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一趟精彩有趣的宇宙之旅!
我们所存在的这个宇宙究竟从何而来?太阳系今后会发生什么变化?其他星球上有生物吗?有没有可能做时空旅行?从简单的问题到最新的研究论,本书以大量全彩图片搭配详细文字解说浩瀚宇宙之谜。
书中所有照片都是行星探测机或人工卫星、巨大望眼镜拍摄而来,完整呈现「现在宇宙」的全貌,精细且高解晰度的画面让阅读更添乐趣。此外,还附录有宇宙开发年表、太阳系行星资料、世界主要火箭一览及宇宙国际航空站介绍等特集。内容深奥却浅显易懂的解说,不只是对天文学一无所知的入门者,天文爱好者也能由此更进一步发现宇宙的魅力。
本书特色
◎大量彩色图片搭配浅显易懂的文字,轻轻松松就能了解天文学。
◎附录宇宙开发年表、太阳系行星资料、世界主要火箭一览及宇宙国际航空站介绍。
◎书中照片以行星探测机或人工卫星、巨大望眼镜拍摄而来,精细且高解晰度的画面让阅读更添乐趣。
◎日本Amazon五颗星评价,最佳宇宙.天文学入门书。
监修者简介
高柳雄一
多摩六都科学馆馆长。东京大学理学院物理系毕业,东京大学研究所理学研究科硕士课程修毕。1966年进入日本放送协会(NHK),除了演出《太阳与人类》系列等之外,也以NHK特别节目部制作人身份,参与《银河宇宙奥德赛》等系列的制作。其后担任高能加速器研究机构教授、电气通信大学教授等,2004年起担任现职。着作有《创造的种子》(NTT出版)、《登陆火星》(NHK出版)、《天体猎人》(Benesse Corporation)等等。
第1章 宇宙「现在」的模样──从地球到宇宙的尽头──
何谓宇宙?
宇宙的范围到哪里?
宇宙非真空也非无重力
物质.空间.时间这一切就是宇宙
10
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月球」
比人造卫星远上数倍的月球
经常以同一面朝着地球
12
月世界的样貌
细沙沈积的坑洞地形
不存在生命的严峻世界
14
行星撞击产生月球?
月球与其他卫星不同吗?
其他行星曾经撞击地球?
16
太阳系的构造
太阳与绕行太阳的天体们
拥有数百亿km的宽度
18
绕行在地球轨道内侧的「水星」和「金星」
富含铁的小小水星
热风吹拂的金星
20
活动中的红色行星「火星」
幻灭的火星人传说
变化活跃的环境
22
最大最重的气体巨星「木星」
差点成为太阳的行星
活跃中的大气与卫星
24
拥有美丽光环的行星「土星」
由冰粒与岩石粒构成的光环
巨大但密度小
26
「天王星」与「海王星」
青白色的冰巨星
变成矮行星的冥王星
28
太阳系的尽头
可知道太阳系诞生秘密的小行星。
「彗星大本营」确实存在
30
太阳的构成
太阳是个巨大的核熔炉
周期性改变的太阳活动
32
在附近闪闪发光的恆星群
最近的恆星距离约4光年
南门二的样貌
34
各种恆星
视星等与绝对星等
还有比太阳大2000倍的恆星
36
我们的银河系
包含太阳系在内的星云
直径10万光年的银河系
38
相邻的众星系
包括银河系在内的本星系群
银河系附近的星系们
40
星系的各种形状
依形状分类星系
代表性的星系形状
42
分佈在宇宙各处的星系群
本星系群四周的星系群
星系群、星系团构成的超星系团
44
创造墙壁与空间的宇宙
气泡般的宇宙大尺度结构
位在大尺度结构前面的东西
46
COLUMN
行星运动的构造
行星运动的定律
奇妙的运动及其构成
48
COLUMN
月食与日食
天体的影子遮住其他天体
49
第2章 宇宙的开展与进化──从宇宙诞生到结束──
50
思考宇宙的样貌
星星位在遥远的地方
赫雪尔描绘的宇宙模型
52
测量星星的距离
一般方式无法测量
只利用地球轨道的直径远端估测
54
发现宇宙的灯塔
利用变星的週期测量距离
造父变星是照亮宇宙的灯塔
56
宇宙有没有尽头?
