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成語約三韆七百條。過分冷僻、艱澀的成語不予收錄。
一、解釋:先解釋難字、難詞,再就全句字麵上的意思作具體、淺白的解釋,最後解釋引申義或比喻義。少數易懂的成語,僅作字麵或引申義的解釋。
二、齣處:說明該成語齣自何書、何處。以白話文敘述該事,並保留關鍵語匯;引文中較深僻的詞句,適當地注釋音義,有的概述大意,使讀者不緻産生閱讀上的睏難。
三、解析:成語中易讀、寫錯、用錯的字詞,及該成語適用的範圍或易混淆的部分,皆在此提醒、說明。
四、例句:示範說明一則成語的實際使用情況。
五、近義、反義:提供意義相近及相反的成語數則,使讀者能加以比較、運用。提供讀者全麵、完整的認識,並釐清各成語間的差異,進而能正確、有效地活用。
本書特色
這是一本針對一般讀者實用、經濟且全方位的成語工具書
收詞豐富
釋義淺白
例證實用
檢索便利
透過典故與釋義的解說,打開成語之窗走嚮文學寫作的殿堂
另附贈「成語測驗」評量光碟,擴大讀者成語知識麵,挑戰自我實力
總校閱簡介
蔡宗陽
國立颱灣師範大學文學博士
國立颱灣師範大學國文係教授
凡例
部首筆畫索引目次
部首筆畫索引 / 一 ~ 六二
總筆畫索引 / 一 ~ 四三
內文 / 一 ~ 八一八
附錄一:常用成語正誤用簡明對照錶 / 八一九 ~ 八三八
附錄二:常見婚喪喜慶題辭 / 八三九 ~ 八四○
打開成語之窗的一把鑰匙
──推介《多功能實用成語典》
有人說:「詩歌是最精煉的散文。」我們可以說:「成語是最精煉的詞語。」作文、賦詩、填詞運用成語,可以使詩文更簡潔。成語可以使詩文更簡潔,揆其主因,在於言簡意賅,誠如劉彥和《文心雕龍.鎔裁》所雲:「約以貫之,則一章刪成兩句。」成語可以再約貫之,使一章刪成四字,更為精簡。成語之功用大矣哉,五南圖書齣版有限公司負責人楊榮川先生有鑒於此,特敦聘語文專傢、學者編撰《多功能實用成語典》。
《多功能實用成語典》是打開成語之窗的一把鑰匙,不止有解釋、齣處、例句,這是一般坊間「成語典」共同的優點,並且有解析、近義、反義,這是一般坊間「成語典」罕見的特點。尤其是「解析」部分,分為形、音、義三項加以詳盡地剖析,使讀者獲益匪淺,受益良多。字形如「漫不經心」不要寫成「慢不經心」;「班門弄斧」切忌寫成「搬門弄斧」或「闆門弄斧」;「畫龍點睛」切勿寫成「畫龍點晴」;「發憤忘食」不要寫成「發奮忘食」;「瞻前顧後」切忌寫成「贍前顧後」;「笑容可掬」切勿寫成「笑容可鞠」,諸如此類甚多,也是一般人易犯、常犯、常見的舛誤,特彆提醒讀者,以免重蹈覆轍。
字音如「當頭棒喝」的「喝」字,不要讀成「ㄏㄜ」,而要讀「ㄏㄜ`」;「瞠乎其後」的「瞠」字,切勿讀成「ㄊㄤ′」,而要讀「ㄔㄥ」;「神齣鬼沒」的「沒」字,切忌讀成「ㄇㄟ′」,而要讀「ㄇㄛ`」;「萬象更新」的「更」字,不要讀成「ㄍㄥ`」,而要讀「ㄍㄥ」;「秦晉之好」的「好」字,切勿讀成「ㄏㄠ`」,而要讀「ㄏㄠˇ」,「稗官野史」的「稗」字,切忌讀成「ㄅㄟ」,而要讀「ㄅㄞ`」。字義如「積重難返」偏重在難以改正,多指思想、習俗;「根深蒂固」偏重在不可動搖,除指思想、習俗外,還可以指製度、感情。又如「積毀銷骨」偏重毀謗的可怕,足以毀滅一個人;「眾口鑠金」偏重輿論的力量,足可讓人以非為是。又如同樣用於打仗,「穩紮穩打」著眼於作戰穩當而有把握;「步步為營」著眼於軍事行動的謹慎。同樣用於做事,「穩紮穩打」著眼於做得穩當、有把握;「步步為營」著眼於行動謹慎、考慮周密。
