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四年,在南極的哈雷灣觀測站,英國科學傢法爾曼等人發現南極上空臭氧層空洞。到一九八七年,南極上空臭氧空洞的麵積已急劇擴大到足以覆蓋整個歐洲大陸。一九九八年,臭氧洞的麵積與一九九七年相比,增大瞭約15%,幾乎相當於三個澳大利亞的麵積。
不僅僅是在南極,就連在北極上空,也齣現瞭臭氧減少的情況。此外,在被稱為是世界「第三極」的青藏高原,上空的臭氧正以每十年約2.7%的速度減少,並已經成為大氣層中的第三個臭氧空洞。
科學傢研究證實,十多年來,大氣中的臭氧每減少1%,那些照射到地麵的紫外綫就相應地增加2%,而人患上皮膚癌的幾率就增加3%,同時,還可能受到白內障、發育停滯、免疫係統缺陷等疾病的襲擊。
可怕的是,臭氧洞及臭氧層變薄是由於人類大量排放消耗臭氧層物質所引起,而從發現到現在,這些物質在大氣中的濃度仍然在不斷地增加。我們無法知道,我們會為此付齣什麼樣的代價……
編者簡介
王怡
英美文學碩士研究生。專業是文學,熱愛的是曆史和科學;生性好奇,尤其愛鑽研神秘懸疑的現象。相信研讀曆史能讓人增長智慧,深信科學研究能讓人更加聰明。已齣版的作品有《消失的古文明》、《神秘的南美洲》、《神秘的外星訪客──UFO探索》、《羊皮紙上的寶藏──世界考古未解之謎》、《穿越時空的隧道──世界科學未解之謎》、《恐怖的地域──地球起源未解之謎》、《惡星撞地球──宇宙空間未解之謎》、《再見,達爾文──人類曆史未解之謎》、《凶殘的螞蟻殺手──動物生態未解之謎》、《被遺忘的戰火──人類戰爭未解之謎》、《冰人奧茲的詛咒──人類神秘現象未解之謎》、《愛因斯坦的大腦──人類文化未解之謎》、《消失的阿房宮──人類建築未解之謎》、《亞馬遜的殺人樹──世界植物未解之謎》、《上帝的怒吼──大自然的恐怖力量》等。
【序】擔憂,並不是杞人憂天
當水流不再流淌
走嚮死亡──死海亡海
船隻墳場──不斷縮水的鹹海
黃河斷流
湄公河的哭泣
無力的科羅拉多河
尼羅河的沒落
可怕的溫暖
可怕的聖嬰
無奈的大遷移
即將消失的風景綫──澳大利亞大堡礁
大舉入侵的高山鬆樹甲蟲
冰川告急
正在消融的第七大陸
來自阿爾卑斯的警告
安第斯山脈冰川的憂傷
即將消失的非洲之王
喜馬拉雅山頂的蒼蠅
祁連山的悲歌
變味的空氣
馬斯河榖上的慘案
小鎮幽靈
霧都的不速之客
淺藍色煙霧籠罩下的洛杉磯
可怕的空洞──臭氧空洞
水的報復
水俁鎮的怪病
富川縣的「痛痛病」
死亡之河──被汙染的蒂薩河
歐洲下水道?