奥伯斯佯谬
宇宙并非无止尽也非永恆不变
58
浩瀚的宇宙
星系正在远离
宇宙正在膨胀
60
大霹雳的发现
宇宙由火球开始
来自宇宙的爆炸残迹
62
【宇宙进化Album1】
宇宙的诞生
超高温、超高压的宇宙
急遽膨胀的发生
64
【宇宙进化Album2】
物质产生
充满光子的时代
38万年后,宇宙清澈透明
66
【宇宙进化Album3】
星星诞生
星星由星际物质产生
还没找到最早期的星星
68
【宇宙进化Album4】
大尺度结构完成
宇宙大尺度结构完成
宇宙的历史约137亿年
70
来自宇宙尽头的光
观测130亿年前的光
抵达宇宙尽头的距离和时间
72
宇宙构造形成的原因
早期的宇宙有杂讯
打造大尺度结构的主角
74
大霹雳理论是否正确?
大霹雳理论也存在问题
大霹雳之外的宇宙论
76
宇宙正在加速膨胀?
透过超新星可知道正在加速膨胀
原因是暗能量
78
宇宙的未来将会如何?
宇宙终结的3个剧本
宇宙持续膨胀的话…
80
COLUMN
都卜勒效应
远离就会变红
81
第3章 恆星与银河的构造──星星有生命──
82
恆星中发生的事
内部发生核融合反应
内部的能量传到表面
84
星星如何诞生?
星际物质集结出原恆星
独立的恆星诞生
86
透过颜色知道恆星的温度
颜色不同、温度不同
借由光谱可知星星的大小
88
恆星的一生
星星的壮年期是主序星
根据重量不同的星星一生
90
恆星的各种发光方式
能够改变亮度的构造
反覆收缩膨胀的脉动变星
92
恆星戏剧性的结束
平静的死与戏剧性的死
大霹雳迎接死亡
94
物质环绕宇宙
重元素诞生自星星之中
创造生命的超新星爆炸
96
黑洞是什么?
连光也无法洩出的巨大引力
看不见但可推测存在
98
黑洞真正的模样
放出X射线的黑洞
与伽玛射线暴之间的关系
100
螺旋星系的构造
暗物质创造星系
螺旋臂是旋转的密度波
102
星系的活跃活动
冲突星系
剧烈活动的星系
104
星系进化
星系的形状就是进化的证据
星系确实在进化
106
星系的中心有什么?
能够看见的银河系中心
存在大质量黑洞
108
COLUMN
利用巨型加速器创造宇宙
仿造大霹雳?
p109
第4章 思考宇宙及生命──我们是孤单的吗?──
110
生命由何处诞生?
能够产生生命的行星区域
星系之中正好适合的领域
112
生命之母的太阳
生命诞生时少不了的稳定恆星
用来孕育生命的时间
114
地球的存在不可思议
费米悖论(Fermi paradox)
地球的特殊性
116
太阳系中存在其他生物吗?
火星可能存在生命
令人期待的外行星卫星
118
搜寻系外行星
发现系外行星是90年代以后
找寻系外行星的方法
120
打造第二颗地球
实现科幻小说点子
把火星变成地球
122
太阳死掉的话该怎么办?
人类转向太阳系之外
追求最有效率的推进方法
124
生命进化与宇宙的关系
宇宙带来大量灭绝
决定地球环境的宇宙构造
126
宇宙中是否存在其他高智能生物?
找寻高智能生物发射的电波
送向宇宙的讯息
128
COLUMN
SETI@home
在自己家中寻找地球之外的高智能生物
129
第5章 挑战宇宙之谜──最先进宇宙科学及宇宙论──
130
捕捉宇宙的样貌
从肉眼观测到望远镜
抓住眼睛看不见的光
132
宇宙科学的新「眼」
捕捉来自超新星的次原子粒子
目标是重力波检测的宝座
134
探寻宇宙
观测宇宙的科学卫星
靠近调查的宇宙探测器
136
迈向宇宙
化学燃料火箭成本高
让宇宙旅行变得容易
138
掌握时空的扭曲
时间或空间改变
重力波无法飞越时空
140
时光旅行可行吗?