又如「空中樓閣」側重在脫離現實,適用於脫離實際的理論、計畫等;「海市蜃樓」側重在虛幻方麵,適用於難以實現的希望、空想等。又如「穿鑿附會」、「牽強附會」都形容生拉硬扯、勉強湊閤,其區彆在於:當強調硬要把講不通的講通時,宜用「穿鑿附會」;當強調把不相關的事聯在一起而顯得十分勉強時,宜用「牽強附會」。
又如「竊竊私語」指在暗中或背地裏低聲講話;「交頭接耳」僅指小聲說話的樣子。近義成語、反義成語,可以使讀者多吸收成語。如「竊竊私語」的近義成語有「交頭接耳」、「低聲細聲」、「喃喃細語」、「竊竊私議」;反義成語有「大聲疾呼」、「高談闊論」。又如「笑容可掬」的近義成語有「眉笑眼開」、「喜形顔開」、「喜形於色」、「滿麵春風」;反義成語有「愁眉苦臉」、「愁眉不展」、「愁眉鎖眼」、「橫眉竪目」。又如「等量齊觀」的近義成語有「一視同仁」、「一概而論」、「相提並論」;反義成語有「另眼相看」、「青眼相看」、「厚此薄彼」。又如「簞食瓢飲」的近義成語有「布衣疏食」、「粗茶淡飯」;反義成語有「山珍海味」、「花天酒地」、「鍾鳴鼎食」。又如「粗枝大葉」的近義成語有「馬馬虎虎」、「粗心大意」、「潦潦草草」;反義成語有「一絲不苟」、「小心謹慎」、「精益求精」、「精雕細刻」。又如「索然無味」的近義成語有「枯燥乏味」、「興味索然」;反義成語有「妙趣橫生」、「津津有味」、「情趣橫生」、「興緻勃勃」。又如「縴塵不染」的近義成語有「一乾二淨」、「一塵不染」、「潔身自好」;反義成語有「同流閤汙」、「烏七八糟」。
《多功能實用成語典》,不僅是多功能的成語典,也是十分實用的成語典,更是全方位的成語典。這部成語典既可以使讀者洞悉成語的真諦、典故,又可以使讀者正確地靈活運用成語,也可以使讀者明辨近義成語的區彆,更可以使讀者多多吸收反義成語,增加寫作的靈感。因此,有瞭《多功能實用成語典》,就好像有瞭一把打開成語之窗的鑰匙,可以引導我們走嚮文學領域的殿堂。不論作文或說話,若運用成語,可以使作文更精煉,說話更簡潔,引起讀者、聽眾的共鳴。
我個人對工具書的要求一嚮很高,不僅要內容準確、豐富,更要版式清晰、易於檢索。《多功能實用成語典 (第二版)》在這一點上做得相當齣色。首先,它的印刷質量很好,紙張厚實,不易損壞,而且油墨印刷清晰,閱讀起來非常舒適,長時間翻閱也不會感到眼睛疲勞。其次,版式設計非常人性化,每個成語的排版都精心考慮過,釋義、齣處、例句等等信息層次分明,不會讓人覺得雜亂無章。特彆是它的例句,選取的都非常貼切,既有古代文學中的經典用法,也有現代漢語中的實際應用,這對於我這種需要將成語靈活運用到寫作中的讀者來說,簡直是太重要瞭。很多時候,即使我查到瞭一個成語,卻不知道如何用,或者覺得用起來彆扭,這本書的例句恰好解決瞭我的睏惑,讓我能更準確、更自然地使用成語。而且,第二版在細節上也做瞭很多優化,比如一些容易混淆的成語,它會特彆標注齣來,並給齣辨析,這顯示瞭編者嚴謹的態度和高度的專業性。
评分這本《多功能實用成語典 (第二版)-附光碟》算是我書架上的一個意外驚喜。一直以來,我總覺得成語這東西,要麼是小時候死記硬背,要麼是偶爾在讀古文時碰見,用的時候卻總是卡殼。這本工具書的齣現,恰好填補瞭我在這方麵的空白。翻開它,第一感覺就是“厚實”,不是說紙張太薄,而是內容的豐富度給人一種紮實的感覺。成語的編排方式很人性化,不僅僅是簡單的拼音或筆畫索引,它還結閤瞭按類彆的收錄,比如“描寫景色的成語”、“錶達情感的成語”、“錶示時間的成語”等等,這樣一來,在寫作或者口語錶達需要特定場景的成語時,就能快速定位,大大提高瞭效率。更彆說那些成語背後的典故和釋義,簡直是打開瞭一個個小小的曆史文化窗口,讓我不僅知道瞭這個詞的意思,還瞭解瞭它為什麼是這個意思,增加瞭使用的趣味性和深度。而且,第二版在很多地方都做瞭更新,增加瞭不少當下比較流行的、或者在現代語境中仍然有使用價值的新成語,這一點非常棒,避免瞭“老古董”的感覺。總而言之,這本書是真的能幫到我,不是那種買瞭就吃灰的擺設,而是實實在在能拿來用的好幫手。
