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每个婴儿都是送子鸟含在嘴袋从送子岛飞越千山万水送到父母身边,但从来没有人亲眼见过送子鸟,更不知道送子岛在哪里。却有人相信传说,而且展开拦截送子鸟的行动……
十三岁的乌娜是村落里唯一的女孩子。她一心向往跟爸爸出海冒险,但妈妈不准,她只能在家里附近的森林里冒险。一天,乌娜在杂货铺看见二个陌生人,形迹可疑,她一路跟踪,原来他们就是专门在草原上拦截送子鸟和嘴袋里的婴孩的猎人,他们将捕来的送子鸟和婴孩卖给一个叫胖佬的男人,胖佬一发现那是个女婴,马上从悬崖抛下。目睹一切的乌娜在胖佬离开后,偷偷走向前去看个清楚,却被不知从何处冒出的银发老者和盲眼男孩布莱发现,老人手里还抱着刚被抛下的女婴。乌娜一直以为岛屿上只有一个村落,村落里只有她一个女孩,她渴望有心朋友,就好奇跟着走,才发现岛屿上还有「又一村」,那里除了布莱,还有好多女孩子,这么多的女孩是哪来的呢?而费心拦截送子鸟和婴孩的胖佬到底有什么企图呢?
本书特色
★融合传说与时事的创新冒险故事
★金鼎奖作家苏善最新少儿小说创作
作者简介
苏善
本名蔡丽云,辅仁大学法文系学士,台东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硕士,淡江大学英文所文学组博士生,曾获多项文学奖,着有《童年地图》、《阿乐拜师》、《胡图迷游记》与《凹凸星球》,其中《阿乐拜师》获得2005年第29届儿童及少年图书类出版奖最佳文学语文类图书金鼎奖,持续阅读及创作中。
部落格:苏善摇笔桿儿blog.roodo.com/suzannetsai
绘者简介
Kai
专长插画绘图和网页设计。2007年毕业于日本法政大学文学系与日本山协美术专门学院视觉传达科,回台后于设计公司担任网页设计,2010年开始正式转SOHO以Black Rabbit之名从事图文设计创作。
个人网站blackrabbit.com.tw/
部落格www.wretch.cc/blog/olololololol
【第一部】送子之旅
1念 粒
2传 说
3送子岛
4婴儿的诞生
5送子婆婆
6送子鸟
7遇上海盗
8三阶瀑
9森林藏弓
【第二部】新移民来了
10捕鸟人
11乌 娜
12陌生人现身
13海岛孤女
14猎人小屋
15贩婴船
16又见白鸟
17拾婴老人
18别人家
【第三部】化外耕地
19祕密入口
20十字天
21又一村
22鸟 曲
23身世之谜
24白鸟有讯
25玩 伴
26啣命之箭
【第四部】拦截送子鸟
27海上捕鸟
28重返三阶瀑
29水帘密洞
30四面埋伏
31鸟军卷天
32决 定
名家推荐:虚拟中的真实 张子樟
作者的话:窥探未来
作者的话:
窥探未来
有一首歌这么唱:
小时候,我问妈妈:
我会变成什么样子?
会不会变漂亮?会不会有很多钱?
妈妈对我说:
该变怎样就变怎样。
未来很远,我们看不见,
该变怎样就变怎样。
关于未来,一直是我和孩子之间的话题,好奇伴随成长,审视角度跟着时间调整,生命经验也转折了歌曲旋律的情感。不同阶段,我和孩子之间会有不同内容的讨论与答案,直到契机出现,我尝试用故事衡量。
《拦截送子鸟》因此写成。
这个故事以「少子化」议题为主轴,揉合虚实,描绘高度(或过度)工业之后,人类的未来景况将是如何?当生育重任不在人类「身体」,而在「意念」,假设人口严重失衡,老少与男女比例极度不均,民生与社会如何演进?
真实生活里,「少子化」的影响已经慢慢浮现,线上中文《维基百科》可以查阅到相关资讯,譬如其「语源」部分写道:
「少子化」原为日制汉语,由于日本是世界上经济发展快速的国家之一,国家开发程度较高,社会转型进入工商业的现象不仅明显而广泛,已婚家庭与生育面对紧张的工作环境时,常错过生育的机会,并减退育儿的动机,也因此较早面临少子化的问题,相关研究亦较为深广,故后来逐渐遇到相同问题的中国大陆、台湾等汉字通行区,便直接引入此外来语做为指称。
该词条页面上,除了罗列少子化的原因和影响之外,对于日本和台湾的少子化特别着墨,其中提及台湾的少子化情形比日本较晚发生,但进程相当快速,二○○九年十一月第四三四期《天下杂志》即载明:「依据美国人口资料局统计,台湾人生育率,全球倒数第一。」地方县市政府乃纷纷提出生育津贴,内政部更于二○一○年三月,以百万奖金征求鼓励生育标语,刺激生育意愿。
另有妇女团体指出,台湾更大的问题是少女化,因为台湾尚未落实「性别平权」,二○一○年十一月十二日《联合新闻网》报导:「根据内政部资料,今年上半年出生婴儿性别比则是一百一十.一二,也就是每一百个女婴诞生的同时有一百一十.一二个男婴出生。」女儿生得少,除了时代变迁下的诸多因素,「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颇有相关。
未来,是否果真受到「少子化」冲击,导致人类社会面临难关?
