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科学秘笈(无书,附有声光碟)

玩科学秘笈(无书,附有声光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科学实验
  • 儿童科普
  • 益智游戏
  • 动手能力
  • 亲子互动
  • 光盘
  • 有声读物
  • STEM教育
  • 科学启蒙
  • 趣味科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光碟时数:5小时15分

  本书每一个科学实验都好像是「游戏」,但每一个科学游戏的背后都蕴涵一些科学知识,着者尽量用简单的方式解说科学原理,使用日常生活中垂手可得的简单材料,希望学生在家里请大人陪同一起动动手,动动脑做实验。由这些趣味科学实验,激发科学思考,希望学生学习科学不要只为了考试。要借由科学实验,培育创造性思考。

  其实每一个人都有创造的潜力,动手操作实验,成功会带来更多的成功,创造也会带来更多的创造。愈频于从事创造性活动,就会愈有创造力。反过来说,创造力没得表现,创造的潜力就会萎缩。

本书特色

  本书收集迪士尼频道为了因应「玩科学」节目的观众,索取「玩科学」背后的科学原理和进一步的内容而编写的「萧博士玩科学秘笈」五十篇,「玩科学」节目是国内自制本土的第一个科学性儿童节目。

  本书的实验均由笔者亲自动手试做,让每个科学实验都像是「游戏」,在每个科学游戏背后均蕴涵一些科学知识,借以激发学生创造思考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与方法,应该是科学教育的重点。

  本书由邱筑君录音,李明华配乐,丁于婷设计封面

  DAISY有声书可以透过以下工具播放:
  1.一般MP3播放器
  2.电脑Media Player播放软体
  3.DAISY MP3播放机
  4.TPB Reader播放软体(可至www.tdtb.org.tw下载)

作者简介

  本书由师大化学系萧次融教授主持。借由井然有序、精心设计的内容,以及主持人亲切幽默的导引,让艰深难懂的科学原理变得轻松有趣,还可和家长一起在家DIY,使科学和生活相结合,让实验变得像游戏一样有趣。

