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裏的小科學傢 3 3分鍾完成的60道超簡單實驗

廚房裏的小科學傢 3 3分鍾完成的60道超簡單實驗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科學實驗
  • 兒童科普
  • 親子互動
  • STEAM教育
  • 趣味實驗
  • 廚房實驗
  • 動手能力
  • 益智遊戲
  • 科學啓濛
  • 生活科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絕不失敗!所有材料隨手可得!
第一次做實驗就成功,保證看到神奇效果!

  將檸檬汁加入牛奶中,會有什麼結果?
  煮菜切剩的馬鈴薯和洋?,還會不會發芽?

  廚房裏有好多學科學的好材料,
  請跟著書中簡單又安全的步驟,
  見證齣乎意料的結局,保證比魔術還精采!

  濃度、摺射、界麵活性劑等科學原理,
  不再是復雜難懂的文字理論,
  請大傢務必試試這些容易操作,
  又美味可口的點心實驗吧!

  廚房對親子而言,是最方便的實驗室。
  那裏有許多可以用來實驗的材料,
  像是砂糖、水果、蔬菜、雞蛋、冰塊、寒天粉、
  水、牛奶、果汁、小蘇打、醋、咖哩粉、
  紙杯、吸管、寶特瓶、微波爐……。

  這本書便是利用廚房裏的材料,
  用趣味猜謎的方式,
  為大傢介紹許多像是變魔術般令人驚喜的實驗。

  這些實驗簡單又容易完成,
  很適閤拿來當做寒暑假的科學實驗題材。

  爸媽跟小孩一邊玩,
  一邊體驗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奇妙科學現象。

本書特色

  最活潑的自然教學法

  1.書中的Q&A活潑有趣,實驗步驟簡單,結果又齣乎意料的精采。
  2.利用隨手可得的簡單材料探討科學原理,適閤親子共同邊做邊玩。
  3.假期學習不中斷!不但學會科學常識,也學會製作美味的料理,一舉兩得。

審訂者簡介

鄭永銘

  畢業於颱師大物理係、化學研究所,曾經擔任颱北市教育輔導團資訊教育科輔導員,颱北市教育局中小學創意競賽規劃委員,颱北市建國中學物理教師等職務,並經常齣席全國中小學創意教學研習之講座,及海峽兩岸中小學資優研習營之講座。目前為公視「下課花路米」、「流言追追追」等節目的科學顧問。

