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地球上所有有机生物的历史相比较」一位生物学家写道,「人类区区五万年的历史就好比是一天二十四小时的最后两秒钟。依此比例,人类文明史不过是一天最后一个小时的最后五分之一秒。」
在这五分之一秒里,人类瞬间即达到末日。作为地球上独一无二的物种,人类将会如何灭绝呢?在中国大陆作家杜斌的后现代小说《牙刷》中预演:
牙刷帝国如何玩转地球?
人类最后的进化典礼如何进行?
人类尊严的底线如何被野蛮残暴的逾越?
人类赖以存活的蓝色星球如何退化为红色星球?
无坚不摧的牙刷如何将人类驯服为牙刷帝国的国旗?
人类的母亲(女性)如何被剥削得只剩下永久的沉默?
…………
杜斌给出的人类末日的答案,令人悚然心惊:人类先是被暴行震撼得无法合拢嘴巴,接着引来怒火焚燃自身, 最后世间万物从眼底急遽向后倒退、向后倒退、向后倒退、倒退……退到绝迹。
本书特色
◎零度、凌厉、极简,视角独特。
◎以解剖刀的锋利,揭露了极权对人类尊严底线的终极挑战,悲凉满纸。
◎内容震撼心魄、野蛮残暴,让希特勒的纳粹集中营黯然失色,人类女性受难的纸上纪念碑。
作者简介
杜斌
生于1972年。山东省郯城县人。作家。《纽约时报》签约摄影师。曾在美国《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时代》(Time)杂志、英国《卫报》(Guardian)、德国《明星》(Stern)杂志等知名媒体发表新闻图片。供职在《纽约时报》北京分社。着有图文书《上访者:中国以法治国下幸存的活化石》(The Petitioner:Living fossil under Chinese Rule by law)、《上海骷□地》(Shanghai Calvary)、《北京的鬼》(The Ghosts of Beijing)。
E-mail:dubinphoto@aim.com。
作者序
西元9991年,共产主义统一了地球。国号牙刷帝国。
掌权者要创造没有差别、没有矛盾、完美无缺的人类天堂。悍然废除了所有的法律。并禁止国民公开讨论法律。
但仍有追求自由、民主、法治、尊严的人不甘被奴役。成立了一个名叫公论法(公开讨论法律)的松散团体进行抗争。
掌权者惊骇。镇压。人头纷纷在空气里飘。开创了人类进化史上的新纪元:通过宇宙里最金贵的、蓝色星球上最娇嫩的、女性繁衍人类的最隐秘器官──阴道来净化国民的灵魂……
本书所有文字基于女性殉难者和倖存者的证词,来恸悼人类的灭绝。
本书为后现代小说。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谢绝对号入座。
我不得不承認,《牙刷》這本書的結局,真的是讓我感到非常意外,而且是那種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意外。在閱讀的過程中,我曾經有過很多種猜測,但最終的發展,卻完全超出了我的想像。這種「出人意料」的安排,並沒有讓我覺得是作者為了製造驚喜而胡編亂造,而是覺得它順理成章,是所有情節發展的必然結果。作者在前面埋下的伏筆,在最後關頭一一揭曉,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真的非常過癮。而且,結局的處理也非常有深度,它並沒有給出一個圓滿的「大團圓」,而是留下了一些餘韻,讓讀者在合上書本之後,依然能夠回味無窮。這種「留白」式的結局,反而更能觸動人心,讓讀者去思考,去回味,去尋找屬於自己的解答。我甚至覺得,這個結局比一個明確的交代,更能讓人印象深刻。它像是一首未完的歌,讓你在腦海中不斷地哼唱,不斷地尋找屬於自己的旋律。我非常喜歡這種能夠引發讀者思考的結局,它證明了作者不僅僅是一個講故事的人,更是一個能夠引導讀者進行深度思考的藝術家。