其实这未来啊,早从「过去」开始,并且从「现在」继续演进,我们或许可以窥见「未来」一二,却无法预测全貌,这便给了「改变」机会,也给了故事一个发端。
然而,故事总是无法说完,文字拟象有限,唯想像无垠,且让我们一起跳跃时空,进入《拦截送子鸟》的世界,採掘蕴含,探索可能。
苏善,写于百年儿童节
名家推荐:
虚拟中的真实张子樟
作家除了借由揭露社会的光明面与阴暗面,来深入挖掘人性外,常在自己的作品中不知不觉的透露出对某种世外桃源的向往。他可虚拟一个空间,描绘与现实世界截然不同的诸般现象,投射对未来美好世界向往的虚构想像。在奇幻文学蓬勃发展的今天,作者可挥洒的空间更加宽阔。《拦截送子鸟》的书写就有此企图。
故事一开始,「念粒」、「送子岛」、「育子槽」等的描述就具有奇幻的味道,但又与传说结合,难怪有人把科幻列为奇幻的一部分。实际上,读者对于文类的分类并不是极感兴趣,他们最想要的是一个能说服他们、给他们带来趣味与相关资讯的合理故事,一个不是过度想像的故事,且深具挖掘人性功能的好作品,作者在这些部分相当成功。
细读之后,我们发觉,作者对故事的安排十分用心。她把当前的许多现实问题融入了文内,「弃婴」、「杀婴」、「贩婴」、「拾婴」等现象仍然都存在于现实社会里,不论国内外。这些现象并非未开发国家的特殊奇异习俗,在生育率偏低、整个台湾社会进入少子化、少女化的今天,有关婴儿的多寡、男婴与女婴出生比率的失衡,都是非常引人注目的话题。作者抛出这些无法逃避的现实问题,与今人关切的世界性关怀的实况更为契合。
整篇文字形塑了特殊的虚拟空间,去验证作者建构世外桃源的意图。她为读者勾勒一个可以进入探险的奇景乐园,水陆进进出出,角色不断增多,为主
角乌娜的冒险历程添加不同的色彩。除了第一部外,乌娜担任了故事大部分情节进展的主要叙述者,随着她的脚步,读者借由她的所见所闻所思,逐渐进入故事的核心,了解作者想要宣扬的理念,并分辨角色的善恶。
很显然的,作者的角色刻划採用了奇幻文学的传统手法:善恶立判、黑白分明的二分法,虽然其中有几个角色有趋善去恶的倾向,例如专门买卖婴儿的大恶人胖佬的副手黑面副箭手。这种手法在奇幻文学中十分普遍,也常为奇幻作家所乐于使用。如果作品想更上一层楼,应该考虑在黑白之间的那一大片灰色地带多多使力。
这本作品另有一点值得讨论。一般给青少年看的文本,常喜爱使用「从此过着快乐幸福的日子」(happily ever after)这种「大团圆」结局的模式,给孩子虚幻般的满足。《拦截送子鸟》舍弃了这样不实际的模式,给读者一个开放的思考空间,去设想乌娜的未来,买卖婴儿的行动要如何阻止,如何消灭那些无恶不作的歹徒,以及岛上其他孩子何去何从等等难题。
如果读者回溯神话大师坎伯(Joseph Campbell)的「追寻」(quest)历程:启程、启蒙与回归,我们发现这本书主角乌娜只经历了启程,启蒙也只有在拾婴老人那儿得到少许,回归完全谈不上。当然,作者可以不把故事说完,让读者充分发挥想像力,填补作者故意留下来的空白。作者的这篇作品丢给读者去思考当前必须面对的难题。另一方面,这样的写法也可以说间接等于宣告这本书只是系列书的开始,我们期待可以早日读到精彩的续集。
这本书的结构有点特别,作者采用了非线性的叙事方式,在不同的时间线之间来回跳跃。说实话,刚开始读的时候,我有点摸不着头脑,不知道故事到底讲了什么。但随着情节的推进,我逐渐明白了作者的意图。这种叙事方式,能够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也能够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故事的主题。故事的主角,一个年过半百的男人,他的人生充满了遗憾和失落。年轻的时候,他因为种种原因,放弃了自己的梦想,选择了安稳的生活。但当他走到人生的暮年,却发现自己内心深处仍然渴望着曾经的激情。作者并没有简单地把主角塑造成一个后悔莫及的形象,而是展现了他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他既想回到过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又害怕面对未知的挑战。这种矛盾感,让这个角色更加真实和立体。这本书的结尾,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而是留下了许多悬念。这或许正是作者的用意,他希望读者能够自己去思考人生的意义,去寻找自己的答案。
