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在綠蕪中

春在綠蕪中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從頭、細說平生一段愁
《停車暫藉問》傳奇作傢鍾曉陽的最初
十七歲少女爛漫的詩意與情愁

  「綠蕪中,春逝去,花落水流東;
  從三十年後看三十年前,細數其中的人情心事、滄桑茫漠,迴首滿是情深意濃。」

  《春在綠蕪中》一書結集鍾曉陽創作《停車暫藉問》時期前後十數篇散文,記述故鄉中國東北、八○年代的香港與求學美國密西根的遊曆與交遊。親情、友情、愛情,當年三條景色參差、風光各異的路徑,三十年後在曉陽的生命中交匯,迴顧半生所曆情緣,莫不是恩情的體現。情多隻為恩深重。綠蕪春逝,誰為情種,隻為瞭人間情濃……

  「綠蕪,原指蔓生的亂草,但在春迴大地之時,荒地廢園,也自有爛漫的春光。《春在綠蕪中》所記的,正是春天在我生命中暫留之事。那夾帶在風中雨中的花草訊息,鳥蟲微語;那託付於雲上海上的願望紙鳶,魚書小箋。曾是我側耳傾聽,引頸神往的。曾是我伸手可摘,俯仰可拾的。曾是我倚欄所思,臨窗所盼的。曾讓我的快樂之杯盛得滿滿的。」

  全書收錄鍾曉陽提供十餘幀珍貴照片搭配每篇散文,並在三十年後的今日補上「後傳」略述前文成稿之後的年月裏、人事變遷的種種。另特彆收錄〈為瞭啓動靜止的引擎〉:鍾曉陽接受香港作傢鍾玲玲專訪,一談停筆十年的心境變化。

作者簡介

鍾曉陽

  一九六二年十二月,在廣州齣生。父親是印尼第二代華僑,母親是瀋陽人。美國密西根大學畢業,主修電影與電視欣賞。

  十五歲開始寫作,以小說〈病〉獲香港第五屆青年文學奬小說初級組推薦奬。十七歲那年暑假跟母親迴瀋陽,迴傢不久開始寫小說〈妾住長城外〉,之後與〈停車暫藉問〉、〈卻遺枕函淚〉結集為「趙寜靜的傳奇」三部麯《停車暫藉問》,齣版後轟動文壇,讓整個華文世界為之驚艷,獲「張愛玲的繼承者」高度贊譽。

  另著有短篇小說集《流年》(1983)、《愛妻》(1986)、《哀歌》(1986)、《燃燒之後》(1992),長篇小說《遺恨傳奇》(1996),散文與新詩閤集《細說》(1983),詩集《槁木死灰集》(1997)。其間曾停筆十年,二○○七年在香港《明報》編輯的遊說下,開始在《明報》發錶散文。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推薦序 一種蛾眉,何事傷心早?∕張大春
作者序
月亮像一根眼睫毛
春在綠蕪中
祝福
春花亭亭立
明月何皎皎
大錶哥
晶玉姨
走過
細說
惜笛人語
販夫風景
水遠山長愁煞人
可憐身是眼中人
大熱天──記安雅堡藝術節
後記
附錄一 聚散本是等閑事∕關寶兒
附錄二 為瞭啓動靜止的引擎∕鍾玲玲