探索未知的边界:一本关于科学探索与动手实践的指南 书名: 科学探索者的工具箱:从基础原理到尖端应用 作者: [此处留空或使用一个假名,如:艾伦·里德] 页数: 约 600 页(不含附录与索引) 开本: 16 开 定价: 98.00 元 --- 内容提要 《科学探索者的工具箱:从基础原理到尖端应用》是一本全面、深入且极具实践指导意义的科学读物,旨在激发读者对自然世界最深层次的好奇心,并提供一套严谨的知识体系与动手实践的方法论。本书摒弃了晦涩难懂的纯理论叙述,转而聚焦于如何运用科学思维去观察、假设、实验和构建,将复杂的科学概念转化为可操作的步骤和可验证的结果。 本书的结构设计兼顾了初学者对基础知识的渴望和进阶学习者对前沿领域的探索需求。它不仅仅是一本“知识的搬运工”,更是一本“思维的塑造者”。读者将跟随作者的脚步,穿越物理学的宏伟殿堂,潜入化学的微观世界,领略生物学的生命奥秘,并最终触及信息科学的数字前沿。 全书共分为六大模块,每一模块都精心设计了理论介绍、历史背景、关键实验解析和现代应用展望,确保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兼备。 --- 第一部分:万物之基——基础物理与力学重构 本部分着重于构建读者对自然界基本作用力的直观理解。我们不再满足于牛顿定律的公式记忆,而是深入探讨这些定律在现实世界中的局限性与普适性。 核心章节包括: 1. 运动的哲学与数学: 探讨伽利略的思想实验如何解放了传统物理学。详细解析了矢量分析在描述复杂运动中的核心作用,并引入了动量守恒和角动量守恒的深层意义,超越了简单的碰撞计算。 2. 能量的形态与转化: 聚焦于热力学第一、第二、第三定律的实际意义。我们不仅讨论了功和热,更深入剖析了熵增原理在信息论和宇宙学中的隐喻。书中包含了对“永动机”概念的系统性论证,并以历史上的失败案例佐证了能量守恒的不可动摇性。 3. 电磁场的统一叙事: 从法拉第的感应实验出发,逐步导向麦克斯韦方程组的优雅统一。本书特别强调了电磁波谱的各个频段及其在现代通讯技术中的作用,解释了光为何是一种电磁现象,而非纯粹的粒子或波。 4. 相对性思维的引入: 简要而清晰地介绍了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重点阐释了时间膨胀和长度收缩如何改变了我们对同时性的理解。 实践思考题精选: 尝试设计一个能够测量微弱磁场变化的简易装置,并计算其灵敏度。 --- 第二部分:元素的交响——化学结构与反应动力学 本部分深入化学反应的微观层面,探究物质如何结合、分离以及释放能量的过程。重点在于理解原子间电子的“社交行为”。 核心章节包括: 1. 周期表的进化与预测能力: 不仅是元素的排列,更是化学语言的基因图谱。详细介绍了轨道理论、杂化理论以及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氢键)对物质宏观性质(如熔点、溶解性)的决定性影响。 2. 化学键的本质与几何构型: 运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来预测复杂分子的三维结构,并探讨了共振理论在理解稳定分子结构中的关键作用。 3. 反应的驱动力与速率: 阐述了吉布斯自由能($Delta G$)如何判定反应的自发性,以及活化能($E_a$)如何控制反应的快慢。书中对催化剂的工作机制进行了详尽的图解分析,展示了其降低活化能的巧妙方式。 4. 酸碱理论的拓展: 从阿伦尼乌斯到布朗斯特德-洛瑞,再到路易斯酸碱理论的现代应用,理解pH值的真正含义及其在环境科学中的重要性。 实践思考题精选: 如何利用溶度积常数来预测含有多种离子的溶液中沉淀的形成顺序? --- 第三部分:生命的蓝图——从分子到生态的生物学视角 本部分超越了生物学的分类学描述,深入到生命体作为复杂化学工厂的运作机制,以及它们如何适应环境并演化。 核心章节包括: 1. 遗传信息的载体: 详细描绘DNA的双螺旋结构、复制过程及其与RNA在蛋白质合成中的协同作用。重点解析了基因表达调控的复杂网络,包括启动子、增强子和表观遗传修饰。 2. 细胞的能量引擎: 深入解析线粒体中的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过程,解释了ATP合成的效率如何奠定了复杂生命体的基础。 3. 进化论的现代诠释: 结合遗传学、古生物学和种群生物学的证据,系统阐述自然选择的机制,并讨论了适应辐射和物种形成的过程。 4. 神经科学的初步探索: 介绍动作电位的产生与传递,以及突触信号的化学基础,为理解意识和行为提供了物质基础。 --- 第四部分:信息的河流——计算思维与数据处理基础 本部分将视角转向数字世界,讲解信息是如何被编码、存储、传输和处理的,为理解现代技术奠定逻辑基础。 核心章节包括: 1. 二进制的逻辑基石: 深入理解布尔代数和逻辑门(AND, OR, NOT, XOR)如何构建起所有数字系统的基础。 2. 算法设计的核心范式: 介绍递归、分治法、贪心算法等常见设计思想,并通过实例展示如何评估算法的时间和空间复杂度(大O表示法)。 3. 数据的结构化存储: 探讨链表、树(特别是二叉搜索树)和图结构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场景。 4. 概率论在决策中的应用: 从贝叶斯定理出发,讲解不确定性下的科学推理和预测模型。 --- 第五部分:科学方法的论证与批判性思维 本部分是全书的灵魂,它探讨的不是“是什么”,而是“如何知道”。它教会读者如何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1. 假设的构建与证伪: 强调卡尔·波普尔的“可证伪性”原则,区分科学陈述与伪科学陈述的根本差异。 2. 实验设计的严谨性: 详细解析对照组、双盲实验、随机化和样本代表性的重要性,指出常见的统计学陷阱(如P值误用)。 3. 模型与现实的距离: 讨论科学模型(无论是物理方程还是生物网络)的本质是一种简化,以及何时模型预测可能失效。 4. 科学史中的范式转换: 以哥白尼革命和量子力学诞生为例,说明科学进步往往伴随着对既有世界观的颠覆。 --- 第六部分:跨学科的前沿视野 本部分展望了当前科学研究中最激动人心的交叉领域,展示了知识的融会贯通如何产生突破。 1. 材料科学的未来: 简述纳米技术和超材料的基本概念,探讨原子级别控制如何改变材料的宏观性能。 2. 复杂性科学导论: 介绍混沌理论、自组织现象,以及非线性系统在天气预测、种群动态中的应用。 3. 生物信息学的兴起: 探讨如何利用计算方法分析海量的基因组数据,并预测蛋白质的折叠结构。 --- 适合读者 本书面向所有对科学抱有浓厚兴趣的求知者:高中生、大学生(非专业背景)、科研爱好者,以及希望系统梳理科学知识体系的职场人士。它不需要读者预先具备深厚的数学或物理功底,但要求读者具备严谨的逻辑思维和探索的勇气。 通过阅读本书,你将掌握的不仅仅是知识点,而是理解和重构世界的“科学工具箱”。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第1辑 飞行篇
8 纸飞机
12 滚蛋大观
16 过三关
20 再过三关
24 灌篮高手
28 什么是伯努利
32 算命仙
36 我的飞机会转弯
40 抓硬币
44 碰碰球
48 铿锵有声
52 热情温度计

