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柬埔寨印象除了吴哥窟、安哥通城、塔高神庙、塔松神庙外,深刻留在我心坎上的,其实是那些质朴的微笑,不论是刻在石墙上的女神,或是当地居民及孩子,甚至是神牛,那朵朵如莲花般的一张张美丽脸庞,浮现着由温柔阳光所刻划出的微笑,令人永生难忘。
精美绝伦、震古铄今,也同时是沧桑与迷离,柬埔寨的神庙建筑历经了千年的岁月洗礼,虽然颓圮,却仍然令人感动、颤慄!
最爱高棉的旅者李昱宏,这次要带领大家去柬埔寨的各大神庙及城窟,凭弔那荒废的遗址,在廊与廊之间穿梭,看看那些精美的浮雕,摩想微风穿廊而过,与璧上飞天仙女相应和,看看出水的莲花,还有一座座端坐在浮雕里法相庄严的神祇。
深入了解潜藏其后的历史与轨迹,你会发现被巨树虬髯苍根盘踞的宫殿,有一种凄美的浪漫正在发酵,跫音轻响在长长的回廊里,黄昏与清晨里都弥漫着凄迷、寂寞的神韵。即使阳光炙烈,徜徉在遗址的怀抱里,却有一种薄荷般的清爽。
作者融会了诸多资料及亲临的体验后,希望对有志前往柬埔寨的旅者,提供一些深刻的建议。前后两次的造访,让作者更加爱上这个曾经文化辉煌的古国。不论是刻在石墙上的女神,或是活生生的市井小民的微笑,高棉之路上始终满溢着一张张难忘的微笑美丽脸庞。
作者简介
李昱宏
1971年生,笔名Dusty(源自于他在英国的狗朋友),毕业于嘉义县六脚乡工厂村的蒜南国小,2001年毕业于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出版过五本旅行文学摄影集,到过大约三十个国家与地区。
嗜旅行如命,不过有人认为那样的旅行算是一种苦行。喜欢记录旅行中的感动镜头,也喜欢记录旅行的种种。曾经单纯的只为旅行,如果真的要给他一个头衔,就称之为「旅者」(traveller)吧!
他如果不是旅行中,就是在前往旅行的路途上。
自序 那些微笑的美丽脸庞
他序 洋溢着人文关怀的旅行
卷一:高棉文明古国的史地卷轴
卷二:话说古代高棉众神与神话故事
卷三:神庙的美丽从石头上还俗
卷四:走在古代的高棉高速公路上
卷五:金边的两次接触
卷六:暹粒.年.吴哥窟
卷七:伟大的城市──安哥通城
卷八:塔普伦、塔高、普利汉
卷九:塔松、东美朋与罗洛士遗迹
卷十:吴哥秘境──卡伯斯宾
附录:我的旅行档案
自序
那些微笑的美丽脸庞
我曾经两次前往柬埔寨(旧称为高棉),第一次是2003年ARS流行过后的盛夏期间,那时每一天的午后都下着阵雨──一如古代高棉王朝的时期一样,那时我还是未婚的,那一次也成了我单身个人流浪的最后一次,第二次是2005年的一月,气候还不算非常炎热的时候(一月是属于柬埔寨的干季)。
第一次造访拜SARS所赐,整个柬埔寨的游人并不多,我当时几乎是乘兴恣意地游览各个古蹟,既无过多的游人打扰,拍照时也毋须等候大批旅行团杂沓地离去,而且那次我所遇见的司机都是很客气的,不过第二次我的运气却没有这么好了,而且也发现暹粒(吴哥窟的所在地)的消费似乎变贵了,时间相差不过两年吧!