评分老實說,有時候學習成語就像在爬一座高山,目標明確,但過程卻充滿挑戰。《多功能實用成語典 (第二版)》就像是我登山過程中的一個得力嚮導,它提供瞭不止一條登山路綫,更重要的是,它在沿途為你指明瞭方嚮,並配備瞭專業的裝備。我非常欣賞這本書在“實用性”上的側重。它沒有堆砌過多的冷僻成語,而是精選瞭那些在現代漢語中仍然活躍、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成語。而且,它的分類方式也十分貼近實際需求,比如“成語辨析”、“近義成語”、“反義成語”等模塊,能夠幫助我避免混淆,理解成語之間的細微差彆,並能更精準地選擇最恰當的錶達。光盤部分也提供瞭非常實用的功能,例如成語的朗讀,對於我這種在學習過程中需要反復聽纔能記住的人來說,幫助巨大。更重要的是,它提供的練習題和小測驗,能夠檢驗我的學習效果,並且能及時發現我的薄弱環節,讓我能夠有針對性地進行鞏固。這本書讓我感覺,學習成語不再是一個孤立的、枯燥的過程,而是一個係統化、趣味化的提升過程。
评分說實話,我當初買這本書,主要還是看中瞭“光碟”這個附加值。現代社會,信息的傳遞和學習方式已經發生瞭翻天覆地的變化,一本僅僅是靜態文字的工具書,吸引力已經大不如前。這本書自帶的光盤,真的是讓我眼前一亮。它不僅僅是提供瞭電子版的成語查詢,更像是開發瞭一個小小的成語學習平颱。裏麵有成語的發音,這一點對於非母語學習者或者想要糾正發音的人來說,簡直是福音。更重要的是,光盤裏還有一些成語的動畫解讀,將那些抽象的成語故事和含義,通過生動的畫麵呈現齣來,比單純的文字描述要形象得多,也更容易記住。我試著給孩子看瞭一些,他特彆喜歡,以前覺得成語枯燥乏味,現在卻能津津有味地聽我講,甚至主動去翻看光盤裏的內容。這種寓教於樂的方式,真的是太贊瞭。此外,光盤裏還提供瞭一些成語的練習題和測試,可以幫助檢驗學習成果,感覺就像請瞭一個私人成語傢教一樣,全方位地提升我對成語的掌握程度。
评分作為一名文學愛好者,我對文字的精煉和錶現力有著近乎苛刻的要求。成語,無疑是漢語中最富錶現力的詞匯之一。然而,要真正掌握並運用好這些“言簡意賅”的精華,並非易事。我之前也翻閱過不少成語詞典,但很多都隻是簡單羅列,缺乏深度。《多功能實用成語典 (第二版)》之所以吸引我,在於它對於每個成語的解讀,不僅僅停留在字麵意思,而是深入挖掘其背後的文化內涵、曆史淵源和思想精髓。它會詳細講解成語的形成過程,有時候還會追溯到相關的詩詞、典故,甚至社會背景,讓讀者在理解成語的瞬間,仿佛穿越迴瞭那個時代,切身體驗當時的語境和情感。這種“說文解字”式的講解,讓我對成語的理解上升到瞭一個新的高度,也讓我明白瞭為什麼有些成語如此生動形象,為何能流傳至今。讀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不僅僅是在查一個詞,更是在進行一次又一次的文化尋根之旅,這種體驗是其他同類書籍所無法比擬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