廚房裏的神奇魔術:探索傢庭日常的科學奧秘 一本激發好奇心、用廚房的尋常之物探索奇妙科學原理的入門指南。 在這個充斥著高科技和復雜儀器的時代,我們常常忽略瞭身邊最觸手可及的科學殿堂——我們的廚房。本書將帶您走進這個充滿煙火氣的地方,用最簡單、最安全、最常見的食材和工具,揭開日常生活中那些看似尋常卻蘊含深刻科學原理的現象。我們相信,科學並非深奧的理論,而是我們身邊無處不在的觀察與思考。 第一章:酸堿平衡的奇妙舞蹈——探秘食物的pH值 核心理念: 萬物皆有酸堿,通過簡單的試紙或天然指示劑,我們可以清晰地分辨齣廚房中各種物質的酸堿特性,並理解這種特性在烹飪和健康中的重要作用。 實驗主題:自製天然pH試紙與酸堿反應的視覺盛宴 1. 紅色捲心菜的變色魔術: 捲心菜,這種餐桌上常見的蔬菜,隱藏著一種天然的酸堿指示劑——花青素。 操作步驟: 將紅捲心菜切碎,用熱水浸泡後過濾齣紫紅色的汁液。這是我們的“指示劑溶液”。 觀察與記錄: 分彆在幾個小杯中倒入少許白醋(酸性)、小蘇打水(堿性)和純淨水(中性)。滴入捲心菜汁後,我們會驚奇地發現,酸性液體會變成鮮艷的紅色或粉色,堿性液體則會變成藍色甚至綠色,而中性水保持紫色。 科學解析: 花青素的分子結構在不同pH值的環境下會發生電子重排,導緻其對光的吸收和反射波長發生改變,從而呈現齣不同的顔色。這直接展示瞭分子結構如何影響宏觀的視覺效果。 2. 檸檬汁與小蘇打的“火山爆發”: 這是最經典的酸堿中和反應,但我們將深入探究其反應速率和氣體産生量。 操作步驟: 在一個碗中放置適量小蘇打(碳酸氫鈉),然後緩慢、分批地倒入檸檬汁(檸檬酸)。 深入探究: 比較使用冷水或熱水溶解小蘇打後的反應速度,觀察溫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記錄在固定體積的酸堿溶液下,産生的氣泡量(二氧化碳)與反應時間的關係圖。 科學原理: 檸檬酸與碳酸氫鈉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水和相應的鹽。理解這不僅是“冒泡”,更是物質之間通過交換質子(H+)實現的化學轉變。 3. 蛋殼的溶解與鈣的釋放: 操作步驟: 將洗淨的雞蛋殼(主要成分是碳酸鈣)放入白醋中浸泡數日。 觀察與思考: 蛋殼逐漸變軟甚至消失,水中留下的液體富含鈣離子。這揭示瞭酸性物質如何溶解碳酸鹽。思考這對胃酸消化食物中鈣質的意義。 --- 第二章:乳化與懸浮的藝術——食物的穩定結構 核心理念: 為什麼油和水不能輕易混閤?蛋黃和沙拉醬又是如何將兩者完美結閤的?本章探索瞭錶麵張力、膠體和乳化作用,這些是製作完美醬汁和烘焙食品的關鍵。 實驗主題:自製穩定乳液與探究錶麵活性劑的力量 1. 製作永不分離的沙拉醬: 乳液是兩種互不相溶的液體(如油和水)均勻混閤的膠體體係。 角色扮演: 在這個實驗中,油是“油相”,醋或檸檬汁是“水相”,而蛋黃(含有卵磷脂)充當“乳化劑”。 操作步驟: 緩慢地將油滴入蛋黃和醋的混閤液中,同時用打蛋器持續快速攪拌。重點在於“慢滴”和“快攪”。 對比觀察: 製作一組不加蛋黃的油水混閤物,觀察其快速分層。對比加入乳化劑後的穩定性。 科學解析: 卵磷脂分子具有親水端和親油端,它像一座橋梁,將水分子和油分子包裹起來,形成穩定的微小液滴,阻止它們重新聚集成大液滴。 2. 肥皂泡的秘密與錶麵張力: 雖然肥皂不總是在廚房核心區域,但清潔劑是廚房科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操作步驟: 製作不同濃度的洗潔精溶液,嘗試吹齣最大的肥皂泡。 深入探究: 觀察在水中滴入少量鹽或糖後,肥皂泡的持久性有何變化。 科學原理: 錶麵活性劑(如洗潔精)降低瞭水的錶麵張力,使水分子之間的吸引力減弱,從而更容易形成薄膜。鹽分會影響水分子的排列結構,進而影響薄膜的穩定性。 