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四年,在南极的哈雷湾观测站,英国科学家法尔曼等人发现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到一九八七年,南极上空臭氧空洞的面积已急剧扩大到足以覆盖整个欧洲大陆。一九九八年,臭氧洞的面积与一九九七年相比,增大了约15%,几乎相当于三个澳大利亚的面积。
不仅仅是在南极,就连在北极上空,也出现了臭氧减少的情况。此外,在被称为是世界「第三极」的青藏高原,上空的臭氧正以每十年约2.7%的速度减少,并已经成为大气层中的第三个臭氧空洞。
科学家研究证实,十多年来,大气中的臭氧每减少1%,那些照射到地面的紫外线就相应地增加2%,而人患上皮肤癌的几率就增加3%,同时,还可能受到白内障、发育停滞、免疫系统缺陷等疾病的袭击。
可怕的是,臭氧洞及臭氧层变薄是由于人类大量排放消耗臭氧层物质所引起,而从发现到现在,这些物质在大气中的浓度仍然在不断地增加。我们无法知道,我们会为此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编者简介
王怡
英美文学硕士研究生。专业是文学,热爱的是历史和科学;生性好奇,尤其爱钻研神秘悬疑的现象。相信研读历史能让人增长智慧,深信科学研究能让人更加聪明。已出版的作品有《消失的古文明》、《神秘的南美洲》、《神秘的外星访客──UFO探索》、《羊皮纸上的宝藏──世界考古未解之谜》、《穿越时空的隧道──世界科学未解之谜》、《恐怖的地域──地球起源未解之谜》、《恶星撞地球──宇宙空间未解之谜》、《再见,达尔文──人类历史未解之谜》、《凶残的蚂蚁杀手──动物生态未解之谜》、《被遗忘的战火──人类战争未解之谜》、《冰人奥兹的诅咒──人类神秘现象未解之谜》、《爱因斯坦的大脑──人类文化未解之谜》、《消失的阿房宫──人类建筑未解之谜》、《亚马逊的杀人树──世界植物未解之谜》、《上帝的怒吼──大自然的恐怖力量》等。
【序】担忧,并不是杞人忧天
当水流不再流淌
走向死亡──死海亡海
船只坟场──不断缩水的咸海
黄河断流
湄公河的哭泣
无力的科罗拉多河
尼罗河的没落
可怕的温暖
可怕的圣婴
无奈的大迁移
即将消失的风景线──澳大利亚大堡礁
大举入侵的高山松树甲虫
冰川告急
正在消融的第七大陆
来自阿尔卑斯的警告
安第斯山脉冰川的忧伤
即将消失的非洲之王
喜马拉雅山顶的苍蝇
祁连山的悲歌
变味的空气
马斯河谷上的惨案
小镇幽灵
雾都的不速之客
浅蓝色烟雾笼罩下的洛杉矶
可怕的空洞──臭氧空洞
水的报复
水俣镇的怪病
富川县的「痛痛病」
死亡之河──被污染的蒂萨河
欧洲下水道?
担忧,并不是杞人忧天
在西方,流传着一首民谣:丢失一根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一九六三年十二月,气象学家洛伦兹(Lorenz)在美国科学促进会的演讲中提出:一只蝴蝶在巴西搧动翅膀,有可能会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从此,「蝴蝶效应」一说声名远扬。
很多人会认为,「蝴蝶效应」太夸张了。蝴蝶是多么渺小的生物,脆弱得不堪一击,牠的翅膀怎么可能在遥远的地方掀起狂暴的龙卷风呢?其实,这并不夸张。民谣和理论都揭示了一个道理:在一个系统的初始条件下,即使是极其微小的变化,也能带动整个系统长期巨大的连锁反应。
这个道理可以延伸至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韩非子‧喻老》中说,当初,商纣王的叔叔箕子见到纣王用象牙筷子,感到很害怕。箕子知道,有了象牙筷子,杯子也会换成犀玉杯;有了精美的器具,就要吃牛肉、象肉、豹肉等精美的食物;吃精美的食物,就不会穿着粗布衣在茅屋中吃饭,纣王势必要穿着华丽的衣服,在富丽堂皇的宫殿里吃饭。箕子担心,长此以往,纣王终将亡国。
历史证明,箕子的担忧并不是杞人忧天。因为,睿智的箕子知道,人的贪婪之心一起,就会一发不可收拾,而一点点的侵蚀,最终会造成整个帝国的崩溃!
纣王的贪婪奢侈导致亡国,而全人类的贪婪,正在一点点毁灭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一九八○年十一月二十日,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佩格卢尔湖(Lake Peigneur)突然出现巨大的漩涡,很快,整个湖彻底干涸。几天后,水从墨西哥湾回流,佩格卢尔湖从淡水湖变成了咸水湖,湖泊的生态系统遭遇永久性地改变。此事件的确切原因很难探知,但是,科学界普遍认为,这一事件的罪魁祸首乃是美国德士古公司的石油钻塔,由于钻塔直接钻入湖泊底下的盐矿,湖泊的「塞子」被拔掉,湖水遂全部注入矿井,填满了井筒,溶化了食盐。
如果说,火山、地震、飓风是天灾,人力无法改变、无法干预。那么,佩格卢尔湖的干涸事件,人类难辞其咎。一个貌似微不足道的开发行为,产生的严重后果,乃是人类生命不能承受之重。翻开这本书,你会看见河水断流、冰川融化、环境污染……;所有的一切,无不告诉我们,也许,二○一二就在不远的将来,而贪婪的人类,正是自己覆亡命运的掘墓者!