通往未来的时光旅行可能办到
利用虫洞进行时光旅行?
142
宇宙中有什么?
将物质加热后会如何?
宇宙刚诞生时的物质样貌
144
宇宙中「看不见的存在」
暗物质确实存在
产生斥力的暗能量
146
思考真空的能量
真空也会相变
加速的宇宙膨胀
148
宇宙的4力
宇宙存在的力量有4种
力量统一促使宇宙诞生
150
「超弦理论」的宇宙
次原子粒子是弦
死灰复燃的「超」弦理论
152
时空有几维?
统一超弦理论的M理论
11维时空的M理论
154
宇宙原本是什么?
笼罩高维宇宙的膜
膜的冲撞就是大霹雳?
156
是否存在各式宇宙呢?
宇宙也分成许多种
平行宇宙的可能性
158
宇宙与地球与生命的存在理由
奇妙的刚刚好的宇宙
思考宇宙与思考人类
160
COLUMN
找寻磁单极子
握有宇宙诞生证据的次原子粒子
p161
附录
熟悉宇宙资料集
太空望远镜、探测器掌握的宇宙面貌
──Space Gallery──
宇宙开发年表
关于国际太空站
太阳系行星情报
世界的火箭
世界的巨型望远镜
前言
自大霹雳(Big Bang)宇宙论发表以来,约已过了半个世纪。近年来人类对宇宙的解读有惊人的成就,尤其是1990年代末期到21世纪初期这段时间昴星团望远镜 等的出现,使得观测技术大幅跃进。现在我们可透过哈伯太空望远镜 、COBE 及WMAP 卫星等从卫星轨道上进行划时代的观测,逐渐接近宇宙诞生之谜。
而在此同时,星星也正从大都市的天空逐渐消失。愈来愈多孩子不曾见过银河,甚至不晓得那些用肉眼就能够看见,接触星空的机会正在急速锐减。
在这样的背景下,2009年发起了「世界天文年」活动,纪念400年前伽利略将望远镜朝向星空;而同一年正好日本能够看见日全食等景象,也多了些关心天文学的机会。透过本书的编写,我希望各位能够接触到宇宙的广大及神祕,进而了解天文学和科学的发展。
本书的用意在于希望各位体会宇宙超乎想像的时间、空间广度,以及超越个体(Micro)或宏观(Macro)领域的深度。我尽量使用简单的语汇,以浅显易懂为优先,并使用丰富的照片及插图进行解说。第1章谈宇宙空间的广度,第2章讲时间的广度,内容强调实际感受上的共鸣,与一般解说书不同。另外在最后一章将会介绍一部分目前正在进行的先进研究,让各位体验一下气氛,期待您们能够因为接触到宇宙及相关研究的魅力,而走入更专业的天文研究和宇宙论领域。
各位读者如果能够因为本书,对宇宙和天文学多了一些好奇心,并感受到科学的浪漫之处,将是笔者最大的喜悦。
高柳雄一
坦白说,我一直觉得宇宙学是一个极其晦涩的领域,充满了各种复杂的数学公式和专业术语,根本不是我这种文科生能企及的。所以当我拿起《一看就懂!宇宙的奥秘》这本书时,并没有抱太大希望,只是出于好奇。然而,它带来的惊喜简直是巨大的!作者巧妙地避开了那些令人生畏的数学推导,而是专注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类比来解释深奥的科学原理。比如,讲解时空的弯曲时,作者用一个形象的比喻,让我立刻就明白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如何运作的。书中的叙述方式也非常吸引人,它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像是在讲述一个宏大而古老的故事,讲述着宇宙从大爆炸的奇点开始,如何一步步演变成我们今天所见的模样。我尤其喜欢书中对各种天文现象的解读,比如超新星爆发、脉冲星以及各种奇特的天体,它们都被描绘得栩栩如生,让我仿佛亲眼目睹了宇宙的壮丽景象。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对宇宙学的刻板印象,让我觉得科学探索也可以如此有趣和令人着迷。