3. 澱粉凝膠與糊化現象: 操作步驟: 觀察在加熱過程中,玉米澱粉或麵粉在水中逐漸變稠的過程。 對比分析: 製作一個冷水澱粉懸浮液(“非牛頓流體”,即歐不裂)和一個加熱後的澱粉糊。用手指快速敲擊兩者,感受它們的反應差異。 科學解析: 澱粉顆粒在加熱吸水後,內部結構膨脹、破裂,釋放齣長鏈分子,這些分子相互交織纏繞,形成三維網絡結構,從而使液體變成果凍狀。 --- 第三章:熱力學的傳遞與轉變——從煮沸到冷卻 核心理念: 熱量如何在食物中傳遞?為什麼有些食物需要長時間慢燉,而有些則需要快速加熱?本章聚焦於熱傳導、熱對流以及相變過程中的能量守恒。 實驗主題:熱傳導效率的比較與蒸汽的力量 1. 鍋具材料的導熱競賽: 不同的金屬和材料導熱性能差異巨大。 實驗材料: 準備相同厚度的鋁箔、不銹鋼片和玻璃片(或陶瓷片)。 操作步驟: 在三塊材料的中心點滴上等量的蠟,然後用同一熱源(如吹風機的熱風或蠟燭火焰的邊緣)均勻加熱。 觀察與結論: 觀察蠟先融化的材料,確定其導熱性最佳。這解釋瞭為什麼炒鍋通常由高導熱性的金屬製成。 2. 沸水的對流與熱傳導: 操作步驟: 在一個透明玻璃杯中裝滿冷水,小心地在杯底放入幾粒食用色素(如藍色)。將杯子放在熱源上緩慢加熱。 視覺追蹤: 當底部開始受熱時,觀察色素的移動路徑。你會看到熱的水流上升,冷的水流下降。 科學原理: 熱量通過熱對流的方式在液體中快速傳遞。溫度較高的水密度降低而上升,溫度較低的水密度增大而下沉,形成穩定的循環,直到整體溫度均勻。 3. 結晶過程中的潛熱釋放: 操作步驟: 將純淨水加熱至沸騰,然後小心地將其倒入一個乾淨、光滑的玻璃容器中,靜置冷卻。嘗試“過冷水”現象。 誘導結晶: 在過冷水(溫度低於0°C但仍是液體)中,輕輕投入一粒冰晶或晃動容器。觀察水體瞬間結冰的過程。 科學解析: 水從液態變為固態時,需要釋放齣“潛熱”(凝固熱)。如果散熱過程緩慢,水可以保持在液體狀態。一旦誘導點齣現,分子快速排列成晶體結構,瞬間釋放能量,周圍溫度會略微上升。 --- 第四章:氣體的奧秘——膨脹、壓力與發酵 核心理念: 烘焙中的蓬鬆來自於氣體;開瓶汽水中的“嘶嘶”聲是壓力釋放。本章探討氣體在廚房係統中的作用,包括理想氣體定律的初步概念。 實驗主題:利用酵母觀察氣體産生與壓力變化 1. 酵母“呼吸”的力量: 酵母(活的微生物)在發酵過程中會産生二氧化碳氣體,這是麵包膨脹的根本動力。 操作步驟: 準備三組溫暖的糖水溶液。A組加入乾酵母;B組加入小蘇打;C組隻加糖水。靜置觀察體積變化。 定量觀察: 將溶液分彆倒入帶氣球的瓶口中。測量氣球在不同時間段的膨脹程度。 科學探究: 比較不同溫度下的酵母活性(例如,一組放在冰箱,一組放在溫暖的窗颱)。高溫是否會“殺死”酵母? 科學原理: 酵母分解糖分産生乙醇和二氧化碳。氣體的生成導緻容器內氣壓增加,將氣球吹起。 2. 壓力鍋的秘密與水的沸點: 思考實驗: 為什麼在高海拔地區煮飯需要更長時間?(雖然本書不進行高壓實驗,但可通過討論引齣原理。) 概念闡述: 液體沸騰的本質是其飽和蒸氣壓等於外界大氣壓力。壓力鍋通過密封增加鍋內壓力,從而提高瞭水的沸點,使食物在更高的溫度下被烹飪,縮短瞭烹飪時間。 --- 結語:廚房,最好的科學實驗室 本書旨在證明,最引人入勝的科學發現並不需要昂貴的設備。您的櫥櫃、冰箱和水槽就是最好的實驗室。通過細緻的觀察、謹慎的記錄和不斷的提問,您不僅能掌握烹飪的藝術,更能深刻理解我們生活世界的物理和化學基礎。拿起身邊的工具,開始您的廚房科學探索之旅吧!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鹽的實驗
1 將鹽倒入蔬菜中,會有什麼結果?……7
2 將蛋白倒入水中,再加入鹽攪拌,會有什麼結果?……9
3 將鹽倒入果汁汽水中,會有什麼結果?……11
4 將鹽加入冰水中,冰水中的果汁會産生什麼變化?……13

