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有個可列入金氏世界紀錄的奇景,在前門步行街上,樹有一樁繪有二十一條「禁令」的告示牌,除瞭「禁止行車、禁止亂丟垃圾、禁止吐痰」等大傢熟悉的標誌,還有禁止滑輪、禁止雜耍、禁止算命占蔔等不一而足的標示,不隻看得眾人霧煞煞,就連站在旁邊的保安也說不清楚,隻得一個勁兒苦笑。
禁止令看似小事,其實它也是法令的縮影。中國大陸的一大特色是法令繁多,罪名也常常十分奇特,光是經濟犯罪一項就有七十餘條,其它在金融、匯款、證券交易及稅務方麵,更存在著許多你在資本主義國傢想都沒想過的罪名。你一個不小心就會誤踩它的紅綫,讓你身陷煩惱、焦躁、不安的行政或司法的纏訟之中。
本書是以企業到大陸投資經商的三個階段:一、公司設立;二、公司營運;三、公司撤資為橫軸,然後再以其間至於關鍵,也經常使企業傢中箭落馬的虛假齣資、行賄、虛假實告、串通投標、逃匯、偷稅、內幕交易等廿餘項罪名,以及主要的民事訴訟案件類型為縱軸,經由典型案例、法律評析、專傢建議與問答,提供大傢法律及實務兼具的參考手冊。
本書特色
人在天堂,錢在銀行;人在監獄,錢在公行,都是人生最大的憾事。
本書是一本實用的外商企業在大陸經商的法律手冊,經由實際的法院判例及簡明的專業解析,讓您深切瞭解中國與政商、投資、稅務、勞動、智財及金融等營運相關的重點法律規定,避免誤觸法網,身陷囹圄,終身遺憾。
作者簡介
黃丙喜
美國杜蘭大學MBA、羅格斯大學DBA、美國國務院IVP訪問學人、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博士。曾任東帝士集團投資本部副總、太平洋集團行銷本部總經理;經建會、經濟部、國科會專案顧問。現任誠瑞開發董事長,協助政府機構與大型企業規劃政策議題及處理危機事件,兼任颱灣科技大學管研所、南洋理工大學商研所與歐洲大學管研所客座教授。著有《速讀大陸內銷法》、《企業、政府與社會》、《動態危機管理》、《山寨風暴》等書。
方立維
中國政法大學民商法學博士,現任中華經濟研究院分析師、中原大學財經法律係講師、北京市時代九和律師事務所顧問,專長颱資企業於中國大陸投資之相關民商法律事務。目前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從事兩岸經濟法律相關議題的博士後研究,熟諳國際雙邊經貿法律領域。
韓宇
北京大學法學碩士,北京市時代九和律師事務所閤夥人及律師,北京市律師協會規章製度委員會委員、企業法律風險管理委員會委員。北京三元食品公司獨立董事。長期在大型國有企業擔任首席法律顧問,專長投資、閤作、併購的商務談判等非訴法律事務。
第一章 前進中國的第一道法律習題
製度為商業製定遊戲規則。經濟學傢都認同製度對一國發展經濟的重要性,但對什麼是製度?存有很大的分歧,不過歸根究柢製度基本上關乎法治。
第二章 企業設立階段就不能冒的疏失
你彆高高興興齣資,在中國註冊申請公司,就誤將颱灣或外國的企業設立、資本登記及董監治理等製度橫的移植過去,結果莫名其妙地開始置自己於中國法律的險境。
第三章 侵害職工勞動權益:緊張的新問題
富士康勞工十三跳顯示中國勞動條件及社會環境又到瞭一個新的轉摺,勞動閤同相關的法律問題涉及層麵並不簡單,是你在中國經商必須慎重麵對的第二道關卡。
第四章 違反知識産權:山寨風潮的背後
侵害知識産權是中國近年成長最為快速的刑事法律案件,中國從世界工廠轉為世界市場後,必須重視的首要工作就是知識産權的保護。
第五章 經營商場的紅色警戒
擾亂市場秩序罪是指違反國傢經濟管理法規、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嚴重危害國民經濟的一類犯罪行為,它也是中國政府近年列入嚴打的對象。
第六章 破壞金融管理秩序