老实说,这本书的标题确实有点惊悚,让我一开始有点犹豫。但出于对这个主题的好奇,我还是决定一探究竟。翻开书页,我发现作者的文字风格非常独特,她能够用一种既深刻又易于理解的方式,阐述那些复杂的环境议题。她没有故弄玄虚,而是用一种朴实而真诚的语言,与读者进行对话。这本书让我最深刻的感受是,它不仅仅是在讲述一个关于“地球死亡”的故事,更是在探讨“生命”本身。她会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我们与自然界的关系,去思考人类文明的发展对生态系统造成的深远影响。我能从中读到一种对生命的敬畏,对自然的尊重,以及一种对未来的深刻忧虑。尽管书中充斥着令人警醒的现实,但作者的笔调中却始终没有放弃对希望的追求。她没有一味地渲染末日,而是鼓励读者去思考,去行动,去成为改变的一部分。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与环境的关系,也让我更加坚定地相信,只要我们愿意付出努力,就有可能扭转颓势,为我们共同的家园争取一线生机。
评分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让我真正理解我们所处困境的书,一本能够激发我思考并促使我行动的书。当我拿起《地球死亡预告:大地痛苦的哀号》时,我便知道,我找到了。这本书不是简单地罗列事实,也不是空洞的呼吁,而是以一种非常个人化的视角,引领读者去感受地球的“脉搏”。作者的文字如同涓涓细流,润物无声地渗透进读者的内心,让我们逐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她没有使用过于激烈的语言,而是用一种平和而充满力量的叙述,让我们一步步认识到,我们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的。从微观的生态变化,到宏观的气候系统,作者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每一次阅读,都像是在进行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地球并非一个可以随意索取的资源库,而是一个需要被呵护、被尊重的生命共同体。书中关于未来可能发生的场景的描绘,虽然令人不安,却也充满了警示意义,让我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读到这本书,因为我相信,它能够唤醒更多人内心深处的责任感,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地球的未来做出切实的努力。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足够吸引人了,那种深邃的蓝色背景,仿佛是即将被黑暗吞噬的地球,而中央那道裂痕,则像是大地在承受着难以言喻的痛苦。当我翻开第一页,一股强烈的紧迫感便油然而生。作者的文字像一把锋利的解剖刀,毫不留情地剖析着我们赖以生存的这颗星球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从全球变暖的无情侵蚀,到生态系统的脆弱平衡被打破,再到各种资源日益枯竭的现实,每一个字句都像是在敲响警钟。我并非是环境科学家,但通过书中的描述,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生命体正在承受着巨大的病痛。那些触目惊心的案例,那些令人扼腕的数据,都让我深刻地意识到,我们口中的“环境问题”,并非遥不可及的理论,而是正在我们身边发生的、迫在眉睫的危机。这本书并非简单地罗列事实,它更像是在讲述一个关于我们共同家园的悲伤故事,一个关于我们如何一步步将它推向边缘的故事。阅读过程中,我时常会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和沉重,但同时,也涌动着一种想要去了解更多、去做些什么的冲动。它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及我们作为一个集体,是否真的对“死亡预告”有所行动。
评分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抱太大期望,以为它不过是又一本关于环境危机的泛泛而谈的书籍。然而,当我深入其中后,我被作者的叙事技巧深深地震撼了。她仿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侦探,通过层层剥茧,揭示出地球所遭受的“病症”的根源。这种叙事方式让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参与到一场关于真相的探索之中。她会引用一些历史性的事件,将它们与当下的环境状况巧妙地联系起来,让我们看到问题的复杂性和深远性。同时,她也并没有回避那些令人不安的现实,而是用一种冷静而客观的笔触,呈现出问题的严重性。然而,在如此沉重的基调下,作者又巧妙地融入了希望的火种。她会介绍一些积极的案例,一些正在努力改变现状的人们和组织,以及一些可能的技术突破。这种张弛有度的叙事,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既能感受到问题的紧迫,又能看到改变的可能性。它让我明白,面对挑战,绝望是无济于事的,而积极的行动和不懈的努力,才是我们应有的态度。
评分我原本以为这是一本会充斥着科学术语和枯燥数据堆砌的科普读物,但事实证明,我的预判完全失误了。作者以一种极为人性化、甚至可以说充满诗意的方式,将地球的“痛苦”娓娓道来。她没有使用冷冰冰的统计数字来轰炸读者,而是通过描绘那些生动的画面,那些令人心碎的瞬间,将抽象的环境危机具象化。比如,她可能描述了某个遥远国度因干旱而寸草不生、颗粒无收的景象,或者讲述了海平面上升如何吞噬了某个岛屿家园,使得居民不得不背井离乡。这些故事,无论是关于人类还是关于那些无辜的生灵,都充满了情感的力量,能够直击人心最柔软的部分。我能感受到作者字里行间对地球深切的爱与担忧,这种情感的传递,比任何技术性的分析都更能打动我。它不是在教训你,而是在与你分享她的忧虑,邀请你一同去感受这份沉甸甸的责任。读完一些章节,我甚至会放下书本,呆呆地望着窗外,思考着这一切的意义,以及我们能够为这个蓝色的星球做些什么。它让我意识到,环境保护并非遥远的口号,而是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关乎我们未来生存的根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