水果的浮沉實驗
5 將各種水果放入水中,哪一種水果會沉下去?……15
6 將水果去皮再放入水中,哪一種水果會沉下去?……17
7 使水果結冰再放入水中,哪一種水果會沉下去?……19
8 將水果切成一半再放入水中,哪一種水果會沉下去?……21

水的實驗
9透過水珠看草莓,會看見什麼影像?……23
10 透過洞中的水膜看小蕃茄,會看見什麼影像?……25
11 將原本貼在水杯後的叉子拿遠,使叉子遠離水杯,會看見什麼?……27

紫色高麗菜的實驗
12 用紫色高麗菜的汁液來煮蒟蒻絲,會有什麼結果?……29
13 將醋淋在變藍的蒟蒻絲上,會有什麼結果?……31
14 用紫色高麗菜的汁液來煮白飯,會有什麼結果?……33
15 將各種東西淋在紫色稀飯上,會有什麼結果?……35
16 將各種東西加入紫色高麗菜的汁液中,會有什麼結果?……35

洗碗精和肥皂的實驗
17 將鬍椒粉撒在水上,再滴入洗碗精,會有什麼結果?……37
18 將洗碗精滴入水中,原本浮在水麵上的錢幣會産生什麼變化?……39
19 用肥皂在色紙上畫圖,再將色紙浸入水中,會有什麼結果?……41
20 將肥皂浸入浮在水上的油,會有什麼結果?……43

檸檬的實驗
21 將檸檬汁抹在錢幣上麵,會有什麼結果?……45
22 讓檸檬皮的汁沾附在保麗龍上,會有什麼結果?……47
23 將檸檬汁加入牛奶中,會有什麼結果?……49
24 將醋加入牛奶中,會有什麼結果?……51

蔬菜的浮沉實驗
25 將茄子和紅蘿蔔放入水中,會有什麼結果?……53
26 使砂糖溶於水中,茄子和紅蘿蔔會齣現什麼變化?……55
27 倒入沙拉油,茄子和紅蘿蔔會産生什麼變化?……57
28 將蔬菜放入濃糖水、水及沙拉油分層的液體中,會有什麼結果?……59

雞蛋的實驗
29 將生雞蛋放入熱紅茶中,會有什麼結果?……61
30 將生雞蛋放入水中,撒入鹽並攪溶,會有什麼結果?……63
31 將去除蛋黃與蛋白的蛋殼放入醋中,會有什麼結果?……65
32 將生雞蛋放入醋中,靜置兩天後,會有什麼結果?……67

食用色素的實驗
33 色水會産生什麼變化?……69
34 將色水冷凍結冰,會有什麼結果?……71
35 將花朵放入兩種顔色的色水中,花朵的顔色會産生什麼變化?……73
36 將滿天星的莖部浸泡在紅色的色水中,會有什麼結果?……75

微波爐的實驗
37 將起司片放入微波爐加熱,會有什麼結果?……77
38 將切成薄片的馬鈴薯放入微波爐加熱,會有什麼結果?……79
39 將牛奶糖放入微波爐加熱,會有什麼結果?……81
40 將軟糖放入微波爐加熱,會有什麼結果?……83
41 將糖果放入微波爐加熱,會有什麼結果?……83

沙拉油的實驗
42 將沙拉油倒入杯中,玻璃製的耐熱攪拌棒會齣現什麼影像?……85
43 將水倒入杯中,玻璃製的耐熱攪拌棒會齣現什麼影像?……87
44 將附有刻度的耐熱玻璃杯放入沙拉油中,會看見什麼影像?……89

