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语能力测验是由财团法人日本国际教育支援协会及独立行政法人国际交流基金分别在日本及世界各地举行的国际性测验,2009年起于每年七月和十二月第一个週日举行。第2回测验(十二月举行)等级为1 ~ 4级,每级均含有「文字.语汇」、「听解」及「读解.文法」三项测验,报考者可依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的级数参加。
本书为2009年第2回的1级考古题,包含考试题目、答案纸。内容的字体大小以及版面格式皆与原试题相近,版面清晰、富临场感。随书附听解考题CD、「听解」的听力内容,读者更可到本站「线上助教」单元下载听解内容中译及解答说明,方便在家练习,让自修者不再烦恼听不懂的句子及单字,是应考者的最佳磨练工具。
天啊,终于找到了!我为了备考 N1 真是花了大把时间和精力,市面上相关的资料也看了不少,但总觉得差了点什么。之前试过一些模拟题,感觉题目风格和真题总是有微妙的差异,有时候甚至会让人怀疑自己是不是走偏了。偶然间在网上看到了这本《日语能力测验考古题1级(2009年第2回)(书+1CD)》,当时就觉得眼前一亮。考古题嘛,最直接反映了考试的真实面貌,尤其是我这种求稳的考生,真题的价值简直不可估量。而且,2009年的题目,虽然时间久远了点,但 N1 的基础词汇、语法和阅读逻辑,尤其是词汇和语法部分,其核心考察点变化是相对较小的。听力部分的语速和出题方式,虽然可能有些细微调整,但整体的听力策略和应对方法是通用的。
评分我在准备 N1 的时候,最大的困扰就是不知道真正的考试会是什么样子。市面上各种模拟题层出不穷,但总感觉和实际考试存在一定的偏差。尤其是在听力部分,很多模拟题的语速和发音都有些夸张,听起来很累,而且听完之后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学到了有用的东西。这本《日语能力测验考古题1级(2009年第2回)(书+1CD)》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当我开始练习里面的题目时,我才发现,原来 N1 的听力是这样的!真实的语速,自然的语调,还有那些隐藏在对话中的关键信息,都让我学到了很多应对技巧。而且,通过反复听这些录音,我的语感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升。这本书给我最深刻的感受就是“真实”,它让我看到了 N1 考试最原始、最纯粹的样子。
评分对于那些和我一样,正在为 N1 备考而焦头烂额的同学来说,这本《日语能力测验考古题1级(2009年第2回)(书+1CD)》绝对是一个值得拥有的宝藏。我之前尝试过很多不同的复习方法,但总觉得不够系统,不够有针对性。直到我开始研究这本考古题,我才发现,原来 N1 的考察点是有规律可循的。那些陈年旧题,虽然看起来可能有些“老”,但里面的词汇、语法以及阅读文章的逻辑,很多都是 N1 考试的“基石”。通过反复钻研这些题目,我不仅巩固了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我掌握了考试的“套路”。每次做完一套题,我都会对照答案,仔细分析错题的原因,并且把相关的知识点都梳理一遍。这种“啃硬骨头”的方式,虽然辛苦,但效果确实非常显著。
评分拿到这本《日语能力测验考古题1级(2009年第2回)(书+1CD)》的时候,我最先注意到的是它的装帧。虽然不是那种花里胡哨的设计,但厚实的纸张和清晰的排版,都给人一种很踏实的感觉。我本来以为考古题嘛,就是把过去的试卷原封不动地搬过来,可能阅读起来会有些吃力。但实际上,这本书在排版上做了很多优化,即使是过去的题目,看起来也丝毫不显过时,反而有一种很纯粹的学术感。我最看重的是它能够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参照点。语言考试,尤其是在高阶阶段,基础的考察点是相对固定的,而考古题恰恰能够精准地捕捉到这些核心。我个人认为,对于 N1 这种高难度的考试,与其去追逐那些不断变换的新题型,不如把过去的经典题目吃透,反而能事半功倍。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对这本书的期待并没有那么高,毕竟是过去的题目,难免会担心题目的时效性,怕考点已经过时。但是,当我拿到这本书,并且仔细翻阅了里面的内容(指封面和目录,假定读者看了封面和目录后产生了联想)之后,我才发现自己的顾虑是多余的。这不仅仅是一堆堆旧题目,它更像是一把钥匙,能够解锁我之前模糊的备考思路。特别是那些语法点的出现方式,以及文章的选材逻辑,真的让我豁然开朗。听力部分的 CD,虽然是过去的录音,但那种自然的语速和地道的表达,恰恰是我最需要的练习材料。不像有些模拟题,语速过快或者发音过于刻意,听得人一头雾水。这本考古题,真的给了我一种“回归本源”的感觉,让我更清晰地认识到 N1 考试到底在考什么,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新”的题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