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在这本书中的十七篇文章,二十万字之谱,时间从1996到2009 年,棉亘十三年,相当于取得博士学位后,除了升等论文《身体诗论》和另待收编成书的文章外,以现代诗为范畴的大部分论文。
依其性质,本书略分为三编以便读者阅览:第一编的两篇文章,专涉现代诗的声音、韵律及音乐性;第二编涵盖受邀的序文、诗集、诗选、诗论、个别诗人或单首诗的读书心得;第三编是符膺学院体制的论文写作要求,样子上掺和他家说法与内化了的理论的学术论文。书中的文章,篇末皆註明发表处,也都经过删减修改,读者若在研讨会的论文集或学报杂志上看到我同题的文章,请以本书所收为准。
随着书的出版,这十七篇文章所显现的修习摄取和世智聪辩将一览无遗;对于文章中讨论到的诗人、诗作,最主要是当时的自己,我也等于扬起挥别的手势。付梓之前再次浏览,对自己这些年来诗观更易的跨度之大非常惊讶:有些人和事,因为生命型态与思想改变,再也回不去——即使曾经对我的成长那么地微澜徐回,转相灌注。
此书能进入书林诗丛,得偿宿愿,特别感谢书林编辑们的支持。但愿常为诗中疏凿手,在纷纭而阒寂的诗海中拾贝。
2010 年5 月1 日于台中
我最近花了不少时间来阅读一本关于台湾当代诗的书,这本书对我影响很大。我曾经以为,诗歌是属于少数精英的艺术,是晦涩难懂的,是远离普通人生活的。然而,这本书却让我看到了诗歌的另一面:它的亲切、它的力量、它的生命力。书中介绍的许多诗歌,都源于生活,写于当下,它们用最真诚的语言,触碰着我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我记得其中一位诗人的作品,他描绘的不是什么宏大的叙事,也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爱情,而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比如清晨的一缕阳光,街边小店的叫卖声,或者是一次与朋友的偶然相遇。然而,正是这些看似平凡的片段,却被诗人用一种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捕捉下来,赋予了它们非凡的生命力。我读他的诗,仿佛能感受到那种生活的气息,那种人与人之间的温暖连接,以及在平淡生活中所蕴含的诗意。这本书让我明白,诗歌并不一定需要华丽的辞藻和深奥的哲理,它也可以是贴近生活、触动心灵的,它同样能够带来深刻的思考和情感的共鸣。
评分我最近有幸读到了一本名为《台湾当代诗的诗艺展示》的书,说实话,这本书的出版,像是给我推开了一扇通往未知却又充满惊喜的大门。作为一个长期以来对文学,尤其是诗歌抱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我一直觉得诗歌是情感最纯粹、思想最凝练的载体。然而,当代诗歌,尤其是台湾当代诗,对我来说,曾一度笼罩着一层难以言说的神秘面纱。我常常会思考,在高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诗歌是如何生长,如何表达,又如何与时代对话的?这本书恰好就满足了我内心深处的这种好奇。 我尤其喜欢它在介绍诗人及其作品时,不仅仅停留在作品本身,而是深入挖掘了诗人创作的背景、生活经历,甚至是他/她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这让我能够更立体地理解那些诗句背后所承载的深意。我记得其中有一位诗人,他的作品充满了对土地的眷恋和对历史的追问,读他的诗,我仿佛能看到台湾岛屿上风吹过的稻田,听到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感受到时代变迁留下的痕迹。书中的分析深入浅出,将诗歌的意象、象征、修辞手法娓娓道来,让我这个非专业读者也能轻松领略到诗歌的精妙之处。它让我明白,好的诗歌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情感的共鸣,是思想的碰撞,是灵魂的触动。
评分坦白说,我拿到《台湾当代诗的诗艺展示》这本书时,心中是有些忐忑的。我担心它会过于学术化,让人望而却步。然而,从翻开第一页开始,我的疑虑就被彻底打消了。这本书的写作风格极其流畅自然,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着你在台湾当代诗歌的浩瀚星河中漫步。它没有刻意去制造晦涩难懂的术语,也没有堆砌华丽空洞的辞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温和而引人入胜的叙述方式,将复杂的诗歌理论和创作技巧,以一种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 我特别喜欢书中的案例分析部分。每一位被介绍的诗人,都不是被孤立地摆在那里,而是被置于台湾当代诗歌发展的大背景下,去考察他/她的独特性以及他/她在诗歌史上的贡献。我了解到,原来台湾的当代诗歌,经历了如此丰富多样的发展阶段,涌现出了如此众多风格迥异的诗人。这本书为我梳理了这条清晰的脉络,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不同时期诗歌的特点和演变。我甚至觉得,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诗歌的书,更是一部关于台湾社会变迁和文化发展的缩影。它让我看到了,诗歌是如何承载一个时代的记忆,如何反映一个民族的情感。
