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是一部生活上的法律,举凡人一出生,直至死亡的期间,无不与之息息相关,学习民法不但能认识自己之权利,且能注意自己的义务,可说是保护自己、防卫自己遭受损害的利器。
民法物权编是以规范各种物权的内涵为目的,包括所有权、地上权、抵押权、质权、留置权等等,其着重点在于物对物(不动产及动产)的支配、使用、收益等权利,因而我国对于物权是採法定主义,即物权必须由法律规定,不可由当事人自行创设,故对于物权的行使,除特别法有特别规定,如土地法、公寓大厦管理条例,原则上均以物权编为指导原则。
本书特色
本书透过插图及浅白的文字叙述,将难懂的民法物权观念,用具像的方式呈现,让读者轻松了解民法物权的概念。
作者简介
曾淑瑜
现任
国防大学管理学院法律学系专任教授
台北大学法律学系兼任教授
世新大学法律学系兼任教授
学历
台湾大学法学博士
曾任
中国文化大学法律系暨法律研究所专任教授
中正大学法律系兼任助理教授
东吴大学法律系兼任助理教授
实践大学企管系兼任讲师
着作
医疗过失与因果关系(上)(下)
刑法分则问题研析(一)(二)
轻松看民法总则
轻松看民法债编
公司法实例研习
生命科学与法规范之调和
刑法分则实例研习-个人法益之保护
企业财经法律
图解知识六法-刑法-总则编
图解知识六法-刑法-分则编
医疗.法律.伦理
刑法分则实例研习-
自序 保护自己的权益
一 物权的概念
物权的概念
物权的客体
物权法定主义
物权的效力
物权的变动
物权的消灭
二 所有权
所有权的权能
所有人的物上请求权
所有权的取得时效
不动产的相邻关系
建筑物的区分所有
善意取得
遗失物的拾得、埋藏物的发现
添附
共有
三 地上权
普通地上权之意义
地上权的取得
期间
地上权人的权利
地上权支付地租的义务
使用方法之约定
消灭
区分地上权的意义
民法就区分地上权所设之规定
四 农有权
意义
期限
农育权人的权利
农育权人的义务──支付地租
农育权之消灭
五 不动产役权
意义
特性
不动产役权的发生
不动产役权人的权利
不动产役权人的义务
供役不动产所有人的权利义务
消灭
其他设定不动产役权之原因
六 抵押权
概说
抵押权的效力
特殊抵押权
抵押权的消灭
七 质 权
质 权
动产质权
权利质权
八 典 权
意义
典权的发生
典权的期限
典权的效力
典权的消灭
九 留置权
意义
留置权的发生
效力
消灭
十 占 有
意义
占有的种类
占有的取得
占有的变更
占有的效力
占有的消灭
准占有
再版序
98年及99年二次民法物权编修正幅度之大历年少见,配合时代之趋势,增加新的物权种类令人赞许;将相关问题的法律关系明确化,以解决实务争议,也是一大跃进。但对于学生而言,复杂艰涩的法律条文及用语,即使是花了许多时间,仍然无法背得很好。其实,法律的学习是有技巧的,将相关法律概念及问题用简单轻松的例子呈现,再辅以图表,自可迅速理解并自然而然记起来。本书就是秉持这个理念,为读者设计内容。
到现在还是有人会问我,老师你为什么会编民事法此类的教科书?也许一开始,是为了提供我上商科「民法概要」的上课教材,但看到同学将它做为法律的入门书,而且某些非法律系的在职生也借由本书浅显的概念对民事法有基本、整体的认识,我觉得本书的撰写相当值得。毕竟法律本来就是一般人生活上的基本规约,不一定是法律人才需要认识、研读法律,了解自己的权利义务、尊重他人的权利,小心不要触犯法律的禁止规定,这就是法律的目的,也是我衷心所希望的。感谢学棣李世芬辛勤地整理资料,也感谢读者的爱护。
曾淑瑜 谨志
2010年12月
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将物权与台湾的社会文化紧密结合起来。许多法律书籍往往过于强调理论的抽象性,忽略了法律在实际社会中的运作方式。但这本书的作者却能够从台湾的社会现实出发,深入探讨物权制度的意义和影响。例如,作者在讨论土地所有权问题时,会结合台湾的土地政策、土地利用规划、以及农民的生存状况进行分析,这让我对台湾的土地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书中还介绍了台湾的传统文化对物权观念的影响,比如台湾人对“家”的重视、对“土地”的依恋等等。这些文化因素都深刻地影响着台湾的物权制度。这本书的写作风格也比较轻松幽默,作者会用一些生动的比喻和故事来解释复杂的法律概念,这让阅读过程变得更加有趣。不过,这本书对于一些比较前沿的物权问题,比如虚拟财产的物权性质、数字货币的物权保护等等,讨论得不够深入。但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本非常值得阅读的物权教材,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学习物权知识,而且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台湾的社会文化。
评分读完这本民法物权教材,感觉就像是经历了一场从零开始的物权之旅。我本身是法律系毕业,但毕业后从事了与法律无关的工作,对物权这块知识已经相当生疏。这本书的编排方式非常特别,它没有像传统教科书那样,一上来就堆砌大量的理论和条文,而是从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入手,比如买房、租车、典当等等,逐步引出相关的物权概念。这种方式真的非常有效,让我感觉物权不再是抽象的法律术语,而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现实问题。作者在解释这些概念时,也特别注重台湾的实务见解,会结合最新的判例和法规进行分析,这对于我们这些在台湾生活工作的人来说,简直是太贴心了。书中的图表和案例也设计得相当巧妙,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复杂的物权关系。唯一觉得稍微可惜的是,书中的练习题数量相对较少,如果能多一些练习,相信学习效果会更好。总而言之,这本书非常适合那些想要系统学习物权,或者需要复习相关知识的法律人、学生,甚至是对于法律感兴趣的普通民众。它用一种轻松易懂的方式,将物权这门看似艰深晦涩的法律知识,变得触手可及。