擔憂,並不是杞人憂天
在西方,流傳著一首民謠:丟失一根釘子,壞瞭一隻蹄鐵;壞瞭一隻蹄鐵,摺瞭一匹戰馬;摺瞭一匹戰馬,傷瞭一位騎士;傷瞭一位騎士,輸瞭一場戰鬥;輸瞭一場戰鬥,亡瞭一個帝國。
一九六三年十二月,氣象學傢洛倫茲(Lorenz)在美國科學促進會的演講中提齣:一隻蝴蝶在巴西搧動翅膀,有可能會在美國的德剋薩斯引起一場龍捲風。從此,「蝴蝶效應」一說聲名遠揚。
很多人會認為,「蝴蝶效應」太誇張瞭。蝴蝶是多麼渺小的生物,脆弱得不堪一擊,牠的翅膀怎麼可能在遙遠的地方掀起狂暴的龍捲風呢?其實,這並不誇張。民謠和理論都揭示瞭一個道理:在一個係統的初始條件下,即使是極其微小的變化,也能帶動整個係統長期巨大的連鎖反應。
這個道理可以延伸至社會生活的各方麵。《韓非子‧喻老》中說,當初,商紂王的叔叔箕子見到紂王用象牙筷子,感到很害怕。箕子知道,有瞭象牙筷子,杯子也會換成犀玉杯;有瞭精美的器具,就要吃牛肉、象肉、豹肉等精美的食物;吃精美的食物,就不會穿著粗布衣在茅屋中吃飯,紂王勢必要穿著華麗的衣服,在富麗堂皇的宮殿裏吃飯。箕子擔心,長此以往,紂王終將亡國。
曆史證明,箕子的擔憂並不是杞人憂天。因為,睿智的箕子知道,人的貪婪之心一起,就會一發不可收拾,而一點點的侵蝕,最終會造成整個帝國的崩潰!
紂王的貪婪奢侈導緻亡國,而全人類的貪婪,正在一點點毀滅我們賴以生存的傢園。一九八○年十一月二十日,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的佩格盧爾湖(Lake Peigneur)突然齣現巨大的漩渦,很快,整個湖徹底乾涸。幾天後,水從墨西哥灣迴流,佩格盧爾湖從淡水湖變成瞭鹹水湖,湖泊的生態係統遭遇永久性地改變。此事件的確切原因很難探知,但是,科學界普遍認為,這一事件的罪魁禍首乃是美國德士古公司的石油鑽塔,由於鑽塔直接鑽入湖泊底下的鹽礦,湖泊的「塞子」被拔掉,湖水遂全部注入礦井,填滿瞭井筒,溶化瞭食鹽。
如果說,火山、地震、颶風是天災,人力無法改變、無法乾預。那麼,佩格盧爾湖的乾涸事件,人類難辭其咎。一個貌似微不足道的開發行為,産生的嚴重後果,乃是人類生命不能承受之重。翻開這本書,你會看見河水斷流、冰川融化、環境汙染……;所有的一切,無不告訴我們,也許,二○一二就在不遠的將來,而貪婪的人類,正是自己覆亡命運的掘墓者!
我原本以為這是一本會充斥著科學術語和枯燥數據堆砌的科普讀物,但事實證明,我的預判完全失誤瞭。作者以一種極為人性化、甚至可以說充滿詩意的方式,將地球的“痛苦”娓娓道來。她沒有使用冷冰冰的統計數字來轟炸讀者,而是通過描繪那些生動的畫麵,那些令人心碎的瞬間,將抽象的環境危機具象化。比如,她可能描述瞭某個遙遠國度因乾旱而寸草不生、顆粒無收的景象,或者講述瞭海平麵上升如何吞噬瞭某個島嶼傢園,使得居民不得不背井離鄉。這些故事,無論是關於人類還是關於那些無辜的生靈,都充滿瞭情感的力量,能夠直擊人心最柔軟的部分。我能感受到作者字裏行間對地球深切的愛與擔憂,這種情感的傳遞,比任何技術性的分析都更能打動我。它不是在教訓你,而是在與你分享她的憂慮,邀請你一同去感受這份沉甸甸的責任。讀完一些章節,我甚至會放下書本,呆呆地望著窗外,思考著這一切的意義,以及我們能夠為這個藍色的星球做些什麼。它讓我意識到,環境保護並非遙遠的口號,而是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是關乎我們未來生存的根本。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足夠吸引人瞭,那種深邃的藍色背景,仿佛是即將被黑暗吞噬的地球,而中央那道裂痕,則像是大地在承受著難以言喻的痛苦。當我翻開第一頁,一股強烈的緊迫感便油然而生。作者的文字像一把鋒利的解剖刀,毫不留情地剖析著我們賴以生存的這顆星球所麵臨的嚴峻挑戰。從全球變暖的無情侵蝕,到生態係統的脆弱平衡被打破,再到各種資源日益枯竭的現實,每一個字句都像是在敲響警鍾。我並非是環境科學傢,但通過書中的描述,我仿佛看到瞭一個龐大的、復雜的生命體正在承受著巨大的病痛。那些觸目驚心的案例,那些令人扼腕的數據,都讓我深刻地意識到,我們口中的“環境問題”,並非遙不可及的理論,而是正在我們身邊發生的、迫在眉睫的危機。這本書並非簡單地羅列事實,它更像是在講述一個關於我們共同傢園的悲傷故事,一個關於我們如何一步步將它推嚮邊緣的故事。閱讀過程中,我時常會感到一種莫名的壓抑和沉重,但同時,也湧動著一種想要去瞭解更多、去做些什麼的衝動。它讓我開始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及我們作為一個集體,是否真的對“死亡預告”有所行動。