评分說實話,這本書的架構和節奏,真的是我近年來讀過最讓我驚喜的之一。它不像很多小說那樣,開頭就直接進入高潮,或是從頭到尾都保持著一種緊湊的步調。這本書的節奏感非常微妙,有時候會讓你覺得悠閒自在,彷彿漫步在鄉間小道,欣賞著沿途的風景;有時候又會突然讓你腎上腺素飆升,彷彿置身於驚心動魄的追逐之中。這種張弛有度的敘事,讓整本書的閱讀體驗非常豐富,不會讓你感到枯燥乏味。而且,書中的情節發展,也總是能夠出人意料,總是在你以為一切都已經塵埃落定,或是即將走向某個結局的時候,突然出現一個意想不到的轉折,讓你措手不及,卻又心悅誠服。作者對於情節的掌控力,真的是非常了得。他能夠巧妙地編織出一個複雜的故事網絡,並且讓每一個線索都緊密相連,最終匯聚成一個令人拍案叫絕的結局。我特別喜歡它在處理時間線的時候,那種流暢且不著痕跡的轉換,有時候會從現在跳到過去,有時候又會從過去回到現在,但卻不會讓你感到混亂,反而會讓你更加投入到故事之中。這就像是在欣賞一部精心剪輯的電影,每一個畫面都恰到好處,每一個鏡頭都充滿了巧思。
评分我必須說,這本書的人物塑造絕對是它的最大亮點之一!每一個角色都彷彿從書頁中走了出來,有血有肉,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而且都不是那種扁平化的、非黑即白的刻板印象。作者很擅長描寫角色的複雜性,他們有自己的優點,也有自己的缺點,有自己的掙扎,也有自己的成長。我特別喜歡書裡的一些配角,他們雖然戲份不多,但卻能夠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有時候會覺得他們的命運比主角還要令人牽掛。這證明了作者在處理每一個角色時,都是用心去經營的。而且,人物之間的互動也寫得非常真實,他們之間的對話,那種心照不宣的默契,或是劍拔弩張的衝突,都讓人覺得非常生動。你會覺得他們就像是你身邊真實存在的人一樣,有著你我都能理解的喜怒哀樂。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對於角色內心世界的探索,他能夠深入到角色的最深處,去挖掘他們隱藏的情感,那些連他們自己可能都未曾察覺的動機。這種深刻的洞察力,讓我覺得非常佩服。我甚至在讀書的過程中,會不自覺地去代入其中一個角色,去感受他們的處境,去體會他們的感受。這就是一本好書的魅力所在,它能夠讓你與書中的人物建立起深刻的連結。
评分我必須承認,這本書的語言風格,真的讓我驚豔不已!作者的文字,就像是一種藝術品,每一個詞語都經過精雕細琢,每一個句子都充滿了詩意和哲理。他能夠用最簡潔的語言,表達出最深刻的情感,能夠用最樸實的詞彙,描繪出最動人的畫面。我尤其喜歡作者在運用比喻和象徵方面的功力,那些巧妙的比喻,那些意味深長的象徵,都讓整本書充滿了藝術氣息,讓人在閱讀的同時,能夠獲得一種美的享受。而且,作者的文字還有一種獨特的韻律感,讀起來朗朗上口,彷彿一首優美的樂章,讓人沉醉其中。我甚至會因為某個句子而停下來,反覆品味,試圖去理解其中蘊含的深意。這種對語言的極致追求,讓這本書超越了一般的閱讀體驗,而昇華為一種藝術的鑑賞。它就像是一塊璞玉,經過作者的雕琢,閃耀出奪目的光芒。我真的很少遇到這樣能夠讓我對語言本身產生如此強烈讚嘆的書。這本書不僅僅是在講述一個故事,更是在用文字書寫一首詩,一幅畫,一段音樂。