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罪,是指違反國傢對金融市場的監督管理的法律、法規,從事危害國傢對貨幣、外匯、有價證券以及金融機構、證券交易和保險公司管理的活動,破壞金融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行為;至於賦稅部份則為逃漏稅。
第七章 管理民事訴訟的法律風險
經商中難免産生過失行為,特彆是業務或職業疏失所導緻的侵權、損害賠償等,經常引發集體訴訟等民事行為,不能輕忽。
後 記 前進中國的另類觀察
推薦序
迎接兩岸經貿和平發展的新時代 海基會董事長 江丙坤
作為國傢經濟的尖兵,我一輩子最大的快樂是,看到颱灣的經濟繁榮、社會安定、人民富足。生長在烽火戰亂年代的我,格外能夠感受民眾這一份深切的渴望。
海峽兩岸的經濟關係曆經六十餘年的麯麯摺摺,終於因為《海峽兩岸經濟閤作架構協議》的簽定,而邁嚮一個曆史性的開端。這不隻是兩岸人民的大事,也是亞洲及全球經濟的大事。
《海峽兩岸經濟閤作架構協議》簽定時,《亞洲華爾街日報》、《遠東經濟評論》等國際知名媒體紛紛以「颱灣的再次全球化」
(Reglobalizing Taiwan)來形容它對颱灣的意義。邁剋.波特、大前研一等世界著名的經濟學傢也都認為它能夠有助於颱灣本身內銷市場的重整,不但使與中國的經貿關係更為緊密,也有助於與世界其他國傢啓動更多的自由貿易協議(Reform the domestic market, draw closer to China and launch more free-trade agreements)。
世界是平的,全球化已經是無可抵擋的國際經濟的潮流。《海峽兩岸經濟閤作架構協議》代錶的不隻是海峽兩岸經濟的對等互利,也標示著颱灣的經濟將躍嚮一個新的國際自由貿易的世紀。
廿餘年派駐海外,三十餘年行腳世界,推動颱灣國際經貿,在許許多多的角落,有無數個晨昏,每每被我們遠走天涯的廠商所感動。他們是造就颱灣今日民生樂利的不凡人物,國傢應該給他們更大的平颱,更廣的空間,去發揮他們的勤奮及纔智。這纔是政治人物最瞭不起的無私。
行腳國際市場當然也有最大的悲痛,那就是看到我們的廠商因為不瞭解當地的法律規定而誤觸法網身陷囹圄。辛苦一生、拋妻彆子卻換得這樣的際遇。麵對這樣的陳情及求助,我每次都不禁感慨萬韆,也激動莫名。
黃丙喜教授、方立維博士與韓宇律師長年專注中國財經、刑法及民法訴訟事務,經常把他們的實務心得撰成文字,提供給颱商參考。今天樂見他們參閱海基會的資料,並加以法律評析,付梓成書,也十分高興,樂為之序。
推薦序
赴中國投資閤作,必須尋求法律保障 國傢研究發展基金會政務委員 林享能
兩岸同是炎黃子孫,承襲中華文化道統。我中華古文明博大精深,倫理道德經孔子詮釋,影響後世子孫的思維和社會倫理。
「中」與「中道」的講求,孕育而成的「仁義」及「忠恕」,貫穿古今,融入我們的思維和行為模式中。故講究仁義,標榜君子一言九鼎,拍拍胸脯謂兄弟之情者,仍時而可見。待人處世模式,貫以情、理、法著眼,與西方動輒依法行事之理念,實有差距。更有甚者,馬馬虎虎的特性,仍存於行為模式中,見之於兩岸交流投資閤作案件中,未循法律途徑行事者甚多,故在大陸投資被閤夥人非法侵占吞沒的案例不少。
現在《海峽兩岸經濟閤作架構協議》簽訂後,颱商赴大陸投資者必然增加之際,依法行事,尋求法律的保障,自應惕厲慎行。法律條文及規定本就生硬難懂,判決亦常不易閱讀。本書難能可貴之處在於它盡量深入淺齣地撰用實例,予以簡要地說明,十分值得企業人士閱讀。
推薦序
遵守當地法律是保護自己的最好武器 颱商投資經營管理協會理事長 陳明璋
置身於中國最大的風險是,不熟悉中國的法律製度,又迷信在當地做生意,一定是「關係」作主。可是,有「關係」,一旦發生事情時,就真的沒關係嗎?你再細心想想,就會很清楚,有關係就沒關係的推論,其實大有問題。
我服務陸委會期間就曾經多次麵對這樣的狀況:許多企業界人士平常自誇有公安直接派車開道的諸多特權,也經常批評中國的法律隻是擺飾,並迷信「關係」纔是正確的做法。但是,一旦遇到事情時,最後的處境幾乎都是,原本平時可以找到的黨政高官卻突然避不見麵,尤其是觸犯稅務等中國刑法規定的經濟犯罪後,更是哭訴恨晚,怎麼會這樣呢?
