闡述透視理念及應用實務,使初學者迅速瞭解,有基礎者進階學習。以透視實務錶現能力為重點,包括︰産品不同透視姿態的錶現掌握、大圓角的描繪要領、等邊多角形的立體錶現,應用透視圓轉化三視圓之理想比例於徒手透視之作法,深入探討圓在立體空間尺度的衡量特性。
本書特色
作者堪稱颱灣的清水吉治,是徒手透視圖錶現技法大師,其著作被颱灣設計界譽為修習錶現技法者必看書籍。本書為作書第二本錶現技法著作,闡述透視理念及應用實務十分詳實,使初學者迅速瞭解,有基礎者能進階學習。以透視實務錶現能力為重點,包括︰産品不同透視姿態的錶現掌握、大圓角的描繪要領、應用透視圓轉化三視圓之理想比例於徒手透視之作法等,深入探討瞭圓在立體空間尺度的衡量特性,帶領讀者舉一反三,從「圓」輕鬆繪齣所有種類的透視圖。
1 視覺生活經驗與基礎透視理念
1-1 遠近與平行綫條的收斂
1-2 畫麵、投影、與透視之形成
1-3 基礎透視的類彆與錶現
1-3-1 一點透視
1-3-2 兩點透視
1-3-3 三點透視
1-3-4 傾斜透視
1-4 視角、視錐、美觀的圖形與透視扭麯
2 圓形、方形、與矩形的透視
2-1 圓形與方形的衍生關係
2-2 圓的透視形狀
2-3 透視中心點、視點高度與距離
2-4 方形體、矩形體之透視
2-4-1 視中心綫為心軸之圓與方形體、矩形體之透視
2-4-2 左或右視角透視綫為心軸之圓與方柱形透視
2-5 透視圓與方形透視之衍生
3 圓與正立方之透視
3-1 圓與直立正立方
3-1-1 以視中心綫為心軸之¥掖z視圓作齣外接正立方形
3-1-2 以左或右視角透視綫為心軸之透視側圓外接正立方形
3-2 圓與傾斜正立方
3-3 遠近與大小
4 圓的透視姿態與空間尺度之變化
4-1 正立方之內接圓
4-1-1 直立圓柱
4-1-2 水平圓柱
4-2 傾斜立方之內接圓
4-3 橢圓短軸與透視圓心軸之關係
4-3-1 正方形的分割與內接圓
4-3-2 短軸與心軸之角度變化規則
4-4 相關應用範例
5 透視圓與等邊多角形錶現實務
5-1 等邊三角形與六角形
5-1-1 平麵的求法
5-1-2 透視錶現
5-2 等邊四角形與八角形
5-2-1 平麵的求法
5-2-2 透視錶現
5-3 等邊五角形
5-3-1 平麵的求法
5-3-2 透視錶現
6 透視中心綫與産品姿態
6-1 意義與作用
6-2 實務應用
6-2-1 高背椅
6-2-2 颱燈
7 透視圓與圓角
7-1 基礎應用理念
7-2 朝垂直嚮消點收斂之圓
7-2-1 綫條式草圖的錶現形式
7-2-2 橢圓柱狀沐浴乳瓶
7-2-3 復閤麯綫構成之洗手乳瓶
7-2-4 具弧形腳之三角邊桌
7-2-5 相關應用範例
7-3 朝地平綫上消點收斂之圓
7-3-1 透視圓與視點高度
7-3-2 透視中心點與實務應用
1. 電池
2. 隨身瓶
3. 桌上型鬧鍾A
4. 桌上型鬧鍾B
7-4 彎管與圓角
7-4-1 彎管之透視
7-4-2 實務應用
7-5 相關應用範例
8 圓與空間尺度衡量
8-1 圓與高度衡量
8-1-1 牛奶盒
8-2 圓與高、寬、深衡量
8-2-1 鳴蟲
8-2-2 青蛙
8-2-3 實務應用
8-3 圓與迴轉尺度衡量
8-3-1 水平迴轉
1. 潤喉糖容納盒
2. 街道垃圾桶
8-3-2 垂直迴轉
1. 傢用紙屑桶
2. 捲筒衛生紙架
8-4 圓與傾斜尺度之量測
8-4-1 傾斜麵上的圓孔
8-4-2 傾斜麵之透視垂直截斷綫
8-4-3 傾斜置放之産品
1. 具貫穿軸之環圈
2. 長柄裝飾調羹
3. 傾斜擺放之刀具
8-4-4 實務應用
8-5 圓與交綫尺度之量測
8-5-1 圓與交綫之關係
8-5-2 水龍頭
8-5-3 實務應用
參考文獻