第2辑 大气压力篇
56 浮沈娃娃
60 浮沈玩偶入门版
64 浮沉玩偶绝招版
68 ㄅㄧㄤˋ ㄅㄧㄤˋ飞碟
72 缩骨神功
74 云的形成
76 扁罐
78 越冷越开花
82大气压力之马桶抽篇
86 大气压力之忘情水篇
90 大气压力之洋芋片篇
94 水舞

第3辑 物理篇
100 立蛋
102 两小无猜
106 静电狂想曲
110 来电
114 顶尖高手
118 气球的变奏
122 气球的能耐
126 随惯性起舞
130 罐里干坤
134 电灯笼
138 翻板
142 照过来

第4辑 化学篇
150 神奇的七个杯子
152 膨糖
154 贝壳的反应
158 木材的干馏
162 科学蛋塔
166 碘酒的色变
170 玩具氢气枪
174 七个杯子碘酒篇
178 香灰的特异功能
182 豆腐的奥秘
186 自制墨水
190 自由女神的绿外套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认为,科学的魅力在于它的实用性和对生活的影响。《玩科学秘笈》这本书,我相信它能让我看到科学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甚至创造更美好的未来。我猜想,它会展示各种令人惊叹的科学应用,从我们每天使用的手机,到那些改变世界的医学突破。它会让我明白,科学不仅仅是实验室里的理论,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而附带的那张有声光碟,我觉得它会是这个“未来畅想”的“视觉与听觉盛宴”。我设想,光碟里可能会有对未来科技的模拟演示,让我们提前窥探到科学将如何重塑我们的世界。或者,会有一个充满激情的科学家,讲述他们如何用科学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这本书,我觉得它是一本“未来之书”,它不仅教我认识科学,更让我看到科学的无限可能,激发我为创造更美好的未来贡献力量的热情。我期待它能让我明白,科学的力量,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手中。

评分

我一直觉得,教育的最高境界是“点燃”而不是“灌输”。《玩科学秘笈》这本书,听名字就充满了“点燃”的意味,这让我心生向往。我猜想,它不会试图把所有的知识都塞给我,而是会抓住那些最核心、最有趣的科学概念,然后用一种极具吸引力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激发我进一步探索的欲望。我甚至觉得,附带的那张有声光碟,可能就是这个“点燃”过程的“火种”。它或许会用一段极具感染力的讲述,让我对某个科学领域产生浓厚的兴趣;又或者,会展示一个令人惊叹的科学实验,让我渴望去了解其中的奥秘。它不会让我感到疲惫,而是会让我感到兴奋,充满求知欲。这本书,我觉得它是一本“催化剂”,能够迅速地激发我内心的科学热情,让我主动地去学习,去发现,去创造。我期待它能成为我科学学习道路上的“启明星”,指引我找到属于自己的科学方向。