但是,柬埔寨的变化似乎超乎我的想像,不仅物价上扬,连金边市都出现了超级市场,第一次前往的时候少见大陆商人,第二次再去金边就常常遇见在当地经商的大陆商人,也偶尔可见大陆旅行团,不过,旅行团中还是以台湾、韩国、日本为最。
第一次前往柬埔寨的时候,当时数位相机,尤其是数位单眼并不普遍,第二次前往时几乎人人都拿着数位相机,使用底片拍摄的人已经成了少数中的少数。第一次我只在柬埔寨境内悠游,而第二次我们从曼谷驱车前往泰柬边境,然后进入暹粒与金边,最后从柬埔寨进入了越南。当时因为南亚发生大海啸,大批旅者从南亚转进了柬埔寨,柬埔寨处处都是游人,所以旅游市场的行情似乎也因为游人太多而显得混乱。
两次的拜访,对于文化蕴含深厚的高棉显然是微不足道的,虽然却也走了不少地方,但还有许多古蹟我无法一一穷尽,莫说吴哥遗迹中的成百神庙我无法个个亲临,更遑论一睹偏远丛林神庙的庐山真面目。高棉的古蹟成千上百(根据统计,现今柬埔寨境内有1,080座神庙),旅者也只能在交通及其他旅行因素中做出取舍。
除了柬埔寨境内的遗迹之外,我也曾踏访泰国境内的高棉遗迹,高棉帝国强盛时期曾修筑一条古代的高速公路,用来连接泰国境内的娉迈(Phimai)与高棉境内的暹粒(Siem Reap),这一路走来,也对古代高棉帝国的强盛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这本书里,我列举了那些我曾经造访过的神庙,在参酌西方相关书籍的讲解与自己亲临的体会之后,希望能带给读者一些基本认识,但我要强调的是,这本书还是一本旅行文学摄影集,所以我的概念还是以旅行为中心,希望书中的旅行经验与相关资讯,能提供有志前往柬埔寨的旅者一些建议。
在这里,我也必须註明,「柬埔寨」(Cambodia)旧称为「高棉」(Khmer),在书中我两种名词兼用之,在描述与古代相关历史及文化时,我通常是使用「高棉」一词;而在描述地理环境与现代历史时,我通常使用「柬埔寨」这个词。事实上,在外文书籍中提及古代历史文化时,也是使用「高棉」,而古代高棉的君王与神庙译名,目前尚无统一的中译名称,所以我以音译的方式,尽量将其转化为中文名称。倘有任何疏漏之处,还请前辈先进们不吝指教。
我相当喜爱高棉,前后两次的造访不仅让我更加爱上这个曾经文化辉煌的古国,而那些微笑的脸庞,不论是刻在石墙上的女神,或是活生生的市井小民的微笑,我的高棉之路始终满溢着一张张难忘的美丽脸庞。李昱宏后来他也敞开胸怀跟我笑着对话。
李昱宏
他序
洋溢着人文关怀的旅行──给台客会的李大哥
第一次被邀请为李大哥的吴哥旅记写序,真是让我受宠若惊,但也格外珍惜这次难得经验。在我的眼中,一本书的序往往是一个指南针,引着陌生的读者挖掘书中黄金。
因为这样,我问了你,希望我往哪个方向下笔,你只是说,「就随你想写些什么吧!」果然是你的作风,那种旅行老手会说出的话。也因为这样,我的脑袋开始构思了很多的路线图,希望可以找出一条路线,是可以完整的表现我们大伙2005年吴哥窟的相遇。
这一条路线图是这样表示的:
旅行动机→决定计画→确实落行→成效回馈
这样的表示可能还是太模煳,请再容我一一解说,关于旅行动机是这样的:爱好旅行的我,一开始旅行就是选择自助旅行,某部分是想借由自助旅行表现自己可以脱离原生的母体开始学习自我独立,另外的一部份是想要让自己的心可以更开阔,学习有勇气面对包容未知不确定,让自己可以跳脱僵化的思想,学习无限的可能。
所以,去年当我觉得快要被现实水泥化时,内心开始蠢蠢欲动想要出走旅行,重新学习唿吸……
计画的决定选择吴哥窟,是一场美丽错过后的完成,早该在2004年前往,但却拖了整整一年才真得成行,用缘分论来说,拖延的一年是为了与大伙相遇,组成一个台客同好交流会。确实落行的延伸,可以解释我们这群喜欢自助旅行的朋友,平常不太会在旅行时遇到这么多的台湾同好者,但在吴哥窟却让我们碰到遇见了,甚至还搞出台客交流会,在吴哥异地分享彼此的旅行经验。喜欢你分享旅行经验时,那种散发闪闪动人的亮度,特别的有元气。那样的光亮,在阅读你的书时也感受到,一种热爱旅行的人文关怀。
最后的成效回馈应该是你完成了吴哥窟的这本旅行书,可以让更多喜爱旅行的朋友,借由你的书了解吴哥窟那特有的文化魅力,也让更多喜爱的旅行者发现一个新的探索地~那充满神秘国度的柬普寨,此生一定要造访一次的吴哥窟。
李美桦
这本书的命名,无疑极富想象力和情感张力。我试图去想象,是什么样的场景,什么样的经历,能够让人用“微笑盛开”来形容一个国度。我猜测,这本书的作者,一定是一个对生活充满热爱,对人性有着深刻洞察的人。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带我走进一个不一样的柬埔寨,一个不仅仅有吴哥窟的辉煌,更有生活的热度,有普通人脸上的真挚笑容。我希望能够读到那些鲜活的故事,那些关于坚韧、关于希望、关于爱的小片段。或许,作者会以一种非常个人的视角,去记录他在柬埔寨的所见所闻所感,将那些细微之处放大,让我们看到一个国家的灵魂。我特别好奇,作者是如何捕捉到那些“盛开”的微笑的,它们是如何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成为一种标志性的表达?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种情感的召唤,一次对美好事物探索的邀请。