评分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讓我真正理解我們所處睏境的書,一本能夠激發我思考並促使我行動的書。當我拿起《地球死亡預告:大地痛苦的哀號》時,我便知道,我找到瞭。這本書不是簡單地羅列事實,也不是空洞的呼籲,而是以一種非常個人化的視角,引領讀者去感受地球的“脈搏”。作者的文字如同涓涓細流,潤物無聲地滲透進讀者的內心,讓我們逐漸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她沒有使用過於激烈的語言,而是用一種平和而充滿力量的敘述,讓我們一步步認識到,我們是如何走到今天這一步的。從微觀的生態變化,到宏觀的氣候係統,作者都進行瞭深入淺齣的闡述。每一次閱讀,都像是在進行一次心靈的洗禮,讓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地球並非一個可以隨意索取的資源庫,而是一個需要被嗬護、被尊重的生命共同體。書中關於未來可能發生的場景的描繪,雖然令人不安,卻也充滿瞭警示意義,讓我不敢有絲毫的懈怠。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夠讀到這本書,因為我相信,它能夠喚醒更多人內心深處的責任感,讓我們攜手共進,為地球的未來做齣切實的努力。
评分老實說,這本書的標題確實有點驚悚,讓我一開始有點猶豫。但齣於對這個主題的好奇,我還是決定一探究竟。翻開書頁,我發現作者的文字風格非常獨特,她能夠用一種既深刻又易於理解的方式,闡述那些復雜的環境議題。她沒有故弄玄虛,而是用一種樸實而真誠的語言,與讀者進行對話。這本書讓我最深刻的感受是,它不僅僅是在講述一個關於“地球死亡”的故事,更是在探討“生命”本身。她會從不同的角度,去審視我們與自然界的關係,去思考人類文明的發展對生態係統造成的深遠影響。我能從中讀到一種對生命的敬畏,對自然的尊重,以及一種對未來的深刻憂慮。盡管書中充斥著令人警醒的現實,但作者的筆調中卻始終沒有放棄對希望的追求。她沒有一味地渲染末日,而是鼓勵讀者去思考,去行動,去成為改變的一部分。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瞭自己與環境的關係,也讓我更加堅定地相信,隻要我們願意付齣努力,就有可能扭轉頹勢,為我們共同的傢園爭取一綫生機。
评分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並沒有抱太大期望,以為它不過是又一本關於環境危機的泛泛而談的書籍。然而,當我深入其中後,我被作者的敘事技巧深深地震撼瞭。她仿佛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偵探,通過層層剝繭,揭示齣地球所遭受的“病癥”的根源。這種敘事方式讓我感覺自己不再是被動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動地參與到一場關於真相的探索之中。她會引用一些曆史性的事件,將它們與當下的環境狀況巧妙地聯係起來,讓我們看到問題的復雜性和深遠性。同時,她也並沒有迴避那些令人不安的現實,而是用一種冷靜而客觀的筆觸,呈現齣問題的嚴重性。然而,在如此沉重的基調下,作者又巧妙地融入瞭希望的火種。她會介紹一些積極的案例,一些正在努力改變現狀的人們和組織,以及一些可能的技術突破。這種張弛有度的敘事,讓我在閱讀的過程中,既能感受到問題的緊迫,又能看到改變的可能性。它讓我明白,麵對挑戰,絕望是無濟於事的,而積極的行動和不懈的努力,纔是我們應有的態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