评分

我一直认为,科学的本质是简洁而优美的。那些复杂的自然规律,往往可以用最简单的数学公式来描述,这让我觉得无比神奇。《玩科学秘笈》这本书,我希望它能带我领略科学的这种“简洁之美”。我猜想,它会用一种非常清晰、直观的方式,去解释那些看似复杂的科学概念。也许会用大量的图示和比喻,将抽象的原理变得容易理解。而附带的有声光碟,我认为它在这方面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设想,光碟中的声音和图像,能够以一种更加生动的方式,去“雕刻”出科学的美感。比如,通过一段优美的旋律来表现物理规律的和谐,或者通过一幅精美的动画来展现化学反应的优雅。它不会让我感到压迫,而是让我沉浸在这种科学的美丽之中,从而产生发自内心的喜爱。这本书,我觉得它会成为我连接理性与感性的桥梁,让我明白,科学不仅是理性的思考,也蕴含着艺术般的创造力和美感。我期待它能带我走进一个既理性又充满诗意的科学世界。

评分

我一直对那些能够化繁为简、让事物变得更容易理解的东西赞赏有加。《玩科学秘笈》这本书,我相信它就是这样一本“简化大师”。我猜想,它会用一种非常巧妙和有趣的方式,去解释那些我们普遍认为很难懂的科学概念。比如,它可能会用一种游戏化的方式,来介绍复杂的物理模型,或者用生动的比喻,来讲解抽象的数学原理。而附带的那张有声光碟,我觉得它会是这个“化繁为简”过程的“加速器”。我设想,光碟中的声音和图像,能够以一种更加直观、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将复杂的科学知识“拆解”开来,让我能够轻松地理解和掌握。它不会让我感到畏惧,而是会让我感到惊喜,因为我发现,原来科学也可以如此“简单”而有趣。这本书,我觉得它是一本“学习助手”,能够帮助我克服学习中的障碍,让我更容易地走进科学的世界,并从中找到乐趣。我期待它能让我明白,学习科学,不应该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而应该是一次充满发现的奇妙旅程。

评分

我一直对那些能够激发创意和想象力的事物充满热情。《玩科学秘笈》这本书,听名字就让我联想到无穷的可能性。我猜想,它不仅仅是一本介绍科学知识的书,更像是一本“科学创意激发手册”。它会展示各种令人惊叹的科学发明和现象,然后鼓励我们去思考,去模仿,去创新。也许是介绍一些牛顿的经典实验,但会用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去呈现,让我去思考如何在这个基础上做出自己的改进。又或者,会展示一些现代科技的奇妙之处,然后引导我去猜想未来的科技会发展成什么样子。而附带的那张有声光碟,我推测,它会是激发这些创意的“灵感库”。也许里面会有一些富有启发性的故事,讲述科学家们是如何从平凡的观察中获得灵感的,又或者是提供一些“脑洞大开”的科学挑战,让我们去尝试解决。这本书,我感觉它不仅仅是在教授科学的“术”,更是在培养科学的“道”——那种勇于探索、敢于质疑、乐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我非常期待,它能成为我创意源泉的“加油站”,让我能够用科学的思维,去构筑属于我自己的奇思妙想。

评分

我总觉得,科学的魅力在于它的“为什么”。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科学现象的世界里,但很多时候,我们只是被动地接受,而很少去深究背后的原因。《玩科学秘笈》这本书,我相信它会是一把钥匙,帮助我解锁这些“为什么”。我猜想,它不会直接给出答案,而是会引导我进行思考,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各种有趣的方式,一步步地带领我去寻找答案。比如,它可能会设置一些看似简单却充满哲理的科学小实验,让我亲手去操作,去观察,去记录。而附带的有声光碟,我想一定会在关键时刻,提供一些“点拨”,或者是一些我可能忽略的重要信息,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我希望它能培养我的批判性思维和探究精神,让我不再满足于表面的现象,而是能够主动地去探索事物的本质。这本书,我认为它不仅仅是关于“知道”科学,更是关于“理解”科学,“热爱”科学。它会让我明白,科学不是冷冰冰的公式,而是充满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思考方式。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它会用怎样的方式,把我带入到那个充满“为什么”和“怎么办”的科学世界。

评分

我对那些能够解释“为什么会这样”的事物有着天然的好奇心。《玩科学秘笈》这本书,我相信它就是一本解答“为什么”的宝典。我猜想,它会从我们身边最熟悉的生活现象入手,然后层层深入,揭示隐藏在背后的科学原理。比如,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为什么水会结冰?为什么香蕉会变黄?这些看似平常的问题,背后都有着深刻的科学解释。而附带的有声光碟,我认为它会是这个“解密”过程中的“关键线索”。也许是某个有趣的音频实验,让我们亲身体验到某种物理现象;也许是某个生动的动画,让我们看到分子是如何运动的。它会用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我去思考,去观察,去动手验证。这本书,我觉得它不仅仅是在传授知识,更是在培养一种“科学侦探”的精神,让我能够用科学的工具,去破解生活中的各种“谜题”。我非常期待,它能让我成为一个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生活科学家”。