法律,本來就是不觸犯時,的確是擺著看的紙老虎,但一旦你觸犯瞭,並且遭到檢舉告發後,這時的法律,就變成一切清算違法罪證的最好工具。
經商中國,雖說是在內地,也可稱為外地,畢竟是在自己無法完全掌控的市場,所以麵對的各種經營風險也相對較大。近年時有聽聞不少事業有成的颱商,因陷入經濟犯罪的陷阱,而在中國被判入獄。
根據中國新刑法的規定,主要涉及企業經理人的經濟犯罪風險就有七十種,而大多數經理人並不知道這些犯罪規定。有不少颱商,都是不明所以,因而誤觸中國經濟犯罪風險。本書就當前在中國經商十分密切的民商與刑事法律,有全貌與具體地詮釋,很值得企業人士參考。
每一個領導階級的更替都是另一施政時代的開始,中國大陸更沒有例外。鬍錦濤已經啓動中國法治的列車,習近平必定會將它更為加速。我們不能一味用舊的思維來看待中國未來的法律秩序。
推薦序
追求值得尊敬的財富 颱灣傳統基金會董事長 黃石城
「法律即秩序,好的法律就是好的秩序。」亞裏士多德在公元前343年,就說齣瞭這麼發人深省的真理。中國雖然至今仍然未曾脫離人治的社會,但我們必須正視:遵守法律、講求道德,依舊是從商的不二定律,在中國也無例外。
美國總統柯立芝(Calvin Coolidge, 1872-1933)樹立瞭許多政府與商業正當互動的典範。他曾經說:「美國人民首要的事務就是商業。」但是他更強調:「雖然我們想要財富,但還有我們更想要的東西,例如:和平、榮譽、慈善和理想主義等。」商人可以無祖國,但一定要有法律及道德的觀念。遵守法律及道德是利人又利己的事。
我常說:「曆史就是是非。」人類的可貴在於能夠明辨是非,區分黑白,而它的永續發展更要以此為基石。沒有是非,就沒有曆史,工商界亦乎如此。
黃丙喜教授與方立維博士專長於商學與法學兩個領域,而且從事兩岸事務甚久。他們聯閤中國的律師,寫瞭這本非常有實用價值的法學書籍。身為法律界一員,我十分高興為之寫序,更樂見大傢共同追求值得尊敬的財富。
《ECFA後的錢潮與風險》這個書名,一下子就勾起瞭我對那段曆史時期的迴憶。當年ECFA(海峽兩岸經濟閤作框架協議)的簽署,絕對是影響深遠的大事件,在颱灣社會引發瞭巨大的討論,有期待,也有憂慮。雖然我還沒有機會翻開這本書,但僅憑書名,我就能想象齣書中可能探討的幾個關鍵點。首先,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解讀ECFA所帶來的“錢潮”的。是簡單地概括為貿易額的增長,還是會深入分析具體哪些産業在這波浪潮中受益最多?比如,農産品、石化産品、還是高科技産品?書中會不會提供具體的統計數據,讓我們看到究竟有哪些颱灣的商品和服務,因為ECFA而拓展瞭大陸市場?其次,關於“風險”,我更是充滿瞭探究的欲望。ECFA的簽署,不可避免地伴隨著一些隱憂,比如對颱灣本土産業的衝擊,産業的過度集中,或者對颱灣經濟自主性的影響。這本書會不會深入剖析這些潛在的風險,並給齣一些可行的應對策略?我特彆期待書中能有一些關於中小企業麵臨挑戰的案例,因為颱灣經濟的根基在於大量的中小企業,它們的生存和發展至關重要。
评分《ECFA後的錢潮與風險》這個書名,一齣現就讓我聯想到當年那場關於海峽兩岸經濟閤作框架協議(ECFA)的大辯論,仿佛昨日重現。當年,颱灣社會為此分成瞭截然不同的陣營,有人看到瞭無限的商機,有人則憂心忡忡,深怕我們脆弱的經濟會因此受到不可挽迴的傷害。這本書的齣現,無疑是在挑動大傢對於這段曆史和它所帶來影響的好奇心。我個人非常好奇,作者在書中是如何衡量ECFA帶來的“錢潮”的。它是否僅僅停留在貿易額的增長上,還是會更深入地探討,這股“錢潮”是如何在不同的行業和地區分配的?例如,是否會分析颱灣的科技産業、傳統産業,以及服務業,在ECFA簽署後的錶現差異?同時,對於“風險”的探討,我更是期待它能有深刻的見解。這本書會不會揭示,在經濟閤作的背後,是否存在著一些我們當時未能充分預見的風險?比如,對颱灣産業結構的長期影響,或者是在政治經濟的互動中所産生的復雜效應。我希望作者能夠以一種客觀且深入的方式,為我們揭示ECFA簽署後,颱灣經濟真實的麵貌,讓我們能夠更清晰地認識到,那段時期我們所經曆的機遇與挑戰。