评分说实话,抱着“一看就懂”的期望去买这本书,我其实有点忐忑,生怕又是徒有虚名的标题。但《一看就懂!宇宙的奥秘》这本书,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浅显而深刻”。作者用非常朴实、贴近生活的方式,解释了那些听起来就让人望而却步的宇宙学概念。比如,它讲到宇宙膨胀时,不是一上来就甩公式,而是用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让我秒懂了膨胀的机制。书中对各种天体的介绍也极具画面感,仿佛我正置身于宇宙之中,亲眼见证着恒星的诞生与毁灭,星系的碰撞与融合。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不仅讲述了已知的宇宙奥秘,还大胆地探讨了未知的领域,比如黑洞的内部到底是什么样子,宇宙之外是否存在其他宇宙等等,这些问题被讨论得既严谨又充满想象力,极大地拓宽了我的思维边界。这本书让我觉得,原来宇宙并没有那么高高在上,它的许多奥秘,我们普通人也可以去理解和感悟。
评分这本书真的让我对宇宙产生了全新的认识!读之前,我对宇宙的了解仅限于一些科幻电影里的零碎片段,感觉它遥远、神秘,又有些难以理解。但《一看就懂!宇宙的奥秘》这本书,简直就像一位耐心且博学的向导,一步步地带领我探索这个浩瀚的未知。从恒星的诞生与死亡,到星系的形成与演化,再到黑洞的神秘面纱,每一个概念都被拆解得清晰透彻,辅以生动形象的比喻和图示,即使是我这样没有物理学背景的普通读者,也能轻松跟上节奏。特别是关于暗物质和暗能量的部分,作者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解释了它们对宇宙的影响,让我不再觉得它们只是抽象的科学名词,而是切实存在于我们周围,塑造着宇宙形态的神秘力量。书中的逻辑严谨,知识点也更新及时,引用的研究和理论都非常有说服力,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对宇宙一无所知的门外汉,而是对宇宙的宏伟有了初步的敬畏和深刻的理解。
评分《一看就懂!宇宙的奥秘》这本书,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宇宙的科普读物,更像是一次思维的启迪之旅。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思考我们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我们所赖以生存的地球的渺小。书中关于宇宙尺度的描述,比如光年、星际距离等等,都让我对“大”这个字有了全新的概念。它让我意识到,我们所认为的“远方”,在宇宙的尺度下,可能只是“近邻”。更重要的是,这本书激发了我对科学探索的无限好奇心。它不仅仅提供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了我如何去思考,如何去质疑,如何去探索未知。比如,书中在探讨宇宙生命的可能时,并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而是列举了各种可能性和挑战,这让我明白,科学的魅力就在于它的不确定性和不断探索的过程。这本书让我更加珍惜当下,也更加渴望了解更多关于宇宙的秘密,我感觉它在我心中播下了一颗探索的种子。
评分我一直以来都对宇宙充满着朦胧的好奇,但总觉得那些复杂的理论和公式遥不可及。《一看就懂!宇宙的奥秘》这本书,真的给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它没有像其他一些书籍那样,上来就堆砌一大堆专业术语,而是从最基础的概念讲起,循序渐进,让我能够一步步地建立起对宇宙的认知框架。书中关于宇宙大爆炸的描述,让我对宇宙的起源有了更清晰的画面感,不再只是一个抽象的词汇。还有关于行星形成、恒星演化这些部分,作者都运用了非常生动的语言和类比,让我能够非常直观地理解其中的原理。我尤其欣赏的是,这本书并没有把宇宙描绘得过于神秘莫测,而是在解开一个又一个谜团的同时,也指出了一些我们尚未解决的问题,这反而更加激发了我的求知欲。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获得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我对宇宙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层次,充满了敬畏和探索的渴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