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在绿芜中

春在绿芜中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从头、细说平生一段愁
《停车暂借问》传奇作家钟晓阳的最初
十七岁少女烂漫的诗意与情愁

  「绿芜中,春逝去,花落水流东;
  从三十年后看三十年前,细数其中的人情心事、沧桑茫漠,回首满是情深意浓。」

  《春在绿芜中》一书结集钟晓阳创作《停车暂借问》时期前后十数篇散文,记述故乡中国东北、八○年代的香港与求学美国密西根的游历与交游。亲情、友情、爱情,当年三条景色参差、风光各异的路径,三十年后在晓阳的生命中交汇,回顾半生所历情缘,莫不是恩情的体现。情多只为恩深重。绿芜春逝,谁为情种,只为了人间情浓……

  「绿芜,原指蔓生的乱草,但在春回大地之时,荒地废园,也自有烂漫的春光。《春在绿芜中》所记的,正是春天在我生命中暂留之事。那夹带在风中雨中的花草讯息,鸟虫微语;那託付于云上海上的愿望纸鸢,鱼书小笺。曾是我侧耳倾听,引颈神往的。曾是我伸手可摘,俯仰可拾的。曾是我倚栏所思,临窗所盼的。曾让我的快乐之杯盛得满满的。」

  全书收录钟晓阳提供十余帧珍贵照片搭配每篇散文,并在三十年后的今日补上「后传」略述前文成稿之后的年月里、人事变迁的种种。另特别收录〈为了启动静止的引擎〉:钟晓阳接受香港作家钟玲玲专访,一谈停笔十年的心境变化。

作者简介

钟晓阳

  一九六二年十二月,在广州出生。父亲是印尼第二代华侨,母亲是沈阳人。美国密西根大学毕业,主修电影与电视欣赏。

  十五岁开始写作,以小说〈病〉获香港第五届青年文学奖小说初级组推荐奖。十七岁那年暑假跟母亲回沈阳,回家不久开始写小说〈妾住长城外〉,之后与〈停车暂借问〉、〈却遗枕函泪〉结集为「赵宁静的传奇」三部曲《停车暂借问》,出版后轰动文坛,让整个华文世界为之惊艳,获「张爱玲的继承者」高度赞誉。

  另着有短篇小说集《流年》(1983)、《爱妻》(1986)、《哀歌》(1986)、《燃烧之后》(1992),长篇小说《遗恨传奇》(1996),散文与新诗合集《细说》(1983),诗集《藁木死灰集》(1997)。其间曾停笔十年,二○○七年在香港《明报》编辑的游说下,开始在《明报》发表散文。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推荐序 一种蛾眉,何事伤心早?∕张大春
作者序
月亮像一根眼睫毛
春在绿芜中
祝福
春花亭亭立
明月何皎皎
大表哥
晶玉姨
走过
细说
惜笛人语
贩夫风景
水远山长愁煞人
可怜身是眼中人
大热天──记安雅堡艺术节
后记
附录一 聚散本是等闲事∕关宝儿
附录二 为了启动静止的引擎∕钟玲玲

图书序言

月亮像一根眼睫毛
农历新年,一个人跑去台北见天心。她是甚么样子,心里完全没底儿,可是一出机场就知道是她。她大概也「觉」出我来,一时却不敢相认。我转身假装四处找人,她才上来喊我,两下相视傻笑。陪她来的是阿丁和材俊。
上了车,天心坐在我旁边,我只觉非常安定。她扎两只小发束,慧黠的眼睛,俏挺的鼻子,相当有灵气。又跟她贴得这般近,爽爽脆脆的笑声倾倾叮叮落得我满膝都是,终究搞不清是相逢还是重逢呢!她跟阿丁嘤嘤咛咛的聊着玩儿,又指指点点的告诉我哪座是观音山,哪幢白白的是研究院。
阿丁也和我讲话,巴喳巴喳又动作好多,我怎样努力都没法听懂,心里抱歉,只好很明白似的笑着。材俊话少,有一搭没一搭的抽着烟,一边头发披泻下来像披头四,比我想像中粗犷豪迈得多。
初到朱家即到后院看桃花。盈盈满满闹得没个驾驭,清淡的粉红清淡的缀着天际,我跟天心说我小学校园也有一棵,桃红的。「是呀?也有一棵!」她应着。我记得我一见它时总想起「桃花乱落如红雨」。
过一些时候才见到天文。乌油油两条大蔴花辫,脸如满月,眉目间有贵气,笑时抿着唇,总是善意。不知怎么想起桃花江畔,荆扉柴门一女子,捧着衣服到溪岸洗,洗洗有一朵小黄花的熘熘从指间滑过,并不回顾,倒是花比人羞。女子忽然爱美起来,伸手往水里一拈,把花别在鬓边,临水轻倩一笑,温柔似水呵佳期如梦。
而我是要用娇艳欲滴来形容天衣的。道地的山东大姐样儿,高峻的颧骨,丰满的面颊,深黑的眼眉斜飞入鬓,蕴着英气。红唇像石榴花汁浓得要滴要滴的,蘸一下未始不会染指成丹。她的笑容最见于形,可掬可捞,毫不含煳,娇憨得青春鲜烈。一天清早群狗(十一只)打架,吠声震天,不巧阿姨回外婆家了,我缩在一旁无力干涉,天衣的房门「刷」一声开了,她一件带帽晨褛裹着高挑的身材,光着一双白皙小腿大脚丫,一掉头抄起拐杖就朝狗打,边轻吼道:「你敢再吵!毛毛都是你带头,还不给我滚......」这时云发未弄,撩到耳后披泻下来,半遮桃腮,那种狼狈的年轻,彷彿荳蔻梢头开一枝满花,春意热闹,叫人眼前一亮,不禁心中猜疑:是个甚么女子泼辣又惺忪?
那天晚上山田请吃饭,有一道菜像是螺肉,里面大大小小都是紫白的螺盖,我和阿丁收集了一堆砌图案,不料一个疏忽让侍应生捡走了,倒是第二天马三哥抹干净了送我两颗,到此觉得他是少有的细腻有情趣的人。第一天晚上便和他聊到半夜三点,四周黑风苦雨,我哆嗦着打抖,望望窗外,回头灯下是西窗剪烛及巴山夜雨的场景。他看看我脚上的冻疮,握握我的手,说很纤瘦,抽没烟味的烟,吃几粒巧克力......那夜真是叫人牵情。
朱家的日子端的是闲散写意,不必组织却有内涵,不似我家豆腐方块一样的规律化,然而一大捆日子似乎甚么都没有。那里随时有歌声传来,材俊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有洛阳古思,听听便魂飞关山。天衣亦是爱唱,嬝嬝歌声直要穿破屋顶云游去,却反而不离开了,就在那儿绕呀绕的。厨房里阿姨做饭的器皿也敲出家常一幅好图画。还有阿姨天衣的哄狗声。偶尔急风掠过,后山哗啦啦一阵沙沙叶响,我会以为是下雨,惊诧不已,待它又静下来,仍旧有歌声飘飘绕绕。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