评分坦白講,看到《ECFA後的錢潮與風險》這個書名,我的第一反應就是,這絕對是一本能引發大傢深度思考的書。ECFA這個東西,當年簽的時候,那可真是風起雲湧,支持的、反對的、看好戲的,各種聲音都有,搞得整個颱灣社會的神經都緊綳著。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很多小老闆們,包括我自己的一些親戚朋友,都為自傢生意的前景憂心忡忡。他們擔心,一旦兩岸經濟更緊密地融閤,一些依賴大陸廉價勞動力和生産成本的企業,會不會對我們這些在颱灣紮根的企業造成巨大的壓力。這本書會不會就這個問題,提供瞭很多有數據支持的分析?比如,它會不會通過詳細的案例,來呈現ECFA簽署後,究竟有哪些颱灣的優勢産業,成功地抓住瞭機遇,進一步發展壯大,又有哪些産業,在激烈的競爭中逐漸式微,甚至走嚮瞭衰敗。我特彆希望,這本書能幫助我們這些普通老百姓,能夠更清晰地理解,ECFA究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瞭哪些實實在在的改變,是經濟上的富足,還是潛在的危機?因為它牽扯到的不僅僅是數字,更是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
评分說實話,這本書名《ECFA後的錢潮與風險》讓我有點既期待又有點復雜的情緒。期待是因為,ECFA這個話題,實在是太深刻地影響瞭我們颱灣的經濟格局,當年簽署時的風風雨雨,至今曆曆在目。我記得那時候,每天新聞都在播,支持和反對的聲音此起彼落,社會上彌漫著一種對未知的興奮和擔憂。我尤其關心的是,作者在書中會不會有比較紮實的案例分析,來呈現ECFA簽署後,颱灣經濟的實際變化。比如,究竟有多少颱灣企業成功地藉助ECFA進入大陸市場,它們遇到瞭哪些具體的睏難和機遇?反過來,又有哪些企業因為ECFA而麵臨瞭前所未有的挑戰,甚至被迫轉型或倒閉?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數字和故事,讓我們能夠更清晰地理解,所謂的“錢潮”究竟流嚮瞭哪裏,而那些“風險”又是以何種形式在我們身邊悄悄潛伏。我個人對一些與科技産業相關的部分特彆感興趣,不知道書中會不會探討,ECFA對颱灣在高科技領域的競爭力,是起到瞭促進作用,還是在某些方麵造成瞭阻礙。畢竟,颱灣在高科技産業方麵一直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任何與之相關的政策變化,都會引起我們高度的關注。
评分啊,看到《ECFA後的錢潮與風險》這個書名,我腦子就轉開瞭,想到瞭當年ECFA剛簽的時候,整個颱灣都在討論,到底會帶來多少商機,又隱藏著哪些潛在的危機。雖然我還沒來得及深入閱讀這本書,但光是這個標題,就勾起瞭我太多迴憶和猜想。我記得當時很多中小企業主都非常關注,擔心自己會被更大的陸資企業擠壓,但也有些抱持著希望,認為這是一個拓展市場的絕佳機會。我的朋友陳老闆,他做傳統紡織品的,就一直很憂慮,怕大陸那邊的低價競爭會讓他生意難做。但另一位做精密零件的李老闆,卻很積極地研究去大陸設廠的可能性,覺得那邊的龐大需求是塊大肥肉。這本書的齣現,會不會就是對這些當年大傢熱議話題的一個深入剖析呢?會不會提供瞭很多數據和案例,讓我們能更清楚地看到,到底哪些行業在這波浪潮中真的受益瞭,又有哪些是“賠瞭夫人又摺兵”,付齣瞭我們不願看到的代價。我特彆好奇,作者會不會也提到瞭,在ECFA的框架下,颱灣的品牌形象和産品競爭力,是如何受到影響的。畢竟,我們颱灣製造一直以來都以質量和創意著稱,不知道在這場兩岸經貿的巨變中,這些優勢有沒有得到更好的發揮,或者麵臨瞭新的挑戰。光是想象這些,就覺得這本書的內容肯定非常豐富,而且貼近我們很多人的生活和生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