吉利丁的點心實驗
45 棉花糖放入哪一種飲料中會溶化?……91
46 哪一種點心放入微波爐加熱後會溶化?……93
47 將哪一種水果放在果凍上,果凍就會溶化?……95
48 將各種水果放入果凍液中,製作果凍。結果會如何呢?……97

吐司的實驗
49 將錫箔紙放在吐司上,再放入烤箱烘烤,會有什麼結果?……99
50 將吐司按壓齣圖形再放入烤箱烘烤,會有什麼結果?……101
51 用水在吐司上寫字再放入烤箱烘烤,會有什麼結果?……103
52 用檸檬汁在吐司上畫圖再放入烤箱烘烤,會有什麼結果?……105
53 用葡萄柚汁在吐司上畫圖再放入烤箱烘烤,會有什麼結果?……107

蔬菜廚餘的實驗
54 將切下來的白蘿蔔頭浸泡在水中,會有什麼結果?……109
55 哪一塊馬鈴薯會發芽?……111
56 洋?的哪一個部位會發芽?……113
57 將各種蔬菜的棄渣浸入水中,會有什麼結果?……115

花期的延長實驗
58 將兩朵花分彆放入水及果汁汽水中,哪一朵花開得較久?……117
59 將兩朵花分彆放入醋及牛奶當中,哪一朵花開得較久?……119
60 將兩朵花分彆放入加洗碗精的水及柳橙汁中,哪朵花開得較久?……121

科學實驗報告的匯整方法……123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评分

說真的,以前帶孩子做實驗,總覺得好像要準備一堆有的沒的,還要擔心安全問題,有時候光是找材料就讓人頭痛。但這本《廚房裡的小科學傢3:3分鐘完成的60道超簡單實驗》,光是「廚房裡」這幾個字就讓我眼睛一亮,整個降低瞭門檻。你知道的,現代小孩都很聰明,但也常常沉迷在3C產品裡,雖然偶爾也會玩玩具,但能讓他們親自動手、觀察、思考的活動真的很少。而這本書的「3分鐘完成」和「60道超簡單實驗」的組閤,完全就是為忙碌的現代傢庭量身打造的。想像一下,週末的早晨,不用趕著齣門,就可以在傢裡,利用洗碗精、醋、小蘇打這些平常就在廚房裡的「魔法道具」,跟孩子一起變齣有趣又充滿科學原理的小驚喜。而且「超簡單」三個字,聽起來就是零失敗率,不用擔心搞砸,孩子也不會因為太難而喪失興趣。我最喜歡的就是那種能把抽象的科學概念,透過簡單的實作,變得具體而有趣的學習方式。這本書的齣現,就像是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科學世界的大門,而且這扇門還開在最方便、最熟悉的地方——我傢廚房!真的太讓人期待瞭,希望孩子們能在書裡的實驗中,找到學習的樂趣,也養成愛觀察、愛提問的好習慣。

评分

這本《廚房裡的小科學傢3:3分鐘完成的60道超簡單實驗》,聽起來就是一本能夠解決傢長痛點的「神書」!我傢裡有個對世界充滿好奇、但注意力又不太持久的小朋友,每次想找些能讓他們感興趣的活動,都覺得花樣不多,或者太複雜。這本書的「3分鐘完成」這個概念,簡直是救世主!孩子們的專注力能夠維持多久?3分鐘,剛剛好!而且「60道超簡單實驗」,這意味著我們有足夠多的選擇,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和當下的心情來挑選。最讓我感到興奮的是「廚房裡」這三個字,代錶著我們不需要為瞭實驗而東奔西跑,也不用擔心弄得傢裡一團糟,所有的材料都唾手可得,非常方便。而且「超簡單」這個詞,消除瞭我對實驗難度的顧慮,我相信大人小孩都能夠輕鬆上手,一起享受動手做的樂趣。我期待這本書能夠讓我的孩子,在玩樂中培養對科學的興趣,學習觀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能拉近我們親子之間的距離,在每一次的小實驗中,留下美好的迴憶。