评分我最近在读一本关于台湾当代诗的书,书名记不太清了,但内容却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让我看到了“诗意”在当下的可能性。我一直觉得,在物质至上、节奏飞快的现代社会,诗意似乎越来越渺茫。然而,这本书通过对台湾当代诗歌的深入剖析,却让我看到了诗意顽强的生命力。它没有回避现实的残酷,也没有一味地歌颂美好,而是用一种真实而充满力量的笔触,去捕捉生活中的那些细微之处,那些常常被我们忽略的感动。 其中一位诗人的作品,令我印象尤为深刻。他诗中描绘的,是城市角落里被遗忘的角落,是人们内心深处不为人知的孤独。然而,在那些看似黯淡的笔触之下,却涌动着一股温暖而坚韧的力量。我读他的诗,仿佛听到了自己内心的声音,仿佛看到了一盏在黑暗中闪烁的微光。这本书让我明白,诗歌并非一定要宏大叙事,也可以是细水长流;诗歌并非一定要愤世嫉俗,也可以是温柔的注视。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诗意”的定义,发现诗意原来就蕴藏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只是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去体会。
评分我最近购入并翻阅了一本名为《台湾当代诗的诗艺展示》的书籍,阅读体验之深刻,至今仍让我回味无穷。这本书的编排和内容呈现方式,无疑是精心设计的。它没有采取那种枯燥的学术论文式的堆砌,而是将每一位诗人的作品,都置于一个相对完整的语境之中进行解读。我发现,书中的分析者在介绍一位诗人时,往往会从他/她的成长经历、人生哲学,乃至所处的时代背景出发,去解读其诗歌的独特魅力。这种立体式的解读,让我觉得仿佛置身于一位位诗人的生命体验之中,从而更能理解他们笔下文字所蕴含的情感张力。 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诗歌语言的剖析。它不仅仅罗列出诗歌中的意象或修辞手法,而是深入挖掘这些语言元素是如何被诗人巧妙地运用,以达到特定的情感表达效果。例如,书中对一位诗人如何运用“留白”的艺术来营造意境的分析,就让我拍案叫绝。寥寥数语,却勾勒出无尽的想象空间,让读者自行去填补那些空白,去感受那种含蓄而隽永的美。这种对语言的细致解读,让我对诗歌创作的精妙之处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也能够更有效地运用语言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评分拿到《台湾当代诗的诗艺展示》这本书后,我便沉浸其中,久久不能自拔。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仅是罗列出一堆诗歌作品,而是通过深入的解读和分析,带领读者一步步走进诗歌的世界,去感受诗歌的灵魂。我曾经以为,理解一首诗,就像是在解一道复杂的数学题,需要找到特定的公式和方法。然而,这本书却让我明白,理解诗歌,更像是在与一位智者对话,需要用心去倾听,去感受,去体悟。 书中对于诗歌意境的营造,有着非常精妙的阐释。我读到一位诗人,他的作品中常常使用一些意象,这些意象看似分散,却能在不经意间串联起来,形成一种独特的氛围和意境,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时空。书中的分析者,能够准确地抓住这些意象之间的关联,并揭示它们是如何共同作用,构建出整首诗的感染力。这种对诗歌“气韵”的解读,让我惊叹于诗歌艺术的精妙,也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在阅读其他文学作品时,是否也能够更深入地去体会那种“意境之美”。
评分这本书,简直就像一本打开的宝藏,里面闪烁着无数颗璀璨的诗歌明珠。我曾经以为,台湾的当代诗歌,就像是一片广袤而陌生的海域,而我,只是一个在岸边徘徊的眺望者。然而,《台湾当代诗的诗艺展示》这本书,就像一艘坚固的船,载着我,扬帆起航,驶入了这片海域的深处。它不仅仅是介绍了诗歌本身,更是让我看到了诗人是如何在这片土地上,用他们的笔,耕耘出属于自己的文学花园。 书中有一位诗人的作品,我读了不下三遍。他的诗,有一种质朴而深沉的力量,仿佛是大地本身在低语。他描绘的,是平凡的生活,是市井的烟火,是人与人之间细微的情感联系。然而,在这些看似琐碎的描写中,却蕴含着对生命本真的敬畏和对人文关怀的深切呼唤。我读他的诗,常常会有一种莫名的感动,仿佛看到了自己,也看到了身边所有平凡而伟大的人们。这本书让我明白,诗歌不仅仅是抒发个人的情感,更是连接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土地的重要纽带。它让我看到了,诗歌所能达到的深度和广度,远超我的想象。