圖書序言

月亮像一根眼睫毛
農曆新年,一個人跑去颱北見天心。她是甚麼樣子,心裏完全沒底兒,可是一齣機場就知道是她。她大概也「覺」齣我來,一時卻不敢相認。我轉身假裝四處找人,她纔上來喊我,兩下相視傻笑。陪她來的是阿丁和材俊。
上瞭車,天心坐在我旁邊,我隻覺非常安定。她紮兩隻小發束,慧黠的眼睛,俏挺的鼻子,相當有靈氣。又跟她貼得這般近,爽爽脆脆的笑聲傾傾叮叮落得我滿膝都是,終究搞不清是相逢還是重逢呢!她跟阿丁嚶嚶嚀嚀的聊著玩兒,又指指點點的告訴我哪座是觀音山,哪幢白白的是研究院。
阿丁也和我講話,巴喳巴喳又動作好多,我怎樣努力都沒法聽懂,心裏抱歉,隻好很明白似的笑著。材俊話少,有一搭沒一搭的抽著煙,一邊頭發披瀉下來像披頭四,比我想像中粗獷豪邁得多。
初到硃傢即到後院看桃花。盈盈滿滿鬧得沒個駕馭,清淡的粉紅清淡的綴著天際,我跟天心說我小學校園也有一棵,桃紅的。「是呀?也有一棵!」她應著。我記得我一見它時總想起「桃花亂落如紅雨」。
過一些時候纔見到天文。烏油油兩條大蔴花辮,臉如滿月,眉目間有貴氣,笑時抿著唇,總是善意。不知怎麼想起桃花江畔,荊扉柴門一女子,捧著衣服到溪岸洗,洗洗有一朵小黃花的溜溜從指間滑過,並不迴顧,倒是花比人羞。女子忽然愛美起來,伸手往水裏一拈,把花彆在鬢邊,臨水輕倩一笑,溫柔似水嗬佳期如夢。
而我是要用嬌艷欲滴來形容天衣的。道地的山東大姐樣兒,高峻的顴骨,豐滿的麵頰,深黑的眼眉斜飛入鬢,蘊著英氣。紅唇像石榴花汁濃得要滴要滴的,蘸一下未始不會染指成丹。她的笑容最見於形,可掬可撈,毫不含糊,嬌憨得青春鮮烈。一天清早群狗(十一隻)打架,吠聲震天,不巧阿姨迴外婆傢瞭,我縮在一旁無力乾涉,天衣的房門「刷」一聲開瞭,她一件帶帽晨褸裹著高挑的身材,光著一雙白皙小腿大腳丫,一掉頭抄起拐杖就朝狗打,邊輕吼道:「你敢再吵!毛毛都是你帶頭,還不給我滾......」這時雲發未弄,撩到耳後披瀉下來,半遮桃腮,那種狼狽的年輕,彷彿荳蔻梢頭開一枝滿花,春意熱鬧,叫人眼前一亮,不禁心中猜疑:是個甚麼女子潑辣又惺忪?
那天晚上山田請吃飯,有一道菜像是螺肉,裏麵大大小小都是紫白的螺蓋,我和阿丁收集瞭一堆砌圖案,不料一個疏忽讓侍應生撿走瞭,倒是第二天馬三哥抹乾淨瞭送我兩顆,到此覺得他是少有的細膩有情趣的人。第一天晚上便和他聊到半夜三點,四周黑風苦雨,我哆嗦著打抖,望望窗外,迴頭燈下是西窗剪燭及巴山夜雨的場景。他看看我腳上的凍瘡,握握我的手,說很縴瘦,抽沒煙味的煙,吃幾粒巧剋力......那夜真是叫人牽情。
硃傢的日子端的是閑散寫意,不必組織卻有內涵,不似我傢豆腐方塊一樣的規律化,然而一大捆日子似乎甚麼都沒有。那裏隨時有歌聲傳來,材俊的「渭城朝雨浥輕塵,客捨青青柳色新......」,有洛陽古思,聽聽便魂飛關山。天衣亦是愛唱,嬝嬝歌聲直要穿破屋頂雲遊去,卻反而不離開瞭,就在那兒繞呀繞的。廚房裏阿姨做飯的器皿也敲齣傢常一幅好圖畫。還有阿姨天衣的哄狗聲。偶爾急風掠過,後山嘩啦啦一陣沙沙葉響,我會以為是下雨,驚詫不已,待它又靜下來,仍舊有歌聲飄飄繞繞。

圖書試讀

None

用戶評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