评分這本書讓我最印象深刻的,莫過於它所營造的那種獨特的氛圍。當我沉浸在書中的世界時,我感覺自己彷彿被一種無形的氣場所籠罩,那是一種既讓人感到舒適,又讓人感到些許不安的奇妙感覺。作者對於細節的描寫,尤其是對環境、對光影、對聲音的刻畫,都極其細膩,彷彿能用文字繪製出一幅幅生動的畫面,讓我能夠身臨其境。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某些場景的描寫,那種曖昧不明的光線,那種若有似無的聲響,都營造出一種獨特的懸念感,讓人在閱讀的同時,會不自覺地屏住呼吸,期待著接下來會發生什麼。這種氛圍的營造,並不是刻意為之,而是自然而然地滲透在文字的每一個角落,讓讀者在不知不覺中被它所吸引,所打動。我甚至有時候會覺得,這個書中的「場景」本身,也像是一個活生生的人物,它有自己的情緒,有自己的故事,並且在靜默中影響著故事的發展。這種對氛圍的極致追求,讓這本書不僅僅是一個故事,更是一種感官的體驗,一種情感的共鳴。我真的很少遇到這樣能夠讓我在閱讀時,全身心投入,感受到那種獨特「氣場」的書。
评分天哪,我最近才入手一本叫做《牙刷》的书,而且还是特地託朋友从台北寄来的!拿到手的时候,就觉得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好有质感,那种淡淡的复古风,一点都不像现在市面上很多譁眾取寵的封面,非常耐看。我花了好几天才捨得拆開來看,因為我真的太喜歡它散發出來的那種沈靜的氛圍了。打開書頁,紙質也是我非常喜歡的那種,觸感柔滑,有點微微的米白色,閱讀起來眼睛比較不會疲勞,而且散發著淡淡的油墨香,這在現在電子書這麼盛行的時代,實在是一種奢侈的享受。我一開始翻開,就忍不住被它的排版吸引住了,字體大小適中,行距也很舒服,完全不會有壓迫感,很適合我這種晚上睡前喜歡窩在床上慢慢品味書籍的人。而且,書裡的插圖(如果有插圖的話)也恰到好處,不是那種過於花俏、喧賓奪主的,而是默默地烘托出文字的情感。我還特別注意到,書裡的一些小細節,比如頁碼的設計,或是章節之間的過渡,都處理得非常精緻,感覺作者和編輯在製作這本書的時候,真的投入了非常多的心力。這本書的重量也剛剛好,拿在手裡不會覺得太沉,也不會輕飄飄的,就是一種踏實的感覺。我甚至有時候只是把它放在桌上,看著它,就覺得心情特別好,有一種被療癒的感覺。總之,從書本身的「硬體」來說,它就已經值回票價了,讓我對接下來的閱讀內容充滿了期待,也相信它絕對不會讓我失望。
评分這本書的敘事手法真的太令人驚豔了!我從來沒有看過類似的寫作方式,它給我一種非常新鮮、非常獨特的閱讀體驗。作者似乎並不急於把故事講完,而是有條不紊地鋪陳,一點點地揭示出線索,讓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地去猜測、去思考、去發現。這種「留白」的處理方式,恰恰是最能觸動人心的地方。很多時候,我會覺得作者並沒有把所有的事情都說死,而是留下了很多空間,讓讀者可以自己去填補,去想像,去賦予它自己的解讀。這種互動式的閱讀,讓我覺得自己不只是個被動的接收者,而是一個參與者,一個共同創作者。而且,書裡的場景轉換也處理得非常巧妙,有時候你會突然從一個時空跳到另一個時空,但卻不會覺得突兀,反而有一種渾然天成的感覺。這種敘事上的靈活性,讓整本書充滿了戲劇張力,也讓人物的內心世界更加立體。我尤其喜歡作者在描寫人物心理變化時的細膩度,那種微不足道的表情,那種不經意的動作,都被放大,被解析,讓讀者能夠深刻地理解人物的動機和情感。這本書就像是一場精密的解謎遊戲,你必須全神貫注,才能領略到其中的奧妙。我真的很少碰到這樣能夠讓我在閱讀過程中,不斷處於一種「思考」狀態的書。