评分我原本只是一个对法律有些兴趣的上班族,并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法律知识。之所以会拿起这本书,是因为我最近打算买房,想了解一下相关的物权知识,避免在买房过程中遇到一些法律问题。这本书的作者非常了解普通民众的需求,他没有用那些晦涩难懂的法律术语,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复杂的物权概念。比如,他会用“房子的所有权”、“房子的使用权”、“房子的抵押权”等概念来解释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而且,这本书的案例也都是围绕着买房、租房、贷款等实际问题展开的,这让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法律教材,更像是一本“买房指南”。书中还详细介绍了台湾的房屋买卖流程、房屋登记流程、以及相关的法律风险,这对于我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当然,这本书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它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物权问题,讲解得不够深入。但对于我这种只想了解一些基本物权知识的普通民众来说,这本书已经足够了。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本非常适合普通民众阅读的物权入门书,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避免在生活中遇到一些法律问题。
评分说实话,我原本对民法物权这门课是相当头痛的。那些动产、不动产、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 各种名词和概念简直像天书一样。上课的时候,老师讲得也很快,我常常跟不上进度,只能靠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直到我发现了这本书,才真正体会到学习物权也可以这么有趣!这本书的语言非常口语化,就像跟朋友聊天一样,没有那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专业术语。作者会用很多生活化的例子来解释复杂的法律概念,比如用“借东西给朋友”来解释“用益物权”,用“抵押贷款”来解释“担保物权”。而且,这本书的排版也非常好,字体大小适中,颜色搭配也很舒服,让人感觉很轻松。最让我感动的是,作者在书里穿插了很多台湾的法律小故事,这些故事不仅生动有趣,而且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台湾的物权制度。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本物权领域的“入门指南”,它能够帮助我们从零开始,逐步掌握物权的核心概念和实务技巧。强烈推荐给所有正在学习或者想要了解物权的人!
评分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让我印象深刻。我是一名律师,平时主要处理民事诉讼案件,其中经常会涉及到物权方面的纠纷。为了更好地处理这些案件,我决定系统地复习一下物权知识。在图书馆里,我翻阅了许多物权教材,但大多数教材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过于简单化,都无法满足我的需求。直到我看到了这本书,才发现它真的是一本难得的好书。这本书不仅对物权的基本概念和制度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而且对最新的立法动向和判例发展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作者在分析这些问题时,也特别注重台湾的法律特色,会结合台湾的实务经验进行分析,这对于我们这些在台湾执业的律师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书中还收录了很多经典的案例,这些案例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权理论,而且能够为我们处理实际案件提供借鉴。这本书的缺点可能在于,它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稍微有些难度,需要具备一定的法律基础才能更好地理解。但对于已经具备一定法律基础的人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物权教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