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如海的古中国典籍中,古圣先贤的故事,历久弥新,发人深省的历史故事,其智慧正可弥补今日物质文明的缺失。
本书以幽默的笔调介绍各具特色的古代人物,如迷倒众生的帅哥、风流倜傥的才子、充满传奇性的侠女和隐士、千古佳话的神仙眷侣、画坛及乐坛的风云人物、别具生活情趣的各类达人……。这是一本陶冶心灵品味的趣味书,也是培养人文素养、丰富生命内涵的优良读物。
作者简介
陈智弘
现任台北市立中山女高国文教师,兼任中山女高人文及社会科学资优班召集人。荣获台北市97学年度公私立中小学语文与社会科学类特殊优良教师。
着作:《深意的捕捉》、《技法的琢磨》、《生命是一场丰富之旅》、《新型作文了望台》、《良医益友谈医疗保健:内分泌科张天钧》、《缀玉织锦:中山女高92三博三业的作文课》、《课堂外的风景:现代散文选读》、《悦读飞行:现代散文选读》、《凝视人间图像:中外小说选读》等书。
自序
独领风骚篇
文学花园奇葩绽
夜空灿烂的火花
古典帅哥来报到
她是传奇胜须眉
高卧松云远红尘
没有轨道的狂士
智将开国轶闻传
伦理德行篇
古早老爹不一样
手足深情世间宝
珠联璧合神仙侣
师生佳话耀千古
友谊无价重相知
爱心义行典范存
涌泉相报滴水恩
身怀绝技篇
学习达人独门功
农的传人谈农事
丹青点染逸趣多
乐坛流芳名声扬
风雅情趣篇
文具狂恋物絮语
悠游花竹疏影间
流风余韵美食家
玩出山水好文章
自序
因为所学和工作的缘故,我觉得自己和一些古人满熟的。
但我发现,学生和古人越来越不熟,关系如此疏远,不能从夙昔典型中汲取滋养生命的补充元素,我觉得很可惜。古人古事是那么精彩,可以充实活化我们的内涵,可以做为我们指引标竿,可以启发我们、鼓励我们,所以有机会撰写这个专栏时,我就以古人为主旋律,希望透过动听的故事,谱出趣看古人古事的乐章。
96年6月,我开始在《幼狮少年》杂志中,每期以主题的方式介绍古人古事,以现在的说法,就是爆古人的料。
主编告诉我主题是「父亲的身影」,我就刻画古代老爸的形貌。主编说这一期做「我们这一家」,我就介绍古代着名兄弟(妹)档,有亲爱扶持的,也有相残抗争的。96年12月主题是「演奏就看我」,我便以〈乐坛流芳名声扬〉为题,请读者瞻仰古代知名音乐家的风采。其他以美食家、画家、旅行家等为题材的篇章,都是配合当期主题而来。
如果古人古事真的无法配合主题,如98年8月主题「摄影我最照」、99年1月主题「漫画任意门」,这可是古代没有的新玩意儿,我就自己选主题,写了〈智将开国轶闻传〉和〈没有轨道的狂士〉,介绍开国军师和不受礼教束缚的文人狂士。
就这样,我写了四十几篇。这段期间,脑袋常常在想还有哪种人可以写?不同地位身分、职业特长的人物筛选取舍之后,值得书写的就一一分类成篇。有的人物生命内涵实在太丰富,经历多,才华洋溢,好些类别就算不能独占鳌头,也能沾一点边,为了避免某些人一再出现笔端,我还制作了一张人物列表,依据朝代记录哪些人在哪些篇章中写过,重复的就割舍,另外蒐集材料,最后连神话人物及代表帝国宫殿黑暗面的宦官都写了。过程很辛苦,但也很有趣。
书写古人,当然是从古书中找材料,引述的时候,原文如果浅近易懂,就直接引用;如果较艰深,会斟酌改写。
不想像唐太宗说「明得失、知兴替」那么严肃,曾经考虑这本书的书名是「不正经读古人」,用意是请读者可以用轻松一点的心态了解这些古人古事,虽没有用这个书名,还是请读者先不要有成见,认为古人早已过时,而古事无非是无趣刻板老掉牙的代名词。和古人熟了之后,你会发现他们风采还满迷人有味的。
感谢幼狮文化出版这本书。
感谢当初找我撰写专栏的吴金兰主编,我虽不是英雄,她绝对有慧眼,她总是用电话告知主题、提供写作方向。直到她退休,我们却始终没有见过面。
最后感谢《幼狮少年》和这本书的读者,愿意凝眸聚焦古人古事。品味了他们的智慧本领和典范行谊,一定会打从心底赞一声:古人,好样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