评分這本書帶給我的,絕對是一種超越語言和文化的感動。我一開始拿到這本書的時候,並沒有太多的想法,但當我隨著書中的情節,一點點地深入,我才發現,原來它所探討的,是如此普遍而深刻的情感,是如此觸動人心的人性。作者並沒有刻意去強調任何一種文化背景,而是將故事聚焦在那些最基本、最純粹的情感上,例如愛、失去、成長、遺憾等等。這些情感,是我們每個人都能夠理解和體會的,無論我們身處何方,來自何種背景。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於「連結」的描寫,那種人與人之間,或是人與事物之間,微妙而深刻的聯繫,被作者細膩地捕捉到,並且用一種非常溫柔的方式呈現出來。這種溫柔的力量,讓我感到非常溫暖,彷彿在寒冷的冬日裡,得到了一束溫暖的陽光。我甚至在閱讀的過程中,會不自覺地流下眼淚,不是因為悲傷,而是因為那種深刻的共鳴,那種被理解的感覺。這就是這本書最偉大的地方,它能夠跨越一切界限,觸動我們內心最柔軟的部分,讓我們感受到,原來我們並不孤單。
评分這本書所探討的主題,真的是非常深刻而且引人深思。作者並沒有直接給你答案,而是透過故事的發展,讓你自己去思考,去感悟,去形成自己的看法。我特別欣賞它對於一些社會現象的犀利剖析,那些你可能平時不太會注意到的角落,卻被作者敏銳地捕捉到,並且用非常獨特的方式呈現出來。這本書讓我開始重新審視一些我習以為常的生活方式,甚至是一些價值觀。我發現,原來很多事情並不像我們表面上看到的那樣簡單。作者對於人性的洞察,也是非常獨到。他揭示了人性中那些複雜、矛盾,甚至是黑暗的一面,但同時也展現了人性的光輝和善良。這種真實的呈現,讓人覺得非常有力量。我讀完之後,花了很長一段時間,一直在思考書中所提出的問題,並且試圖將這些思考應用到自己的生活中。這就是這本書最寶貴的地方,它不僅僅是一個故事,更是一種啟發,一種引導。它能夠讓你跳出自己的舒適圈,去看到更廣闊的世界,去理解更複雜的人生。我強烈推薦給任何一個渴望思考、渴望成長的讀者。
评分說實話,我一開始對《牙刷》這本書並沒有抱持著太高的期待,畢竟書名聽起來有點…隨意?感覺可能只是為了搏眼球。但當我翻開第一頁,就被那種細膩的筆觸和意想不到的節奏感給深深吸引住了。作者的文字彷彿有一種魔力,能夠輕易地勾勒出一個鮮活的世界,讓我彷彿身臨其境,能聞到空氣中的味道,聽到遠處的聲音,甚至感受到人物內心的波瀾。我特別喜歡它對於細節的描寫,那種生活化的、點點滴滴的觀察,讓人覺得非常真實,一點都不做作。很多時候,我會因為某個句子、某個詞語的運用而停下來,反覆品味,覺得作者的文字功力真的非常深厚。而且,故事的推進方式也很有趣,它並不是那種直線式的敘事,而是會巧妙地運用倒敘、插敘,或是從不同的視角去切入,讓整個故事層次更豐富,也更引人入勝。你會覺得自己像是在拼湊一幅畫,隨著文字的展開,一塊塊圖案逐漸清晰,最後呈現出一個完整而動人的畫面。我還發現,作者在處理人物的情感方面,也做得非常出色。那種微妙的、難以言喻的情緒,被他描繪得淋漓盡致,讓讀者能夠感同身受,甚至在書中找到自己的影子。總之,這本書的文字就像是一場盛宴,每一句話都充滿了驚喜,讓我欲罷不能,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