我是一名對心理學與行為學深感興趣的讀者,我總是在探索人類行為背後的動機與模式。因此,《圓與產品透視(精裝本)》這本書名,對我來說,簡直是一個充滿魔力的組閤。「圓」在心理學中,常常與完整性、統一性、以及一種內在的平衡感有關,而「產品透視」則讓我想到,我們是如何被產品所吸引,又是如何與產品互動的。我非常想知道,書中是如何將「圓」的心理學意涵,應用到「產品透視」的分析之中。是探討「圓」的視覺語言,如何影響消費者的潛意識,進而激發購買慾望?是分析「圓」的體驗,如何讓使用者感到產品的親和力與易用性,從而建立情感上的連結?又或者,是研究「圓」的循環模式,如何影響消費者的購買習慣與產品的生命週期?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具有科學依據的洞察,讓我能夠更深入地理解,為什麼某些產品會讓我們產生「圓滿」的感覺,而另一些則不然。我很想知道,書中是否有關於「如何透過『圓』的心理學原理,來設計齣更具吸引力、更能引起消費者共鳴的產品」的討論,這對於我理解市場的運作,將會有很大的幫助。
评分我是個不摺不扣的「生活美學」愛好者,總是熱衷於在日常生活中尋找那些充滿巧思與設計感的物件。當我看到《圓與產品透視(精裝本)》這本書時,我立刻被它的書名所吸引,覺得「圓」這個充滿無限意涵的幾何圖形,與「產品透視」這樣的實用性概念結閤,一定能碰撞齣令人驚喜的火花。在我心中,「圓」代錶著和諧、平衡、完整,也象徵著生命中的各種循環與無窮盡的可能性。我對書中如何將「圓」的概念,應用在「產品透視」的分析上,充滿瞭濃厚的興趣。我期待作者能夠引導我,從「圓」的視角,去理解一個產品的「全貌」。例如,一個產品的功能是否足夠「圓滿」,能夠滿足使用者多方麵的需求?它的設計是否在比例、線條、色彩上達到瞭「圓融」的境界,讓人賞心悅目?它的使用體驗是否如同一個流暢的「圓」,沒有斷點,充滿瞭連貫性?我特別想知道,書中是否會探討,如何透過「圓」的思維,去發現產品設計中的「潛規則」,或是如何讓一個看似普通的產品,透過「圓」的賦予,變得更具生命力與藝術感。這本精裝本的質地,本身就散發齣一種精緻的氣息,我期待書中的內容也能同樣細膩,帶給我關於生活與產品的全新啟發。
评分我是一位深耕於行銷領域多年的專業人士,看過無數的行銷書籍,聽過無數的市場分析。然而,當我翻開《圓與產品透視(精裝本)》時,一種新鮮感油然而生。書名本身就充滿瞭哲學的思辨與商業的實踐,讓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圓」這個意象,在我看來,代錶著無限的可能、完整的循環、以及事物間的和諧統一。而「產品透視」則是行銷的根本。我渴望知道,作者如何將「圓」這個概念,運用到產品的分析與策略之中。是從消費者的角度齣發,探討「圓」如何讓消費者感受到產品的完整體驗,從而產生忠誠度?還是從產品本身的生命週期齣發,探討「圓」如何幫助我們規劃產品的發展路徑,實現持續的成長?又或是,從市場競爭的角度,探討「圓」的思維如何幫助我們找到產品的獨特定位,建立難以撼動的優勢?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顛覆性的觀點,讓我在麵對複雜的市場環境時,能夠跳脫傳統的思維框架,用一種更為宏觀、更為圓融的視角來看待產品。我特別想瞭解,書中是否有關於「如何透過『圓』的邏輯,來優化品牌形象,建立與消費者的情感連結」的討論,這對於我目前的行銷工作,將是極大的助益。
评分拿到這本《圓與產品透視(精裝本)》,當初是被書名吸引,覺得「圓」這個幾何概念,跟「產品透視」這樣比較偏嚮商業、設計或策略的詞彙結閤,實在是很有意思。颱灣近年來在文創、設計產業蓬勃發展,很多年輕一代對於如何將產品從概念推嚮市場,或是如何讓產品更具吸引力,都有很深的探討。我個人就屬於那種對生活周遭的各種物品,都會忍不住去思考「為什麼它會長這樣?」「為什麼它的功能是這樣設計的?」的類型。翻開這本書,第一眼就被它厚實的精裝本質感打動,那種沉甸甸的分量,加上紙張的觸感,立刻就營造瞭一種「這是本值得細細品味的書」的預感。我對裡麵所闡述的「圓」的意涵,以及它如何能應用在「產品透視」上,充滿瞭好奇。我期待的是,作者能夠用一種非常貼近颱灣讀者生活經驗的方式,去解析這個看似抽象的概念。例如,會不會從颱灣在地設計的經典案例齣發,像是腳踏車、高麗菜、夜市小吃攤的設計,甚至是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燈泡、鍋子,來闡述「圓」在其中的獨特作用?我很想知道,這個「圓」究竟是代錶一種流動性、完整性、還是某種循環的思維?而它又是如何幫助我們「透視」產品,看穿其潛在的價值,或是發現未被滿足的需求?這本書的封麵設計也相當簡約,但又帶有某種神秘感,讓人想一探究竟。總之,我對這本書的期待,是它能夠提供一種全新的視角,讓我對身邊的產品有更深刻的理解,並且在思考自己生活中的事物時,也能運用到書中的智慧。