评分

我一直是个对声音和视觉信息特别敏感的人,所以当得知《玩科学秘笈》附带了有声光碟时,我的兴趣就瞬间被点燃了。我脑海中浮现的,绝不是那种枯燥无味的课堂录音,而是精心制作的、富有感染力的音频内容。我猜想,这光碟里或许会有充满激情的科学家讲述他们发现某个科学原理时的激动心情,或者会模拟出各种奇特的科学现象发生时的声音,比如电闪雷鸣的震撼,或是化学反应时发出的奇妙声响。再配合上可能的光碟画面,我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些原本抽象的科学概念,变得触手可及。也许是生动的动画演示,将分子运动的轨迹具象化,将天体运行的规律可视化。又或者,是那些充满创意的科学小实验的视频教程,跟着光碟里的步骤,我就可以在家轻松复制出那些令人惊叹的科学效果。这种多感官的体验,无疑会极大地加深我对科学的理解和记忆。我特别期待,它能如何利用声音和影像的配合,将那些令人费解的科学难题,化繁为简,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呈现出来。我希望它能让我“听见”科学的奥秘,“看见”科学的魅力,从而彻底爱上科学。这本书,我觉得它不仅仅是在“教”科学,更是在“创造”一种与科学互动的全新方式,一种能够真正点燃学习热情的方式。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颠覆了我对科学认知的看法!以前觉得科学枯燥乏味,是那些穿白大褂的科学家们的专利,离我们普通人太遥远了。但《玩科学秘笈》这本书,虽然它本身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呈现,但其蕴含的精神却让我彻底改观。它不是那种教你死记硬背公式定理的书,而是一种引导你去探索、去发现、去体验科学乐趣的宝典。从拿到它开始,我就被它那种充满活力的气息所吸引,仿佛里面藏着无数等待被点燃的好奇心火花。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它究竟是怎么把那些看似高深的科学原理,变得如此生动有趣,甚至充满游戏感的?我甚至想象,附带的那张有声光碟,会不会就是启动这些科学魔力的钥匙?我猜想,它一定不是简单地播放一些科普讲座,更可能是一种互动式的体验,让你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奇妙实验的科学游乐园。那些声音和光影的结合,会如何把我带入到科学的世界,让我亲手去触碰、去感受科学的脉搏?我非常期待,它能如何激发我内心深处的童真,让我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去审视周围的世界,发现隐藏在日常细节中的科学奥秘。这本书,我觉得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个通往奇妙科学世界的邀请函,让我充满期待地想要踏入其中,开启一场精彩绝伦的探索之旅。我甚至在想,如果我早点接触到这本书,我的学习过程会不会就不是现在这样了?那种“玩”的理念,我想会极大地减轻学习的压力,让我在快乐中掌握知识。

评分

作为一名曾经的学生,我对“学习”这个词总是带着一丝莫名的压力。但《玩科学秘笈》这本书,听名字就充满了“玩”的意味,这让我眼前一亮。我猜想,它不仅仅是一堆知识的堆砌,更像是一个游戏手册,一本冒险指南。它或许会把一个个科学概念包装成一个个有趣的挑战,让我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掌握科学原理。我特别好奇,它会设计出怎样新颖的“游戏”规则,让我们能在“玩”的过程中,学会那些看似枯燥的物理、化学、生物知识。我甚至想象,那些附带的有声光碟,可能就是游戏中的“关卡提示”或者“神秘道具”,它们会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引导我们去探索科学的奥秘。也许是某个音效的提示,让我们联想到某个物理定律;也许是某个画面的闪现,让我们顿悟某个化学反应的本质。这种将知识融入游戏体验的方式,我认为是极具创新的,它能够有效地将学习的压力转化为探索的动力,让孩子们(当然也包括我这样的成年人)在欢笑和惊奇中,成为真正的科学小玩家。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让我摆脱传统学习的束缚,以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打开科学世界的大门,体验那种“寓教于乐”的极致乐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