评分一本优秀的书,能够点亮读者内心的某处角落,而《台湾当代诗的诗艺展示》这本书,无疑就扮演了这样的角色。我一直对台湾的当代文学抱有浓厚的兴趣,但总觉得有些难以入门,不知从何下手。这本书的出版,恰好为我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切入点。它以一种非常系统而又有条理的方式,梳理了台湾当代诗歌的发展脉络,介绍了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诗人及其创作风格。 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诗人创作理念的介绍。它不仅仅是展示诗歌作品,更重要的是,它揭示了诗人们在创作过程中所秉持的哲学思想、艺术追求,以及他们对社会现实的关照。我读到一位诗人,他的诗歌充满了对台湾这片土地的情感,对历史的追溯,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思考。他的作品,不仅仅是文学的表达,更像是对台湾社会文化的一种深刻的记录和反思。通过了解诗人的创作理念,我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他们诗歌中所蕴含的意义,也更能感受到诗歌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评分我不得不说,《台湾当代诗的诗艺展示》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对“阅读诗歌”的认知。在此之前,我常常觉得,理解一首诗,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需要懂得许多专业的理论知识。然而,这本书的出现,让我意识到,诗歌的魅力,其实是可以通过一种更普适、更易于接受的方式来展现的。书中的解读,就像是为我铺设了一条条通往诗歌心脏的秘密通道。 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诗歌意象的解读。它不仅仅是告诉你这个意象代表什么,而是深入探讨了诗人为何会选择这个意象,它在整首诗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以及它如何与诗人的其他表达方式相互呼应,共同构建起整首诗的意境。我记得书中有一首诗,使用了大量关于“光”的意象,而我之前读的时候,只是觉得它很美,却并未深究其意义。通过这本书的解读,我才了解到,诗人笔下的“光”,不仅仅是自然的光,更是希望、启示、甚至是某种精神的象征。这种深入的分析,让我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开始主动地思考,主动地去探寻诗歌背后的奥秘。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的拓展,更是一种情感的洗礼。我曾经以为,诗歌是属于少数人的浪漫,是高高在上的艺术。然而,读了《台湾当代诗的诗艺展示》之后,我才发现,原来诗歌可以如此贴近我们的生活,如此触动我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书中所呈现的许多诗作,都描绘了普通人的喜怒哀乐,讲述了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感悟。我读到一位诗人,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城市生活的疏离感,以及在拥挤人群中寻找一丝温暖的渴望。那些诗句,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内心的许多不安和期盼,让我觉得我不是一个人在面对这些情感。 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的分析并没有流于表面,而是带领读者深入到诗歌的肌理之中,去感受词语的重量,去体会意境的深邃。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语言的力量,认识到每一个字词的选择,都可能改变一首诗的走向,触动读者不同的情绪。我学会了去辨析诗歌中更深层次的含义,去理解诗人为何选择这样的表达方式。这种阅读体验,是前所未有的,它让我在享受诗歌之美的同时,也获得了一种智识上的满足。这本书让我觉得,诗歌并不是遥不可及的,而是存在于我们每个人心中,等待着被唤醒,被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