评分對於喜歡鑽研事物本質的我來說,《圓與產品透視(精裝本)》這本書的書名,光是聽到就讓我眼睛一亮。我一直相信,每一個事物的存在,都有其背後的脈絡與邏輯。而「圓」,在我的認知裡,是一種最原始、最根本的形態,它代錶著完整、循環、無限,同時也蘊含著一種包容與和諧。將「圓」的概念應用在「產品透視」,這聽起來就像是在用一種全新的、或許是更為本質的眼光,去理解我們身邊的產品。我非常好奇,作者會如何定義這個「圓」?它是在指產品的功能性是否完整,沒有明顯的缺失?還是在指產品的生命週期,從誕生到淘汰,是否遵循著某種自然的「圓」的規律?又或者,它指的是產品在整個生態係統中的位置,如何與其他元素相互關聯,形成一個「圓」?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給我一種解析產品的全新方法論,讓我能夠看到產品的「整體性」,理解它的所有組成部分是如何協同作用,而不再隻是停留在單一的功能或特徵的層麵。我很期待書中能舉齣一些實際的例子,來說明「圓」的視角如何幫助我們發現產品的潛在問題,或是挖掘齣被忽略的價值。這本精裝本的厚重感,也讓我對其中內容的深度抱有更高的期待。
评分收到《圓與產品透視(精裝本)》這本書,我的內心是充滿瞭期待與一點點的懷疑。為什麼呢?因為我是一個對生活有著高度關注,並且熱衷於觀察事物之間連結的「生活觀察傢」。我經常會思考,我們周遭的產品,為何會以這種形式存在?它們背後有沒有一套不為人知的邏輯?而「圓」這個概念,在我的腦海裡,通常與完整、和諧、循環、無限、甚至是一種溫柔的包容力連結在一起。將「圓」與「產品透視」結閤,這個組閤本身就充滿瞭吸引力。我特別好奇,作者將如何定義這個「圓」?它是一個純粹的幾何概念,還是包含瞭更為廣泛的哲學意涵?而這種「圓」的意涵,又如何能夠幫助我們「透視」產品?是不是說,透過「圓」的視角,我們能看到產品的完整性,理解它的所有組成部分是如何協同運作的?又或者,是看到產品的生命週期,從誕生到消亡,是否遵循著某種「圓」的規律?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給我帶來一種全新的觀察產品的思維方式,讓我不再隻看到產品的單一功能,而是能夠理解它在整個係統中的位置,以及它與使用者、與環境之間微妙的關係。我很想知道,書中會不會探討,如何透過「圓」的思維,去發現產品設計中的「遺珠」,或是如何讓一個產品的體驗,更加圓滿、更加令人愉悅。
评分作為一個對人文關懷與社會連結有著濃厚興趣的人,我總是試圖從更廣闊的視角去理解事物。因此,《圓與產品透視(精裝本)》這本書名,立刻引起瞭我的注意。「圓」對我而言,不僅僅是個幾何符號,它更象徵著社群、連結、共享,以及一種不斷演進的生命力。「產品透視」則讓我聯想到,如何透過產品去理解人、理解社會、理解文化。我迫切地想知道,作者將如何運用「圓」的概念,來解析產品的「透視」?是從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探討產品如何促進社群的形成,或是如何承載情感的交流?是從產品與環境的關係,探討「圓」的永續性,以及產品如何迴應時代的脈動?又或者,是從歷史的維度,探討「圓」的傳承與演變,如何影響著產品的設計與文化的發展?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給我一種全新的思考路徑,讓我能夠不再僅僅把產品視為單一的物質個體,而是將它置於更廣闊的社會、文化、歷史的脈絡中去理解,從而發現產品背後更深層次的意義。我很想知道,書中是否會探討,如何透過「圓」的連結,讓產品不僅僅是滿足功能需求,更能豐富人們的生活,甚至創造更美好的社會。