评分读完这本小说,感觉像是经历了一场漫长而细腻的梦。作者的文字功底实在深厚,用词考究,却又不会显得过于雕琢,反而像是缓缓流淌的溪水,带着泥土的芬芳和阳光的温暖。故事的主角,一个在都市中挣扎的年轻摄影师,他的内心世界被刻画得入木三分。那种迷茫、焦虑、对未来的不确定感,简直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自己的影子。作者并没有刻意去营造戏剧性的冲突,而是通过日常生活的点滴来展现人物的内心挣扎。比如,主角在街头拍摄路人的场景,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故事。他与家人、朋友之间的互动,也充满了真实感和烟火气。最让我感动的是,作者并没有给主角一个完美的结局,而是让他继续在迷茫中前行。这或许才是生活的真相,我们永远无法找到确定的答案,只能在不断地探索和尝试中寻找自己的方向。这本书读完后,我久久不能平静,它让我重新思考了人生的意义,也让我更加珍惜当下的每一刻。它不是那种让你热血沸腾的小说,而是一种能够触动你内心深处的作品,值得反复阅读和品味。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吸引人,简洁而富有艺术感。我是在书店里一眼就相中的。翻开书页,我发现作者的文字同样充满了魅力。他擅长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也擅长用生动的语言,展现出自然的美丽。故事的主角,一个在海边长大的少年,他从小就对大海充满了向往。他梦想着成为一名航海家,去探索未知的世界。但他的父母却希望他能够留在家乡,继承家业。少年在梦想和现实之间挣扎,最终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作者并没有把少年的经历,写成一个励志的故事,而是展现了他内心的迷茫和痛苦。他既渴望自由,又害怕失去家人的温暖。这种矛盾感,让这个角色更加真实和立体。这本书最让我感动的是,作者对大海的描写。他用诗意的语言,描绘出大海的壮丽和神秘,也展现出大海的危险和无情。读完这本书,我仿佛也置身于大海之中,感受到了大海的魅力和力量。
评分这本书读起来有点慢,不是那种一上来就抓住你的眼球的类型。但它就像一杯醇厚的红酒,需要慢慢品味,才能体会到其中的滋味。作者的文字风格很独特,带着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怀旧。故事的主角,一个在异国他乡的华人,他一直在寻找自己的根。他试图通过回忆过去,来寻找自己的身份认同。但他的记忆却像碎片一样,支离破碎。作者并没有把主角的经历,写成一个充满戏剧性的故事,而是通过一些日常生活的细节,来展现他的内心世界。比如,主角在街头看到一些熟悉的景象,会突然想起家乡的场景。他与当地人之间的交流,也充满了文化差异和误解。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对细节的描写。他能够捕捉到生活中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瞬间,并赋予它们深刻的意义。比如,主角在一家小餐馆里,看到一位老人在独自用餐。他突然意识到,自己也像这位老人一样,孤独地漂泊在异国他乡。这种细腻的描写,让这本书充满了人情味和感染力。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看到这本书的书名,我有点犹豫要不要买。总觉得这种类型的书,要么过于矫情,要么过于说教,很难真正打动我。但架不住朋友的强烈推荐,还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了下来。结果,读完之后,我简直要跪下来感谢我的朋友!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对“文艺小说”的刻板印象。它没有故弄玄虚,也没有空洞的哲学思辨,而是用一种非常平实、自然的语言,讲述了一个关于成长、关于寻找的故事。故事的主角,一个在小镇长大的女孩,她渴望离开家乡,去大城市闯荡。但当她真正踏上旅程之后,却发现外面的世界并不像她想象的那么美好。她经历了挫折、迷茫、失落,也遇到了许多善良的人。作者并没有把主角塑造成一个完美的英雄,而是展现了她真实的弱点和挣扎。这种真实感,让我觉得她就像是我身边的一个普通朋友,我可以感同身受她的喜怒哀乐。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能够引发读者对自身经历的反思。读完之后,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