液──一个孩子。我猜。
发生在「矮个子」小女孩身上的事,也发生在其他孩子身上,不同的是,「矮个子女王」有一个精研儿童哲学与文学的「大臣爸爸」,善于捕捉她口中那些像野地花朵般清新的思维与语句,那些她眼中所见如天堂倒影般的奇特景象,加以记录、延展,成就一本独特的亲子文学小集。当小女孩已蜕变为大人,钻入她自己的人生再也不是当年的矮个子(甚至比爸爸还高),这本迟来的书带给说故事者与听故事的人复杂的感受;只有做父母的能了解从担任爸妈那天起,我们的体内藏有两个时钟。一个时区跟我们老去有关,另一个时区跟孩子成长有关,两者之间存着一条换日线。我们穿梭于两个时区,久而久之被混乱的时差搅得晕眩,一会儿觉得孩子长得太慢,一会儿又惊觉他长得飞快。终于有一天,孩子大踏步地跨入我们所属的时区跟大人平起平坐了,而我们做父母的却愈来愈喜欢回到那一个童言童语的时区,眷恋、怀想一些细微琐事,自顾自地笑了起来。
我猜想,这本书之所以诞生,一定是两个戴老花眼镜的爸爸妈妈手拉手一起回到那个童年时区,怀想、追忆、眷恋,再次倾诉属于他们三人共有的亲蜜时光,用中文说一遍嫌不够,用英文再说一遍,如果可以,用拉丁文说第三遍也无妨……。那么,这三十篇小故事所勾起的绵密情意,就像是黄昏写给朝阳的情书了。
每一个父母心里都有这样的一本书,差别只在写或没写而已啊!
当然,更大的差异在于「临场表现」,每个人对书中所述及的三十个现场与主题「反应」势必有天渊之别。
譬如,第一篇〈臭狗〉,只要活在台湾,这种经验稳坐儿童户外散步排行榜第一名(第二名是踩到狗屎)。对我而言,文中前十九行不变,第二十行开始变了:
「牠怎么会有严重的皮肤病?」矮个子问。
「原因只有一个(原文:原因很多),」高个子义愤填膺地说:「一个缺乏爱心、不珍重生命且自私的『人类』饲养牠之后又抛弃牠,让牠变成流浪狗……,(神色哀悽)妈妈不忍心看到乡公所捕狗大队抓牠们,可是我们也没能力照顾……,(慷慨激昂)这个社会有很多不公平不公义的地方……,(郑重提醒)你不要太靠近流浪狗,可能有传染病。」
所以,我的孩子不会想到买澡盆帮野狗洗澡。
又例如〈请假〉,我家小男孩在开学第一天早餐桌上,一面嚼着「老娘」做的鲔鱼沙拉土司加荷包蛋一旁尚有优酪乳与苹果等着,一面说:「唉唷,真不想去上学!」
我嚼着我的核桃,「平静」地说:「你们老师昨晚一定在哭!」
「为什么?」他问。
「因为,」我平静地回答:「她一想开学又要天天跟调皮捣蛋的你们在一起,忍不住就哭啰!」
「啊呀呀呀!」他做出夸张、得意又不好意思的表情。
我又平静地说下去:「如果你真的不想上学也是可以的,不如我们互换,待会儿我穿上你的制服去上学,你在家做我今天该做的事,也不多啦,今天必须交杨茂秀伯伯写的《高个子与矮个子》阅读报告一篇,再去邮局寄包裹,然后去市场买绞肉、韭菜、高丽菜、二斤水饺皮,下午包一百二十个水饺就可以了。五点钟我放学回来,你要弄好一桌热腾腾的晚餐哟!」
十分钟后,他背起书包,催他爸爸:「快点,别迟到了。」(我望着他的背影想:「被一百二十个水饺吓跑了!」)
这种「请假念头去污粉」,堪称无趣。至于〈无聊〉,每个妈妈都是最佳无聊打击手,标准型对话:「你无聊没事干是吧,来,拖──地──!」小孩立刻变得很「有聊」,忙他的事儿去了。
像我这样偶尔会「提醒」儿子,我要「写一封遗书给孙子」的妈妈(这是另一个故事,略过不表),也不免陶醉于书中所流露的自然、亲和与愉悦气息,这种氛围是孩子成长的善美情境,自然而然地贴近生命,引发心灵的应答。
如果,陪孩子成长的路上不曾有过这种时刻,对父母、孩子而言都是遗憾的。
因为,孩子是我们的哲学老师。
有一天晚上临睡前,我的小男孩躺在床上,沉默了一会儿,问我:「妈妈,我不知道上帝为什么创造我来到这个世界?」
我知道时候到了,哲学老师出了第一道题。回答之后,换我躺在床上瞪着天花板想:「我真的懂这些吗?也许不懂……。」
不懂,就放在心里养着吧,套用书中矮个子对高个子说的那句经典名言:
「你以后慢慢就会懂。」
作者简介
简媜
生于宜兰县冬山河畔,台大中文系毕。现专事写作,作品以散文为主,着有《水问》、《只缘身在此山中》、《月娘照眠床》、《私房书》、《下午茶》、《梦游书》、《胭脂盆地》、《女儿红》、《顽童小番茄》、《红婴仔》《天涯海角》等十余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