评分我是一名平麵設計師,平常的工作就是與視覺、色彩、圖像打交道,但最近我開始對「產品」本身產生濃厚的興趣,尤其是那些能引起我共鳴、讓我覺得「哇,這就是我想要的!」的設計。所以當我看到《圓與產品透視(精裝本)》這本書時,我腦海裡第一個閃過的念頭就是:設計與產品的連結,尤其是用「圓」這樣一個看似簡單,卻又充滿無限可能性的幾何圖形來連結。我對書中如何將「圓」這個概念,應用在「產品透視」的分析上,感到非常好奇。是從美學的角度齣發,探討「圓」在造型、比例、平衡上的美感?還是從功能性的角度,探討「圓」在人體工學、操作流暢度上的優勢?又或者,是從更深層次的哲學意義上,探討「圓」所代錶的完整性、無限性,如何賦予產品生命力?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引導我去思考,一個優秀的產品,其「圓」的特質體現在哪些方麵?例如,它的功能是否完整,能夠滿足使用者的多種需求?它的使用流程是否流暢,如同一個無縫接軌的圓?它的視覺呈現是否和諧統一,讓人感到舒服?我特別期待書中能提供一些實際的設計案例,讓我看到「圓」是如何巧妙地融入到產品設計的細節中,從而提升產品的整體價值。這本書的精裝本設計,本身就散發齣一種精緻的質感,我很期待書中的內容也能同樣精緻,帶給我設計上的啟發。
评分這本《圓與產品透視(精裝本)》的齣現,對我這個在科技業打滾多年的產品經理來說,簡直是及時雨。我們每天都在跟「產品」打交道,但很多時候,我們都陷在技術的細節、市場數據的泥淖裡,反而忽略瞭產品最本質的「圓融」與「完整」。你知道嗎,在開發新產品的過程中,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需求不明確」、「功能不夠聚焦」或是「使用者體驗斷層」。我覺得「圓」這個意象,很可能就是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它代錶著閉環、代錶著持續的優化,也代錶著所有元素的和諧統一。我特別想知道,書中對於「圓」的定義,是不是有包含時間軸的概念?比如說,產品從誕生、成長、成熟到衰退的生命週期,如何用「圓」的思維去管理?又或者,它指的是在產品設計的過程中,如何考量到使用者從接觸、使用、到離開的整個閉環體驗?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具體的工具、框架,或是案例,讓我們能夠將「圓」的概念落地。颱灣的科技業其實非常注重創新,但同時也麵臨著激烈的國際競爭。如果能從「圓」的角度,重新審視我們的產品策略,或許能幫助我們找到差異化的優勢,做齣更具吸引力、更能打動人心的產品。我非常期待書中關於「如何透過『圓』的視角,去發現產品潛在的市場機會,或是優化現有產品的架構」的論述,這對我們實際的工作有著非常直接的幫助。
评分作為一名對新事物充滿好奇的年輕創業傢,我一直在尋找能夠幫助我更好地理解市場、洞察用戶、並打造齣成功產品的理論與方法。當我第一眼看到《圓與產品透視(精裝本)》這本書時,便被它獨特的書名所吸引。在商業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如何讓自己的產品脫穎而齣,成為消費者心中不可或缺的存在,是我們一直在思考的難題。「圓」在許多文化中都代錶著完整、完美、永恆,而「產品透視」則意味著深入瞭解產品的本質、價值與市場定位。將這兩者結閤,我預感這本書將提供一種非常新穎且實用的思維框架。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深入探討「圓」的意涵,以及它如何在產品的各個層麵發揮作用。例如,它是否代錶著一個產品應該具備的全麵性,涵蓋瞭功能、設計、使用者體驗、甚至是情感連結?它是否代錶著一個產品的生命週期,如何透過「圓」的循環,不斷地迭代與優化?又或者,它指的是在市場上,如何找到產品的「圓心」,也就是它最核心的競爭優勢,並以此為基礎,嚮外拓展?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具體的案例分析,說明成功的企業是如何運用「圓」的思維,來打造齣具有長遠生命力的產品。這對於我正在創業的初期階段,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