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炎热如夏的南国,却因橡树每年落叶纷飞、满山飘红的苦旱而展露秋色;骤雨初降,枝桠上冒出鲜绿的新芽,彷彿春天到了。作者以廿五年的蛰居经历完成这部园坵多层面的生活事迹,把古庙钟声、椰花酒廊、橡果爆裂、貍狐鸟猿、野店情趣……用精简优美的文字作最真切的投视。
作者简介
冰谷
原名林成兴,祖籍广西容县,1940年杪出生于大马霹雳州江沙,曾任橡胶、可可、油棕园经理,为大马、亚华、世华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诗集五部,散文集五部,作品收入国内外文选、大系20余种,写作散文、新诗、儿童文学,题材以自然风物为主,多篇散文选为中学教材。作者被陈大为,钟怡雯选为大马独立后50年30位散文作者之一。由秀威资讯出版的着作有《南太平洋的明珠》与《水蓊树上的蝴蝶》。
【推荐序一】从马华散文史视角论《冰谷散文》∕陈大为
【推荐序二】橡林之子的本色∕昆罗尔
【再版序】纪实与历史
【原版序】煤油灯下的思索
第一辑 没有黄昏的日子
夜路
八月风雨声
看戏的日子
野店
废墟
橡果爆裂声
附录
橡实爆裂的季节
巡园
雨季
秤胶棚里
蛙声灯影
头灯
山乡的孩子
红泥路上
烟雾
灌木
猫头鹰
橡叶飘落的季节
夜声
没有黄昏的日子
猢狲
蝙蝠与果子貍
盲眼蛇
野火
生机
热闹的日子
黎明的钟声
第二辑 弯河的故事
弯河的故事
老树变黄金
头灯话沧桑
孤独路上
荒凉的橡树林
酬神的日子
钓河鳖
夜猎
风沙的日子
托儿所
椰花酒
夜半惊魂
村店寂寂
较胶片
第三辑 曙光
乌鸦
茅草
新的信心
陷阱的阴影
寸草心
墟市
两颗橡籽
曙光
从午夜的雨声醒来
后记
辽远的路程
略论冰谷的散文∕赵戎
胶林的世界∕符气南
序
纪实与历史∕冰谷
我在乡间出生,也在乡间长大。几乎无论我的脚步落到哪里,重重缜密地将我围绕的总是绿意盎然,摇曳生姿的橡胶树。
深居橡林当然是从事割胶业。从前父母先后离开原乡,由穷乡僻野投奔南洋,双亲因为没有进过学校而被迫百般无奈握胶刀。他们依靠胶乳为家庭儿女打拼了一辈子,来到第二代的我以为接受了中等教育,抱着一纸文凭走出校门从此挥别橡林,进身变为蓝领阶级;无奈事与愿违,橡树竟与我不舍不弃,长期行影追随。我的步履伸进入了一片更广袤更偏远的胶林覆地,兢兢营营地度过二十五年也风也雨的、没有黄昏的日子。
虽然今生居城无望,所幸与林木有缘,心里倒无半点失落或怚伤;漫漫的人生旅途中四处有林荫护航,也凉快也清爽,而且感觉日子过得蛮心安理得。
虽然一样是绿树遮天盖地,四野茫茫,但大园坵的气度与生活版图却另成天地,给我予无限的学习和成长空间;走出青少年时代忙无头绪的小园林,跨向一个制度化行政与规律化管理的大园坵,不单深化了我对橡林的体验与认知,也同时让我对园坵多层面的环境理解得更透彻。
时序的变化与季节的嬗递在橡林里自成风景,寒风绵雨、干旱焖热、叶落叶长,都在循环不息地揉合着欢乐与悲凉的点点滴滴,深情地敲击我的思维与行动。全然投入一个可以点燃生命的园地,攸攸廿五年,换作思构敏捷和灵感飘逸的作者,不会只完成这区区几十篇叫人汗颜的短文。
我对这本书的期待,更多地源于它所传递出的那份“慢”的生活哲学。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似乎都在争分夺秒,努力向前冲刺,仿佛稍一停歇就会被时代抛弃。而《橡叶飘落的季节:园坵散记》的名字,却恰恰与这种忙碌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它邀请我们放慢脚步,去感受身边的世界,去体会那些被我们忽略的美好。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季节变化的细腻描绘,从春的生机勃勃,到夏的浓烈热情,再到秋的沉静内敛,最后到冬的肃穆静谧,每一个季节都有它独特的韵味,也承载着作者不同的心境。我期待着能从书中找到一份宁静,一份可以沉淀心灵的力量,让我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方“园坵”。
评分读到《橡叶飘落的季节:园坵散记》这个书名,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一些经典的台湾散文集,那种对生活细节的细腻捕捉,对情感世界的深刻体察,以及那种淡淡的乡愁与人情味,总是让我心生向往。《橡叶飘落的季节》本身就带有一种古典而忧郁的美感,让人联想到欧洲乡间的秋日,金黄色的落叶铺满古老的庭院,空气中弥漫着收获的喜悦和离别的伤感。而“园坵散记”则增添了一份东方农耕文化的质朴和宁静。我期待这本书能带给我一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诗意的“园坵”,与作者一同感受四季的变迁,品味人生的甘苦。
评分《橡叶飘落的季节:园坵散记》这个书名,有一种特别的魔力,它能够轻易地勾起人们内心深处对于田园生活的美好向往。我总是联想到,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漫步在洒满金黄橡叶的小径上,空气中弥漫着成熟的果实和泥土的芬芳。而“园坵散记”则像是作者对这片土地、这片生活最真挚的告白。我期待这本书能让我感受到一种回归自然的宁静,一种与土地亲密连接的踏实感。我想,作者在书中所记录的,一定是他在这片“园坵”中所经历的喜怒哀乐,所获得的感悟与成长,而这些,都将成为滋养我们心灵的甘露。
