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灣人看大陸】
唐人賀知章有詩雲:「少小離傢老大迴,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身為颱灣新生代移民的後裔,也就是此地所說的「外省第二代」,我對颱北、北京是有很微妙情愫在的。這種微妙感覺,恐怕賀知章弄不明白,非外省二代的颱灣人、中國人也弄不清楚。
但傢在哪裏呢?在一水兩岸間,何處該是我的傢呢?
【大陸人看颱灣】
小學課本上曾寫,祖國寶島颱灣被蔣介石反動派統治著,人民過著水深火熱的日子,所以,長大瞭要解放颱灣人民。當我踏上寶島颱灣的土地,導遊說他們小時候,受的教育也一樣,祖國大陸在共産黨統治之下,人民水深火熱,他們長大瞭,要反攻大陸,解救百姓於苦難。這說明我們思維是一緻的,還說明,我們真的就是一傢人,都在替對方著想,都願意對同胞的命運有所擔當。
作者簡介
旺報編輯部
《旺報》兩岸徵文活動開辦屆滿一年,瞭讓更多的讀者有機會更深入瞭解彼此,特彆選輯其中優秀作品集結齣書,希望透過這些民間個人真實的經曆、切身的感受,益增兩岸的大交流、大融閤。
【推薦序】
以包容心同理心深化理解 共創雙贏 連戰 中國國民黨榮譽黨主席 02
我的颱灣印象 陳雲林 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 06
換位思考 開創雙贏 江丙坤 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 12
看見颱灣的美好 陳俊宏 元富證券董事長 16
【颱灣人看大陸】
陝西窯洞裏做布偶的婆婆 曾傢瑜 26
心靈導師和開心果 石詠琦 30
颱北到北京的距離 王誌鈞 35
王府井,老北京 阿棟 39
那年八月在廣州 王炳忠 42
會場現醜記 郭中一 44
成都——熱情的耍都 Hippo 47 昆明孤兒院的悲與愛 武之璋 49
全聚德的鴨子 鼎泰豐的包子 劉盈秀 53
語言趣聞 林怡君 55
龍應颱演講會上的陸生 夏慧紋 57
中國就是人多 劉依文 59
消失的儒傢 蕭詠詳 60
大陸八○後的夢想 巫倫娜 62
從上海搭車,來自颱灣 稀客 65
大陸辦事,要快狠準 Allen 68
海峽誌 廣州姑媽的故事 施沛琳 70
沒有中國人的世界盃足球賽 陳彥伯 74
上海人冷血,颱北人冷酷? 劉宣德 76
漂洋過海的寶島味——牛肉麵 張嬙 79
走遍中國,哪裏你最喜歡? 林義捷 84
廣東人其實不排外 潘柏言 87
大陸服務水準不輸颱灣 王育纔 89
亞運為廣州城穿衣戴帽 王新偉 93
十年前一傢飯店 邱傑 95
陸生堅持一中,不誤與颱生博感情 劉廣華 98
陸生敢講敢秀,颱生變拘謹瞭 蔡孟峰 101
曹操在哪裏? 法海 104
彆再窮得隻剩下進步 邱傑 106
開放又多元的城市——印象上海 洛杉基 109
使用者付費,處處要卡 李亭宣 113
以海洋般的包容,理解大陸人 黃珮芬 116
大陸人沒有想像中的可怕 詹小瑜 119
日月潭與竹子畫 金稜 121
颱灣人「謝」太多瞭嗎? Monica 123
拋棄顧慮,做好登陸準備 蔡學鏞 126
【大陸人看颱灣】
颱北市政府的老門衛 廉樸 132
颱灣民間香火的人文能量 陳進國 135
在颱灣,我尋找我的祖父 方剛 140
一枚菩薩玉墜 牟劍閩 146
颱灣年輕人都在關心什麼? 單傑 149
颱灣歸來話電梯 唐黎 152
爺爺心中永遠的痛 廖毅 156
兩岸三地,還有多少故事傳奇? 吳祚來 160
嫁到江南水鄉的颱灣新娘 孟汝醒 164
我的颱灣兒媳 葉永烈 169
神祕的霧颱石文化 周天柱 172
你是客傢人嗎? 冰山來客 175
偶遇十九歲颱灣大男人 王敏 176
我認識的三位颱灣友人 素葉城 179
不同曆史觀,相同中國情結 周閃雨 182
難得團圓 姚莫詡 184
忘年之交 方偉華 187
颱灣鄰居的留言條 王世虎 190
你從哪裏來? 韶華 193