评分

哇!光看書名就覺得超吸引人耶,《廚房裡的小科學傢3:3分鐘完成的60道超簡單實驗》!傢裡有小孩的爸媽應該都知道,小孩最喜歡問「為什麼」瞭,而且一問起來就沒完沒瞭,有時候真的迴答到有點詞窮,但又想啟發他們對世界的好奇心。這本書的名字聽起來就解決瞭我的大問題!「廚房裡」這三個字太貼切瞭,感覺就是把日常生活中隨手可得的東西變成實驗素材,不用跑大老遠去買什麼奇怪的器材,也不怕弄得一團糟,畢竟廚房本來就是個充滿各種「魔法」的地方嘛!「3分鐘完成」更是救星,對於時間比較緊湊的傢庭來說,真的是福音,不用花一整個下午,甚至不用犧牲午休時間,就能跟孩子一起動手做,而且還有60道實驗,這數量聽起來就夠玩一陣子瞭,每天一個,一個月都不會重複!「超簡單」這三個字則是讓我安心的關鍵,畢竟我對科學也不是什麼專傢,但又想跟孩子一起探索,這樣簡單易懂的實驗,應該能讓大人小孩都輕鬆上手,最怕那種寫得落落長、看不懂的說明,或是做起來複雜到不行,最後搞得大人小孩都灰心喪誌。總之,這本書的定位非常精準,完全打中我的需求,期待它能點燃孩子心中的科學火花,也讓我這個「科學小助教」更有成就感!

评分

我必須說,《廚房裡的小科學傢3:3分鐘完成的60道超簡單實驗》這個書名,真的是太太太貼心瞭!作為一個職業婦女,每天下班後要顧小孩、煮飯、做傢事,常常覺得時間不夠用,更別說要額外安排時間做什麼「特別」的活動。但這本書的概念,完全把我解放瞭!「廚房裡」就代錶著隨手可得的材料,不用額外購買,也不用擔心清潔問題。「3分鐘完成」更是神隊友等級的描述,意味著我們可以在短時間內,就能體驗到科學的樂趣,甚至可能隻是利用等電鍋煮飯的時間,或是晚餐後的一點空檔,就能跟孩子一起完成一個小實驗。60道實驗的數量也很豐富,足夠孩子們玩上好一陣子,每次都能有新鮮感。而且「超簡單」三個字,讓我很放心,我對科學的理解也是皮毛,但有瞭這本書,我就可以變成孩子的小小引導者,一起動手操作,一起觀察結果,一起討論為什麼會這樣。這不僅能培養孩子的科學興趣,也能增進親子互動,讓我們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個共同學習、共同成長的寶貴時光。我已經迫不及待想把這本書帶迴傢,讓我的廚房變成孩子們的專屬科學實驗室瞭!

评分

老實說,每次看到市麵上有些兒童科學書籍,都覺得有點「距離感」,那些精美的插圖、看起來很專業的實驗器材,有時候反而讓傢長覺得壓力很大,擔心自己做不好,或者怕花瞭大錢買瞭材料卻做不齣效果。但《廚房裡的小科學傢3:3分鐘完成的60道超簡單實驗》,完全顛覆瞭我對兒童科學書的印象!「廚房裡」這三個字,瞬間把我拉迴現實,也讓我鬆瞭一口氣。畢竟,誰傢的廚房沒有醋、小蘇打、麵粉、雞蛋這些東西呢?這些再平凡不過的日常用品,竟然能夠變身成有趣的科學實驗,這本身就充滿瞭魔力。而「3分鐘完成」和「60道超簡單實驗」更是讓人覺得「這根本就是為我設計的吧!」的感覺。不用長時間的準備,不用耗費大量的時間,就能讓孩子在玩樂中學習,觀察現象,提齣問題。最重要的是「超簡單」,這讓我覺得即使我不是科學背景齣身,也能自信地帶著孩子一起玩,一起探索。這本書的價值,不在於複雜的理論,而在於它所激發齣來的好奇心和動手做的樂趣,這纔是培養孩子科學精神最好的開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