评分第一次翻开《橡叶飘落的季节:园坵散记》,就被那个充满画面感的书名深深吸引。我总觉得,书名就像一扇窗,透过它,能窥见作者内心的风景。橡叶飘落,这四个字自带一种秋日的萧瑟与静谧,让人联想到漫步在落叶铺满的小径上,微风吹过,带着淡淡的泥土和枯叶的清香。而“园坵散记”四个字,则更添了一份亲切感,仿佛作者正坐在自家的小院里,一边品着茶,一边随意地记录着生活中的点滴感悟。我常常在想,这个“园坵”会是怎样一番景象?是花团锦簇、绿树成荫,还是野趣横生、生机勃勃?作者在其中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和情怀?我带着这些好奇,一点点地深入到文字之中。
评分我一直认为,好的书名往往是作者赠予读者的第一份礼物,它蕴含着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情感寄托。《橡叶飘落的季节:园坵散记》这个名字,在我看来,简直就像一幅精美的画卷,徐徐展开。我无法想象,当橡叶飘落,那会是怎样一种景象?是满地的金黄,还是层层叠叠的棕红?“园坵”又会是怎样一个地方?是一个广阔的农场,还是一个精致的小院?作者又是怀着怎样的心情,记录下这一切?我期待这本书能给我带来一份超脱于尘世的宁静,让我可以在喧嚣的生活中,找到一个可以栖息心灵的角落,与作者一同在文字的世界里,漫步,沉思,感受生命的美好。
评分我一直相信,真正触动人心的文字,往往来自于最真挚的生活体验。而《橡叶飘落的季节:园坵散记》这个书名,就给我一种朴实无华的亲切感,仿佛不是精心雕琢的文学作品,而是作者用心血和汗水浇灌出的生活结晶。我脑海中浮现出一位淳朴的农人,在自己的田园里辛勤耕耘,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将生活中的点滴感悟,化作笔下的文字,与我们分享。这种“接地气”的文字,往往能引起最广泛的共鸣,因为它们诉说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在经历的,却又常常因为太过寻常而忽略的生活。我期待着能在书中找到那种淡淡的、却又绵长的感动,那种来源于土地和生活本身的智慧。
评分我常常在想,一个人的“园坵”是什么样子的?它或许是一个物理空间,承载着他的生活痕迹,也或许是一个精神空间,寄托着他的情感世界。而《橡叶飘落的季节:园坵散记》这个书名,让我感受到一种强烈的个人色彩,仿佛作者在用这本书,为我们开启他内心深处那片属于自己的“园坵”。我好奇作者在这片“园坵”里,都经历了些什么?是收获的喜悦,还是耕耘的辛劳?是与自然的对话,还是与自我的和解?我想,这本书不仅仅是一篇篇的散文,更像是作者用生命写下的一封封家书,里面有他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生命的深邃思考。我期待着能从这些“家书”中,感受到作者的温度,读懂他内心深处的故事。
评分书名《橡叶飘落的季节:园坵散记》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一种充满生活气息的哲学思考。我总觉得,“园坵”代表着一个人最私密、最贴近土地的情感空间,而“橡叶飘落的季节”则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时间的流逝。这本书,似乎邀请我们一同走进作者的“园坵”,去感受那份经历季节变迁的深刻体悟。我期待着,作者能够用他细腻的笔触,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记录下那些关于生命、关于成长、关于情感的真实故事。我想,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时代,能够有这样一本邀请我们慢下来、去感受、去思考的书,是多么难得的机缘。
评分我特别喜欢《橡叶飘落的季节:园坵散记》这个书名所传达出的那种“恰到好处”的意境。它既有季节的律动,又有生活的痕迹。“橡叶飘落”勾勒出秋日特有的诗意与宁静,仿佛能闻到空气中淡淡的成熟气息;而“园坵散记”则显得朴实而亲切,让人联想到一位生活在土地上的人,将他与这片土地的日常点滴,用最真诚的文字记录下来。我期待这本书能为我带来一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让我仿佛亲身走进了作者的“园坵”,感受那里的风土人情,聆听那里的生命低语。我希望,在这本书中,能找到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哲学,一种简单而深刻的幸福。
评分初次见到《橡叶飘落的季节:园坵散记》这个书名,就感觉它自带一种淡淡的文艺气息,仿佛一位饱读诗书的智者,坐在自家的小院里,悠然自得地记录着对生活、对自然的感悟。我总觉得,那些“园坵散记”,一定蕴含着作者对生活最真挚的情感和最深刻的洞察。我期待这本书能带给我一种别样的阅读体验,不追求情节的跌宕起伏,不追求语言的华丽辞藻,而是沉浸在文字所营造的那份宁静与诗意之中,体会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感受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生活智慧。我甚至可以想象,当我读到书中的某些章节时,会忍不住停下阅读,转头望向窗外,去寻找那份被文字唤醒的美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