颱獨旗手遇上統一旗手 薛斐 196
遊颱灣的八個不能 許培榮 199
禮貌又活潑的颱灣小子 望月樓主 202
精英博友約會寶島 秦誌懷 205
旅颱擷趣 徐小江 208
在苗栗體驗客傢擂茶 王曉波 210
日月潭邊茶蛋香 禹媚 214
颱灣花甲導遊是個兩岸通 程明盛 216
遊淡水後的颱北感悟 夏威 219
偉人英名遍寶島 陳洪棣 222
我的颱灣鄰居──鄒先生 王立新 225
高雄偶遇世博颱灣館形象大使 原澤 228
我和颱中的這一傢子 陳夢婕 231
一次氣氛緊張的對話 王黎 234
早年記者來颱,有賴一安警戒護身 趙茲 237
颱北街頭,黑眼睛裏的溫暖關注 畢珍桂 241
親切度很夠 林娟 243
【跋】
搭起兩岸人民心靈溝通的一座橋 黃清龍 《旺報》社長 248
推薦序
以包容心、同理心深化理解 共創雙贏
連戰 中國國民黨榮譽黨主席
曾經,一道颱灣海峽阻隔瞭兩岸,不曉得阻隔瞭多少的傢庭,造成瞭多少的不幸與哀怨。經國先生於一九七八年決定開放老兵返鄉探親,在曆史的關鍵時刻扭轉瞭這個方嚮,開啓瞭兩岸的接觸。
隨著颱灣民眾愈來愈多到大陸去投資、經商、求學、旅遊,兩岸的關係已進入另一個境地。然而,兩岸當局仍依舊延續著內戰時期的敵我意識來看待彼此;事實上,這種僵化思維已無法因應民間的需求。二○○五年四月,民進黨執政,我鑑於兩岸的交流、人民的期盼與和平的潮流,毅然決定以中國國民黨主席的身分,率領訪問團赴大陸展開「和平之旅」,並和中共總書記鬍錦濤晤談,進而簽訂「五項和平願景」,以此為基礎、原則,打開瞭兩岸大和解、大交流之門。
★看見彼此的不同與相同
如今,在各界努力下,兩岸交流不再是單嚮的,不僅颱灣民眾可以赴大陸投資、旅遊,大陸民眾也可以來颱灣旅遊,並且投資。兩岸同文同種,交流,沒有語言障礙,溝通,更沒有文化障礙,最重要是,我們血脈相承,都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子。
然而,兩岸畢竟分隔瞭整整一甲子,六十年來各自發展齣不同的樣貌。許許多多在颱灣人看起來再稀鬆平常的事,在大陸民眾眼裏卻是不可思議,有如《旺報》兩岸徵文奬首奬作品〈颱北市政府的老門衛〉中所描述的:「所謂的颱北市政府,也就是一座大樓而已,沒有圍牆,更沒有警察、衛兵,四周不是商業圈,就是市民休閑的地方,絲毫沒有大陸一般市政府的威嚴。」颱灣民間所常見的「拜拜」,在〈颱灣民間「香火」的人文能量〉一文中卻彰顯瞭「拜拜」所蘊含的強大能量以及民間的幸福感。
大陸近些年來不僅經濟上突飛猛進,各方麵也有極大改善,隻是由於受限於傳播,不少颱灣民眾對大陸依舊停留在早年貧窮落後的印象,《旺報》的兩岸徵文作品中也寫到瞭這種反差,例如〈大陸人沒有想像中的可怕〉,以及〈大陸服務水準不輸颱灣〉。首奬作品〈陝西窯洞裏做布偶的婆婆〉、佳作奬作品〈王府井,老北京〉透過這些文字的闡述,我們看見瞭大陸同胞的純樸與熱情,也讓我們看見彼此的不同與相同,發現自身的美好,也看見自己的局限,增進瞭相互理解。
★你我都是兩岸交流當事人
二○一○年六月,兩岸簽署《經濟閤作框架協議》,為颱灣經濟注入瞭新的活力,也推動兩岸關係進入瞭大交流、大閤作和大發展的新階段,在這樣一個曆史大潮流當中,我很希望兩岸在求同存異的基礎上,繼續增進互信,深化閤作,共創和平發展,實現互利雙贏,這不僅需要當政者來主導,也需要媒體的力量來推動,更要充分促成、激發民間的能量。
當今,是個多元化的時代,多元的社會一定要有包容心、同理心。有瞭彼此的理解與諒解,包容就容易許多,就更容易達到互助和雙贏。
身處在這個兩岸大融閤的曆史潮流當中,我們都是兩岸交流的當事人,不但應該相互鼓勵,成為兩岸交流的推動者,更要手牽手、心連心,共同把兩岸交流建構成中華民族的豐碑,這是我們的責任,也是義務。
今天,《旺報》不僅刊登兩岸同胞的故事,更將其中優秀作品集結齣書,讓更多的讀者有機會更加深入地瞭解對岸,是件值得稱許的事。因此,永平樂於為之作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