评分“微笑盛开的国度:柬埔寨”——单是这八个字,就足以点燃我的好奇心。它不像一本刻板的历史教科书,也不像一本冷冰冰的地理读物。它更像是一首散文诗,或者是一幅浓墨重彩的画卷,等待我去细细品味。我设想,这本书会带领我走进一个充满温情的柬埔寨,一个不仅仅是古老遗迹的堆砌,更有人情味和生活气息的地方。我期待着,作者能够以一种充满温度的笔触,描绘出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奋斗与坚持。我很好奇,在这个国度里,微笑是如何成为一种普遍的情感表达?它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文化基因和历史沉淀?这本书,在我眼中,是一次关于“看见”的旅程。我希望能够通过阅读,真正“看见”那个真实的柬埔寨,看见那份在苦难中依然闪耀的人性光辉,看见那些属于这个国度的,最动人的微笑。
评分当我看到“微笑着开的国度”这个书名时,脑海中瞬间浮现出那些在古老寺庙中,面对镜头,露出淳朴而略带羞涩笑容的孩子们的画面。我猜想,这本书或许不会仅仅停留在对历史遗迹的描绘,而是会更加关注当下的柬埔寨,关注生活在那里的人们。我期待能够读到关于他们的故事,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梦想。或许,作者会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讲述这个国家如何从过去的阴影中走出来,如何重新焕发生机。我会好奇,在那些繁华的都市角落,或者宁静的乡村田野,隐藏着怎样的生活哲学?那些微笑,究竟源自何处?是信仰的力量,是家庭的温暖,还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本书,在我心中,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名词,它更像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象征,代表着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我期待着,能够在这本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感动和启迪。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深深吸引了我,那种淡淡的金黄色调,配上若隐若现的寺庙剪影,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古老的氛围。虽然我尚未翻开书页,但仅仅是封面,就已经在我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幅关于东南亚古老文明的画面。我常常想象,在那些古老国度里,微笑是怎样一种力量,能够跨越历史的长河,至今依然温暖人心。这本书的书名,本身就充满了诗意,它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充满希望和生机的故事,让我对即将展开的阅读充满期待。我很好奇,是什么样的经历,样的文化,能够孕育出“微笑盛开”这样的意境。是当地人民淳朴的笑容,还是那些历经沧桑却依然屹立的古迹所传递出的平和与安详?这本书,在我眼中,不仅仅是一本旅行指南,更像是一扇通往内心深处的窗户,让我得以窥见一个遥远国度的灵魂。我期待着,通过作者的笔触,能够感受到那种跨越语言和文化的深刻连接,那种发自内心的、温暖而宁静的力量。
评分我对柬埔寨这个国家一直抱有一种复杂的情感,既有对吴哥窟的震撼,也有对那段历史的沉重。但“微笑盛开的国度”这个书名,无疑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我设想,这本书会带领我深入探寻那些隐藏在微笑背后的故事,理解这种微笑是如何在经历过磨难之后依然能够绽放。我期待作者能够以一种细腻而充满人文关怀的方式,描绘出柬埔寨人民的韧性和乐观。或许,这本书会讲述一些普通人的生活片段,那些在历史洪流中依然努力生活、心怀希望的个体。我非常好奇,在繁华的旅游景点之外,这个国家还有着怎样的生活脉络?它的乡村是什么样子?它的饮食文化又有哪些独特之处?我会想象,作者或许会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深入的采访,将那些鲜活的细节呈现在读者面前,让我们能够更立体地感受这个国家。这本书,在我看来,更像是一次心灵的朝圣,一次对人性光辉的探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